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谢皆强

关键词:吸附百白破疫苗, 副反应,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5141例儿童作为观察目标,依据月龄分为基础免疫组(3~6月龄,n =3894)和加强免疫组(18~24月龄,n =1247),5141例儿童中有63例出现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1.23%,回顾性调查预防接种反应月报表,分析副反应发生的原因,研究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两组儿童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基础免疫组副反应发生率、全身反应发生率、局部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加强免疫组(P <0.05);冬春季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夏秋季,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预防和减少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副反应,接种前应严格掌握禁忌症,填写疫苗知情告知单,加强冷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接种时要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途径和部位,接种部位的皮肤要进行严格消毒;要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针头,保障药液全部注入肌肉,同时要做好接种前后卫生保健宣教工作,尽量避免高温季节接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MC)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所做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10月在该院产科生产的114名足月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 =57)和观察组(n =57),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足跟血采血方法,观察组新生儿足跟采血前实施20 min KMC,对照分析2组新生儿针刺后的啼哭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采血前后的心率(HR)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评分和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量表(DAN)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针刺后啼哭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分别为(4.13±2.85)s 和(28.58±15.28)s,均晚/短于对照组的(1.86±0.68)s 和(7.62±25.17)s(P <0.05)。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前后的 HR 和 SaO2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NFCS 评分(采血过程中、采血后1 min 和2 min)和 DAN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KMC 可有效减轻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的疼痛。

    作者:赵晓红;张贺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护理组(n =50)和对照组(n =5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 SAS、SD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 SAS、SDS 评分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护理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组满意率为96%(48例),对照组满意率为80%(40例),护理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辉;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及风险沟通意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及风险沟通意识的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该县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共30名,分析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的了解程度,随后将所有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风险沟通意识,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其疫苗安全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疫苗安全使用率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 <0.05)。结论:预防接种工作上应重视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风险沟通意识能力的培训,提高其传播知识的能力及技巧,从而有效提高疫苗安全使用率。

    作者:黄战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对不同人群的前瞻性记忆的研究

    记忆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功能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记忆内容渐渐成为记忆研究的热点,前瞻性记忆就是其中的一个。记忆又可分为回溯性记忆和前瞻性记忆两种,以前国内对于前者的关注相对多一些,由于前瞻性记忆与我们的社交生活更为密切,所以近几年来对前瞻性记忆的研究也慢慢成为了认知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简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于前瞻性记忆领域内的一些热点研究。

    作者:华玖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开展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询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与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更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21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来该院就诊的21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还增加了机械通气,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死亡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以发现,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采用急诊抢救策略治疗患者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不但可以明显平稳患者的体征还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丽娟;马茜;段淑芬;吴树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莫沙必利+黛力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分为单项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单项组行莫沙必利予以治疗,联合组在服用莫沙必利基础上,另服黛力新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94.28%)明显高于单项组(77.14%,P <0.05);联合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单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42%,P >0.05)。结论: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莫沙必利+黛力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丹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技术》教学内容改革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对社区护理教学内容的需求,为社区护理教材的编写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教师采用访谈的方法。结果:学生重视社区护理实践,且对社区护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需求较高。结论:进一步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社区护理实践,培养出适合社区护理岗位需求的护生。

    作者:黄金凤;马莹;刘雪;刘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1月~12月接诊慢性骨髓炎纳入研究,共计62例。给予全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两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实施全面护理。组间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全面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中有显著效果,护理有效率高,应引得重视。

    作者:钱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专科护士的培养谈中医医院困惑与培训需求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投身于护理实践,并在专业领域发挥带头人作用已成为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专科护士的培养正日趋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护士需要各专科技术,更是需要护士运用整理观念对疾病进行辩证施护,并运用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促进康复,提供特色的健康指导,那对护理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临床专科护士职责、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及带来的改变,并通过改变及调查谈中医医院在护理工作中发展的制约、困惑,及对中医类专科护士的培养需求。

    作者:许明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硫酸长春地辛治疗小儿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目的:研究长春地辛应用于小儿肿瘤化疗时造成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今年我院入院小儿肿瘤患者1名,进行基本生命体征检查后,应用化疗药物硫酸长春地辛为小儿注射,注射全程观察小儿体征情况并记录分析,后找到解决方法。结果:硫酸长春地辛在为小儿化疗时外渗伤口受到药物、年龄、护理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积极寻找硫酸长春地辛治疗小儿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并及早发现处理,选择合适部位等能够提高小儿生存率并降低不适感。

    作者:茹仙古丽·依不拉音;阿丽古丽·阿不都热合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患者依从性对西药房退药处方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析患者依从性对西药房退药处方的影响。方法:汇总该院门诊西药房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退药处方情况,总结退药处方原因、明确患者依从性对西药房退药处方所造成影响,之后制定相应解决对策提高患者依从性。收集该院西药房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开具药方,计算西药退药处方率,并与对策实施前进行对比。结果:我院西药房主要退药原因包括更改医嘱、药物不良反应、疗效不佳、不依从等,其中费用高、拒绝医嘱用药等用药不依从情况达到10.1%。通过实施针对性对策提高患者依从性后,我院西药房退药处方率由原来的0.50%降低为0.34%,前后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依从性对医院西药房退药处方有着明显影响,医院可通过一定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减少退药处方,提高医院对退药问题处理水平,终维护药品安全。

    作者:陈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诊治策略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因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于该院就诊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100份,观察其所用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PillCam SB 胶囊内镜检查对于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达94.0%,其中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小肠息肉和小肠糜烂。结论:通过 PillCam SB 胶囊内镜检查,可以有效的检出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治愈下消化道出血,对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彭才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4.87%,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2.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实施。

    作者:张小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征及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征及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2例老年拔牙患者,按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结果:拔牙1 d、2 d后,两组咀嚼痛、咬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拔牙医师应给予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征更多的重视,以促使手术的顺利实施。而老年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拔牙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围绕科室患者特点,并分析影响患者跌倒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情况。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0.55%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3.76%(P <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效果良好,进一步融洽了医患、护患关系,大幅度的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廖翠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健康教育效果体会

    目的:旨在探讨健康教育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护理效果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心内科收治 ACS 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健康教育组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患者接受本院的 ACS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评分并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出院后,健康教育组患者对ACS 知识达标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也低于常规护理组织(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 ACS 患者护理质量,便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妇科炎症感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间该院门诊收治的妇科炎症感染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凝集检验方法,常规组患者予以培养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阳性率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7.5%,常规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0%,两组阳性检出率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炎症感染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方法时,可利用凝集法筛查初步方案,而后通过培养法进行确诊,以此来实现检验时效性、精准性提升的目的。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卵巢低反应患者应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补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2月接收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控制性卵巢刺激中卵巢低反应患者27例,均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进行补救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卵子获取共379枚,未成熟卵子330枚;体外培养成熟卵子共229枚;共受精165枚,卵裂153枚;移植胚胎共45枚。接受移植24例,放弃3例;成功妊娠率50.0%;顺利生产率66.7%,新生儿数量共11名,全部健康。结论:对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补救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妊娠效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丛日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对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家用美罗华治疗,并给予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药物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美罗华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主要出现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腹泻等不良反应,但程度均较轻;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结论:美罗华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方面临床效果较为显著,配合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治治疗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玲;刘奇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