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评估分析

郑彬

关键词:肺部低剂量, 常规剂量, 螺旋CT扫描, 扫描参数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方法:将70名患病儿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组采用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计算和分析两组儿童的CT扫描放射剂量.结果: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放射剂量是常规剂量扫描的33.3%.结论: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放射剂量约为常规剂量扫描的1/3,在肺部小结节、肺门淋巴结肿、肺部炎性渗出等筛查中仍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治疗和清宫术对稽留流产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及清宫术对稽留流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稽留流产患者75例, 采用随机分为3组,各25例,联合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药物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单纯手术组:直接清宫.结果:联合组完全流产率高,出血时间短,出血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用于稽留流产成功率高,出血少,增加一次清宫成功率,减少患者疼痛,间接减少清宫并发症.

    作者:张黎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探讨影响头部三维适形放疗摆位重复性的诸多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 在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部疾病时,对影响其摆位重复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60例头部肿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在患者做好摆位后,观察 X、Y、Z轴值.结果 测试结果显示,X轴的平均误差为1.7±0.44,Y轴的平均误差为1.2±0.37,Z轴的平均误差为2.2±0.90,从而可知影响治疗的因素.结论 经过试验可知,对影响摆位的因素加以有效的控制,可以确保三维适形放疗摆位的准确性.

    作者:李艺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地塞米松联合葡萄糖酸钙辅助缩宫素预防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葡萄糖酸钙辅助缩宫素预防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6年8月到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高龄剖宫产产妇218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在术前静脉滴注l0葡萄糖酸钙20ml+地塞米松l0mg,并于胎儿娩出后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单纯在胎儿分娩后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12h内的出血总量.结果:联合组产妇总出现量(255.24±5.43)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葡萄糖酸钙辅助缩宫素治疗,产妇出血量较单用催产素明显减少.

    作者:池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福建省漳浦县高脂血症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福建省漳浦县成年居民血脂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漳浦县成年居民1045人,测定人群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及载脂蛋白(apo)、血压、血糖.结果 调查人群中高甘油三酯(TG)比例为27.27 % (285/1045) ,高总胆固醇(TC )为13.97 %(146/1045)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7.89%(187/1045)、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6.84%(176/1045).全组高脂血症检出率为41.24%.logistic 回归结果表明调查人群血脂异常(高TC和或高TG)患病率与性别、年龄、BMI、血压、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 调查人群的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为男性、老年人、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

    作者:林辉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辽宁省2010-2012年流动人口结核病登记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10-2012年辽宁省流动人口病人登记情况,为了解我省流动人口发病现状,为采取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辽宁省2010-2012年登记患者总数以及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特征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省登记肺结核患者74868例,其中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3352例,占全省肺结核患者总数的4.48%;流动人口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方面,15-44岁年龄组占流动人口患者总数的76.82%,男女性别比为2.26︰1;不同职业分布中,流动人口患者中家政、家务及待业所占比例高,占46.48%,其他、农民、民工居次之分别占12.41%、11.25%、10.44%.结论辽宁省流动人口疫情成上升趋势,需加大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力度.

    作者:钟威;毛宁;曹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百草枯定性监测试纸的设计思路

    目的:拟设计一种快速检测百草枯的试纸.方法:Na2S2O4 ,分子量 174.11,在碱性条件下与百草枯中的有效成分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反应变蓝色.结论:适用于快速定性定量尿中或胃液中的的百草枯含量.

