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萍
目的:探究多平面重建技术在16层螺旋 CT 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就诊治疗的6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多平面重建技术在16层螺旋 CT 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应用效果。结果:多平面重建诊断过程中64例分叶征、62例细短毛刺征、64例血管集束征均高于薄层扫描,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平面重建技术在16层螺旋 CT 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应用效果良好,肺癌检测准确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治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在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极为紧张的状态当中,截止到目前,我国各地的医院已经相继发生了多起医院护理纠纷;由其所引发的惨剧和事故,频发不断,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我国各地方的高度重视;本文将针对我国近些年以来,各地医院所出现的护理纠纷原因和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对查对制度在护理纠纷防范过程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究。
作者:邓俭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对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老年前列腺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其麻醉药用量、大痛觉消失节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前列腺增症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道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下肢骨折病人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的临床实际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下肢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第三天和术后第七天,使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进行相应的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然后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所有90例患者中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有8例,且并发 DVT 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的血浆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 <0.05),且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82例未并发 DVT 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的血浆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未出现明显的差异(P >0.05);未并发 DVT 患者与并发 DVT 患者术前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三天存在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七天差异更加明显(P <0.01)。结论:D 二聚体定量检测对下肢骨折患者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付小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记录两组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及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43%,对照组仅获得75.00%的临床总有效率(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86%)(P >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对穴位贴敷超声脉冲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咳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超声脉冲导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人数39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人数30例,总有效率为7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肺炎咳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穴位贴敷超声脉冲导入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余佳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物质生活相对于以往也有了改变,也逐渐增加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因此对医疗卫生护理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也逐渐凸显出作用,因此为提高护理服务,有必要在其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
作者:郭月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护理肿瘤住院患者所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不良护理安全事件,导致护理安全事件出现的因素,并且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了跌倒(5%)、坠床(7.5%)、静脉输液外渗(6%)、用药错误事件(1%)。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护理人员因素,其次因素在于医院的管理,后是患者个人因素。(P <0.05)。结论: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有跌倒、坠床、静脉输液外渗以及用药错误等。对于肿瘤住院患者而言,积极对护理安全问题进行防范,是对肿瘤住院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积极对策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尘肺病康复中应用药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尘肺病病人7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病人采用药膳进行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用药效果和不良现象。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4%,其中显效38例,占54.29%,好转30例,占42.86%,2例无效,占2.86%。患者不良现象仅为8.57%,其中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占2.86%,2例出现头晕,占2.86%,2例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占2.86%.。结论:尘肺病康复中应用中医药膳治疗安全有效,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思想,在去除用药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对促进病人病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开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针对我科2015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简述体会心得。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总结。结果,95%的患者血压降至135/85mmHg 左右,其他年龄偏高,患者降低至150/100mmHg 以下,且多数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过治疗方案及其他方式的改善,经患者配合,可使得血压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蔡云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自主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3.45±2.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1.21±3.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腹胀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黄光辉;代贤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护理对于慢性疾病的影响,以及质量情况。方法: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选择在我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诊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临床护理措施,进而分析慢性病的社区护理和管理质量情况。结果:对68例慢性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其中59例患者的病情稳定,恢复情况良好,对于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高,5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一般,基本满意护理服务,另外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差。总体而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工作对于慢性病具有较好的作用,护理治疗较高。结论:社区护理对慢性病进行干预是一个漫长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服务中心和患者的共同配合,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作者:郑燕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调查梅河口市企业职工食堂,了解职工食堂卫生情况,加强企业职工食堂卫生监管,保障职工用餐安全。方法:采用食品卫生调查表,通过询问、现场检查等方式调查管理制度、硬件设施、原材料索证及环境卫生等情况,将调查结果用 SPSS 软件进行卫生统计分析。结果:企业单位职工食堂建筑布局能达到卫生要求的比例较低,特别是就餐人数少的单位食堂存在的问题较多,违法经营情况较严重。结论:通过预防性监督和经常性监督,严格标准要求核发卫生许可证,并加强在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过程中的的监督检查力度。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78例下前牙附着龈过窄患者,对其实行骨膜开窗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治疗前、后的附着龈宽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术中、后的附着龈增宽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结论: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1]。
作者:杨君平;刘峰;谭晓青;赵西宝;刘树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30R 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HbA1c 降低值、胰岛素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糖、HbA1c 降低值、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具有胰岛素用量少、血糖控制效果佳,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作者:邹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盆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盆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加上骨盆骨折康复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得护理工作更加顺利展开,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和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对患者糖尿病足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护理效果方法每组各76例患者,其中干预组则是采用综合的干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则是采用一般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比较,干预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79.00%左右,两组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患者,通过细致耐心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糖尿病足尽快的恢复,减缓疾病继续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刘敏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0例中晚期 NSCLC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CR 6例、PR 11例、NC 7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5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30),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辩证疗法联合常规化疗治疗 NSCLC 的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尹光宇;赵连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 NRDS)是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疾病。研究证明其发病主要机制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1](pulmonary surfactant,PS),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塌陷。临床医学、流行病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化学都充分证明 NRDS 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随着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研究,发现 GDM与胎儿肺成熟度延迟可能有关。目前研究提示:母体的高胰岛素水平可能通过母胎代谢或表观遗传学的机制影响其胎儿的胰岛素水平,其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具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导致抑制肺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及诱导释放作用,使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分泌减少,导致胎儿肺成熟延迟[2]。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TDM)与 GDM的病理生理机制相似,即胰岛素抵抗是两者共同的基本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又称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超常量胰岛素才能引起正常量反应的一种状态。本文就胰岛素在部分 NRDS 发展过程中的机制作一阐述。
作者:卢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替代酒精皮试消毒液对皮试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需做皮试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组用生理盐水消毒,对照组用酒精消毒,观察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感染及用药后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假阳性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感染率及用药后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感染率为0,1例用药后过敏反应,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应用生理盐水替代酒精皮试消毒液对皮试结果及护理质量均效果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亚苹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