学术投稿

补阳还五汤配合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刘玉娟;张树泉;刘伟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 补阳还五汤, 大自血疗法,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在中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光量子自体血回输加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中药组,中药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92%,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分别为:7.69%、30.77%,组间比较(P <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接受循证护理服务,可减少心律失常情,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江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莫沙必利+黛力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分为单项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单项组行莫沙必利予以治疗,联合组在服用莫沙必利基础上,另服黛力新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94.28%)明显高于单项组(77.14%,P <0.05);联合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单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42%,P >0.05)。结论: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莫沙必利+黛力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丹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农村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农村消化性溃疡(PU)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方法:对100例 PU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复发的诱因及相关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本组消化性溃疡复发的诱因依次:不良生活方式、治疗依从的因素、季节变化因素、精神因素等。结论:对 PU 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等,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

    作者:吴雪梅;郑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治疗重度痔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 PPH 治疗的27例重度痔疮患者。结果:27例患者采用 PPH 治疗后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手术时间为15 min 左右。结论:PPH 对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水肿、肛门狭窄、失禁发生率明显降低,优势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刘广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5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感染及抗感染治疗体会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与抗感染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在针对性治疗基础上辅以 G -GSF 皮下注射治疗,从治疗起至体温下降至<38℃所用时间为(8.3±1.2)d,感染治愈率为86.66%,其中2例患者感染控制困难,发展为 MODS,后死亡,病死率为13.33%。结论: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GSF)的合理应用,可促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得以有效控制,减少死亡率。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及观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药方案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观察组)或芬太尼0.3μg/kg/min(对照组)复合异丙酚4 mg/kg/h 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各项时间指标以及术后 OAAS 评分、VAS 评分、术中知晓、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21.89±6.86 min)、拔管时间(14.99±2.84 min)、呼之睁眼时间(7.87±2.33 min)、自主呼吸时间(7.62±2.64 min)短于对照组(30.52±8.87 min,21.88±6.29 min,14.24±4.26 min,13.72±5.14 min)(P <0.05);两组拔管后即刻 OAAS 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拔管后10 min、30 min OAAS 评分(4.28±0.75,5.00±0.00)高于对照组(3.35±0.68,3.85±0.56)(P <0.05);两组 VAS 评分、术中知晓、并发症情况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应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效果理想,术后苏醒迅速、完全。

    作者:虞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护理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护理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80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安全隐患干预护理,对比2组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几率较对照组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低(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中较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加强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几率意义重大。

    作者:邵志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试评价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延续性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筛选医院急诊入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常规出院后护理,出院前健康教育、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护士分别在第1、3、6个月电话随访,观察组给予连续性护理,提供家庭病房护理服务,与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公共服务机构进行合作,提供连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因症门诊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慢性病连续性护理确实可提高疾病管理效果。

    作者:杨春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佐炳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接受护理的情况,评定其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把48例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加强护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入院时间短、精神状态好、掌握了相关的病情知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保守治疗的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采用加强护理的方法可有效的减轻和缓解其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雨;唐翠红;欧阳芬;潘水霞;高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莫沙必利与麻仁润肠丸联合治疗老年便秘的疗效

    目的:针对老年性便秘,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麻仁润肠丸的治疗手段,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性便秘60例患者按照就诊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1次1丸,2次/d。治疗组30例:在麻仁润肠丸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1次1粒,3次/d,治疗时间为14 d,两组在治疗期间均不应用其他影响疗效判定的药物。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33.3%),有效18例(60%),无效2例(6.6%),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5例(16.7%),有效14例(46.7%),无效11例(36.7%),总有效率6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麻仁润肠丸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肯定,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徐天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我院使用奥美拉唑治疗38例上消化道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况,希望对我院及同行临床工作有一定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38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况,38例患者均接受奥美拉唑治疗,40 mg +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静滴30 min,1次/12 h。结果: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8 w 后获得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数为35例(92.1%)。Hp转阴率为33例(86.84%),不良反应发生4例(10.5%)。结论: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溃疡治疗上具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论述

    目的:分析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方面,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收治的140例病人为例,这些病人均已接受过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同时基于病人所选取的口腔修复材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也就是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这两组成员均有70位。其中观察组病人需要选取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诊治,对照组病人则需要选取钛膜,在所有病人均接受种植同时修复后,需要对这两组病人的多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海奥口腔修复膜来对病人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不仅可以保证修复成功率,同时病人也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蒙熔;赵进峰;樊马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其提供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抽取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 SDS 和 SAS 评分、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DS(40.5±8.2)、SAS(36.4±6.1)和住院时间(8.6±2.1)d 均低于对照组的(48.2±8.4)、(44.1±6.6)、(11.3±2.7)d,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的(77.5%),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郭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诊治策略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因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于该院就诊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100份,观察其所用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PillCam SB 胶囊内镜检查对于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达94.0%,其中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小肠息肉和小肠糜烂。结论:通过 PillCam SB 胶囊内镜检查,可以有效的检出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治愈下消化道出血,对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彭才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C 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 PC 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于该院住院的108例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放疗;同时对照组(54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C)化疗措施,观察组(54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C)化疗,采用新制定的 WHO 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RECIST)依据胸部 CT 结果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较对照组66.67%显著较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7.78%较对照组51.85%显著较高(P <0.05);出院1年及3年后,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87.04%、70.37%较对照组77.78%、59.26%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腺癌患者时,PC 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

    作者:杨欣;赵伟庆;王琦;季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子诊断学用于地中海贫血诊断的进展

    分子诊断学的基础理论为分子生物学,随着分子诊断学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了生命科学中先进的领域。近年来,分子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在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与评价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传统的 DNA 诊断发展到表达产物等全面诊断,从利用分子杂交等到以技术发展到有机组合多项技术的诊断,分子诊断学在临床中的价值受到关注。本文就分子诊断学用于诊断地中海贫血展开研究,就其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王春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比地塞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把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院进行治疗的32例支气管哮喘,对比观察两组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时间。结果: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比地塞米松好。与国内外报道和推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使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宝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研究康复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护理的方法。1个月后,观察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差异显著(P <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值得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基础课的教学体会

    中医基础学是阐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科,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多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从而为以后学习其它各科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