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常小娜

关键词:健康教育, 老年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健康教育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旨在为临床的有效护理提供依据,以此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3~2015年收治并已确诊的髋部骨折患者共107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对患者开展问卷形式的知识调查,对患者护理前后含钙质量摄入与运动锻炼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认知与预防方法的了解度极低,护理后患者的认知度均有提升。结论:康教育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情绪及心功能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P <0.05);关于护理后心功能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但能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而且还能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李潞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在该院行子宫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结果: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手术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腹腔镜镜下行子宫切除术能显著减轻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负担,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临床中应将腹腔镜子全宫切除术作为常规术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卢蕾;李二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104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治疗当中采取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爱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方法:择该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住院患者共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此外,实验组同时加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分析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实施对比。结果: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 <0.05)。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具有多样化,且其造成的不良反应也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双硫仑样反应;神经系统类;肾功能类;消化系统类。结论:临床治疗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虽疗效较好,但也易使患者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故,临床对其进行使用时,还应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陈家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关于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有关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常规准备等;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结果:8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腰椎结核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是手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结论:8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腰椎结核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是手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罗露明;陈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辛复宁治疗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病人的效果

    目的:探讨辛复宁干扰素对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来该院治疗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患者12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妇康栓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辛复宁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HPV 的转阴状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 HPV 转阴率(85.00%)显著优于对照组(51.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高于治疗组(0.00%,P <0.05)。结论:辛复宁能够有效治疗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输液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预防护理。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安全意识行为与实施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输液反应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到急诊输液中,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应用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分析平研究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并作比较。结果: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治疗,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治疗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卵巢各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卵巢窦卵泡数、疼痛程度、囊肿大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患者在停药时 E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但在治疗后水平恢复正常,其他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 >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采取米非司酮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不影响卵巢储备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潘照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研究康复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护理的方法。1个月后,观察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差异显著(P <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值得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治疗70例需要进小儿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观察组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10 min、手术30 min、手术结束前30 min 以及手术结束后的平均动脉压对比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7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应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过程中,麻醉效果较好,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患者术后清醒较快,无不良反应,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力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在体检发现乳腺增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在体检发现乳腺增生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体检发现的乳腺增生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HAMD、HAMA 以及 NRS 评分结果都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在体检发现乳腺增生患者护理中,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临床特征及治疗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饮食的营养过剩再加上生活压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不仅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更有甚者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就结合我科3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分析其主要临床特征,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对策。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合作性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模式,它是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框架模式,以小组活动为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实现优秀学生帮扶差生。本文从合作性学习的优点出发,探讨了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组织和开展合作性教学。合作性学习使护理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进步的教学理念,也是现代课堂教学方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爱钦;何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老年高血压病应用降压药治疗的药学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应用降压药治疗的药学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探究用药情况、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常用降压药以氨氯地平、缬沙坦、呋塞米及硝苯地平为主,用药率分别为37.6%、23.2%、17.6%、12.0%,血压控制有效率分别为85.1%、79.3%、72.7%、66.7%,降压效果良好;但各药物于用药期间均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现所用降压药基本符合用药规范,部分患者用药后现不良反应需加强控制。

    作者:姜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2015年黔江区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黔江区居民的死因分布特点及规律,评价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死亡率、构成比和期望寿命等分析方法对黔江区2015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黔江区总的粗死亡率为757.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9.87/10万,其中男性死亡2032例,死亡率为878.85/10万;女性死亡1362例,死亡率为628.26/10万。各年龄组死亡率中男性相较于女性均表现更高,死亡主因居于前五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外伤以及消化系统疾病,这五类死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2.22%。该地区居民寿命期望值平均74.57岁,男性为74.21岁,女性这一数值则为77.25岁,就期望寿命而言,男性也低于女性。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作者:周敏;郭峰;崔一敏;吴彩霞;秦宪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1月~12月接诊慢性骨髓炎纳入研究,共计62例。给予全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两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实施全面护理。组间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全面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中有显著效果,护理有效率高,应引得重视。

    作者:钱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基于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时需要输血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在输血前的血液进行检查和分析,检测指标包含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HCV)、酶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艾滋病病毒抗体(HIV)等。结果:通过检测后,本组患者 HBsAg 阳性率为,HCV 阳性率为,RPR 阳性率为, HIV 阳性率为。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可作为血源性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依据,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对医院及患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詹正坤;崔正江;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 患者心理状态及人性化干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 ICU 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人性化干预措施。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 ICU 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画着呢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163例患者康复出院,有63例患者转入其他科室,有9例患者死亡,有5例患者继续住院治疗。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ICU 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以此制定出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平;董美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将51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治疗期将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例患者治疗后的 HAMD 平均得分为(9.12±2.25)显著优于对治疗前的(23.64±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为7.64%。结论: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可较好提高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例数的发生,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治疗药用价值,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董尚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