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得应用观察

袁剑

关键词:循证护理, 手足口病, 脑炎
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 年3 月-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临床上将循证护理运用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中,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

    目的:研究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即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奥美拉唑,连续服用一周,然后给药奥美拉唑,连续服用三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用康复新液,连续服用4 周,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志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索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间收治的15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150例患者均接受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其中6例患者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临床对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的破裂进行及时处理,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原因与防治. 结果:本组6例患者发病期均<3d,处于发病急性期,占同期栓塞动脉瘤的4.0%. 6 例患者在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后收缩压均上升至200mmHg左右,其中第1例和第4例患者出现瞳孔扩大症状,显示动脉瘤破裂,经血管造影确诊为破裂. 动脉瘤破裂时机分别为:第1例发生在微导管及导丝导入过程中,第2-5例患者发生在栓塞过程中,后一例患者发生在后1 枚弹簧圈脱落之时. 经过术中栓塞和CT检查发现,第1-5例患者预后恢复状态良好,第6例患者在术后24h内死亡. 后经 DSA复查,5 例患者均未出现动脉瘤再通. 结论:在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过程中,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与手术操作、动脉瘤形态以及术中患者血压变动具有密切的联系,针对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动脉瘤进行填塞等,将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邱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护理干预促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促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泰州市医院收治的70 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35,采用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组血糖控制良好率、肺结核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方法:通过从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了解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结果: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中存在药品管理不规范、硬件设施差、药学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 结论: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较差,工作人员要提高管理认识,对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力量,强化监督,提高药房技术人员素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覃述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研究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24 例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心理、家庭、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护患关系, 因此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76 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案分为两组(各38例) ,对照组予以腹部B超诊断,研究组予以阴道B超诊断,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及诊断时间情况. 结果:研究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结果符合率94.74%比对照组76.32%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检查包块及孕囊时间(39.24 ±5.67)d比对照组(50.31 ±6.35)d少,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 B 超诊断有效率较高,且操作较为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诗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在医学基础课程中人体解剖学就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为各门学科,如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等奠定了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学的很多章节都是教学理论为指导,所以,探讨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就直观的教学方法、举例的教学方法、归纳的教学方法、复习巩固的教学方法、总结的教学方法以及注重预习和复习的教学方法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刘黎阳;唐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28例. 观察组使用复方硫酸亚铁,对照组使用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观察其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 结论:针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使用复方硫酸亚铁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塞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问卷知识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护理程序运用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能够明显提 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病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作者:陈逍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和无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与研究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和无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共50例纳入研究,依据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支气管扩张剂有效组(有效组)和支气管扩张剂无效组(无效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肺通气功能指标及气道反应性,辣椒素咳嗽敏感性和诱导痰炎症细胞数及分类计数. 结果:有效组占所有变异性哮喘人数的60.00%,无效组占40.00%;有效组肺通气各项指标中如FEV1、FVC、FEV1/FVC 和 MMEF 及 PD20FEV1 与无效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有效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上清液中PGD2及ECP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显著,P<0.05;有效组咳嗽阈值logC5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改善分值与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组胺、PGD2 及 ECP水平为正相关关系,与 logC5 为负相关关系. 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存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及无效两种分型,两者发生机制可能存在不同,且不同气道炎症介质水平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不同程度可能是影响支气管扩张剂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边万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9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经各不相同的两种方法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分别为0.0%、22.2%,观察组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1%,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积极预防与有效的护理干预相结合,可大限度避免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张丽华;袁晓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3 月至2015年3月间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00例病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予以非语言性沟通,治疗后统计并对比家长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儿科中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可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艾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87例高龄产妇妊娠危险因素及对结局影响的相关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高龄产妇妊娠的危险因素与对妊娠结局造成的预后病症影响. 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商洛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接收住院治疗观察的187例高龄产妇(35岁及以上)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187例同期非高龄产妇(35 岁以下)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统计2组间相关指标数据研究其不同的妊娠危险并发症病因、新生儿分娩方式与出生时健康安全情况. 结果:观察组(高龄产妇组)在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非高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高龄产妇组)在新生儿分娩方式、前置胎盘、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产后出血与胎膜早破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非高龄产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龄产妇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同时也增加了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然而高龄产妇系列妊娠期并发症对新生儿结局影响不是很大. 因此,积极进行分娩前围产期保健,加强孕前妊娠期并发症预防治疗宣传,对于高龄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闫艳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方法: 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儿科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护理,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病情缓解度. 结果:在实验组经过静脉留置针护理之后,实验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静脉留置针护理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说明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的促进效果,符合当代医疗理念的要求. 结论:静脉留置针护理对于儿科疾病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曹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基于本院自2012年5月-2014年7 月期间收治的80 例骨科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 给予观察组患者硬膜外穿刺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 MMSE评分) ,阐述两种麻醉方式对骨科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MMSE总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水平明显的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水平;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施予硬膜外穿刺麻醉,其预后效果明显的优于全身麻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也明显的小于全身麻醉.

    作者:张保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剂量和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对比

    目的:讨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效果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8 例,A组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B组使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尿酮体转阴时间及餐后2h血糖无差异(P>0.05),但是A组的血糖下降速度明显较B组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大剂量与小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小剂量胰岛素的血糖下降速度平稳,可控制低血糖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谭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刍议医药工程项目中质量风险管理策略

    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越来越重视,医药工程项目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我国的医药工程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开始较晚,虽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但还很不完善,多项标准还需要制定,这就导致管理过程中有很多问题,特别是质量风险管理这块.只有做好质量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地推动医药工程项目的顺利发展. 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医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以及怎样完善医药工程项目中的质量管理策略.

    作者:毕动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促进母婴健康的影响

    如何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于促进母婴健康的影响问题,主要方法可以进行几百例产妇随机数字表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很好的对比工作,可以进行入住家庭化温馨病房,以家庭为中心进行产科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产前和产后护理都要进行非常好的护理工作. 还可以根据产妇不同需求进行不同护理规划和执行工作,同时还可以对于产妇进行很好的协议工作,对照护理,按照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作者:杨艳;赵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措施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措施. 方法:选择2013 年9 月到2014 年9 月来我院接受分娩的100例孕产妇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针对女性的解决和改进措施. 结果: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用药因素、医护技术、患者本身因素、隔离消毒等. 通过对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之后,能够保证妇产科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提升,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开始不断提升,相关护理措施实施前后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之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护理措施,对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素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疤痕子宫妊娠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 方法: 对我科2009年5 月 -2015 年4 月收治的103 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简称疤痕子宫)孕妇,分为阴娩(阴道分娩)试产组和再次剖宫产组,统计时阴娩试产失败孕妇纳入再次剖宫产组,将阴娩试产成功数与同期非疤痕子宫阴娩数就阴道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作对照比较;有手术指征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必须行剖宫产组与同期第一次剖宫产(简称非疤痕子宫)组就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作对照比较. 结果:阴娩试产64例,成功50例、占78.12%, 与2029 例同期非疤痕子宫阴娩组仅就阴道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对照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53 例与第一次剖宫产68 例对比术中术后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 结论:在具备随时手术条件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只要把握好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提倡阴道分娩是安全和可行的,阴道分娩不仅可减少产时、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方便产妇产后尽早哺乳、促进子宫收缩,增进母婴感情和家庭和谐.

    作者:吴艳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