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临床分析

文雪梅;秦艳

关键词:卵巢, 正常大小, 卵巢癌综合征
摘要:卵巢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 NOCS) ,由美国学者Feuer等在1989年首次报道,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临床罕见,早期多无症状,待出现症状多已为中、晚期,术前误诊率极高几乎达100%[1] ,多依赖于手术病理才能诊断. 临床医生对此病知之甚少,也是造成误诊、漏诊的原因. 我院收治一例此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复习相关文献,目的是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职业中医教育的解剖学教学方法探讨

    解剖学是医学门类的一门基础学科,是进入临床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因此,学好解剖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找到适合职业中专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很令值得探讨,要符合大纲要求,对课标既不能讲的太浅,但也不能讲的太抽象,要符合职业中专学生的知识特点讲授.解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的知识点是可见的,而有的是不可见的,每个系统是独立的,但又有其连带关系,因此,把每个章节讲通,又把知识联系起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这就是解剖学老师需要把握好的尺度,既不能把知识点讲的太深,太复杂,更不能面面俱到,学生抓不住重点,要深入浅出的讲解,讲的通俗易懂,让学生心领神会.根据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层次,与当前国家实行的素质教育相结合,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中专教育解剖教学新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下面把几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作一下总结,供学者与同道商榷.

    作者:王国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探析

    目的:研究生化检验中导致结果异常的因素,为提升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提供指导.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检验科在2013 年进行生化检验的资料,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结果: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采集、生理因素和溶血等. 结论:需要不断的提升检验人员的素质,采集符合要求的样本,发现检验异常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医院需要加强检验的控制,从而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朱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在感冒后咳嗽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课得到怎样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 月 -2015年1 月收治的61 例感冒后咳嗽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选择中西医的结合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给予常规的医药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后身体症状的改善.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65%,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针对感冒后咳嗽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身体症状,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作者:刘水清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沂市城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新沂市城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新沂市2010-2014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02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48 /10 万) ,无死亡病例. 发病职业主要为散童. 发病率男童为(31.52 /10万)高于女童为 (16.31 /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5.6.7.8月份占全年发病数86%. 结论:新沂市城区手足口病多发年龄在1 -3 岁,好发高峰季节在夏季. 提示应在相应季节对高危人群进行综合防控.

    作者:丰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得应用观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 年3 月-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临床上将循证护理运用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中,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

    作者:袁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控制效果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 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98例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所有患者的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好转情况,并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评分状况. 结果: ①经护理干预后,有72 例患者创面愈合,2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4.90%. ②患者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并发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消化内镜治疗,有再出血患者归置为实验组,未发生再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出血量、入院时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是否发生休克、内镜下活动出血等,并进行比较. 结果:在选取的150 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再出血情况,归为实验组,其余患者归为对照组. 年龄和性别与再出血无明显关系,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大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出现休克和内镜下活动出血的比例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出血量大,休克、内镜下活动出血、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对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有很大影响,是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増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68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68例患者经过系统的综合治疗治愈率96.1%,其中消化道吸收中毒患者治愈59 例(35.1%),皮肤吸收中毒患者47 例(28.0%),呼吸中毒患者治愈56例(33.0%),死亡6例(3.9%). 结论:临床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应尽早、快速和有效的彻底洗胃,要尽早正确地使用阿托品,同时要使用足量的解磷,提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这样能有效控制症状,降低患者中毒早期病死率.

    作者:李建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观察

    目的:探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4 年1 月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雾化吸入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雾化吸入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明显缓解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使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江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选取2014年1 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64 例分娩出现窒息新生儿情况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患者. 观察组采用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新生儿复苏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轻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率为100%,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率为96.7%,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和对照组(78.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常规护理手段相比较,助产护理在防止新生儿窒息方面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并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秒;邓姗丹;赵云;朱晓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应用西帕依固龈液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运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龈沟出血指数( SBI)和菌斑指数( PLI)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不仅可以改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陈昌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在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PCI术后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来评价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 方法: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选取120例行PCI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并进行6个月的电话随访. 在干预前,出院后1、3个月、6个月时分别评估动机性访谈对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 结果:干预前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可提高PCI术后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何欢;邓雪琼;邓荔;龚德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0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 对照组患者以药物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7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邸慧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凝酶在老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与研究血凝酶在老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血凝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血凝酶应用于老年消化道出血,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瑞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自拟鼓胀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目的:观察和分析自拟鼓胀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共40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自拟鼓胀方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对比数据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上采用自拟鼓胀方治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有效消退肝腹水,并且能预防肝纤维化,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忠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不良事件解决的对策.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4月在我院南院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1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类情况、时间特点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结果:其中Ⅰ级不良事件1例,Ⅱ级不良事件11例,Ⅲ级不良事件55例,Ⅳ级不良事件39件. 其中给药错误23例,跌倒18例,管道脱落10例,皮肤护理不良5 例,技术操作不当5例,标本采集/送检4例,医嘱漏执行4 例,仪器/管道连接、使用不当4例,坠床3例,针刺伤2例,烫伤2例,输液反应2例,设施安全2例,消毒隔离事件2例,皮试观察记录2例,药物配伍反应1例,外出1例,自杀1例,输血外渗1例,其他6例. 在与护理人员之间关系方面,年资较低的护士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情况,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结论:外科是临床中较为重要的科室,由于患者的数量较多,工作较为复杂,因此在护理过程汇总很容易发生跌倒、错误用药、烫伤等不良事件情况. 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合理排班,这样能够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情况发生的几率.

    作者:林海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80例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中医疗效及辨证要素统计学分析指标分布、组合情况. 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 年9 月 -2014 年9 月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将各组40例患者辨证要素及失眠病症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并观察记录各组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数据统计学分析得知,观察组总有效数量为38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数量29 例(总有效率72.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内科失眠患者有血虚证、气虚证、火热证等发病机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法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对于缓解患者失眠精神困扰具有重要意义,以其高安全性具有重要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付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

    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终身代替疗法之一. 所以,血液透析室的安全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有时会涉及到法律法规,现有的血透室护理安全存在诸多问题. 那么提高血透室安全管理就要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规章制度的完善、提高执业人的技能展开.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对比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对比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2013 年2 月 ~2014 年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手术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交锁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各42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交锁髓内钉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的83.3%,P<0.05;交锁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率为7.1%,明显低于外固定支架组的23.8%,P<0.05. 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GustiloⅢa型以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术后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李庆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反馈训练辅助保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反馈训练辅助保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 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夹板固定、手法复位以及跟骨牵引等常规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反馈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痊愈率为100.0%,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折痊愈率88.6%,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单纯的保守治疗方法,反馈训练辅助保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的将单纯保守治疗的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效果好等优点进一步放大,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