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容
目的:对经内镜与开腹手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11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4例)和实验组(57例),对分别应用开腹手术和经内镜手术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2.98% vs.75.93%),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77% vs 27.78%,P <0.05)。结论:经内镜手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明显由于开腹手术,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戴巍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前,临床上儿童癫痫主要采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因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具有一定特殊性,若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药物不合理,则可能导致儿童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新型抗癫痫药物(AED)为临床治疗癫痫患儿提供更多治疗方法,但是新型 AED 应用于儿童癫痫的临床实验比较少,患儿采用新型 AED 的剂量直接根据成人量进行折算,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儿童的特殊性,因此,本次研究对儿童癫痫采用新型 AED治疗的进展作综述。
作者:黄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佐炳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9月就诊的5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5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健康宣教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品管圈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莆田学院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控制近视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莆田学院10个专业4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近视率为79.0%。单因素结果显示,近视与性别、不做眼保健操、不良阅读姿势、长时间连续用眼、床上看书看手机及睡前使用手机时间等因素有关(P <0.05)。结论:大学生近视情况不容乐观,近视程度的高低与其了解用眼卫生相关知识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大学阶段,能够做到卫生用眼的同学,其视力情况相对较好。
作者:尹慧敏;张园园;曾月梅;陈佳玲;杨丽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近些年来,推动教学革新一直是高职护理生化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围绕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生物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几点积极策略,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李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在胃穿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8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及病情情况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92例,甲组患者实施胃大部分切除术,乙组患者实施单纯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疗效。结果:乙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各项指标上均优于甲组(P <0.05);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低于甲组(14.1%),但术后复发概率(16.3%)大于甲组(4.3%),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在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上均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单纯修补术相对来说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恢复时间短,但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临床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应视情况而定。
作者:李恒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20例由安全隐患引发的护患纠纷中,8例是由患者的原因造成的护患纠纷,占纠纷总数的40%,12例是由院方原因造成的护患纠纷,占纠纷总数的60%。结论:要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提高其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法律意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作者:陈桂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该院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开展名为“手护圈”的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开展“手护圈”3个月后,我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由(77.41±5.28)分,提升至(89.36±5.68)分;手卫生依从性由30.43%,提升至69.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能够有效控制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对比分析护理管理措施实施前后血液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管理措施全面推行后,血液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严格无菌操作,提高医护人员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降低了医院血液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和现代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田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阑尾手术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47例阑尾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73例)、观察组(74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长,SAS、SDS 评分也较观察组高(P <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9.46%,低于观察组的(95.95%,P <0.05)。结论:阑尾手术患者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增强其术后恢复效率,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卢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实施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5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全椎板切除组,同时选取采用半椎板切除治疗的4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半椎板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前术后 VAS。结果:全椎板切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半椎板切除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全椎板切除组患者 VAS 评分与半椎板切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同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系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减轻是疼痛。
作者:李小斌;程俊文;周志康;董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结果:两组优良率为60.9%、36.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为率为34.1%、12.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是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吉非替尼结合全脑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患者40例,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脑放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吉非替尼结合全脑放疗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不良状况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病灶控制率、1年生存率、生存时间等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在临床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疾病上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1)和观察组(n =32),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剖腹产和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黄疸和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母婴结局,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清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初产产妇以自由体位分娩和传统体位分娩进行比较,对自由体位分娩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进行分娩的424例初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以全产程采取自由体位的实验组212例和以全程采取传统截石位的对照组212例,评价其临床价值和产妇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分娩总产程平均7°31′,对照组分娩总产程平均9°45′。实验组212例产妇中,出现外阴裂伤者113例,占53.30%,其中,1度裂伤者108例,占50.94%,2度裂伤者5例,占2.35%,3度裂伤或侧切者0例,对照组212例产妇中,出现外阴裂伤者141例,占66.50%,其中,1度裂伤者121例,占57.07%,2度裂伤者15例,占7.07%,3度裂伤或侧切者5例,占2.35%.由两组产妇自主进行满意度打分,实验组产妇感到满意的为96.69%,对照组产妇感到满意的为91.98%。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产妇以自由体位分娩可以显著的缩短分娩总产程,并减少会阴撕裂的发生率,提高产妇主观感受,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徐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信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对所有患者选择常规书面与口头健康宣传教育,对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微信网络平台,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77.5%(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组52.5%(21/40)(P <0.05),依从性差的比例22.5%(9/40)显著低于对照组组47.5%(19/40)(P <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生活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P <0.05)。结论:研究表明,利用微信有助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袁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00例患者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了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为加强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结果:通过对200例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可以发现医院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科室管理水平落后以及护理人员水平不足的现象,这两方面导致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医院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能使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做的更好,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的关系,推动了我国医院的快速、稳定的发展。
作者:陈雪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产妇是否并发 TPO -Ab 阳性将60例妊娠合并SCH 产妇划分为阳性组38例,和阴性组22例,按照产妇是否接受 L -T4临床治疗将阳性组产妇划分为阳性 A 组20例和阳性 B 组18例,另择取60例同期健康产妇作为参照组,比较4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状况。结果:阳性 A 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阳性 B 组(P <0.05)。阴性组产妇与参照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CH 并发 TPO -Ab 阳性能够显著提升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可能性,应用 L -T4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适宜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张瑞存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影响因子,为屈光不正等眼部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样法,对辖区内5所幼儿园内843例3~6岁的儿童进行屈光度检查、问卷调查,完成调查840例。结果:屈光异常发生率32.86%;电子显示设备时间、户外活动、家长强调健康用眼、睡眠时间≥8 h成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需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使家属做好监督,做好生活管理,鼓励户外活动,限制使用电子显示设备。
作者:杨丽苹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