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腹腔灌洗对重症胰腺炎治疗的临床意义分析

冷伟

关键词:早期腹腔灌洗, 重症胰腺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灌洗对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该院将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的前提下,采用早期腹腔灌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值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值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 <0.05)。结论:早期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治疗重度痔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 PPH 治疗的27例重度痔疮患者。结果:27例患者采用 PPH 治疗后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手术时间为15 min 左右。结论:PPH 对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水肿、肛门狭窄、失禁发生率明显降低,优势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刘广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基础课的教学体会

    中医基础学是阐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科,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多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从而为以后学习其它各科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方案。方法:分析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 =50)和对照组(n =50),两组均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运动治疗方案,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新陈代谢状态,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有利于增强患者的体质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韦性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21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来该院就诊的21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还增加了机械通气,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死亡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以发现,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采用急诊抢救策略治疗患者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不但可以明显平稳患者的体征还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丽娟;马茜;段淑芬;吴树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综合护理模式的胃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依从性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的胃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8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结果:两组在护理前后的 SAS 和 SDS 评分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后依从性对比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转运中简易呼吸机的使用体会

    探讨简易呼吸机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转运中的作用。通过对3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院内急救转运途中使用简易呼吸机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转运过程中,相比于采用氧气袋鼻导管(鼻塞)吸氧和单纯的面罩吸氧,使用便携式简易呼吸机使患者对于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血氧饱和度等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陈争艳;蔡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子诊断学用于地中海贫血诊断的进展

    分子诊断学的基础理论为分子生物学,随着分子诊断学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了生命科学中先进的领域。近年来,分子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在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与评价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传统的 DNA 诊断发展到表达产物等全面诊断,从利用分子杂交等到以技术发展到有机组合多项技术的诊断,分子诊断学在临床中的价值受到关注。本文就分子诊断学用于诊断地中海贫血展开研究,就其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王春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白血病风险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儿童关注度的提升,各界对于母乳喂养问题讨论良多,母乳喂养有哪些优越性?母乳喂养为什么能够有效的降低儿童的某些患病风险?究竟母乳喂养是否真的优于人工喂养?本文根据现阶段的一些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及母乳喂养的现状,从而对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即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组,n =40)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 =40),对两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儿的肺部干湿性啰音、X 线胸片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西医治疗组(P <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能够有效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严章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Ⅰ型骨质疏松症的对比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Ⅰ型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该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和对照组(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1)两组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2)两组治疗前治疗12月髋部 BMD 值。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治疗前髋部 BMD 值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治疗治疗12月髋部 BMD 值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Ⅰ型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优于阿仑膦酸钠。

    作者:朱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比组各43例。参比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更高、且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更低,对比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高于参比组(P <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疗效、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探讨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30例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30例患者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中17例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剩余13例患者单纯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AFP 均值、患者随访生存时间均值、术后5年内存活效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术后一个月血清中位数显著低于常规组,且介入组患者术后随访生存时间中位数、治疗后5年内存活百分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介入疗法辅助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能够显著提高该疾病临床治疗效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乔章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2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26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在分析相关致病因素的条件下,采取有针对性的医治方法,进一步评价医治效果。结果:(1)26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主要致病因素包括:中毒共128例(49.23%)、颅脑疾病所致共54例(20.77%);代谢性疾病所致42例(16.15%)、心源性昏迷所致36例(13.85%)。(2)26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好转出院168例(64.6%),病情稳定留院继续观察72例(27.69%),病情恶化转入外科治疗16例(6.15%),治疗无效病死4例(1.54%)。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致因诸多,需在分析病因、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医治方法,进一步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张蕾;段淑芬;郭艳玲;刘文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硫酸长春地辛治疗小儿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目的:研究长春地辛应用于小儿肿瘤化疗时造成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今年我院入院小儿肿瘤患者1名,进行基本生命体征检查后,应用化疗药物硫酸长春地辛为小儿注射,注射全程观察小儿体征情况并记录分析,后找到解决方法。结果:硫酸长春地辛在为小儿化疗时外渗伤口受到药物、年龄、护理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积极寻找硫酸长春地辛治疗小儿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并及早发现处理,选择合适部位等能够提高小儿生存率并降低不适感。

    作者:茹仙古丽·依不拉音;阿丽古丽·阿不都热合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中医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原发性肝癌共计56例纳入研究,经数字法分组。28例设对照组,介入治疗术后实施常规护理。28例设实验组,介入治疗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症状评分较低,生存质量较高,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中医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中应用效果好,作用显著,应予以推广。

    作者: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对计划生育手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对计划生育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生殖器官发育畸形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30例,同时选择我院30例同期手术的生殖器官发育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的发育畸形情况对计划生育手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损伤、节育手术失败、子宫自发性破裂、引流产失败的发生率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对计划生育手术的实施产生不良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降低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程度。

    作者:方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 值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值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BARD 评分评估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并采用 RDW值的4分位数将65例患者分为4组,观察分析患者脂肪肝中 RDW 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BARD 得分为0、1组中,随着 RDW 值的增加肝纤维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BARD 得分为2、3、4组中,随着 RDW 值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 值的升高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相关,RDW 值的升高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为肝硬化的预测因素。

    作者:张荣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例垂体瘤术后致下丘脑综合征的护理

    总结1例下丘脑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因进行护理。

    作者:钮萍萍;曹燕芯;孟晓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针对护士长对临床常用仪器风险管理认知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护士长对临床常用医疗仪器风险管理工作的理念认知现状。方法:运用自制的临床常用医疗仪器使用认知调查问卷,针对30名临床护士长实施匿名调查。结果:护士长对临床常用医疗仪器的认知水平平均得分为(35.37±1.64)分,不同科室护士长的认知水平平均得分存在略微差别。结论:护士长对临床常用医疗仪器的风险管理认知水平留待提升,护士长应当积极发现并处置临床常用医疗仪器风险管理工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借此促进临床常用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水平改善提升。

    作者:吴朝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品管圈对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该院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开展名为“手护圈”的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开展“手护圈”3个月后,我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由(77.41±5.28)分,提升至(89.36±5.68)分;手卫生依从性由30.43%,提升至69.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