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峰
目的:分析和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预见性护理工作的相关经验,从而有效的指导后期护理工作的开展。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1月01日--2015年01月01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80例当做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分析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称为比较组和探析组,对于比较组的患者相关的护理人员采用的是比较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于探析组的患者来说我们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实行的是预期性护理模式。然后详细的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在实行系统性护理工作之后的整体效果。结果: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工作的质量较高,其效果远远一般的护理模式下的患者治疗质量。而且第二组患者在满意度上高于第一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因此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惠芹;刘凡;许月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研究中药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胃肠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46例,再将这46名患者再随机地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对照组化疗后用我院常规的西药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给药基础上加以中药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对胃肠道反应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使用中药的患者恶心、呕吐明显减少,食欲也增加,这说明中药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化疗后患者胃肠道反应,临床上可以联合西药或者单独进行使用。
作者:叶荣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掌握散装熟肉制品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为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以无菌方式采集散装熟肉制品36份,按相关标准检测,并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本次检测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分别为72.2%、63.9%、100%、100%、97.2%。结论:本地区随机抽样检测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有关部门应对熟肉制品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处方点评。方法:从我院药剂科及处方管理系统中分别抽取2012年-2014年三年间处方100张,采用 EXCEL 表格对处方进行整理,对处方内容及形式进行审查,并对不合理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DDDs 排序前10位的国家基本抗菌药物类中,我院2012年、2013年、2014年均采用的是国家基本抗菌药物;2012年-2014年不合理处方从13.00%下降到3.00%。结论:通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抗菌药物类专项整治活动,我院的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良好,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普及。
作者:陈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或糖耐量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其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冠心病伴糖尿病的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后由于本身存在内分泌代谢障碍及手术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探讨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至关重要,本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及合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姝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者采用清金化痰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氨溴索和头孢噻肟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X2=6.5478,P =0.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者采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老年性哮喘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舒适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在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护理满意率也显著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不仅可提高患者各个方面的舒适度,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冀丽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8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均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当归补血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当归补血汤与琥珀酸亚铁联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廖安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危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自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是甲亢危象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1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及观察患者意识状况。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及积极护理,观察组有7例患者病情改善,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仅有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例患者不治死亡,5例痊愈出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亢危象十分危急,对患者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同时实施积极有效的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综合护理,可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时芳;丁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儿童年龄较小,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药物在其体内的吸收、代谢等均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用药风险也比成人高很多。因此,在儿童用药过程中,需要加强指导,保障其用药安全性。本文从儿童安全用药角度出发,先简单分析了儿童用药不合理的现状,然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窗口药师指导儿童安全用药的具体措施,旨在提升儿童用药安全性。
作者:杨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应用 B 超检查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主要的方法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治疗的11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对其 B 超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的 B 超诊断价值实施总结与分析。在114例急腹症患者中,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例诊断结果实施分析比较,其中有103例患者符合 B 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其诊断符合率是90.35%,而发生误诊情况的患者为11例,其误诊率是9.65%。对于急腹症患者来说,超声检查既操作简便快捷,且具备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急腹症检查方法,但在实际检查的过程中应该严密的对声像图变化特点进行观察,以此降低误诊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柴油是石油提炼的一种无色或淡灰色易燃略带臭味的液体。是应用极广的一种燃料,其特点数不溶于水,易溶于醇类和苯,易溶解脂肪,室温下易挥发,其成份主要是烷烃、芳香烃及少量氧和硫的杂环化合物。大量吸入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皮炎[1]。经常暴露的部位可出现油性痤疮和毛囊炎。2011年我科收治了一例误吸柴油的病人,并进行了抢救。
作者:张晓明;王燕;阮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第二产程剖宫产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8例第二产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和同期非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胎儿的分娩情况、子宫切口感染、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第二产程产妇的并发率明显高于非第二产程产妇,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患者的并发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进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防治的价值。方法:随机将剖宫产高危产妇90例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施缩宫素宫体注射处理,而研究组50例采取卡前列素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危产妇剖宫产患者采取卡前列素处理术中及术后出血有很好的效果,防治价值高,值得借鉴。
作者:韩丽;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胎儿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产检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124例,高危妊娠孕妇3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诊断胎儿是否宫内缺氧。结果:通过胎儿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预测宫内缺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正常妊娠组中检测准确率为85.71%,高危妊娠组中检测准确率为83.87%;高危组胎儿脑颅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正常组(p <0.05)。结论: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时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降低,产前检测胎儿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及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有效预防胎儿宫内窘迫。
作者:周祝君;陈育群;胡灵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护理对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取100例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依据不同的营养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为早期组和延迟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感染发生率。结果:早期组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短于延迟组,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和感染发生率低于延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护理,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郑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治疗双相障碍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54例病例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奥氮平+碳酸锂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 BRMS 评分分别为(29.1±4.4)分、(17.7±3.8)分、(12.0±2.1)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痊愈率、有效率依次为73.9%,91.3%,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62.9%,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治疗双相障碍临床效果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爱民;安善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和研究,了解该病的相关特征,探索该病的中医学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陈本善院长治疗的200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总结。结果:患者主观上症状缓解明显,客观上常规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明显好转。结论:根据糜烂与湿热之邪密切相关的致病特点,辨证施治,采用清利湿热的治法,临床治疗观察该病200余例,在宫颈糜烂治疗中收效显著。
作者:吕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且容易致残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就是糖尿病通性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且临床表现也比较多样,主要特点为肢体远端所呈现出的对称性疼痛,在夜间疼痛加重。本次研究笔者就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突发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与分析。
作者:王韧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疾病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其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8例,对比组病人不予以切除肝转移灶手术治疗,研究组病人采取手术方式切除肝转移灶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在采取切除肝转移灶手术治疗后,2年内生存例数为35例,生存率为72.92%,4年内生存例数为26例,生存率为54.17%;对比组病人没有切除肝转移灶,其 2年内生存例数为22例,生存率为45.83%,4年内生存例数为15例,生存率为31.25%。研究组病人在生存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疾病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在手术治疗同时,予以切除肝转移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极大的提升病人生存率,减少其转移复发等情况,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许克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