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李佳会

关键词: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 临床特点, 治疗措施,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特点和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严格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其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结果: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烦躁、嗜睡、迟钝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并结合患者的体征、症状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能够明确诊断。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该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小儿喉部黏膜弥漫性炎症,起病急、容易并发小儿喉梗阻引起窒息,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本文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抗生素抗炎和抑制变态反应快,中药具有消肿散结化痰、解毒利咽、泻肺利水强心之功效。加之,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的辅助作用。全方共奏开音润燥、止咳化痰、清热祛风之疗效。

    作者:杜娇娇;高岩;侯春蕾;常香云;柴昶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胃溃疡病人5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人。经胃镜检查后均确诊为胃溃疡。给予观察组患者康复新液和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康复新液每次10ml ,每日3次,口服一个月。奥美拉唑肠溶片每次20mg ,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一个月。仅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每次20mg ,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一个月。除上述治疗方案外,均给予抗生素阿莫西林每次1g ,每日2次,口服使用一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7人;有效人数为8人;无效人数为2人,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2人;有效人数为10人;无效人数为5人,总有效率为81.47%。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9%)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41%)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可提高胃溃疡治疗效果,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副甲状腺癌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发现颈前正中无痛性渐增大肿块2月”入院。查体: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肿大,甲状软骨正上方1.0 cm 处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1.0cm×1.0cm,表面光滑、质韧,边界清,活动度可,偶有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既往史无特殊。诊断为甲状舌骨囊肿。入院后B超示:颈前正中有一大小约1.0cm×0.9 cmX 0.8 cm的实性不均质回声结节,边界清,内部可见点状强回声,结节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引出动脉血流频谱,RI :0.74。手术探查见:肿块位于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光滑、质韧,有完整包膜,大小约1.0cm×1.0cm。术后病理示:颈前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20天入院复查 CT :甲状腺左右叶密度不均,其内可见点状低密度灶,右侧颌下腺下极呈结节样增大,密度均匀,大截面约为1.6×1.9cm,其外侧可见肾形结节影,密度均匀,大截面积约为1.6×0.8cm。B超示:甲状腺双叶大小形态正常,峡部不厚,表面平,实质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CDFI :甲状腺背景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部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功能正常。请外院专家行颈淋巴结II、III区及部分IV 区清扫。术后病理示:颈部左侧6枚及右侧9枚淋巴结可见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未见癌,颈前淋巴结可见少许甲状腺组织及结缔组织增生,少许散在炎性细胞浸润及异物巨细胞反应。术后一周复查甲功正常。监测甲功。

    作者:陈新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经阴道及经腹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外孕者66例,诊断符合率高达97.06%;经腹超声诊断为宫外孕者44例,诊断符合率仅为64.71%;比较两种方法,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P<0.01,x2=23.02)。经阴道超声对体积小(直径<3cm)的宫外孕包块诊断价值更高(p<0.01)。经腹超声对于体积大、位置高的宫外孕包块诊断较好(P>0.05)。结论:TVS 对宫外孕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诊断效果更佳,但扫查范围较小;TAS扫查范围广,但分辨率有限,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机结合二者,可显著提高宫外孕诊断符合率。

    作者:郭英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索的机会,除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安眠药中毒的急救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安眠药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优质护理在安眠药中毒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11月与我院进行急救的68例安眠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清醒、症状消失时间、脑电波、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及时救治和优质护理,察组症状消失时间(38.9±5.6)h、24h、48h 脑电波异常情况(14.71%、0%)、并发症(23.5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纳络酮并及时彻底洗胃、补液、利尿是临床急救安眠药中毒的重要方法,同时良好的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工作,配合临床急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探索

    目的:探讨针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08月-2012年08月小儿肺炎患者1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患儿进行平均分组,设为 A 组与B组。针对B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 A 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配合采用小儿肺炎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的疗程均为一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以及患儿病情好转的情况。结果:比较 A 组患儿与B组患儿诸多的情况发现,在患儿退热的时间以及咳喘好转的时间等诸多情况均为 A 组优于B组(P<0.05)。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A 组也高于B组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后,能够充分发挥出抗炎以及补液等多种作用,并且效果较为明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雷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6排螺旋 CT 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6排螺旋C T 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接诊的52例经临床与手术病理确诊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采用6排螺旋 CT 进行扫描分析,并且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探究6排螺旋C T 诊断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经6排螺旋C T 扫描诊断后,得出19例为单纯性阑尾炎,1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伴有周围炎,13例为阑尾周围脓肿,3例为坏疽性阑尾炎,2例为阑尾穿孔。此诊断结论和临床与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基本上一致。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经6排螺旋CT 扫描诊断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有着很高的诊断的价值,确诊率较高,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当属术前诊断与鉴别有效的方式之一,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借鉴。

