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崔艾冰

关键词:儿科护理, 非语言性沟通,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3 月至2015年3月间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00例病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予以非语言性沟通,治疗后统计并对比家长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儿科中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可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全口杆卡式种植修复的临床病例报道分析

    目的:探讨全口杆卡式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接诊的全口种植体修复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均实施杆卡式种植修复,随访半年以上,观察种植体骨愈合与口腔黏膜情况,及患者修复前后满意度. 结果:随访半年时并未发生任何1例种植体松动、脱落现象,而且X线显示种植体无异常骨吸收;对比分析修复前后患者满意度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全口杆卡式种植修复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作者:陈敏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哺乳期子宫放环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哺乳期子宫放环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 方法:选取98例哺乳期子宫放环术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妇女在术前给予宫缩素,实验组术后给予葆宫止血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术后出血情况、月经量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出血18.4%,显著低于对照组42.9%( P <0.01 );治疗后月经量比术后显著下降( P <0.05 ).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显著低于对照组44.9%( P<0.01 ). 结论:给予哺乳期子宫放环术中出血患者术后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减少放环术后月经量,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采集新生儿外周动脉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1 年2月-2014年2 月在我院住院的19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外周采血组和股静脉采血组,两组各98例. 外周采血组通过外周动脉采血方法对新生儿进行采血,股静脉采血组通过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对新生儿进行采血,分别记录两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 结果:外周采血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4.90%,股静脉采血组为81.63%,外周采血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采血组;且外周采血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股静脉采血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外周动脉采血成功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秀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9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经各不相同的两种方法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分别为0.0%、22.2%,观察组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1%,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积极预防与有效的护理干预相结合,可大限度避免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张丽华;袁晓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7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 例和对照组37例. 围术期,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予以患者整体护理能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且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魏孔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伴发瘘管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伴发瘘管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根尖周炎伴发瘘管患者共200颗患牙分为两组各100颗,对照组患者接受甲醛甲酚根管内封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封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慢性根尖周炎伴发瘘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氢氧化钙糊剂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抗菌效果较为明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醛甲酚,值得推广.

    作者:时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观察

    目的:探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4 年1 月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雾化吸入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雾化吸入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明显缓解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使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江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胎儿颈部淋巴囊肿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的探讨

    目的:探讨胎儿颈部淋巴囊肿超声表现与妊娠结局. 方法:回顾分析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 例胎儿颈部淋巴囊肿超声表现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结局. 结果:18例胎死宫内,胎头胎颈周围存在大小不一液性暗区、胎动胎心消失、胎头光环变形,壁厚,界限清晰,可见光带分隔,四肢软组织与躯体变厚. 42例四肢躯体、背部以及头颈部有囊性暗区包绕. 18 例胎死宫内,经超声确诊,采取病理性引产,其余42 例顺利分娩. 结论:对于胎儿颈部淋巴囊肿,超声检查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并同胎儿染色体异常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甘国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中宫腔填塞纱条防治产后出血72例分析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宫腔填塞纱条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应用碘伏纱条填塞宫腔,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72例患者应用碘伏纱条填塞宫腔,止血效果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宫腔隐匿出血及取出宫腔填塞纱条后子宫再次出血,全部保留子宫,术后无感染,无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结论:宫腔填塞碘伏纱条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实用,安全,效果明显,其方法可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叶;吕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进行终止中期妊娠患者45 例分成实验组( 23例)和对照组(22例) ,对照组单纯采取依沙吖啶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 结束后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宫缩发动时间(X2 =5.63,P<0.05)、疼痛情况(X2 =6.43,P<0.05)、产程时间(X2 =3.79,P<0.05)及产中出血量( X2 =4.39,P<0.05)差异显著,实验组终止妊娠效果较为满意. 结论:采取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对中期妊娠患者进行终止,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倪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症头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头面部烧伤患者的综合护理,总结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12 月-2015年2月收治的20例重症头面部烧伤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休克期护理、感染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经过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20例重症头面部烧伤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高达100%. 结论:综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烧伤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古丽努尔·木拉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凝酶在老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与研究血凝酶在老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血凝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血凝酶应用于老年消化道出血,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瑞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的脑电图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脑梗死继发癫痫的EEG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EEG进行监测,观察并分析其EEG变化情况. 结果:根据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时间分为迟发性发作(起病超过2w)与早期发作(起病少于2w);其中迟发性发作共26例,EEG检查出现异样共22例,7例EEG存在尖慢复合波与棘慢复合波,3例EEG慢活动增多;其余34 例为早期发作,首发症状3例,患者全身或局部抽动;EEG异常25例,脑电波频率降低至7-8Hz,并表现处弥慢性慢活动,病侧出现局部慢波灶,6 例伴有尖慢与棘慢复合波. 迟发性发作异常检出率84.61%,早期发作异常检出率73.53%,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 );脑叶梗死异常检出率为89.19%,显著高于基底节区梗死、多发性梗死及腔隙性梗死异常检出率62.50%、62.50%、50.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 );脑叶梗死有痫样放电检出率56.76%高,且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有痫样放电检出率( P<0.05 ). 结论:EEG对脑梗死继发癫痫的诊断与癫痫灶的定位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郑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科接收老年高血压患者80 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比对其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 P<0.05 ). 结论: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不良情绪,控制血压指标,值得使用.

