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度和视力观察临床分析

刘蕾

关键词:先天性, 近视性弱视, 屈光度, 视力
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度和视力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近视性弱视患儿30例(45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取视知觉学习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的屈光度以及视力变化情况,观察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儿(45眼),治愈18眼(40.00%),好转24眼(53.33%),无效3眼(6.67%),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先天性近视性弱视患儿采取视知觉学习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屈光度和视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96例老年消化系癌症患者抑郁的影响探讨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消化系统癌症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老年消化系统癌症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心理抑郁状况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给予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消化癌症患者的抑郁发病率较高,在常规护理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庞俊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 PBL 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 教学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PBL 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利用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的模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外科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模式不断转变,这不仅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同时也对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广大医学大学本科及硕士教学中多采用了 PBL 教学模式,然而此方法在中职卫校中的应用较少。本文从 PBL 教学方法入手,介绍了 PBL 教学理论的发展,并根据中职卫校学生自身的特点,阐述了 PBL 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取得的成就以及 PBL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作者:邓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78例下前牙附着龈过窄患者,对其实行骨膜开窗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治疗前、后的附着龈宽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术中、后的附着龈增宽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结论: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1]。

    作者:杨君平;刘峰;谭晓青;赵西宝;刘树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保守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和探讨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20例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清宫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感染发生情况以及 HAMD、HAMA、VAS 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并且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1.67%。结论:在对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保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以及疼痛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降低感染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慧英;朱立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病例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蛛网膜下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腔注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起效快,用量少,相比常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麻醉,麻醉镇痛效果较好,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程忠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的血压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比较常规用药与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血压指标和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和脉压等血压指标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固醇降低较为明显(P <0.05)。结论: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可发挥其协同降压作用,与降脂作用并无明显关联。

    作者:王荣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自拟通痹汤熏蒸配合穴位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通痹汤熏蒸配合穴位针刺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及治疗组25例对治疗前后的症状缓解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及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讨论:自拟通痹汤熏蒸配合穴位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100%。

    作者:董靖;王宇琦;王毅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舒适护理100例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诊疗前后以及诊疗过程中进行的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上消化内镜检查的200例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接诊护理,此外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诊疗指标例如诊疗配合度和平均诊疗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疗配合度为100.0%,对照组为98.0%,观察组患者的诊疗所需时间为5分钟±2分钟,对照组为8分钟±3.5分钟,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6.0%,两组患者的诊疗时间以及满意率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消化内镜诊疗中使用舒适护理,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诊疗时间,提高和护理的质量,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舒适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靳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护患沟通的技巧探析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月接受社区护理的296例患者,科学运用语言或其他沟通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活动的顺利展开。结果:通过与患者进行的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7.97%;患者与护理人员建立了良好护患关系,患者的需求也得到及时有效地回复。结论:社区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及时满足护理人员的多种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效果。

    作者:祖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和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疗效研究

    目的:讨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和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治疗,通过搜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75%,经过统计学对比后,P <0.05。结论:Ⅲ、Ⅳ度混合痔患者是临床上的常见患者,痔上粘膜环切术是比较常用的手术,但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单独应用并不突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应用,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单独应用效果也较为突出,可实现根治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志勇;毕旭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型耳孔灸器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耳孔灸法在敦煌石窟秘方、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针灸集成中均有记载。方法:通过研制新型灸器。结果:以提高耳孔灸法临床效果及扩大耳孔灸法的应用。结论:经多次改进研制出新型耳孔灸器,施治方便,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东;杨延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30例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针对不同情况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30例,并将此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所取得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对本院所收治的3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17例患者实施单纯修补治疗,对10例患者实施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对3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而在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之后,2例患者出现创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在经过相应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达到痊愈的标准。结论:临床中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致病因素进行明确,并能够严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邱辉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用生长激素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腹痛和血淀粉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疗法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方面临床效果明显,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普外科患者健康教育实施体会

    目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护士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对疾病有关知识等全面的健康宣教。方法:我院护理部对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制定相关政策,采取落实相应措施,取得了教好的成绩。结果: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得知患者满意度各项指标达到了100%。结论:大幅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责任感,外科业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使护理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邬亚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探析

    目的:对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缩宫素和欣母沛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产后2h 内以及产后2-24h 内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使患者子宫有效地收缩,具有安全、方便、高效、快捷等诸多优点,是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白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癌痛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效果,为本领域规范癌痛护理常规提供部分科学依据。方法:将40例癌痛患者根据使用药物的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分别对疼痛、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镇痛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便秘的例数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出现便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宏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甲状腺片治疗,而观察组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FT3、FT4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0.05),而 TSH、TG 及 TC 表达水平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 FT3、FT4、TSH、TG 及 TC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甲状腺功能,纠正甲状腺激素、血脂的代谢,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林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在宫颈癌的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在宫颈癌的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基于本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利用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技术筛查宫颈癌126例妇女,分析总结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其中有30例检查者为高危 HPV 感染,在30例 HPV 感染中,有2例为鳞状细胞癌;有4例为高度鳞状上皮病变;10例为低度鳞状上皮病变;8例为不典型鳞状细胞,有6例为正常鳞状细胞的临床资料。结论: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筛查宫颈癌,主要在于检测上皮病变情况以及病毒的阳性率,对于宫颈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一例乙肝大三阳患者的接触者的影响

    介绍系统护理干预对乙肝大三阳患者接触者的影响,为阻断家族性传染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家族中发现有乙肝大三阳患者,即对可能的接触者进行评估,排序解除密度程度,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从密切接触、一般接触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阻断了乙肝的传染。

    作者:虞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的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情况,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1]。

    作者:韦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