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评价

吴远鹏

关键词: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 左氧氟沙星,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 =42)和实验组(n =42),参照组采用磷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腹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予以比较,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予以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1)和观察组(n =32),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剖腹产和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黄疸和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母婴结局,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清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2例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两组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翟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基于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时需要输血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在输血前的血液进行检查和分析,检测指标包含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HCV)、酶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艾滋病病毒抗体(HIV)等。结果:通过检测后,本组患者 HBsAg 阳性率为,HCV 阳性率为,RPR 阳性率为, HIV 阳性率为。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可作为血源性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依据,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对医院及患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詹正坤;崔正江;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输注持续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输注持续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收集近几年该院诊断为重症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输注方法。对比(1)两组重症肺炎治疗疗效。(2)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后的血药浓度。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重症肺炎治疗疗效分别为96%、84%,比较有差异(P <0.05)。(2)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后0.25 h、0.5 h 的血药浓度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后1 h、2 h 的血药浓度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2 h,q6 h)延长输注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肯定,血药浓度高。

    作者:戚建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健康教育效果体会

    目的:旨在探讨健康教育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护理效果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心内科收治 ACS 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健康教育组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患者接受本院的 ACS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评分并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出院后,健康教育组患者对ACS 知识达标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也低于常规护理组织(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 ACS 患者护理质量,便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发生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随着静脉输液患者的逐渐增多,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输液反应是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因输液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多,通过对接受输液治疗的14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儿科系统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资源整合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探讨于医院儿科系统病房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表现出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06月儿科系统病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临床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实施护理资源整合。通过对比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以突出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自评得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结论:于医院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终可以发挥显著的协同效果,可以将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将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终有效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的情况,将护理质量有效改善。

    作者:韩志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叶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 患者心理状态及人性化干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 ICU 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人性化干预措施。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 ICU 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画着呢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163例患者康复出院,有63例患者转入其他科室,有9例患者死亡,有5例患者继续住院治疗。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ICU 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以此制定出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平;董美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婴儿溢乳的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干预对减少婴儿溢乳的效果。方法:将260例婴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竖抱、侧卧、斜睡、抚触、补D”综合治疗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干预组溢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月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竖抱、侧卧、斜睡、抚触、补 D”综合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婴儿溢乳的发生,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有利于婴儿健康。

    作者:吴娟娟;王效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2012~2015年广西平乐县暗娼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平乐县暗娼人群近几年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学特征,分析影响艾滋病流行趋势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5年广西平乐县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5年共监测暗娼610人,低档场所73.60%,中档场所19.84%,高档场所6.56%;平均年龄为32.0±5.66岁,已婚占86.56%,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占95.90%;2012~2015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5.71%、90.05%、90.52%、92.42%;近一个月和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61.49%、84.58%、64.66%、89.39%,近一次和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5.09%、88.06%、84.48%、94.7%;艾滋病感染率分别为4.35%、0.99%、0.86%、0.76%,梅毒感染率分别为9.94%、6.46%、16.38%、6.06%。结论:广西平乐县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逐年增高,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情况得到改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正逐年下降,但梅毒感染率仍较高,需进一步加强暗娼人群干预力度。

    作者:翟庆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在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并应用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徐小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肠造口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自我护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结肠造口患者术后不同时期采取造口自我护理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结肠造口患者20例在术后1年内及1年后重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时间推移,造口患者每月购买造口用品的费用增多、每日护理造口的时间缩短,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影响造口护理状况的因素:1年内是年龄、手术期:1年后是性别、年龄及手术期。结论:护理人员需根据不同时期造口患者病情特点、生理心理情况合理采取护理措施,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木克热木·阿不力克木;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科54例持续腰大池引流术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对本组54例患者均疗效确切,本组共发生并发症4例,2例发生管道脱出,1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发生管道阻塞,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神经外科应用广泛,对于血性脑脊液、颅内感染、脑室内残余血等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有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核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结核病是一种致命的慢性传染病,也被称为“白色瘟疫”。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夺走过亿万人生命的杀手。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结核病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析了肺结核的成因和我国目前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对防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探讨出结核病的防治对策,仅供参考。

    作者:李如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 值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值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BARD 评分评估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并采用 RDW值的4分位数将65例患者分为4组,观察分析患者脂肪肝中 RDW 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BARD 得分为0、1组中,随着 RDW 值的增加肝纤维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BARD 得分为2、3、4组中,随着 RDW 值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 值的升高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相关,RDW 值的升高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为肝硬化的预测因素。

    作者:张荣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对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的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2016年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56例寻常痤疮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的78例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的78例患者单独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的79.49%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轻中度的寻常痤疮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并且在安全性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与使用一种药物无异议,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轻中度的寻常痤疮患者可以使用以上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作者:杨涤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拆线、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将51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治疗期将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例患者治疗后的 HAMD 平均得分为(9.12±2.25)显著优于对治疗前的(23.64±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为7.64%。结论: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可较好提高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例数的发生,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治疗药用价值,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董尚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 =42)和实验组(n =42),参照组采用磷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腹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予以比较,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予以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作者:吴远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