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5年黔江区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分析

周敏;郭峰;崔一敏;吴彩霞;秦宪华

关键词:黔江区, 死亡原因, 监测
摘要:目的:了解黔江区居民的死因分布特点及规律,评价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死亡率、构成比和期望寿命等分析方法对黔江区2015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黔江区总的粗死亡率为757.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9.87/10万,其中男性死亡2032例,死亡率为878.85/10万;女性死亡1362例,死亡率为628.26/10万。各年龄组死亡率中男性相较于女性均表现更高,死亡主因居于前五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外伤以及消化系统疾病,这五类死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2.22%。该地区居民寿命期望值平均74.57岁,男性为74.21岁,女性这一数值则为77.25岁,就期望寿命而言,男性也低于女性。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克拉霉素的临床应用研究

    克拉霉素这种临床常用药物为14元环的半合成新大环内酶类药物,这种红霉素的衍生物同样具备与红霉素相似的抗菌谱,并且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该药因具有杀菌效果好、稳定性好、口服吸收好、低 pH 条件下易溶解、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而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对克拉霉素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翟建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鼻腔髓外浆细胞瘤1例

    髓外浆细胞瘤(EMP)常见部位包括鼻腔、鼻窦、鼻咽部、扁桃体等。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因发病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多样性。本文报告1例鼻腔 EMP 的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以“发现右侧鼻腔肿物10余天”为主诉来我科就诊,患者10余天前发现右侧鼻腔肿物,伴鼻塞,鼻流白涕,无鼻部疼痛,未治疗。入院后见无鼻塞及鼻流涕,无头胀痛,嗅觉尚可,时有咽部异物感,无咽痛,无发热。专科检查:鼻:双侧鼻腔粘膜光滑,右侧下鼻道可见一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质韧,向后生长,未见异常分泌物。咽: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双侧扁桃体Ⅱ°大,表面无充血,无脓点及脓栓附着。喉:间接喉镜见:喉粘膜光滑,会厌色常,边缘锐利,双声带运动、闭合可,双梨状窝及会厌谷清晰。电子鼻咽镜:右侧中鼻甲前端糜烂,鼻中隔右侧后端见一红色新生物,鼻咽部粘膜光滑,双侧咽鼓管咽口清晰,未见新生物。鼻窦CT:双侧上颌窦、部分筛窦窦壁粘膜增厚。双侧下鼻甲粘膜增厚。鼻中隔后方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为1.0 cm。余副鼻窦透过度良好,窦壁骨质完整连续。余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入院后,于全麻下行经鼻内窥镜下鼻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双侧下鼻甲后端均可见红色肿物,源于鼻中隔。术中尽量清除肿物,予 Merocel 1条填塞各鼻腔,术后离体组织送病理。病理诊断:结合免疫组化倾向鼻腔髓外浆细胞瘤。免疫组化:CK 广谱(-)CgA(-)Syn(-)NSE(-)S -100(-)TTF -1(-)Vimentin (+)LCA(+)CD79α(+)CD20(-)CD56(-)EMA(部分+)CD34(-) ;CD31(+)Ki -67(-)HMB45(-)Desmin(-)。术后预防感染治疗。术后48 h 撤出鼻腔填塞物,见局部粘膜恢复良好。后转入肿瘤科予放疗治疗。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及转移。

    作者:刘秋丰;孙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控制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能够有效控制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对比分析护理管理措施实施前后血液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管理措施全面推行后,血液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严格无菌操作,提高医护人员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降低了医院血液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和现代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田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谈脾胃病学术思想史与三因制宜的联系

    三因制宜又被称之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辦证论治的一种体现。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为中医学中脾胃病学术思想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作者:张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104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治疗当中采取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爱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对发热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在发热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发热患者100例作为患者组。并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者受检对象血液细胞形态异常检出情况,和 Hct、RDW -SD、MCV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患者组和健康组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常情况分别为60.0%(60/100)和7.0%(7/100),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 <0.05)。两组的 Hct、RDW-SD、MCV 的检测结果相比,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 <0.05)。结论:血液细胞的形态学检测可以辅助判断发热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对成人牙周炎患者错(牙合)畸形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的分析