    作者:耿英豪;王建树;王雪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应用分层次管理方法后管理的效果.方法:2011年3到2012年3月,在我院抽取护理人员60名,按职称均分为两组,每组30人,分为分层次管理措施组30人,为实验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管理措施30人,为对照组.12个月后对这两组负责的患者做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两组模式的反响.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考核,考察其对专业技能,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分层次管理组患者对护士满意率为94%,高于常规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85%.调查前两组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无太大区别,实验后两组人员的掌握程度相差较大,分层管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运用分层次管理来管理护理人员,可提高医院护理人员专业修养及工作态度,适宜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周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利尿剂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当心力衰竭表现为舒张功能明显降低而心脏泵功能尚正常或轻度减低时,可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而神经一内分泌系统长期过度激活是慢性心衰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酮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心衰治疗的关键.适量合理的利尿剂可能明显改善心哀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本文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不同利尿剂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给予介绍,以了解目前利尿剂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周松兰;皮延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超声诊断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与前置胎盘的关系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1010例孕妇早期妊娠妊囊的位置以及查看胎盘是否前置,以此进行分析妊囊位置低下和前置胎盘的关系,以便尽快做出各种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2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010名孕妇经超声观察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情况,以及孕妇是否发生前置胎盘.结果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的有220例,此外发生前置胎盘的有80例,其中妊囊位置低下且发生前置胎盘的孕妇共有47例,超声诊断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较大.结论发现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时,提示前置胎盘的可能性,因而应尽快做出保胎或者终止妊娠的决策,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王美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头位难产的识别与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识别与临床处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119 例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86 例,其次为宫缩乏力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15 例,产道异常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13 例,严重胎头位置异常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5 例.终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为 88 例,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为31 例.结论 头位难产的发病率很高,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的致病原因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需要在分娩过程中进行密切的监测,选择为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陈莉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96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症状肌注维生素D3的疗效观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正生长的骨骼因缺乏维生素D,在成骨过程中不能正常沉着钙盐,导致骨软化并可致骨骼畸形而命名.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据有关资料统计,如不加强预防,发病率与出生率成正比趋势,同时在发病的时候,特别是在早期症状发生时,如果单纯依靠光照射疗效不够显著,应用传统的口服给药途径影响吸收.因小儿消化功能尚不完善,或患儿腹泻,加之北方地区早春晚秋及冬季三个季节日照时间短等特点,由于气候所致加之所采取的方式有限等,均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使多数患儿病情发展加重甚至导致骨骼畸形及影响生长发育.我们从2010年~2013年对96例佝偻病早期症状的小儿进行了维生素D3肌肉注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董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论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的120指挥调度系统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本文以营口市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改造为例,结合日常实际工作介绍改造前后的工作效率对比和该系统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者:李绪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心肌梗死致心脏破裂死亡后抛尸一例

    简要案情2009年7月5日晚9时许,某男,62岁,被人发现死在通往某县污水处理厂的砂石路上.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尸长165cm,发长8cm.尸斑呈淡红色,位于腰背部等低下未受压部位,压之褪色.尸僵形成,位于肘、膝等大关节部位.颜面部稍青紫肿胀,右前额0.25cm×0.2cm挫擦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5mm,眼球睑结合膜点状出血,口唇紫绀,下唇粘膜1.2cm×0.2cm、0.1cm×0.1cm粘膜下瘀血.

    作者:胡松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短效硝苯地平片对重度血压增高的脑出血治疗观察

    目的:对短效硝苯地平片治疗重度血压增高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重度血压增高脑出血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短效硝苯地平片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7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13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血压增高脑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短效硝苯地平片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桂玲;江梅;杨乃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绩效考核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绩效考核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绩效考核的优势.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3年7月我院护士共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使用一般考核的方法,实验组使用绩效考核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护士的幸福感、工作压力.结果:实验组护士幸福感更高,护士工作压力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使用绩效考核方法可以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并提高护士幸福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权开花;齐永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R)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该病与靶器官损伤、血压、血脂、血糖、年龄、病程、血管活性物质等相关.了解掌握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干预及治疗.

    作者:张聪;谢伯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医药辨证分型配合按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辨证分型配合按摩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中药内服和外敷、中药辨证分型以及按摩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5~36个月,平均(26.5±3.7)个月.疗效判定为:优90例,良29例,好转7例,无效4例,优良率为91.54%.结论:中医药辨证分型配合按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宏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探究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把42例溶血血液标本(对照组)和40例正常血液标本(实验组)进行分析,然后对两组中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对比,以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CHOL、ALT、Alb、TBIL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高,而ALP、Glu等指标则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溶血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血液细胞中的AST、ALP、ALT 、Glu等生化检验项目产生影响,因此,应对溶血现象的发生积极有效预防,以使检验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

    作者:张先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关于经腹输卵管结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的探究

    目的:探讨能够引发经腹输卵管结扎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站在2002年3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80例经腹输卵管结扎,且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在本站施术条件相当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对象80例(对照组),对所有手术对象切口感染的原因和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感染因素、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导致经腹输卵管结扎手术对象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手术持续时间及手术对象既往下腹部的手术史,均与切口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呈现正相关性(P<0.05);手术持续时间在30min左右,相对危险度较低,有既往下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达56.25%.结论: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持续时间长、难度较大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并且在术前认真调查节育对象的下腹部手术史.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产后失血性休克21例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式.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21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失血性休克发病率为0.14%.病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致产后出血.治疗采取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结论:及早止血,纠正休克,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子宫切除率,避免产妇死亡.

    作者:杨利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