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分析

倪凤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依沙吖啶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进行终止中期妊娠患者45 例分成实验组( 23例)和对照组(22例) ,对照组单纯采取依沙吖啶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 结束后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宫缩发动时间(X2 =5.63,P<0.05)、疼痛情况(X2 =6.43,P<0.05)、产程时间(X2 =3.79,P<0.05)及产中出血量( X2 =4.39,P<0.05)差异显著,实验组终止妊娠效果较为满意. 结论:采取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对中期妊娠患者进行终止,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分析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 LCP)内固定术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 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髓内钉组和LCP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优良率等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C型臂透视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髓内钉与LCP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临床疗效差异不明显,但髓内钉内固定术的C型臂透视时间较短.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对中老年糖尿病( DM)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2014年4 月~2015 年4 月我院收治95例DM患者分为研究组47例(施以全程护理) ,对照组48例(施以常规内科护理). 比较两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215.36 ±10.4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83.67 ±11.51)分;研究组依从性为89.36%,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P<0.05). 结论:全程护理可增强中老年DM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玉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系统性模块型病案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我校护理高职类学生进行系统性模块型病例教学法的干预研究,探讨完善高职护理教学方法的对策,为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行为能力、情感水平和教师教学满意度提供基础资料和伦理依据.

    作者:柴喜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采用喹硫平和舍曲林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 -2014 年11 月收治的59 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7例患者给予喹硫平和舍曲林的综合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仅选择舍曲林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2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强迫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舍曲林和喹硫平的综合治疗,有显著疗效,促使身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王中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87例高龄产妇妊娠危险因素及对结局影响的相关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高龄产妇妊娠的危险因素与对妊娠结局造成的预后病症影响. 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商洛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接收住院治疗观察的187例高龄产妇(35岁及以上)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187例同期非高龄产妇(35 岁以下)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统计2组间相关指标数据研究其不同的妊娠危险并发症病因、新生儿分娩方式与出生时健康安全情况. 结果:观察组(高龄产妇组)在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非高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高龄产妇组)在新生儿分娩方式、前置胎盘、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产后出血与胎膜早破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非高龄产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龄产妇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同时也增加了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然而高龄产妇系列妊娠期并发症对新生儿结局影响不是很大. 因此,积极进行分娩前围产期保健,加强孕前妊娠期并发症预防治疗宣传,对于高龄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闫艳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分析儿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受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保障儿科护士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赵建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母乳喂养对小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作用

    目的:分析母乳喂养对小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作用. 方法:在我院2012年7 月-2014年7月实施分娩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150 例,依照其喂养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和人工喂养组对比,母乳喂养组不同时间段的DQ均值和喂养12个月良好率显著偏高,同时喂养12个月的临界状态显著偏低,差异对比均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智能发育中,不同喂养方式均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其中母乳喂养的临床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方法:通过从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了解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结果: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药品管理不规范、硬件设施差、药学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 结论: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较差,工作人员要提高管理认识,对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力量,强化监督,提高药房技术人员素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覃述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的脑电图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脑梗死继发癫痫的EEG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EEG进行监测,观察并分析其EEG变化情况. 结果:根据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时间分为迟发性发作(起病超过2w)与早期发作(起病少于2w);其中迟发性发作共26例,EEG检查出现异样共22例,7例EEG存在尖慢复合波与棘慢复合波,3例EEG慢活动增多;其余34 例为早期发作,首发症状3例,患者全身或局部抽动;EEG异常25例,脑电波频率降低至7-8Hz,并表现处弥慢性慢活动,病侧出现局部慢波灶,6 例伴有尖慢与棘慢复合波. 迟发性发作异常检出率84.61%,早期发作异常检出率73.53%,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 );脑叶梗死异常检出率为89.19%,显著高于基底节区梗死、多发性梗死及腔隙性梗死异常检出率62.50%、62.50%、50.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 );脑叶梗死有痫样放电检出率56.76%高,且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有痫样放电检出率( P<0.05 ). 结论:EEG对脑梗死继发癫痫的诊断与癫痫灶的定位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郑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刍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并分析其效果. 方法:选取2013 年6月~2014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 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 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也要好于对照组,(P均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有效的护理能够使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史琴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 2013 年11 月 ~2014年12 月) ,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护理组(50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对比护理组与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疗效. 结果:护理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治愈率为92.00%、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愈率为54.00%、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护理满意度为42.00%,2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 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治疗的效果以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一步的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国菊;毛荣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早期心理干预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拔管前给予心理干预对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4月神经外科神志清楚,因治疗或病情原因必须卧床的留置导尿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3 -4天后拔除尿管;观察组患者在夹闭尿管后,当患者自觉有尿意时床上给予便器,床头抬高,保护隐私等心理干预,使患者产生床上自解小便的感觉后开放尿管,经训练3-4天后拔除尿管. 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2.5%,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结论:留置导尿患者在拔管前常规夹管训练配合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此方法操作简便,不产生额外费用,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方法:对3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分别从一般性处理、心理、高热、颅内高压、昏迷期、药物以及饮食等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干预. 结果:本组患儿住院时间35 ~52d,平均(39.5 ±3.8)d,仅有1 例(3.2%)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另有1例(3.2%)因病情过重放弃,其余29例(93.5%)均好转后出院. 结论:妥善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是确保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本次所行之护理方法值得肯定的,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金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田七痛经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针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 PPI评分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腹针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静;王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分析,观察在其模式的影响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将我院医治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起初需要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按照个人的需求进行自我满足,之后可以由医护患以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协同治疗、护理并完成康复计划,接着将协同护理前后的状况进行疾病感知问卷调查,并进行严格的评测,观察协同护理前后的差别. 结果:通过进行协同护理模式的康复治疗,对护理前后的疾病感知程度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其中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秦迎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本文就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 结果:80 例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后,治愈53 例,好转26 例,无效1 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5%,平均住院天数为(3.36 ±1.15)d. 结论: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关键因素,值得加大关注力度.

    作者:刘丽;万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整体护理在急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到2014 年间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2例. 其中56例采用普通治疗,另外56例采用整体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较对照组(普通治疗)有着更高的治愈率(82.1%)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要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

    作者:龚在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之间收治的出现睡眠障碍的126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的措施. 结果:患者的睡眠障碍分为五种情况,分别是入睡困难、睡眠间断、早醒、未眠和睡眠过度,而影响患者入睡的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情深症状、住院环境和药物等,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环境和护理模式,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好转. 结论: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耳穴埋豆改善消渴病上消症状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通过耳穴埋豆,按压观察消渴病患者上消症状(口干、多饮)改善情况,并分析护理治疗的有效性,为护理治疗作参考. 方法:选取上消症状患者60例,通过两个疗程的耳穴治疗后观察患者上消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评分观察,随访治疗一月后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耳穴埋豆能改善消渴病患者上消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为91.67%;一月后的长期有效率81.67%,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解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贯煎治疗肝肾阴虚证的研究进展

    一贯煎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肝胆疾病、胃病、妇产科疾病等,临床应用防治疾病疗效显著. 实验研究证实具有保肝、降酶,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肝纤维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本文主要从其临床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基础做一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一贯煎提供参考.

    作者:范魏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