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目的:对围产期综合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7例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7例产妇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中出血量及产程等。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4.21%,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围产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张正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 B 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的 ASAⅠ-ASAⅡ级需行手部或者前臂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均分为三组,患者均在 B 超引导下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一至三组依次使用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浓度为0.8%、0.6%、0.4%,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三组在麻醉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 >0.05),但三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一、二组,且 P <0.05。结论:在 B 超引导下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降低麻醉药物使用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78例下前牙附着龈过窄患者,对其实行骨膜开窗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治疗前、后的附着龈宽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术中、后的附着龈增宽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结论: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1]。
作者:杨君平;刘峰;谭晓青;赵西宝;刘树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临床诊治对策。方法:选择100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痛定药物直肠给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 <0.05。结论:常规处理基础上联合安痛定药物治疗,能快速有效的降低体温,止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统计其手术记录,分析患者的手术心理状况,并给出相关对策。结果:300例患者中,主要出现的心理问题有求生心理、焦虑恐惧心理、不信任心理、期望心理与悲观心理。其中出现求生心理与焦虑心理的患者数量较多,分别为110例、100例。结论: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手术的进行与恢复有很关键的作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可行性较强的新措施应用于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某市某综合社区的居民高血压患者190人,进行血压测量建立血压档案。采用组织小班 ppt 教学、发放健康宣教知识手册、板报宣传等健康宣教方式进行每季度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教。并在宣教后进行血压的监测,每月一次完善血压档案。对比高血压防治宣教实施前后居民高血压控制的效果,以及高血压并发症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采用新措施之后的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好(p <0.05),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减轻(p <0.05)。结论:新的健康教育宣教方式在对高血压的综合防治中有效。
作者:高海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09%和1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金晓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临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猝死病例1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制定防范对策。结果:猝死原因可能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疝、窒息、肺栓塞以及脑动脉瘤破裂等。结论:神经内科猝死发生率较高,一定要采取防范对策减少猝死病例,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魏华;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脑梗塞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的心理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对脑梗塞患者临床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抑郁程度等诸多方面进行缓解,终显著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对接尿器致老年尿失禁患者阴部皮肤糜烂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接尿器致阴部皮肤糜烂老年尿失禁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患者阴部皮肤均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糜烂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其中有28例患者能够自主控制排尿,8例患者好转,另有3例患者经过康复训练之后,病情改善不太明显,总有效率为90%。结论:针对接尿器致阴部皮肤糜烂老年尿失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促进患处愈合,改善因尿失禁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孙艳;刘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从医疗辐射应用的现状入手,在查阅大量医学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医疗辐射对人体的具体危害,并介绍针对医疗辐射危害的相关防护措施与原理,进而总结医疗辐射危害防护的研究进程。
作者:李伟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不同糖耐量水平者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及阿卡波糖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2015年6月151例受试者,采取OGTT(口服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88例 IGT(糖耐量低减)、43例 NGT(糖耐量正常),20例2型 DM(2型糖尿病),其中 IGT58例行16周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阿卡波糖干预治疗,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血清 CRP(C 反应蛋白)进行测定。结果:血清 C 反应蛋白同 TG、TC、2hPBG 呈正相关(r=0.273、0.176、0.345,P <0.05),与 HDL -C、FBG、BMI 无明显相关性。干预组 FBG、P2hBG、HbA1C、CRP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 IGT患者给予阿卡波糖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糖代谢,降低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血清 C 反应蛋白同 TG、TC、HbA1C 以及2hFBG 呈正相关;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随糖耐量损伤加重而升高。
作者:李志平;马广蕊;王玉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用生长激素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腹痛和血淀粉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疗法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方面临床效果明显,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实施生长抑素治疗,同时对观察组加用香丹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等各项指标差异性也比较明显,P <0.05。结论:生长抑素与香丹注射液结合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素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姜应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老年糖尿病56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实验组28例护理方式选择优质护理,对照组28例护理方式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焦虑状态改善明显(P <0.05),满意度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运用效果佳,可推广。
作者:宋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面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疾病,对输尿管镜取石与经皮肾镜取石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2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均分为两组,URL 组患者60例,PCNL 组患者60例。对两组患者的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后发热、血红蛋白降低值、总住院时间及清石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URL 组结石大小为(1.0±0.3)cm,PCNL 组为(1.4±0.4)cm。URL 组1例结石上移至肾盂终止手术,其余59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取净结石。结论:URL 和 PCNL 在该种类型的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不过经过一系列的对比,PCNL 的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对于部分患有这种类型的疾病的患者使用 PCNL 来完成治疗,相对来说效果比较好一些。
作者:李娜;牛忠涛;陈娜;左树森;乔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伏立康唑是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其质量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用液相色谱法对伏立康唑合成的起始原料(2R,3S /2S,3R)-2-(2,4-二氟苯基)-3-(4-氯-5-氟嘧啶)-1-(1H -1,2,4-三唑-1-基)丁-2-醇盐酸盐中的杂质种类进行定性研究分析。结果可知其原料杂质为1-(2,4)-二氟苯基-2-(1H -1,2,4-三唑-1-基)乙酮及4-乙基-5-氟-嘧啶,它们既是伏立康唑合成中间体,又是降解产物。为确保伏立康唑合成的质量,初步制定了伏立康唑合成起始原料的质量标准,总杂质不得超过10.0%,1-(2,4)-二氟苯基-2-(1H -1,2,4-三唑-1-基)乙酮不得过1.4%,4-乙基-5-氟-嘧啶不得过1.4%。
作者:冯娇;韩银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心衰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乙酰毛花苷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9.4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心室率低于对照组,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伴房颤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燕;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急腹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对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治疗,观察组43例,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探查准确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探查准确率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之间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别,(P <0.05)。结论:腹腔镜探查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使普外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桥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效果,为本领域规范癌痛护理常规提供部分科学依据。方法:将40例癌痛患者根据使用药物的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分别对疼痛、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镇痛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便秘的例数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出现便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宏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