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青
中医基础学是阐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科,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多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从而为以后学习其它各科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治疗稽留流产的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用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阴道扩张效果及流产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对稽留流产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完全流产率高,不良反应率低,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采用健康宣传教育,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17.25±4.13)分,高于对照组的[(11.35±2.15)分,P <0.05)]。结论:延续护理有助于显著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芳;任曼曼;周晴;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记忆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功能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记忆内容渐渐成为记忆研究的热点,前瞻性记忆就是其中的一个。记忆又可分为回溯性记忆和前瞻性记忆两种,以前国内对于前者的关注相对多一些,由于前瞻性记忆与我们的社交生活更为密切,所以近几年来对前瞻性记忆的研究也慢慢成为了认知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简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于前瞻性记忆领域内的一些热点研究。
作者:华玖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该院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开展名为“手护圈”的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开展“手护圈”3个月后,我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由(77.41±5.28)分,提升至(89.36±5.68)分;手卫生依从性由30.43%,提升至69.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2例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每例患者体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将所得的含量数据与正常人体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高于正常人体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含量,两组数据的 P <0.05具有差异。结论:通过测定体内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可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且根据含量高低可判断患者冠脉病变的发展程度以及肾脏的损害程度。
作者:冉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学生在西医外科实习中对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方法:根据西医外科实习的教学内容,引入病例,针对病例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并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病例教学的教学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更适用于西医外科的临床医学专业化教学。结论: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李春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经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改进组除上述外增加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的应用。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肢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进组术后上肢水肿为8%,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进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对于病人使用方便,对减轻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疼痛和淋巴水肿有一定作用,并且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胸腔镜下实行肺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而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时候,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肺癌患者实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时候,借助胸腔镜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患者引流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启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于医院儿科系统病房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表现出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06月儿科系统病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临床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实施护理资源整合。通过对比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以突出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自评得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结论:于医院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终可以发挥显著的协同效果,可以将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将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终有效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的情况,将护理质量有效改善。
作者:韩志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加长型 PFNA 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骨折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加长型 PFNA 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佳,P <0.05。结论:加长型 PFNA 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先天梅毒感染与梅毒产妇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整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梅毒产妇及其所生婴幼儿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5例住院分娩产妇中422例患妊娠梅毒,随访中所有梅毒感染孕妇所生儿童2例感染,先天梅毒感染的发病率为4.74‰。结论:先天梅毒感染与梅毒产妇及其配偶的文化程度、职业和产妇既往流产史以及是否经过规范治疗有关。对特殊人群加强普及梅毒母婴传播知识,提高他们的筛查、治疗意识,能有效地控制先天梅毒感染。
作者:何贤静;王娟丽;李乐;苏红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血透初期降低肾衰竭患者发生液体容量失衡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透的62例肾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与总结控制液体容量失衡的干预方式。结果:透析初期液体容量失衡38例,其中超滤过多、低血压表现:头昏13例、耳鸣12例等;超滤不足、液体过多表现:高血压17例、嗜睡头昏7例等。结论:血透初期给予肾衰竭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使透析效果实现优化,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林钰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收治的124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则加用氨溴索口服液,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体有效率为88.70%,对照组患儿的总体有效率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止咳好转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勇;刘加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腹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将本组患者分为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手术室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能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尹新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术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6例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78)和对照组(n =7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术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对照组更佳,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8.72%,高于对照组的9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提高麻醉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针灸门诊接诊的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均为急性发作期患者,自愿配合本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自25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药物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以针灸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观察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 <0.05)。结论:针灸疗法应用在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膀胱癌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接诊膀胱癌48例,按就诊顺序分组。24例接受常规护理,设对照组;24例接受中医护理,设观察组。对比两组并发症率、住院日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相对较低,住院日短,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对膀胱癌患者影响较大,对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有积极作用,建议推广。
作者:胡译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中医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原发性肝癌共计56例纳入研究,经数字法分组。28例设对照组,介入治疗术后实施常规护理。28例设实验组,介入治疗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症状评分较低,生存质量较高,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中医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中应用效果好,作用显著,应予以推广。
作者: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对在该院治疗的79例冠心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分组,对护理组(40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其余39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观察了解方法进行护理。并在护理实施后的一定时间后进行效果评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程度和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取得很好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曹青;戴梅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