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刘加荣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高血压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输注持续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收集近几年该院诊断为重症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输注方法。对比(1)两组重症肺炎治疗疗效。(2)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后的血药浓度。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重症肺炎治疗疗效分别为96%、84%,比较有差异(P <0.05)。(2)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后0.25 h、0.5 h 的血药浓度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后1 h、2 h 的血药浓度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2 h,q6 h)延长输注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肯定,血药浓度高。
作者:戚建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叶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择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62例,经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为剖宫产,实验组患者为经阴道分娩,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行经阴道分娩,不仅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患者发生产褥病的概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调查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现状,为进一步规范骨科护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过程数据的记录,对两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容易发病原因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为6.00%,而对照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为23.65%,并且对照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容易发病的原因远远大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了容易发病的因素,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光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治疗稽留流产的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用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阴道扩张效果及流产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对稽留流产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完全流产率高,不良反应率低,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尼美舒利治疗耳鼻喉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耳鼻喉炎症患者88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尼美舒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改善率与治疗有效率为97.7%与90.9%,对照组患者改善率与治疗有效率为81.8%与68.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治疗耳鼻喉炎症期间,相对于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尼美舒利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润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调查我院静脉治疗工具使用现状,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依从性,对降低临床钢针针使用率的效果。方法:2015年4月静脉治疗小组开展以“降低钢针使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临床输液工具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静脉导管使用率的因素,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钢针使用率由63.75%下降至44.92%;且圈员的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不但对降低钢针使用率效果显著,而且督导了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规范执行,可以提升团队精神,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作者:李静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胱抑素 C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25例 II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排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包括正常尿蛋白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尿蛋白组,选择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血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和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结果:血清胱抑素 C 诊断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尿蛋白组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 C(Cys -C)和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胱抑素 C 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定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予以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于2012年2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甲硝唑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45例(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28例(56.00%),P <0.05]。结论: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予以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陈华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方面,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收治的140例病人为例,这些病人均已接受过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同时基于病人所选取的口腔修复材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也就是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这两组成员均有70位。其中观察组病人需要选取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诊治,对照组病人则需要选取钛膜,在所有病人均接受种植同时修复后,需要对这两组病人的多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海奥口腔修复膜来对病人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不仅可以保证修复成功率,同时病人也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蒙熔;赵进峰;樊马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信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对所有患者选择常规书面与口头健康宣传教育,对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微信网络平台,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77.5%(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组52.5%(21/40)(P <0.05),依从性差的比例22.5%(9/40)显著低于对照组组47.5%(19/40)(P <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生活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P <0.05)。结论:研究表明,利用微信有助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袁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健康教育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旨在为临床的有效护理提供依据,以此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3~2015年收治并已确诊的髋部骨折患者共107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对患者开展问卷形式的知识调查,对患者护理前后含钙质量摄入与运动锻炼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认知与预防方法的了解度极低,护理后患者的认知度均有提升。结论:康教育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常小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纳洛酮进行抢救,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抢救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抢救治疗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茂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路径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路径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时间和 VAS 评分比较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路径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对计划生育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生殖器官发育畸形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30例,同时选择我院30例同期手术的生殖器官发育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的发育畸形情况对计划生育手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损伤、节育手术失败、子宫自发性破裂、引流产失败的发生率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对计划生育手术的实施产生不良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降低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程度。
作者:方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黄芪党参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36)和对照组(n =36),分别采用黄芪党参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单纯黄芪党参桂枝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80.56%,P <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黄芪党参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熹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摘要目的研究干眼症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方法:选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是(1.5±0.7)分,护理有效率是95.0%,对照组的症状积分是(3.4±0.5)分,护理有效率是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在干眼症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有效率,可普及使用。
作者:王爱玲;胡松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开展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询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与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更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检查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电图 ST 段压低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SF -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病情,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作者:邵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