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晋萍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我院的47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主要涉及饮食、心理、基本护理等等内容。结果: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其病情得到了控制,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内,患者并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使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预后提升质量效果,让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品质。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方法,使其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90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3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患者结石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在治疗时要以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
作者:陈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细致化护理在初产产妇角色转换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为今后的产妇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初产产妇12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围产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是接受相应的细致化护理,而后对这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母亲角色的适应以及心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初产妇角色转换以及心理状态方面的作用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给予关注并推广。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所形成的至组织溃烂坏死[1]。随着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脑卒中等各种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压疮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果护理不当,在长期卧床的病人中将有很大比例发生褥疮。但目前对压疮的护理尚未有十分有效的手段[2]。我科于2010年7月成功护理了1例糖尿病6年,近一年踝关节内侧皮肤可见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破溃,伴白色渗出物,周边青紫,足部皮肤干燥。2010年9月经治疗康复出院。
作者:李晶;曹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掌握万荣县手足口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万荣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万荣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累计报告421例,报告发病率为18.94/10万,死亡1例,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86:1,手足口病病例集中也出现在5-10月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7.62%,其中又以2-3岁年龄组的为多,占总病例数的80.52%。结论:万荣县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夏秋季节高发的特点,农村高于城区,5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危人群,也是重症病例的高发人群,因此应加强医疗机构的监测、诊治工作,重点做好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面,同时加强爱国卫生宣传活动,积极在效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李彦博;王晓东;贾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精神病产妇施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我院30例妊娠合并精神病产妇施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例合并精神病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均顺利完成,新生儿安全。结论:妊娠伴有精神疾病产妇在施行剖宫产手术时麻醉风险增加,麻醉处理难度大,为保护母婴安全,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在无椎管内麻醉禁忌且病人能配合情况下我们首选腰硬联合麻醉。无论是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或是全身麻醉,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飞;张柏银;邓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健康体检的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查,了解当地的妇女各种阴道疾病的发展趋势以及涂片镜的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000例妇女,对其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测。结果:对健康女性进行体检过程中,检出阴道微生态正常患者547例,失调患者453例,失调患者中阳性率和致病率菌的检出率全部高于微生态正常患者,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伴随着清洁程度的递增,各种真菌、滴虫的检出率呈现着递减的趋势。结论:健康检查的妇女需要重视对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强化公共卫生以及个人卫生的健康知识宣教。
作者:滕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行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为(35.37±1.69),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29.62±1.2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1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8.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医从性,还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医治疗在目前的医疗领域应用也比较广泛,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是未来发展方向,治疗和护理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让治疗效果获得提升,本文对中医护理在外科疾病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作者:刘丹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妇女患有生殖道感染和宫颈癌的情况,对农村妇女预防以及治疗生殖道感染和宫颈癌病症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在2011年12月到2012年12之间调查了本院所在城市附近农村妇女患病情况,共有1484例患者,对她们的病情进行了诊断,得到所患各病症情况的统计数据。结果:农村妇女很少进行妇科病的全面检查,所得数据显示农村妇女患有生殖道感染以及宫颈癌的患者比率十分高,特别是已婚妇女患病几率更高。结论:农村妇女需要经常进行妇女病的检查,以便有效预防患有妇女病,而且农村的医疗单位需要加强先进检测设备的引进,提高检测水平。
作者:侯华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术后康复、物理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仅有研究组实施术后康复、物理治疗。治疗后2周、1个月时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6个月时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等级评估。结果:治疗之后2周和1个月时经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时候,研究组的生活能力的总体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术后康复、物理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肖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对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针灸治疗,观察效果。结果:针灸治疗后,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87.5%,临床检查效果存在很大改善。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针灸治疗效果理想,没有毒副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董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防治作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将入选的5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IMT ,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HOMA -IR、血清hs -CRP、MMP -9水平。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2周时颈动脉IMT 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显著变小(P<0.05),血清hs -CRP、MMP -9、FPG、HbA1c、TC、TG、LDL -C、HOMA -IR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血清 hs -CRP、MMP -9水平,减轻血管炎性反应,加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有益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防治。
作者:熊玲;肖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7例患者均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05min ,平均为(74.8±19.5)min ,术中出血量75~195ml ,平均为(118.0±28.5)ml。随访2年,疗效为优者37例(64.9%),良者15例(26.3%),差者5例(8.8%),总有效率为91.2%。术后约14周患者可自行行走,活动自如。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海洋;葛武;毕正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χ2=6.7935,P=0.0091)。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一定程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对患者靶器官的保护作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会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术后呼吸抑制在麻醉治疗中出现的比较多,该并发症属于呼吸道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患者出现浅短性呼吸,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吸一秒量(FEV1)和高呼气流速(PEFR)均下降,患者有通气障碍存在,患者的呼吸停止,导致了低氧血症以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出现。低氧血症的类型根据划分来看有两期,早期和晚期,早期一般都是因为麻醉药物和并发症所导致的,大约会在术后持续2小时,晚期则是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物和并发症所导致的,大约会持续1周,大部分都是高龄患者。
作者:冯艳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接受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8例患者对比观察,患者均采用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每组病例数为24,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其动脉血气变化。结果:采取常规护理的24例患者中有11例治疗得以顺利完成,勉强完成治疗的患者有4例,另有6例患者更换为有创机械通气,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而放弃治疗,另有2例患者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导致死亡;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中仅有2例更换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剩余22例均顺利完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论:舒适护理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作者:解晓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小儿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9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采用阿奇霉素的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红霉素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1.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的治疗,能够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郭欣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药学保健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药学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药学服务领域之中,从而实现了药物应用效果的逐步改善。本文就从临床药学领域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原因分析出发,对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措施和价值进行了分析。
作者:熊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是为医学检验结果负责,让医学检验结果更加真实有效,提升医学检验的质量,对医学检验分析前的各环节和步骤都进行关注,去提升精确度。医学检验前的质量保证,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其时效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因为其实患者的病情直接反馈信息。
作者:单玉增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