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讨论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王静

关键词: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康复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从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入13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情况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 结果:15天时两组肩部的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5周时两组肩部的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早期的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可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的康复. 结论: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可以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使患者术后的运动耐力增加,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7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 例和对照组37例. 围术期,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予以患者整体护理能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且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魏孔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口杆卡式种植修复的临床病例报道分析

    目的:探讨全口杆卡式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接诊的全口种植体修复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均实施杆卡式种植修复,随访半年以上,观察种植体骨愈合与口腔黏膜情况,及患者修复前后满意度. 结果:随访半年时并未发生任何1例种植体松动、脱落现象,而且X线显示种植体无异常骨吸收;对比分析修复前后患者满意度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全口杆卡式种植修复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作者:陈敏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 年12 月~2014 年12 月50 例接受治疗的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椎管内麻醉之后,通过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提供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接收椎管内麻醉之后,通过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提供同体积且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表现的镇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MAP、HR以及SPO2的变化情况均监测正常,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实验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效果更加显著,且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蒋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总结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现将我医院收治的5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组选取病例在急救中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抢救成功率达到94%) ,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结论:通过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临床护理,可有效判定患者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抢救预案,从而明显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 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 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在很多的情况下,对出血做出诊断并不太困难,病史和体征都能反映出血容量不足和肾上腺素能的补偿性反应[1].

    作者:罗建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87 例社区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43例和程序护理组44 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程序护理组给予护理程序法干预,观察12周后检测2组晨起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晨起餐后2小时血糖,并进行比较. 结果:程序护理组在晨起空腹血糖、晨起餐后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经x2 检验后显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程序法干预有助于社区糖尿病病人控制更好控制血糖,进而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陈优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刍议医药工程项目中质量风险管理策略

    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越来越重视,医药工程项目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我国的医药工程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开始较晚,虽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但还很不完善,多项标准还需要制定,这就导致管理过程中有很多问题,特别是质量风险管理这块.只有做好质量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地推动医药工程项目的顺利发展. 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医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以及怎样完善医药工程项目中的质量管理策略.

    作者:毕动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RP联合CA125、CEA对卵巢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探讨利用CRP联合CA125、CEA对卵巢癌诊断的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 月来我院进行卵巢癌症诊断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三组对象,其中诊断为卵巢癌的共75例,作为癌症组;诊断出女性盆腔良性疾病的患者共29例,作为疾病组;选出诊断为健康的研究对象共68例,作为对比组. 分别抽取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液进行检查,了解其血液当中C反应蛋白(CRP)、糖类抗原CA125(CA125)、癌胚抗原(CEA)的浓度. 结果:本次研究中,癌症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的含量分别为(24.68 ±12.21)、(291.27 ±122.16)、(8.71 ±6.44),明显高于疾病组和对比组. 三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诊断卵巢癌时,患者的 C反应蛋白(CRP)、糖类抗原CA125(CA125)、癌胚抗原(CEA)的浓度较其它疾病和正常人要明显增高,因此具有诊断意义,能够作为卵巢癌诊断的指导数据.

    作者:周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

    目的:研究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即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奥美拉唑,连续服用一周,然后给药奥美拉唑,连续服用三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用康复新液,连续服用4 周,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志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2012年1月26日~2013 年1 月26 日期间,从我院选取120 例胆结石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照组中60例胆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60 例胆结石患者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胆结石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并分析讨论.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效果良好,不仅使胆结石患者减少了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情况,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巧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7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7例,其中A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B组采用黄体酮胶丸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49%和89.19%,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玻璃酸钠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本院60例确诊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目标人群,前瞻性分析且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用药组、玻璃酸钠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每组20人且20患膝.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后六个月效果评价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一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玻璃酸钠组与氨基葡萄糖组在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6 月与治疗一疗程后相比,有复发迹象,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玻璃酸钠组与氨基葡萄糖组在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6 月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其他两组在有效率上组间比较,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其他两组在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上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玻璃酸钠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邱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冠心病护理现状及其进展

    冠心病属于常见心脏病,发病率持续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发病机制,综述冠心病的护理进展,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冠心病合并感染护理等,为冠心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参考性资料.

    作者:陈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索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间收治的15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150 例冠心病患者共计134 例(89. 3%)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 ST段压低在24h内共发生310阵,其中SM I阵共计166阵(53.5%),压低幅度为1-22mm. 其中15位患者(10.0%)ST段抬高,抬高幅度为2-8mm,共计52阵,均被诊断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此外,2例患者ST段无变化. 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共计144 阵(46.5%). 在166 阵SMI中,心率超过80次/min的为127阵,占76.5%,平均心率达到(86 ±6.9)次/min;低于80次/min心率的为39阵,占23.5%,平均心率达到(74 ±3.5)次/min,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SMI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大多发生在清晨05:00 -11:00 之间,分别占47.6%和36. 8%,二者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动态心电图用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检测能够起到早诊断早发现的目的,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淑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煎熬及服用的要点

    目的:正确掌握中药的煎熬及服用. 方法:对1000例中药汤剂的煎熬及服用进行观察,通过正确选择煎药器具、掌握不同药材的浸泡及煎熬时间、煎药火候及煎药量、煎熬及服用要点,有利于发挥中药汤剂的疗效. 结果:科学煎熬是保证中药汤剂更好发挥其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通过临床观察与总结,得出中药汤剂煎熬与服用要点,使中药独特疗效得充分发挥.

    作者:熊明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及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将2014年2 月 -2015 年1 月来院就诊的胆结石患者70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全面护理干预)与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各35 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出血量分别为(29.56 ±4.18)min、(31.05 ±5.27)mL,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与对照组的77.14%相比有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为胆结石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服务,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科接收老年高血压患者80 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比对其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 P<0.05 ). 结论: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不良情绪,控制血压指标,值得使用.

    作者:陈若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 方法:我院在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护理人员的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考核,调查手术医师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结果: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后护士的业绩考核分数和手术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手术医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规范化管理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护理质量,有效地避免了仪器因不当操作导致的损坏现象,有效地延长了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医院仪器设备的购买成本.

    作者:段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康复锻炼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中的康复锻炼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40 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4.0%)明显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锻炼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水凝胶敷料在留置胃管患儿面部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在留置胃管患儿面部固定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胃肠道术后或肠梗阻需放置胃管患儿60例.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 例),观察组采用水凝胶面部固定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胃管(1).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胃管移位,皮肤情况及舒适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脱管、胃管移位、皮肤发红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水凝胶敷料能更有效的固定胃管,同时减少胶布对患儿面部的刺激,增加其舒适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陈金子;黄嘦;蔡琦;杨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D2根治性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下D2根治性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70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D2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D2根治性手术.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 年生存率比较( P>0.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腹腔镜下D2 根治性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能获取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减少,术后恢复较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昌;矫璐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