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水清清
目的: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选取2014年1 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64 例分娩出现窒息新生儿情况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患者. 观察组采用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新生儿复苏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轻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率为100%,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率为96.7%,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和对照组(78.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常规护理手段相比较,助产护理在防止新生儿窒息方面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并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秒;邓姗丹;赵云;朱晓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在社区预防保健中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附近社区所辖的居民小区中的居民4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40例. 对照组采取社区中常规的卫生服务,而实验组另外添加全面的健康教育. 经过3个月后,将两组预防保健的参与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居民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定期体检参与情况及疫苗接种情况,都高于对照组居民,并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对社区预防保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雪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本社区13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所有患者行同样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3%(P<0.05);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显著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紫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方法:通过从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了解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结果: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药品管理不规范、硬件设施差、药学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 结论: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较差,工作人员要提高管理认识,对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力量,强化监督,提高药房技术人员素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覃述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观察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评价其应用价值,给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使患者早日接受治疗. 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9月到2014年11月之间进行腔内彩超治疗的100名患者,随机选取40 例作为临床研究的案例,对患者的子宫以及附近区域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的宫颈情况、子宫切口、妊娠位置、切口部位回声以及流血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并且比较随访结果以及腔内彩超治疗的结果. 结果:40例患者中经过腔内彩超诊断未发现孕囊,根据彩超声像图特征在子宫切口部位发现胚囊型17例,回声包块型21例,有2例被误诊为宫内妊娠,其腔内彩超正确诊断率是98.56%、特异度是21.12%、胚囊的正确诊断率是93.58%. 结论:对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有着重要作用以及价值,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周美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68例,对其均进行降糖、降压、抗凝及护理干预等综合治疗,之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的脑梗死体积. 结果:68 例患者经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3.82%;所有患者治疗后脑梗死体积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降血糖、降血压、抗凝、改善脑代谢及加强护理等综合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其脑梗塞体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任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术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影响产妇母乳分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情况. 结果:护理组产妇对开始泌乳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48 h泌乳量充足所占比以及产后4 d内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中,有效地缩短了开始泌乳的时间,提高了产妇的泌乳量和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杨雅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不良事件解决的对策.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4月在我院南院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1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类情况、时间特点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结果:其中Ⅰ级不良事件1例,Ⅱ级不良事件11例,Ⅲ级不良事件55例,Ⅳ级不良事件39件. 其中给药错误23例,跌倒18例,管道脱落10例,皮肤护理不良5 例,技术操作不当5例,标本采集/送检4例,医嘱漏执行4 例,仪器/管道连接、使用不当4例,坠床3例,针刺伤2例,烫伤2例,输液反应2例,设施安全2例,消毒隔离事件2例,皮试观察记录2例,药物配伍反应1例,外出1例,自杀1例,输血外渗1例,其他6例. 在与护理人员之间关系方面,年资较低的护士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情况,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结论:外科是临床中较为重要的科室,由于患者的数量较多,工作较为复杂,因此在护理过程汇总很容易发生跌倒、错误用药、烫伤等不良事件情况. 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合理排班,这样能够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情况发生的几率.
作者:林海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文章从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近年来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论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概况.
作者:赵婷婷;吕丹丹;杨莹莹;王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初产妇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5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满意度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初产妇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
作者:毕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严重高血压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患者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80 例,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选用硝普钠静滴,观察组选用硝酸甘油静滴. 比较二组的降压效果. 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出血量无明显增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脑出血合并严重高血压患者,用硝普钠降压效果好,效果显著.
作者:许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剧,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我国国民的主导性疾病类型,整个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 在文中,笔者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疗服务的现状,并从循证医学角度提出了应对这一现状的策略.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3 月至2015年3月间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00例病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予以非语言性沟通,治疗后统计并对比家长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儿科中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可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艾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进行终止中期妊娠患者45 例分成实验组( 23例)和对照组(22例) ,对照组单纯采取依沙吖啶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 结束后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宫缩发动时间(X2 =5.63,P<0.05)、疼痛情况(X2 =6.43,P<0.05)、产程时间(X2 =3.79,P<0.05)及产中出血量( X2 =4.39,P<0.05)差异显著,实验组终止妊娠效果较为满意. 结论:采取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对中期妊娠患者进行终止,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倪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介绍并分析心理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基本事项和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00例,这100例患者即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每组平均50人. 对于对照组的危重症患者采取医院常规的护理标准,对于试验组的患者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 分析心理护理方法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的患者焦虑率为(10.00%),满意度率为(90.00%);对照组的患者焦虑率(40.00%),满意率(50.00%),试验组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心理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很好,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还降低了患者的的焦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子宫全切术的96 例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子宫全切术过程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更能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靳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内科门诊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 年1 月 ~2014 年6 月诊治的5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将所选的患者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3.7%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33.3%;并且观察组HbAlc也已达到疗效评定标准,(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门诊通过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治疗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过程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对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于我院行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病例(770眼次)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规范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流程. 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光凝治疗,无出现明显不良事故,0.3%患者因等待过久出现低血糖症状,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安排饮食后顺利完成治疗. 0.2%患者语言不通,安排人员翻译后顺利完成治疗. 结论:合理、规范的护理流程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的高效、顺利进行.
作者:郭琼玲;林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采取联合瑞格列奈注射甘精胰岛素的方法所带来的临床效果. 方法:为了更好地体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我们选择比较常见的对比法. 选取我院2011年-2013年间的80例2 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进行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方式,即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预混胰岛素;对于观察组患者,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方法来进行. 一段时间过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低血糖、餐后2 小时的血糖、空腹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 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效率远远优于对照组,而空腹以及餐后2 小时的血糖含量并没有较大差异. 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过程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在安全性能以及临床疗效上也有很大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杨守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采用喹硫平和舍曲林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 -2014 年11 月收治的59 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7例患者给予喹硫平和舍曲林的综合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仅选择舍曲林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2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强迫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舍曲林和喹硫平的综合治疗,有显著疗效,促使身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王中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