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彦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理后恶性心率失常发生情况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心律失常发病情况与护理方法。结果:80例急性心梗患者中有61例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患者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促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 PC 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于该院住院的108例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放疗;同时对照组(54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C)化疗措施,观察组(54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C)化疗,采用新制定的 WHO 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RECIST)依据胸部 CT 结果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较对照组66.67%显著较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7.78%较对照组51.85%显著较高(P <0.05);出院1年及3年后,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87.04%、70.37%较对照组77.78%、59.26%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腺癌患者时,PC 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
作者:杨欣;赵伟庆;王琦;季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平研究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并作比较。结果: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治疗,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中医扶正疗法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炎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扶正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周后发现实验组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显效,2例无效,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显效,7无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出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给予老年肺炎患者有针对性的,对症中医扶正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情绪及心功能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P <0.05);关于护理后心功能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但能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而且还能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李潞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护理的方法。1个月后,观察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差异显著(P <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值得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措施对小儿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行预防接种疫苗的120例小儿作为研究组,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预防接种疫苗的120例小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及时接种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83%(P <0.05)。研究组预防接种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1.67%(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措施在小儿预防接种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及探索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该科室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入院确诊后均给予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观察及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矫治后,共有51例患者的牙周状况完全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率为85.0%。结论: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患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曦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 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的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具体的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具体的分为轻度患者和中重度患者,另外选取健康的人群50例,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员的 MCP -4、MDC 和 IL -4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和 IL -4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 <0.05),通过线性关系分析,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与 IL -4水平成正相关。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与 IL -4水平与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中重度患者 MCP -4和 IL -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显著。与此同时 MDC 水平,中重度患者的水平高于轻度患者,但是具体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能够有效的显示患者的病情状况,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和 IL -4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中重度患者 MCP -4和 IL -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投身于护理实践,并在专业领域发挥带头人作用已成为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专科护士的培养正日趋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护士需要各专科技术,更是需要护士运用整理观念对疾病进行辩证施护,并运用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促进康复,提供特色的健康指导,那对护理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临床专科护士职责、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及带来的改变,并通过改变及调查谈中医医院在护理工作中发展的制约、困惑,及对中医类专科护士的培养需求。
作者:许明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失眠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较多发,该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会产生十分严重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对该疾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能够使该疾病治疗取得较理想效果,应当对该疾病病因进行分析,并且对该疾病护理要点进行探讨,从而为该疾病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潘燕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注意力转移联合笑脸评估在儿童疼痛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将于该院儿科住院的86例疼痛患儿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转移注意力联合笑脸评估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和舒适度;调查护理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1.97±0.54)分、舒适度评分(88.27±9.17)分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1.37±0.39)分、(74.67±8.23)分显著较高(P <0.05),住院时间(8.53±2.48)d 较对照组显著较低[(12.47±3.52)d,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3.02%较对照组72.09%显著较高(P <0.05)。结论:对疼痛患儿,采取注意力转移联合笑脸评估的疼痛护理措施可缓解患儿疼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舒适度,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侯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有关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常规准备等;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结果:8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腰椎结核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是手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结论:8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腰椎结核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是手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罗露明;陈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析锁定钢板运用在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普通加压钢板术,而观察组则运用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两组 VA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 VAS 评分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患者锁定钢板治疗,不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韩伟杰;柴润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方式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分设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慢性牙周炎患者48例,对采用碘甘油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分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91%)显著高于对照组(85.4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基本保持一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碘甘油相比,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治疗,疗效更加良好。
作者:王宁;丁志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采取中药古方石韦散合八正散加减治疗的方法,对收治的3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采用石韦散合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对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30例,其中治愈20例,总治愈率73%。结论:中药古方石韦散合八正散加减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龚保军;刘廷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血透初期降低肾衰竭患者发生液体容量失衡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透的62例肾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与总结控制液体容量失衡的干预方式。结果:透析初期液体容量失衡38例,其中超滤过多、低血压表现:头昏13例、耳鸣12例等;超滤不足、液体过多表现:高血压17例、嗜睡头昏7例等。结论:血透初期给予肾衰竭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使透析效果实现优化,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林钰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米氮平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6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阿立哌唑与米氮平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氯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6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3.3%,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不良反应为18例(60.0%),对照组为19例(63.3%),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不良反应为9例(30.0%);对照组为16例(53.3%);治疗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明显(P <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阿立哌唑与米氮平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氯氮平治疗效果相当,不良反应比氯氮平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玉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科就诊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方法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P =0.03);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7天氧合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除术中出现呛咳、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外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显著,能及时控制病情,并发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申晶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8例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相关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鼻塞等相关临床表现,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