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结合院内资料和自身相关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农村地区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加强预防和控制策略。结果: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小儿手足口病发现与治疗较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乡镇医院和疾控中心应当积极应对小儿手足口病,加强宣传与教育,并做好系列性的防范举措,提升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控能力。
作者:许宝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重症患者的康复。方法:将我科重症监护室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并行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作为为研究组,所有患者采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选取我院急诊 ICU同时期行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VAP 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 VAP 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 VAP 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启明;梅仕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替代酒精皮试消毒液对皮试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需做皮试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组用生理盐水消毒,对照组用酒精消毒,观察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感染及用药后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假阳性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感染率及用药后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感染率为0,1例用药后过敏反应,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应用生理盐水替代酒精皮试消毒液对皮试结果及护理质量均效果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亚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无痛人流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对照组不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实验组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临床上在终止妊娠手术时,可以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人流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卜兰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护理的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20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差错次数。结果:就护理差错次数来看,观察组3次优于对照组15次,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针对护理风险施以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护理差错次数。
作者:丁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记录两组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及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43%,对照组仅获得75.00%的临床总有效率(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86%)(P >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在风湿病患者中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择选我院血液风湿免疫科2014年03月-2015年02月时间内接诊的86例风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使用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按照抛硬币法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病例给予风湿性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例疼痛程度(VS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疼痛程度(VS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VSA)评分(2.32±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VSA)评分(5.14±0.93)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9.572,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把疼痛护理干预应用到风湿性疾病患者中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炎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作者:姚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78例下前牙附着龈过窄患者,对其实行骨膜开窗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治疗前、后的附着龈宽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术中、后的附着龈增宽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结论: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1]。
作者:杨君平;刘峰;谭晓青;赵西宝;刘树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癌灶行手术切除者34例,未手术切除原发灶者38例;通过 DSA 造影证实72例患者中,病灶为乏血供患者30例,富血供患者27例,中等血供15例,对于肿瘤病灶为富血供、中等血供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乏血供病灶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原发癌灶手术切除组半年生存率(76.5%),较未手术切除者(36.8%)具有明显性差异(P <0.05)。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患者半年生存率(78.9%),较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患者(29.4%)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转移性肝癌患者,如果患者情况良好,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癌灶,并辅以化疗,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根据其血供不同选择相应的介入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邱景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牙隐裂伴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采用三种根充糊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3例老年牙隐裂伴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甲组31例采取 Cortisomol 糊剂填充,乙组31例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丙组31例采取 Vitapex 糊剂。结果:甲组一年后有效率高,且 VAS 疼痛评分低,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老年牙隐裂伴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采用 Cortiso-mol 糊剂的治疗效果佳。
作者:舒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11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4%)明显短于对照组(28.6%),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手术时间短,治愈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毛军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一对一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科实习的学生82例,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考核后发现,观察组实习学生在操作能力、理论掌握情况和学习的态度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一对一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余明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螺旋 CT 诊断腹部疝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应用 CT 诊断腹部疝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 CT 表现。结果:40例患者中有4例为外伤性腹壁疝,有5例为脐疝,有2例为闭孔疝,有16例为腹股沟疝,有10例为腹腔内疝,有3例为腹壁切口疝。CT 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完全吻合,其中腹股沟疝的发生率高。结论:螺旋 CT 诊断腹部疝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率高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黄思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骨关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关节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关节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坤;沙依拉·艾力亚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 B 超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重点寻找改善上肢手术病患治疗效果的麻醉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骨科2013年05月-2015年05月收取并予以手术治疗的68例病患。参照随机法方案将68例病患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病患以 B 超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为主要方案予以麻醉,对照组以全身麻醉为主要方案予以麻醉,观察2组病患麻醉的有效性。结果:结果发现实验组病患在麻醉效果方面具有优势,存在着差异(P <0.05)。结论:基于上肢手术病患而言,以 B 超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为主要方案予以麻醉有助于提升麻醉效果,还能帮助病患控制并发症,可推广。
作者:朴香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31例采用中药灌肠联合理疗的复发性盆腔炎病人为干预组,以同期31例采用中药灌肠治疗者作为参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 <0.05),干预组病人的盆腔炎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病人(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现象,均各有1例出现皮疹和1例出现胃肠道不适(P >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和理疗干预,对复发性盆腔炎疗效非常显著,有利于提高疗效,控制疾病复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通过职业健康体检,能够对工人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以便采取相关的措施,改善工人的身体状况。粉尘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对自身的肺功能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避免因职业病造成的严重后果。
作者:商桂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老年糖尿病56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实验组28例护理方式选择优质护理,对照组28例护理方式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焦虑状态改善明显(P <0.05),满意度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运用效果佳,可推广。
作者:宋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针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白蛋白排泄率异常增高现象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异常增高现象,与此同时合并表现出肾脏结构改变现象。当前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对其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已成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能够针对患者的肾脏损害进行有效反映[1]。但是针对患者的肾功能变化趋势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近几年,伴随着诸多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进展进行研究,针对疾病的早期防治表现出显著的价值。
作者:覃平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度和视力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近视性弱视患儿30例(45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取视知觉学习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的屈光度以及视力变化情况,观察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儿(45眼),治愈18眼(40.00%),好转24眼(53.33%),无效3眼(6.67%),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先天性近视性弱视患儿采取视知觉学习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屈光度和视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