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在西医外科实习中的应用

李春雨

关键词: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 西医外科, 实习, 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学生在西医外科实习中对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方法:根据西医外科实习的教学内容,引入病例,针对病例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并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病例教学的教学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更适用于西医外科的临床医学专业化教学。结论: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2例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两组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翟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对发热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在发热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发热患者100例作为患者组。并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者受检对象血液细胞形态异常检出情况,和 Hct、RDW -SD、MCV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患者组和健康组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常情况分别为60.0%(60/100)和7.0%(7/100),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 <0.05)。两组的 Hct、RDW-SD、MCV 的检测结果相比,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 <0.05)。结论:血液细胞的形态学检测可以辅助判断发热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核磁共振和 CT 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和 CT 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对该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 CT 检查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共80例患者均经过实验室病理诊断确诊。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核磁共振和CT 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相对高于 CT,因此核磁共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更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钟先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痰菌及痰培养阴转、血沉恢复正常、胸片吸收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柴锐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针灸门诊接诊的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均为急性发作期患者,自愿配合本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自25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药物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以针灸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观察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 <0.05)。结论:针灸疗法应用在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Ⅰ型骨质疏松症的对比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Ⅰ型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该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和对照组(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1)两组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2)两组治疗前治疗12月髋部 BMD 值。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治疗前髋部 BMD 值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治疗治疗12月髋部 BMD 值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Ⅰ型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优于阿仑膦酸钠。

    作者:朱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应用于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胃癌患者78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42.59% vs.23.08%),病情恶化率明显低于参照组(10.26% vs.25.64%),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76.92% vs.43.59%),差异显著(P <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应用于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72例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6名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ADL、MMSE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ADL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7.22%,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 ADL 评分,提升 MMSE 评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蒋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效果。方法:以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治疗过程中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在护理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3.1%,对照组中患者依从率为72.4%;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中满意率为77.6%,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为96.6%。结论:在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效果较理想,可使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作者:陆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选择性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高龄高危或年龄比较小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UIP)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来该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治疗的8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5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为10~30 min,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为2~5 d。术后随访,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剩余尿(RU)等指标与术前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P <0.05)。此外,有患者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暂时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未有一例患者出现水中毒及死亡的情况。结论: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UVP)相比,对 BPH 不足35 g 的患者展开 TUIP 治疗,可获得相似的效果,并且手术操作简便,患者发生膀胱颈挛缩、逆行射精等的概率较低,对高龄高危或年龄比较小的小体积 BPH 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何涌;李兵;乐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卵巢低反应患者应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补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2月接收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控制性卵巢刺激中卵巢低反应患者27例,均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进行补救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卵子获取共379枚,未成熟卵子330枚;体外培养成熟卵子共229枚;共受精165枚,卵裂153枚;移植胚胎共45枚。接受移植24例,放弃3例;成功妊娠率50.0%;顺利生产率66.7%,新生儿数量共11名,全部健康。结论:对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补救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妊娠效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丛日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产妇是否并发 TPO -Ab 阳性将60例妊娠合并SCH 产妇划分为阳性组38例,和阴性组22例,按照产妇是否接受 L -T4临床治疗将阳性组产妇划分为阳性 A 组20例和阳性 B 组18例,另择取60例同期健康产妇作为参照组,比较4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状况。结果:阳性 A 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阳性 B 组(P <0.05)。阴性组产妇与参照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CH 并发 TPO -Ab 阳性能够显著提升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可能性,应用 L -T4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适宜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张瑞存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硫普罗宁在抗痨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肝药硫普罗宁在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抗结核治疗方案均为2HRZE /4HR,治疗组加用硫普罗宁0.2 g,每日3次口服护肝,观察2组患者出现肝损害的比例及损害程度。结果:治疗组出现肝损害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硫普罗宁护肝可减轻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损伤。

    作者:仝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品管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9月就诊的5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5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健康宣教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品管圈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调治跷脉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大,近年来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从中医角度来看,它把人与环境当做一个相关联的整体,通过补虚泻实、调节阴阳来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治疗因无明显诱因所致的无法对症治疗的病症。针灸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又以患者为医疗主体、安全可靠,较西医安全而有效。本研究拟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采用调治跷脉法来治疗失眠症。

    作者:张欣;胡琳丽;龚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1)和观察组(n =32),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剖腹产和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黄疸和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母婴结局,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清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健康教育效果体会

    目的:旨在探讨健康教育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护理效果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心内科收治 ACS 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健康教育组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患者接受本院的 ACS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评分并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出院后,健康教育组患者对ACS 知识达标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也低于常规护理组织(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 ACS 患者护理质量,便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拆线、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共计80例,对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对腮腺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围术期内的管理、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治疗均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以及护理效果的增强。结论: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进行加强,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咏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西医对症疗法,实验组患者予以中医治疗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明显较高,统计学分析 P <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莎依娜;赵飞;米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