    作者:陈若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青海楤木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的小鼠动物模型来研究青海楤木不同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 方法: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同时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法来建造2型糖尿病模型. 通过尾静脉采血用血糖测定仪测空腹血糖, 以血糖大于11.1 mmol/L为造模成功小鼠.将5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盐酸二甲双胍)、楤木正丁醇组、楤木乙酸乙酯组、楤木乙醚组、另有一组空白对照组. 对各组小鼠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用药7 d 和14 d用血糖测定仪来测定小鼠空腹尾静脉血糖. 结果: 青海楤木各溶剂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有一定程度降低, 其中楤木乙酸乙酯提取物组降糖效果为明显( P<0.01) ,血糖基本恢复至正常值. 结论: 青海楤木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由链脲佐霉素所致的糖尿病小鼠的2型糖尿病的血糖有较明显的降低作用.

    作者:李怡;陈湘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起聚集性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与控制方法

    目的:对一起聚集性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及研究其控制方法. 方法:对2015年3月5日-2015年3月21日发生的19例一起聚集性病毒感染的儿童进行流行病调查和环境卫生学检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方法. 结果:2015 年3 月5 日 -2015 年3 月21 日入我院儿科的患儿87例,聚集性病毒感染的患者19例,罹患率为21.84%,该事件持续的时间为16天,在三间(时间、人间、空间)均有聚集性,粪 -口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结论:此起聚集性病毒感染疑似医院感染爆发事件,采取强化环境清洁消毒、医护人员卫生及患者个人卫生的保持可有效的控制该病毒的流行.

    作者:于英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肥胖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目的:观察肥胖儿童产生龋齿的因素和预防的方法. 方法:选取60 例肥胖儿童进行研究,研究其出现龋齿的因素,并提出预防龋齿的方法. 结果:导致幼儿园儿童出现龋齿主要有吃甜食、油炸食品和喝甜饮. 结论:肥胖儿童发生龋齿除了其特有的因素外,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口腔行为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儿童的饮食行为,积极的进行口腔保健,从而减少肥胖儿童出现龋齿的风险.

    作者:叶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沂市城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新沂市城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新沂市2010-2014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02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48 /10 万) ,无死亡病例. 发病职业主要为散童. 发病率男童为(31.52 /10万)高于女童为 (16.31 /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5.6.7.8月份占全年发病数86%. 结论:新沂市城区手足口病多发年龄在1 -3 岁,好发高峰季节在夏季. 提示应在相应季节对高危人群进行综合防控.

    作者:丰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选取2014年1 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64 例分娩出现窒息新生儿情况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患者. 观察组采用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新生儿复苏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轻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率为100%,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率为96.7%,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和对照组(78.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常规护理手段相比较,助产护理在防止新生儿窒息方面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并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秒;邓姗丹;赵云;朱晓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80例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中医疗效及辨证要素统计学分析指标分布、组合情况. 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 年9 月 -2014 年9 月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将各组40例患者辨证要素及失眠病症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并观察记录各组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数据统计学分析得知,观察组总有效数量为38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数量29 例(总有效率72.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内科失眠患者有血虚证、气虚证、火热证等发病机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法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对于缓解患者失眠精神困扰具有重要意义,以其高安全性具有重要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付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