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新
D -二聚体含量动态监测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各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形成和指导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中。本文主要阐述定量检测 D -二聚体的技术原理、优点及其在骨科手术前后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茂军;何梦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病例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蛛网膜下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腔注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起效快,用量少,相比常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麻醉,麻醉镇痛效果较好,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程忠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急腹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对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治疗,观察组43例,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探查准确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探查准确率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之间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别,(P <0.05)。结论:腹腔镜探查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使普外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桥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采用七叶皂联合甘露醇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的10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37,P <0.05);实验组的死亡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14.8%),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37,P <0.05);实验组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七叶皂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及降低死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统计其手术记录,分析患者的手术心理状况,并给出相关对策。结果:300例患者中,主要出现的心理问题有求生心理、焦虑恐惧心理、不信任心理、期望心理与悲观心理。其中出现求生心理与焦虑心理的患者数量较多,分别为110例、100例。结论: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手术的进行与恢复有很关键的作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康复计划,并对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急性期、恢复期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程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房整形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符合乳腺癌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行保乳手术过程中采用乳房整形技术,分析患者乳房美容效果。结果:60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对患者进行30个月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乳头乳晕、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等患者。30例患者均分为32.7分,治疗优秀,满意度高达50%;16例良好,均分为28.5分,26.7%患者满意,12例效果一般,20%患者满意,满意率优秀和良好者和一般、差等差异显著(P <0.05)。结论: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乳房整形技术对患者行保乳治疗效果理想,手术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对整形后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傅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急性乙醇中毒中葛花解酲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则分别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同时采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和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入院治疗8h 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巩利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及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饮用水和较洁净水中所含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以有机物为主,ISO 制定的天然水与纯净水中使用的高锰酸钾指数测定方法即高锰酸钾法。用高锰酸钾氧化来测定水中的耗氧量,可衡量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质的相对含量,对水质污染外情况进行综合地分析评价,因此可以作为水体被污染的标志之一,是水体有机物污染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耗氧量不仅在给水处理中反映了水的净化程度,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水中悬浮物和可溶的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那一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量,它是水体中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耗氧量的增加不仅增加了饮用水的微生物风险,而且还增加了饮用水的化学风险,其含量的高低,反应了水污染的高低,因此,耗氧量的检测对我们水质的控制有一定重要的意义。但是要做到能准确测定水中的耗氧量,却有一定的难度,下面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经验来讨论一下如何准确测定水中耗氧量。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对穴位贴敷超声脉冲导入治疗小儿肺炎咳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超声脉冲导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人数39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人数30例,总有效率为7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肺炎咳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穴位贴敷超声脉冲导入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余佳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对该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给予基本的健康教育以及一般护理等。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对比,观察组的病患者经过舒适优质的护理措施干预,其各个方面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在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中具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临床应用。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从医疗辐射应用的现状入手,在查阅大量医学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医疗辐射对人体的具体危害,并介绍针对医疗辐射危害的相关防护措施与原理,进而总结医疗辐射危害防护的研究进程。
作者:李伟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介绍系统护理干预对乙肝大三阳患者接触者的影响,为阻断家族性传染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家族中发现有乙肝大三阳患者,即对可能的接触者进行评估,排序解除密度程度,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从密切接触、一般接触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阻断了乙肝的传染。
作者:虞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行外科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行外科术患者给予丁丙诺啡进行术后自控镇痛,实验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行外科术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 <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舒芬太尼和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丁丙诺啡低,是一种较安全的镇痛方法。
作者:张静;毛安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针对不同情况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30例,并将此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所取得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对本院所收治的3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17例患者实施单纯修补治疗,对10例患者实施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对3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而在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之后,2例患者出现创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在经过相应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达到痊愈的标准。结论:临床中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致病因素进行明确,并能够严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邱辉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选取治疗后污染的160次胃镜进行清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次,观察组清洗标准根据卫生生颁发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对照组常规清洗消毒,比较两组胃镜清洗效果。结果:经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之后,观察组胃镜的喷嘴堵塞、镜身附着物、内镜表面清洗清洁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胃镜的清洗合格率为100%,对照组胃镜的清洗合格率为88.75%,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规范化清洗消毒运用在胃镜清洗中可大限度保证医疗安全,预防出现医院感染事件,可推广运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0例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存在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00%,显著较对照组80.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采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服务,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距,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在临床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了产妇临床症状,加强了产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屈勤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 ICU 呼吸机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对102例 ICU 呼吸机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 ICU 呼吸机性肺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治愈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一清;符晖;汤石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因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收集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先行药物治疗,再行手术治疗,观察组确诊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从而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席树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