    目的:分析及探索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该科室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入院确诊后均给予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观察及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矫治后,共有51例患者的牙周状况完全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率为85.0%。结论: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患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曦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60例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米索前列醇及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对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绝经后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经米索前列醇术前用药及术中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对照组不做处理直接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取出率、宫口松弛情况、平均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样反应发生率、疼痛感。结果:治疗组取出率为96.67%,对照组为63.3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取环器一次性通过宫颈即宫口松弛86.67%,对照组28.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人流综合征样反应发生率3.33%,对照组为35%,治疗组人流综合征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绝育后的带器妇女,尤其是子宫明显萎缩的妇女使用米索前列醇术前用药及术中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进行取环,明显优于直接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向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癌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胸腔镜下实行肺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而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时候,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肺癌患者实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时候,借助胸腔镜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患者引流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启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我院老年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该院60岁以上老年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 ADR 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上报的 ADR 报告,对发生 ADR 的患者性别、ADR 类型、涉及药品、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ADR 临床表现以及 ADR 发生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 ADR130例,其中男女发生 ADR 比例为1:1.55;口服给药32例(占24.62%),静脉给药98例(占75.38%);一天内累计发生 ADR 构成比为56.92%;ADR 发生以皮肤系统损害例数多,占46.15%,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潮红、红斑;ADR 发生率排前三位的药品分别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银杏达莫注射液。结论:重视老年人用药安全,关注女性患者用药指导,减少静脉滴注给药。

    作者:潘和蹇;夏诚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磁共振增强检查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检查(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川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4例被诊断为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 MRI 检测,以手术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 MRI 检查方法在诊断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4例患者采用 MRI 检查,显示瘘管45条,出现肛周脓肿12个,瘘口62个,此次 MRI 检查结果与患者的手术结果对比,显示瘘管的符合率为100%,显示肛周脓肿的符合率100%,显示瘘口的符合率为98.4%。结论:MRI 检查技术能够清楚准确地显示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肛瘘数量、瘘管走向、瘘管周围组织的变现情况以及并发症状况,为制定合适的肛肠手术提供科学可靠的指导。

    作者:王佳;倪政欣;邱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治疗方法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附着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缓解牙周症状具有重要意义,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肺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加重期慢性阻肺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6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在给予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病例为62例,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治疗有效病例为51例,有效率为78.5%,具有差异性(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用于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肺患者,减少住院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增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微创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37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给予微创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长,其创伤程度、住院费用则较观察组高,GCS 评分低于观察组评分(P <0.05);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0.58%,高于观察组的(5.80%,P <0.05)。结论: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采用微创引流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具脑科外科手术推广价值。

    作者:宋会周;郝特罗;李宗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21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来该院就诊的21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还增加了机械通气,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死亡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以发现,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采用急诊抢救策略治疗患者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不但可以明显平稳患者的体征还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丽娟;马茜;段淑芬;吴树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肺结核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的完全依从率为74.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38.18%,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范朝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吉非替尼结合全脑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患者40例,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脑放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吉非替尼结合全脑放疗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不良状况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病灶控制率、1年生存率、生存时间等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在临床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疾病上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讨论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对照组患者为(1.51±0.23)mm,观察组患者为(1.07±0.2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可以将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的减少,逐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将阿托伐他汀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辛复宁治疗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病人的效果

    目的:探讨辛复宁干扰素对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来该院治疗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患者12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妇康栓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辛复宁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HPV 的转阴状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 HPV 转阴率(85.00%)显著优于对照组(51.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高于治疗组(0.00%,P <0.05)。结论:辛复宁能够有效治疗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取该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2例,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魏晓霞;赵水平;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