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小玲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替代酒精皮试消毒液对皮试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需做皮试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组用生理盐水消毒,对照组用酒精消毒,观察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感染及用药后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假阳性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感染率及用药后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感染率为0,1例用药后过敏反应,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应用生理盐水替代酒精皮试消毒液对皮试结果及护理质量均效果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亚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助产士给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后初产妇的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减轻手术对其的伤害。方法:以我院从2013年到2014年分别接收到的764和860例进行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初产妇分为两组:对对照组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实验组的初产妇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初产妇分娩时的顺产率等进行对照,发现对照组的效果在各方面明显优于实验组。结论:助产士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初产妇的顺产率。
作者:杨云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生地茅根汤保留灌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共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治疗组使用生地茅根汤保留灌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地茅根汤灌肠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连续六疗程,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体征、指标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总人数为27例(90.0%),对照组治疗有效总人数为16例(53.3%),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在治疗之后的24小时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显著下降。结论:生地茅根保留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疗效十分显著,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金星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择入我院儿童保健中心接受保健护理的8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儿童除实施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保健护理,干预一年后比较两组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身长、体质量及发育商。结果:实验组发生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的频数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身长和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交往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健护理会降低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身长和体质量,提高发育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同时开展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早,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案中,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较普通小夹板固定方案更具优势,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丽影;付朝霞;张爱军;丁健蕊;贾瑞松;高二廷;刘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结合院内资料和自身相关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农村地区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加强预防和控制策略。结果: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小儿手足口病发现与治疗较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乡镇医院和疾控中心应当积极应对小儿手足口病,加强宣传与教育,并做好系列性的防范举措,提升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控能力。
作者:许宝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对接尿器致老年尿失禁患者阴部皮肤糜烂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接尿器致阴部皮肤糜烂老年尿失禁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患者阴部皮肤均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糜烂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其中有28例患者能够自主控制排尿,8例患者好转,另有3例患者经过康复训练之后,病情改善不太明显,总有效率为90%。结论:针对接尿器致阴部皮肤糜烂老年尿失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促进患处愈合,改善因尿失禁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孙艳;刘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针对在社区门诊当中对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做以观察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社区医院于2014年7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炎患者共42例,同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之后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记录,并做以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在社区门诊当中进行治疗的42例患者当中有18例患者显效,有24例患者认定有效。结论:针对社区门诊当中治疗支气管炎的病症方面,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起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韩剑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并不存在复发,平均手术时间为(46.9±24.8)min,平均术中出血(84.2±35.1)mL。平均住院天数为(5.5±1.8)天。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好等一系列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钟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社区治疗与观察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社区的204例儿童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儿童患者依照年龄进行分组,A 组患儿年龄为0至1岁;B 组患儿年龄为2至3岁;C 组患儿年龄为4至6岁;D 组患儿年龄为7至14岁,采用 IgM抗体检测的方法对四组患儿进行血清标本检测,比较社区儿童支原体感染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年龄段的感染频率。结果:D 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检测的阳性率高,四组间的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均差异明显,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秋季和冬季,儿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频率与儿童的年龄以及季节有关。
作者:罗亚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给予优质、科学的护理,让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更加正视自身的健康,加倍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提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愈率,下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方法: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文本资料、分组讨论、个人直接健康教育等。结果:让患者加倍领会突发性耳聋疾病的常识,促进患者的病愈。结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病患越来越多,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突发性耳聋基本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
作者:曾小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慢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80.0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62.5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支患者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促进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娟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在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极为紧张的状态当中,截止到目前,我国各地的医院已经相继发生了多起医院护理纠纷;由其所引发的惨剧和事故,频发不断,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我国各地方的高度重视;本文将针对我国近些年以来,各地医院所出现的护理纠纷原因和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对查对制度在护理纠纷防范过程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究。
作者:邓俭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引流术治疗给予护理措施具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57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脑室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75%,护理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脑室引流术治疗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可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体会,目的是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无菌物品的环境管理,质量管理,发放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这样才能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使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能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正规化[1]。
作者:段春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把我科近1年来收治的31例外带压疮进行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能让其积极配合治疗,使医生和护士工作能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皮肤清洁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工具的使用及药物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采用 MRI 和 CT 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 MRI、CT 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MRI 定性敏感度(早期检查)为100%(80髋/80髋)、CT 定性敏感度(早期检查)为46.25%(37髋/80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 定性敏感度为96.88%(62髋)、CT 定性敏感度为93.75%(60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研究发现,对 ANFH 患者采用 MRI 的诊断价值高于 CT,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德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达标率与知识、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0例患者按照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A、B 两组各100例,A 组患者血压达标,B 组患者血压尚未达标,对比两组患者知识、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结果:A 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明显优于 B 组,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生活方式越健康,行为依从性越好,其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张国秀;粟治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20例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清宫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感染发生情况以及 HAMD、HAMA、VAS 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并且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1.67%。结论:在对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保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以及疼痛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降低感染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慧英;朱立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粘性弹力绷带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对相关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和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于本院行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54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对照组发生囊袋出血1例,腰背痛9例,切口痛11例,失眠8例;平均住院日8.9±2.3天;观察组发生腰背痛2例,切口痛4例,失眠2例两组患者比较,平均住院日6.2±1.9天。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舒适度及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用粘性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局部不用沙袋压迫,不增加囊袋出血的风险,但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敏娟;沈振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