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梅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腹部淋巴结的临床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50例腹部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超声检查和 CT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超声在炎性淋巴结肿大93.75%( 15/16 )、淋巴瘤92.31%( 12/13 )、转移瘤100.00%(12/12)以及淋巴结结核88.89%(8/9)的诊断方面准确性均高于 CT ( P <0.05). 结论:腹部淋巴结结核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是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检查可以将肿大淋巴结的数目、形态大的小及位置能清晰判断.
作者:田秋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对比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2013 年2 月 ~2014 年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手术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交锁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各42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交锁髓内钉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的83.3%,P<0.05;交锁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率为7.1%,明显低于外固定支架组的23.8%,P<0.05. 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GustiloⅢa型以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术后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李庆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介绍并分析心理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基本事项和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00例,这100例患者即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每组平均50人. 对于对照组的危重症患者采取医院常规的护理标准,对于试验组的患者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 分析心理护理方法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的患者焦虑率为(10.00%),满意度率为(90.00%);对照组的患者焦虑率(40.00%),满意率(50.00%),试验组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心理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很好,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还降低了患者的的焦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体会,为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 年2 月我院确诊收治的225例患者,其中,单纯冠心病组13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87例. 对两组患者分别完成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检测,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单纯冠心病组相比较,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检测结果和住院病死率等指标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多支、C型和末梢病变. 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检测结果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检测结果的差异明显,且住院病死率高,值得广泛关注.
作者:宋立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科从2013年7月开始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增加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比较人文关怀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研究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对照组为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人员在与老年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能调动起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研究. 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患者60例,按照骨窗大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30例,骨窗≥100cm2)和对照组(30例,骨窗<100cm2),对照组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 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X2 =7.26,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结论:采取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极大地降低患者再次手术的概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薛全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100例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研究,并对母乳喂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产妇分娩方式、母乳充足情况、开奶时间、母乳喂养是否影响体型、母乳喂养信心、产后是否抑郁等. 结论:临床上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较多,所以医护人员要对其给予详细的分析,对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新生儿得到有效的母乳喂养,保证其健康成长.
作者:吕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73 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43),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低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高于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阿司匹林比较,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比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对妊娠并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妊娠并糖尿病患者82 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结果:研究组产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黄疸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较于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并糖尿病的安全性更佳,可以有效保证妊娠结局.
作者:朱妨娟;范利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耳穴埋豆,按压观察消渴病患者上消症状(口干、多饮)改善情况,并分析护理治疗的有效性,为护理治疗作参考. 方法:选取上消症状患者60例,通过两个疗程的耳穴治疗后观察患者上消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评分观察,随访治疗一月后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耳穴埋豆能改善消渴病患者上消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为91.67%;一月后的长期有效率81.67%,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解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之间收治的出现睡眠障碍的126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的措施. 结果:患者的睡眠障碍分为五种情况,分别是入睡困难、睡眠间断、早醒、未眠和睡眠过度,而影响患者入睡的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情深症状、住院环境和药物等,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环境和护理模式,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好转. 结论: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87 例社区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43例和程序护理组44 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程序护理组给予护理程序法干预,观察12周后检测2组晨起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晨起餐后2小时血糖,并进行比较. 结果:程序护理组在晨起空腹血糖、晨起餐后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经x2 检验后显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程序法干预有助于社区糖尿病病人控制更好控制血糖,进而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陈优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糖尿病老年患者运用临床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 年 -2015 年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产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在对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病情,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贺雅萍;张海燕;凡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76 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案分为两组(各38例) ,对照组予以腹部B超诊断,研究组予以阴道B超诊断,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及诊断时间情况. 结果:研究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结果符合率94.74%比对照组76.32%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检查包块及孕囊时间(39.24 ±5.67)d比对照组(50.31 ±6.35)d少,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 B 超诊断有效率较高,且操作较为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诗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并讨论序贯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后进行的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被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失败的患者,随即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四联疗法,疗程结束后4周,对两组分别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并比较. 结果:实验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94.8%,对照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72.5%,两组根除率差异显著,经过统计学计算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序贯疗法作为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的补救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四联法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茜;杨廷旭;马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的血液透析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治疗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将2011年12月到2013 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照,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 组,各组有患者36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血液透析滤过,实验组采用的是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和血磷的清除效果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好( P<0.05 ) ,且实验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其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患者各有2例,有1例属于心脏病变,6例皮肤瘙痒, 3例肌肉痉挛,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是33.33%;对照组中有25例患者出现并发生的现象,其中有5 例患者低血压及高血压,3 例心脏病,11 例皮肤瘙痒,6例肌肉痉挛,出现并发症的记录是69.44%,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与血液透析滤过相比,对存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的透析效果更好,可以使并发症现象进行有效的减少,在临床的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彭发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本地区现行12-13 次标准产前检查模式的依从性和降低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效果进行调查. 所以对2013 年 10 月~2014年 9 月在我院(沐川县人民医院 二乙医院)分娩的1691例产妇的产前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根据终结果发现现行标准产前检查模式依从性较低的是在低文化人群和流动人口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效果.
作者:李吉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正确掌握中药的煎熬及服用. 方法:对1000例中药汤剂的煎熬及服用进行观察,通过正确选择煎药器具、掌握不同药材的浸泡及煎熬时间、煎药火候及煎药量、煎熬及服用要点,有利于发挥中药汤剂的疗效. 结果:科学煎熬是保证中药汤剂更好发挥其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通过临床观察与总结,得出中药汤剂煎熬与服用要点,使中药独特疗效得充分发挥.
作者:熊明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在留置胃管患儿面部固定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胃肠道术后或肠梗阻需放置胃管患儿60例.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 例),观察组采用水凝胶面部固定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胃管(1).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胃管移位,皮肤情况及舒适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脱管、胃管移位、皮肤发红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水凝胶敷料能更有效的固定胃管,同时减少胶布对患儿面部的刺激,增加其舒适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陈金子;黄嘦;蔡琦;杨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世界发病率增长快的疾病之一,而其中主要的类型就是Ⅱ型糖尿病. 二肽基肽酶 -4 ( DPP-4 )抑制剂发现与应用使得糖尿病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 与传统药物相比,DPP-4抑制剂耐受性好、效果显著、服用安全性高,已经成为糖尿病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 本文阐述了DPP-4抑制剂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详细概括了其治疗糖尿病的优点. 对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含有 DPP-4 抑制剂的药物进行了分析比较.后对DPP-4抑制剂的研发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杨小梅;董江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