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宁市2013年常住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赵金慧;孙晓娟;刘强;章鹏;常学杰

关键词: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亡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伊宁市2013年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伊宁市2013年死因网络直报中死亡的1303份死亡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死亡率、构成比。结果:2013年全年共进行死因网络直报数1303份,死亡率为243.25/10万。男死亡率323.09/10万,女死亡率163.29/10万,前三位死因顺位的构成比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49.42%、肿瘤13.66%、呼吸系统疾病疾病10.82%,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3.84%。2013年全年的不同月份的死亡情况也有所不同,各年龄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慢性病是造成2013年伊宁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时使用中医手法整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法,观察组使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法,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中医手法整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而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D -二聚体在致命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D -二聚体在致命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82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CK -MB(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钙蛋白 T、D -二聚体检查,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2例患者终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18例、急性心肌梗死45例、肺栓塞6例、肺炎3例、主动脉夹层10例。D -二聚体对肺栓塞的阴性预测值高,为100.0%,同时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肺炎的阴性预测值也较高,分别为66.67%、77.78%、80.00%、66.67%。结论:对致命性胸痛患者进行 D -二聚体检测,可快速筛选出疑似肺栓塞患者,其在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静;杜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肺源性心脏病社区综合性治疗的效果观察及分析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时使用社区综合性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廿三里社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社区综合性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社区综合性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楼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减少感染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减少感染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390例手术病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50%,护患纠纷发生率0.50%,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50%,护患纠纷发生率4.00%。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单一化疗对照组和加味六君子汤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血清 CA19-9及 CEA、T 淋巴细胞及亚群、生活质量等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证候表现:治疗组总有效率88.21%,对照组57.89%,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 <0.05);两组血清 CA19-9、CEA 水平变化:治疗前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P <0.05),经治疗后两组比较有差异(P <0.0);两组 T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 CD4/CD8值无差异性(P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钟璧瞡;奚颖;党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避孕套应用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逐渐注重自身的生命健康,而性传播疾病在近几年内得以猖獗,给不少的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患有性疾病患者更是面临着生命健康威胁,为了降低患有性传播疾病的患者例数,则需要加强对婚育适龄人群进行宣传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做好预防性疾病传播的工作,由此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使其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而做出卓越贡献。

    作者:蔡丹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60例髌骨骨折患者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采用手术(空心钉韧带手术,克氏钉韧带手术、钢丝环扎手术)进行治疗后,痊愈的有50例,好转的有9例,需进一步治疗的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及稳定固定骨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尹新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对照组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并评估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干预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 <0.05);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芮红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小儿腹泻患儿100例,按临床护理意愿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儿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比对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好转率、止泻时间、退烧时间、停止呕吐时间、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腹泻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明显,可缩短腹泻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意义重大。

    作者:高灵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胎膜早破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的:胎膜早破妇产科并发症原因。方法:因为此病的病因与发病的机制尚且不是很明确,所以就妨碍了胎膜早破的及早预防,因此治疗起来也就相对比较的棘手。虽然此病在临床当中比较容易的诊断出来,但是却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结果:本文讲述了近几年医学对胎膜早破疾病的研究进展结果,将此病的病因与发病的机制总结为胎儿和母体因素以及细胞凋亡等一些方面。

    作者:陈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卫市2014年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中卫市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分布和流行特征,为肠道细菌性传染病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中卫市2014年1月-12月期间,6家哨点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136份,分离到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38.24%。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占65.38%;其次是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氏菌,分别占23.08%、7.69%和3.85%。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结论:中卫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应适时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张月芬;王玉财;李玉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坤宝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坤宝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0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盗汗、头晕、烦躁易怒、腰膝酸软、乏力、月经改变的围绝经期妇女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80例患者控制7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坤宝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心理护理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价值

    心理护理对于病人的护理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由于种种原因,妇产科室的患者常常伴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如何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中,笔者根据临床实际经验,探讨了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薛英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例误吸柴油中毒的急救护理

    柴油是石油提炼的一种无色或淡灰色易燃略带臭味的液体。是应用极广的一种燃料,其特点数不溶于水,易溶于醇类和苯,易溶解脂肪,室温下易挥发,其成份主要是烷烃、芳香烃及少量氧和硫的杂环化合物。大量吸入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皮炎[1]。经常暴露的部位可出现油性痤疮和毛囊炎。2011年我科收治了一例误吸柴油的病人,并进行了抢救。

    作者:张晓明;王燕;阮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临床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它对于小儿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是衡量儿科护士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在实施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患儿应用相应有效的、合理的操作方法,并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才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改善护患关系,大大减少轻护理工作量,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程继侠;郑富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针对胃肠外科手术感染的特点,分析相关因素,找出预防对策,以期为临床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完成的788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并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有41例患者在手术后发生了感染,感染率为5.20%;其中影响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患者年龄与手术时间等。主要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占50%以上。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对手术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辅以抗菌药物的使用,才能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本文通过对感染患者的调查分析,对术后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张健;鲁守琳;孙成龙;郑世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内外联合营养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严重脑卒中所致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内外联合营养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重症医学科的脑卒中患者80例,GCS 评分在5-8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 GCS 评分、以及是否手术治疗等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和支持1周、2周、3周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和血糖水平,统计肝功能损害、感染发生率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院24-48小时开始营养支持治疗,与肠内营养相比,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在效果上无显著差异(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 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发生率较单用肠内营养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 P <0.05、感染发生率高 P <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单用肠内营养与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相比,营养效果无显著差异,肠内营养比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更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作者:段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几点体会

    护理管理在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外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特别针对县级医院,外科除了骨关节疾病分开以外,脑外、胸外、泌外、急腹症、肛周疾病、外科感染、烧伤等都归纳在普外科,每日来就诊的患者人数比较多,病情多样化,很多疾病来势凶险,随时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角度出发,先简单分析了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问题,然后总结了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唐荣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初评

    目的:重点探索采用中药和西药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在我院接受首次治疗的66例脑血栓患者,将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西医应用于治疗33例对照组,中西医应用于治疗33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疗效并不十分明显,有效率仅仅达到78.79%。观察组的疗效较佳,有效率高达96.97%。对照组的疗效远远跟不上观察组。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治疗法应用于治疗脑血栓切实可行,疗效显著,值得信赖。

    作者:万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混合痔的手术现状

    本文主要通过对 Milligan -Morgan 术、分段齿形结扎术、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保留齿线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等术式的分析,及各个术式原理的阐述、优缺点的比较、临床数据的分析,来综述手术治疗阐述环状混合痔的进展,为肛肠科医生今后在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作者:杨程;史仁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