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患者30例临床体会

蔡云朋

关键词:高血压, 中医治疗, 临床治疗, 体会
摘要:针对我科2015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简述体会心得。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总结。结果,95%的患者血压降至135/85mmHg 左右,其他年龄偏高,患者降低至150/100mmHg 以下,且多数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过治疗方案及其他方式的改善,经患者配合,可使得血压得到有效的治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防治知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认知程度和控制现状

    目的:探讨糖尿病防治知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认知程度和控制现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问卷及体检等形式对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控制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0例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低,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70例患者在血压、血脂、体重方面没有很好控制,控制评分比较低。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度,控制患者的血压、血压及体重等指标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作者:李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行骨盆 Salter 截骨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行骨盆 Salter 截骨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骨盆 Salter 截骨术治疗患儿27例,将其围手术期内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27例患儿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骨盆 Salter 截骨术治疗患儿临床护理中,其能够大限度恢复患儿关节活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袁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本次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p <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此种方式有助于早日康复,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朱梅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教育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满意度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等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教育管理健康教育模式,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度、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吴剑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转移性肝癌72例患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癌灶行手术切除者34例,未手术切除原发灶者38例;通过 DSA 造影证实72例患者中,病灶为乏血供患者30例,富血供患者27例,中等血供15例,对于肿瘤病灶为富血供、中等血供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乏血供病灶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原发癌灶手术切除组半年生存率(76.5%),较未手术切除者(36.8%)具有明显性差异(P <0.05)。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患者半年生存率(78.9%),较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患者(29.4%)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转移性肝癌患者,如果患者情况良好,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癌灶,并辅以化疗,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根据其血供不同选择相应的介入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邱景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鼻窦炎行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和舒适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的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有较大差异性(P <0.05)。术后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行鼻窦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提高满意度,不但降低患者术后的不适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还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血压的中医药预防保健

    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高的疾病,这不是危言耸听。倘若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顺利的将血压长期的、平稳地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的话,就会导致高血压的产生。患者存在高血压,会有很大机会导致脑中风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产生,这些疾病的存在会导致患者的生命以及健康受到直接的威胁。怎样才能预防高血压这个健康"杀手"?高血压是个慢性病,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影响从量变到质变,如果患者保持一个不良生活习惯,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产生高血压。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避免高血压的出现,那么就需要改到坏习惯,逐渐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者:吴忠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本文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此认为强化消毒及固定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采取恰当的湿化气道的方法,实施浅层吸引法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能够大大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气管切开术后很容易发生并发症,非常有必要采取护理干预,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周文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和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疗效研究

    目的:讨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和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治疗,通过搜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75%,经过统计学对比后,P <0.05。结论:Ⅲ、Ⅳ度混合痔患者是临床上的常见患者,痔上粘膜环切术是比较常用的手术,但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单独应用并不突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应用,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单独应用效果也较为突出,可实现根治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志勇;毕旭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人员与患者术前沟通的技巧性

    护患之间的沟通,就是护士与患者之间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等相互传递信息,从而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了解对方意愿和需求。手术病人一般存在焦虑、恐惧、紧张、谨慎等心理,需要护士适时给予关心。[1]护患沟通对病人的手术和术后康复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就护士与患者术前沟通的技巧进行探讨。

    作者:李兰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患者30例临床体会

    针对我科2015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简述体会心得。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总结。结果,95%的患者血压降至135/85mmHg 左右,其他年龄偏高,患者降低至150/100mmHg 以下,且多数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过治疗方案及其他方式的改善,经患者配合,可使得血压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蔡云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下肢骨折病人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下肢骨折病人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的临床实际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下肢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第三天和术后第七天,使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进行相应的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然后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所有90例患者中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有8例,且并发 DVT 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的血浆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 <0.05),且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82例未并发 DVT 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的血浆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未出现明显的差异(P >0.05);未并发 DVT 患者与并发 DVT 患者术前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三天存在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七天差异更加明显(P <0.01)。结论:D 二聚体定量检测对下肢骨折患者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付小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地区乳腺癌与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

    目的:分析沛县地区乳腺癌与子宫颈癌筛查结果,总结两癌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的2000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名妇女中,共有10例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占0.50%,其中 CINⅠ4例(0.20%)、CINⅡ3例(0.15%)、CINⅢ2例(0.10%)、宫颈癌1例(0.50%)。共有261例检出乳腺疾病,其中乳腺增生的检出率高,为11.70%,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乳腺炎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检出乳腺癌1例(0.05%)。结论:开展乳腺癌及子宫颈癌筛查工作,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宫颈癌,保障妇女生命健康。

    作者:范正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引流术治疗给予护理措施具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57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脑室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75%,护理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脑室引流术治疗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可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患儿,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雾化治疗基本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雾化吸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5.7%),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显著,全面优质的临床护理对策,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肠梗阻采用超声、CT 和 X 线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肠梗阻患者51例,分别给予超声、CT 和 X 线三种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检查对临床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情况。结果:超声和 CT 检查诊断符合率94.1%、96.1%高于 X 线的70.6%,且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方面 CT 的符合率较超声、X 线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超声、CT 和 X 线三种检查诊断肠梗阻,其中 CT 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可有效的明确疾病病因;但临床动态监测肠梗阻病情时,超声检查则各适合临床诊断应用。

    作者:李丹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评估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整体护理干预,结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比两组护理1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一定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姜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本文主要对患者糖尿病足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护理效果方法每组各76例患者,其中干预组则是采用综合的干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则是采用一般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比较,干预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79.00%左右,两组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患者,通过细致耐心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糖尿病足尽快的恢复,减缓疾病继续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刘敏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和米非司酮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去氧孕烯炔雌醇和米非司酮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进行6个疗程的治疗(三周为一个疗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孕酮与雌二醇存在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较(P <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和米非司酮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氧孕烯炔雌醇的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分析一对一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对一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科实习的学生82例,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考核后发现,观察组实习学生在操作能力、理论掌握情况和学习的态度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一对一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余明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