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

杜建红

关键词:术前健康教育, 剖宫产,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前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宣教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产后抑郁评分与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产妇展开剖宫产前,展开术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产后抑郁情绪,同时还能够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可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结合该院2014年4~11月间入院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基本研究案例,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对患者选择急诊溶栓与院内溶栓两种方式,其中35例患者发病突然采用急诊溶栓治疗设为观察组,37例患者入院后基本并且能够得到控制,采取院内溶栓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溶栓治疗,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有所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1.43%(32/35),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8%(29/37),可见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在第一时间采用急诊溶栓,能够避免病情恶化,同时,急诊溶栓能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国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内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经内镜与开腹手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11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4例)和实验组(57例),对分别应用开腹手术和经内镜手术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2.98% vs.75.93%),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77% vs 27.78%,P <0.05)。结论:经内镜手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明显由于开腹手术,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戴巍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DCA 循环法在提高 ICU 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 PDCA 循环法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对该科50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调查分析,对存在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应用 PDCA 循环法质量改进后手卫生依从率有了明显进步,手卫生洗手指征合格率和洗手步骤合格率分别上升了20%和16%,手卫生依从正确率上升了37%,错误率下降至3%,未执行率下降至2%。结论:PDCA 循环法对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金佳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亚莫利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亚莫利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服用亚莫利,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FPG、2 h PG 和2 hAlc明显降低(P <0.05),但无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有2例出低血糖反应,降低剂量后不良反应消失,观察组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亚莫利治疗组的 IRI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亚莫利可显著降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亚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机新媒体在疾控机构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如今,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样。手机新媒体作为一种主要的通信工具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也逐渐被用于疾控机构健康宣教工作中。这突破了以往健康传播模式的时空局限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健康传播的效率,也可以较好地提升人们的健康素养。鉴于此,本文将对手机新媒体在疾控机构健康宣教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疾控机构更有效地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黄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研究康复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护理的方法。1个月后,观察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差异显著(P <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值得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压疮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6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5%,护理疗效显著,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未有新压疮,对照组新压疮发生率为12.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压疮的临床病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化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在乳腺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经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改进组除上述外增加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的应用。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肢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进组术后上肢水肿为8%,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进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对于病人使用方便,对减轻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疼痛和淋巴水肿有一定作用,并且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共计80例,对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对腮腺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围术期内的管理、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治疗均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以及护理效果的增强。结论: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进行加强,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咏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了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护理,包括疼痛的护理、呼吸道护理、预防静脉血栓的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认为有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促进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舒适,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魏娟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肥胖症的医学营养治疗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饮食结构和体力劳动减少,使得肥胖症的患病率高居不下。据 WHO 调查中欧、北美的肥胖症年增长率在5%以上,而我国的肥胖症发病率已经有个别城市超出20%,可见我国肥胖症的发病已经相当严重,必须采取控制措施给予限制。本次针对肥胖症相关情况进行文献综述,对于营养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为相关医学交流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任栩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对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的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2016年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56例寻常痤疮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的78例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的78例患者单独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的79.49%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轻中度的寻常痤疮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并且在安全性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与使用一种药物无异议,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轻中度的寻常痤疮患者可以使用以上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作者:杨涤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 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收治的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并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将50例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将其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患者均为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 PDCA 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种干预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与研究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的不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肺部啰音与发热以及咳嗽清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临床指标与满意程度,对其预后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专科护士的培养谈中医医院困惑与培训需求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投身于护理实践,并在专业领域发挥带头人作用已成为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专科护士的培养正日趋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护士需要各专科技术,更是需要护士运用整理观念对疾病进行辩证施护,并运用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促进康复,提供特色的健康指导,那对护理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临床专科护士职责、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及带来的改变,并通过改变及调查谈中医医院在护理工作中发展的制约、困惑,及对中医类专科护士的培养需求。

    作者:许明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术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术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6例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78)和对照组(n =7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术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对照组更佳,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8.72%,高于对照组的9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提高麻醉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过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138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9例,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9例,加用持续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 SaO2无显著差异(P >0.05);经治疗后,研究组 SaO2为(98.65±12.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2.10±1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54例、一般满意14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8.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4例、22例及8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雾化吸入全程中,可保证雾化吸入全程正确性及足量有效药液吸入,改善临床疗效,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72例骨科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通过分析所有病人临床特征之后,分析两组分别利用常规及预见性护理各86例之间差异,对比并总结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并发症、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长等临床指标间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有助于缩短病人住院时长,控制并发症以及提升病人护理满意程度,建议推广。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一对一全程带教在手术室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手术室实习生护理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对一全程带教方法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入该院进行手术室实习的216名实习生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120名接受一对一全程带教教学,对照组96名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法进行学习。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及西宁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察,并将考察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手术室护理知识的理论掌握和实际操作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考察得分比较均得到统计值 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一对一全程带教方法可显著提高手术室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为医院提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齐亚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1月~12月接诊慢性骨髓炎纳入研究,共计62例。给予全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两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实施全面护理。组间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全面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中有显著效果,护理有效率高,应引得重视。

    作者:钱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在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并应用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徐小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