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哺乳期子宫放环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瑾

关键词:子宫放环术, 哺乳期, 出血,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哺乳期子宫放环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 方法:选取98例哺乳期子宫放环术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妇女在术前给予宫缩素,实验组术后给予葆宫止血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术后出血情况、月经量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出血18.4%,显著低于对照组42.9%( P <0.01 );治疗后月经量比术后显著下降( P <0.05 ).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显著低于对照组44.9%( P<0.01 ). 结论:给予哺乳期子宫放环术中出血患者术后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减少放环术后月经量,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87 例社区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43例和程序护理组44 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程序护理组给予护理程序法干预,观察12周后检测2组晨起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晨起餐后2小时血糖,并进行比较. 结果:程序护理组在晨起空腹血糖、晨起餐后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经x2 检验后显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程序法干预有助于社区糖尿病病人控制更好控制血糖,进而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陈优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应用及体会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 年5 月至2013 年5 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上加入健康教育,从而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对比. 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和依从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也小于对照组,对比数据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加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对护工工作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护理继续教育临床效能提高的研究

    医学的高速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知识需要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 为了更好地解决护理知识老化或与实际脱轨的问题,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护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重点分析了提高护理继续教育临床效能的对策.

    作者:李云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孕妇开展孕期教育影响分娩方式的分析

    目的:探讨对孕妇开展孕期教育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 年6月-2014年4 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孕妇为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教育组孕妇开展孕期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 结果:在实施教育后,教育组孕妇对分娩知识的掌握率为88.3%,对照组为53.3%;教育组,选择阴道分娩为86.7%,对照组选择阴道分娩为73.3%. 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孕期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地提高孕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张仙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3 月至2015年3月间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00例病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予以非语言性沟通,治疗后统计并对比家长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儿科中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可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艾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综合护理所产生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 年7 月期间收治的34 例老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4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5 例为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 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78.2%,观察组为86.1%;对照组住院期间再出血率为6.5%,观察组为2.1%;对照组平均输血量827ml,观察组为612ml;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为12.6天,观察组为9.2 天;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12196 元,观察组为10785 元.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期间再出血率、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再出血率、平均输血量及平均住院日,明显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

    作者:梁秀兰;吴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方法: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9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经验. 结果:治愈78例,好转10例 未愈3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天数22 天. 结论:加强护理能有效控制和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崔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消化内镜治疗,有再出血患者归置为实验组,未发生再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出血量、入院时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是否发生休克、内镜下活动出血等,并进行比较. 结果:在选取的150 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再出血情况,归为实验组,其余患者归为对照组. 年龄和性别与再出血无明显关系,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大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出现休克和内镜下活动出血的比例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出血量大,休克、内镜下活动出血、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对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有很大影响,是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増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80例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中医疗效及辨证要素统计学分析指标分布、组合情况. 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 年9 月 -2014 年9 月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将各组40例患者辨证要素及失眠病症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并观察记录各组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数据统计学分析得知,观察组总有效数量为38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数量29 例(总有效率72.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内科失眠患者有血虚证、气虚证、火热证等发病机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法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对于缓解患者失眠精神困扰具有重要意义,以其高安全性具有重要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付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分泌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的: 针对内分泌科护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对策. 方法:从我院2013 年到2015 年间收治的内分泌患者中随机的选取200例患者,将2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100 例. 对观察组的100 例患者根据安全护理方式制定的全面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事故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严格的按照安全护理方式制定的全面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问卷知识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护理程序运用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能够明显提 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病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作者:陈逍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磁共振成像脑微出血与抗栓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脑出血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3 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溶栓治疗的38 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未接受溶栓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颅脑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微出血情况. 结果:观察组脑微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观察组脑微出血病灶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观察组脑叶微出血百分比显著高于非脑叶微出血,差异p<0.05;对照组脑叶微出血百分比与非脑叶微出血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抗栓治疗脑出血后患者发生脑微出血风险增加,提示临床治疗中需合理应用溶栓治疗.

    作者:阿不力克木·库尔班;阿布热合曼·巴拉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1例面神经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体会

    面神经炎临床上又称面神经麻痹. 患者表现为患侧口角向健侧歪斜、面部不适、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困难,进食水时流涎等. 患病后由于面部形象改变,生活质量下降,出现情绪上的反应. 笔者就对1 例面神经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高竹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60 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 ,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93.3%和73.3%)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结论: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有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治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6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 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8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行麻醉镇痛后,采用无痛胃肠镜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1%,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 另外,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9.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临床采用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性能较高,准确率亦较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作者:黄荣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例施以固尔苏药物治疗和相应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例44例做为研究对象,给予固尔苏药物治疗并辅以相应的给药护理服务,比较该组病例药物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病例药物干预后的各血气监测结果均显著优于药物干预前,( P<0.05). 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例施以固尔苏药物治疗并辅以相应的给药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该类新生儿病例血气指标,促进其呼吸窘迫症状的改善,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作者:卓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外科手术后早期锻练与康复护理

    胸外科手术后的早期锻炼与康复护理对于病人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锻炼与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术后死亡率都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促进各器官功能恢复,帮助维护病人的健康. 因此,对于胸外科手术后的早期锻炼与康复护理要充分重视起来,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术后早期锻炼与康复护理,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提升病人术后身体健康的恢复速度并有效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周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硝普钠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合并严重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严重高血压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患者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80 例,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选用硝普钠静滴,观察组选用硝酸甘油静滴. 比较二组的降压效果. 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出血量无明显增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脑出血合并严重高血压患者,用硝普钠降压效果好,效果显著.

    作者:许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临床痴呆量表( CDR)以及韦氏记忆量表( WM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评定,应用中国卒中量表对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对比评定,比较两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 MMSE、CDR、WM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为55.88%,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神经恢复情况,提高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艳丽;赵正清;李燕;王慧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 218 例,在合适时机给予微波治疗,术后2 月观察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给予微波一次治疗后,110例痊愈,78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有效率96.3%. 两次治疗后,有效率100%.结论:微波治疗操作简单,合理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淑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