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
目的: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共计80例,对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对腮腺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围术期内的管理、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治疗均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以及护理效果的增强。结论: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进行加强,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咏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特征。方法:对2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 PSG 监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抑郁症患者PSG 主要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下降,N3睡眠减少,REM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紊乱,慢波睡眠减少,REM睡眠减少可能是其特征性电生理指标。
作者:王献丽;杜锋;杨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克拉霉素这种临床常用药物为14元环的半合成新大环内酶类药物,这种红霉素的衍生物同样具备与红霉素相似的抗菌谱,并且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该药因具有杀菌效果好、稳定性好、口服吸收好、低 pH 条件下易溶解、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而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对克拉霉素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翟建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共86例,患儿按入院编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体征完全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患儿6个月、12个月 MDI 及 PDI 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曾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治疗稽留流产的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用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阴道扩张效果及流产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对稽留流产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完全流产率高,不良反应率低,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 =42)和实验组(n =42),参照组采用磷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腹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予以比较,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予以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作者:吴远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 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收治的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并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将50例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将其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患者均为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 PDCA 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种干预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与研究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的不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肺部啰音与发热以及咳嗽清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临床指标与满意程度,对其预后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实施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5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全椎板切除组,同时选取采用半椎板切除治疗的4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半椎板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前术后 VAS。结果:全椎板切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半椎板切除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全椎板切除组患者 VAS 评分与半椎板切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同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系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减轻是疼痛。
作者:李小斌;程俊文;周志康;董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00例患者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了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为加强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结果:通过对200例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可以发现医院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科室管理水平落后以及护理人员水平不足的现象,这两方面导致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医院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能使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做的更好,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的关系,推动了我国医院的快速、稳定的发展。
作者:陈雪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饮食结构和体力劳动减少,使得肥胖症的患病率高居不下。据 WHO 调查中欧、北美的肥胖症年增长率在5%以上,而我国的肥胖症发病率已经有个别城市超出20%,可见我国肥胖症的发病已经相当严重,必须采取控制措施给予限制。本次针对肥胖症相关情况进行文献综述,对于营养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为相关医学交流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任栩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16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60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满意18例,较满意42例,不满意21例,护理满意度74.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能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体现对患儿的关爱和责任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艺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即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组,n =40)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 =40),对两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儿的肺部干湿性啰音、X 线胸片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西医治疗组(P <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能够有效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严章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将51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治疗期将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例患者治疗后的 HAMD 平均得分为(9.12±2.25)显著优于对治疗前的(23.64±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为7.64%。结论: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可较好提高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例数的发生,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治疗药用价值,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董尚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及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考组,试验组采用对症护理干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血压有效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 <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规范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李雅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螺内酯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该院收治的104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平均52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螺内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展开螺内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计镔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纳洛酮进行抢救,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抢救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抢救治疗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茂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药方案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观察组)或芬太尼0.3μg/kg/min(对照组)复合异丙酚4 mg/kg/h 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各项时间指标以及术后 OAAS 评分、VAS 评分、术中知晓、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21.89±6.86 min)、拔管时间(14.99±2.84 min)、呼之睁眼时间(7.87±2.33 min)、自主呼吸时间(7.62±2.64 min)短于对照组(30.52±8.87 min,21.88±6.29 min,14.24±4.26 min,13.72±5.14 min)(P <0.05);两组拔管后即刻 OAAS 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拔管后10 min、30 min OAAS 评分(4.28±0.75,5.00±0.00)高于对照组(3.35±0.68,3.85±0.56)(P <0.05);两组 VAS 评分、术中知晓、并发症情况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应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效果理想,术后苏醒迅速、完全。
作者:虞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48例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48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更为理想(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得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大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痰菌及痰培养阴转、血沉恢复正常、胸片吸收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柴锐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简易呼吸机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转运中的作用。通过对3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院内急救转运途中使用简易呼吸机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转运过程中,相比于采用氧气袋鼻导管(鼻塞)吸氧和单纯的面罩吸氧,使用便携式简易呼吸机使患者对于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血氧饱和度等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陈争艳;蔡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