    作者:邱国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常规肝切除术与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常规肝切除术与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临床疗效运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比较,并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肝切除术及精准肝切除术。统计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检测肝功指标,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考察两组患者复发状况及生存状况。运用统计学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常规肝切除术组相比,精准肝切除术组在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上均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亦较低(P<0.05)。肝功能指标检测显示,精准肝切除术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高于常规肝切除术组,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含量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术后1年随访数据显示,精准肝切除术组复发率23.1%,常规肝切除术组复发率27.0%;精准肝切除术组生存率84.6%,常规肝切除术组生存率78.4%,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较常规肝切除术而言,精准肝切除术展示出了对患者机体损伤少、疗效好、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峻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管理初探

    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医疗矛盾、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健康管理。

    作者:彭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手足外伤创面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Fleischman [1]等于1992年首次将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术应用于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年来随着对该技术原理不断认识,其在感染或非感染伤口、溃疡、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持续负压吸引具有高效性引流特点,可随时排除创面处积液实现引流区域“零聚集”。李金清[3]等发现持续性负担呀吸引能增强白细胞活性,增强其吞噬作用,减少创面细菌,加速肉芽增生从而促进组织修复。我院烧伤整形外科自2010年引进VSD技术将其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难愈性溃疡,手足外伤等疾病,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现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应用VSD技术治疗39例严重手足外伤创面愈合情况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从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50例剖析

    目的:了解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为50例子宫肌瘤病人作子宫肌瘤动脉作栓塞治疗,半年后作子宫体积、肿痛体积及临床症状等评估并与术前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子宫体积与肿瘤体积缩小,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 UAE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

    作者:袁飞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责任护士负责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责任护士负责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取2010年1-12月每月护理质量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我科实施责任护士负责制后,每月护理质量为观察组。两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护合作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责任护士负责制后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护合作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P<0.05.结论:责任护士负责制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使医护合作融洽,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袁敬芳;杨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在医疗检验工作中,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具有生物危险的物质。本文主要讲诉了血液检验中 HBV 和 HIV 的危险性,通过对检验人员病毒的传播途径介绍血液检验中的防护措施。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工作中的任何一项操作的疏忽均可致感染,提高检验人员技能水平、完善检验用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护的重要措施。

    作者:宋顺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产科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1012年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阴道试产分娩和剖宫产分娩分为两组,比较孕妇见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剖宫产手术后的再次妊娠,剖宫产组孕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都比阴道分娩组来的高,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剖宫产不再是再次妊娠的必要分娩方式,在保证产科的安全性以及严格地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阴道试产,这更有利于提高产科的质量。

    作者:肖鸿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祁东县风石堰镇地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祁东县风石堰镇地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的满意度状况。方法:随机选取祁东县风石堰镇地区1000个农民作为调查对象,按人口学特征进行分组,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以调查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状况。结果:在1000个农民中,对新农合定点医院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者538人,其中年龄越低、受教育年限越高的农民不满意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658人对住院报销总体情况感到满意,301人感到基本满意,不满意者41人,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文盲、经济状况较差者对住院报销制度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农合得到众多人民群众的认可,但还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

    作者:徐后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与意义,为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提供指导,以提升急诊护理工作管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10名急诊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查问卷结果强化医院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柔性管理理论教育,并以此为指导理念进而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措施,应用到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在实践应用中提升急诊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管理素质,全面指导推进急诊护理工作水平。结果: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作为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指导性理念切实提升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急诊部门的患者对此满意度有明显提升。结论: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并应用到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为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进而利于改善或调节现行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护理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对于提高急诊护理工作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作者:马嘉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70例临床诊治与护理

    高血压病患者常导致脑底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该病发病快速、病情危重;治疗不及时,常出现并发症;在脑 CT 与核磁共振的协助下做出早期明确诊断,促使医务人员采取相应正确的治疗手段,对挽救生命与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科学的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与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在小儿短小手术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行短小手术的患儿并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术中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咪达唑仑进行术中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两组患儿麻醉前后SpO2、HR、MAP变化进行比较,MAP、HR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SpO2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在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当中,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精神运动性反应,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胞周期蛋白D与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是一类对细胞周期起关键调控作用的蛋白。这些蛋白中包含一些同源区域,例如细胞周期素盒以及细胞周期素盒之外的其它同源区域[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结合形成复合物,参与不同细胞周期的调控过程。其中:CyclinD -CDK4/6复合物控制 G1期进程,CyclinE -CDK2复合物调控G1/S期转换过程,CyclinA -CDK2复合物对 S 期起关键调控作用, CyclinA/B -CDC2复合物则促进细胞由 G2期进入 M 期。除此之外,细胞周期蛋白还参与一些与细胞周期间接有关的过程。目前,学者们发现在各种人类肿瘤中都存在 Cyclin -CDK 复合物作用失调的现象,因此, Cyclin-CDK 复合物在细胞增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2]。 Cy-clinD已被证实在肿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对 CyclinD 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均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病人60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60例颅内感染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的护理。方法:对60例诊断颅内感染病人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引流管护理,确保引流通畅,严格控制引流速度,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和性状,鞘内注射后加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结果:治愈49例,继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例,死亡4例,自动离院放弃治疗1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颅内感染病人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