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并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总并发症为5.6%,对照组总并发症为27.8%;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疗效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死.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较低.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剂型优势互补,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文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米非司酮在流产残留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100例,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人工流产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和克龄蒙组,每组各有50例人工流产残留患者.其中对米非司酮组中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药物的治疗,而对克龄蒙组中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采取克龄蒙药物的治疗,且两组患者均配合抗生素使用,对两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人工流产残留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其疾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相对于克龄蒙组中的人工流流产残留患者,米非司酮组中患者的中途改清宫率较小,且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工流产残留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其疾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而其中相对于包块直径大小在15mm至25mm之间人工流产残留患者比包块直径大小在15mm内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较短,且成功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人工流产残留患者进行相应的保守治疗时,相对于采取克龄蒙药物,采取米非司酮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且出血时间较短较短,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钱叶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匹伐他汀对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我中心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管理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匹伐他汀进行治疗,1个疗程(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确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1个疗程(4周)的治疗,治疗组在GLU、HDL-C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 匹伐他汀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海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这种药物在临床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使用左氧氟沙星这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91例患者,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不良反应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良反应的类型有全身性的损害,肌肉、骨骼肌的损害,心血管、血液的损害,外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的损伤.其中静脉给药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的反应.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不同的原因而且还具有多种的临床表现方式,在用药时控制好使用剂量以及加强监测,能够使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郝东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霉素5mg? kg-1? d-1 ,分2 次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呕吐消失、腹胀减轻、胃潴留消失等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小剂量红霉素+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1组患者运用丙戊酸镁+利培酮进行治疗,2组患者运用丙戊酸镁+利培酮进行治疗,3组患者单纯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在开始治疗时就联合应用丙戊酸镁,分别在治疗前后的2周及治疗后4周评定患者的阳性率及阴性症状.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PANS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两周末,2组比其他两组的PANSS评分更具差异性,4周末未见明显差异.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MD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两周及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前两组的差异也较为显著(P<0.01).结论:对伴有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选择联合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进行治疗,这样不但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同时还能够明显的降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羊膜穿刺术注入利凡诺,研究组则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使用,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妇中完全流产85例,不完全流产32例,失败3例,完全流产率达97.50%;对照组产妇中完全流产65例,不完全流产42例,失败13例,完全流产率为89.1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5).研究组产妇的引产至宫缩时间及宫缩至分娩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10.25,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能有效提高完全流产率,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缩短产程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引产方法.
作者:周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对其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患者的随机分组,设为D1组与D2组.针对D1组的66例RA患者,选择桂枝芍药知母汤给予治疗,针对D2组66例RA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对比D1组患者与D2组患者完成治疗后与治疗前的临床症状特点,患者体征的变化,对患者进行理化检验后的结果.结果:针对两组RA患者完成有效治疗后,D1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D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差异显著(P<0.05).在患者休息痛、患者关节肿胀数等一系列指标,D1组患者优于D2组患者非常明显.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治疗,效果表现良好,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得到了显著改善.
作者:汪敏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银翘含漱液用于内科住院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150例内科住院并伴有口腔并发症的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两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银翘含漱液,常规组采用朵贝尔氏液,两组的使用方法均为含漱,使用时间为晨起、睡前和饭后.治疗7d后观察效果.结果:从细菌培养菌数量上来看,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从治疗效果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以P<0.05.结论:银翘含漱液用于内科住院患者口腔并发症有显著优异治疗效果.
作者:朱荷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6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等指标,分析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前FT3(2.25±0.78)pmol/L,FT4(7.07±1.18) pmol/L,TSH(9.86±2.21)mU/L,治疗后FT3(5.27±1.18)pmol/L,FT4(15.16±1.26) pmol/L,TSH(3.31±1.03)uM/L.治疗前后比较,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使用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治疗能够明显降低TSH,提高FT3、FT4水平,是治疗亚临床甲减的良好选择.
作者:揭苏平;古观保;陈东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用普荼洛尔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甲组36例采用垂体后叶素10U静脉缓注,继之以0.2-0.4U/mim持续静脉滴注,普荼洛尔20mg,每日3次口服,乙组36例采用生长抑素肽首剂250ug静脉缓注,继之以250u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甲组总有较率31(86%),乙组30(83%),p>0.05,两组止血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甲组5/36(13.9%),乙组4/36(11.1%),两组比较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用普荼洛尔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较好,不良反应与生长抑素相当,价格明显低于生长抑素,使用方便,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冠心病支架植入手术是现阶段比较新型的常规手术治疗方案,一般在手术的后期需要进行强化抗凝和抗血小板配合治疗来减少胃肠道和消化道出血等不良术后事故的发生.一般通常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来作常规治疗,但是副作用会对前列腺素的生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损害胃肠黏膜形成穿孔.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泮托拉唑明显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且安全可靠,推荐在临床进行使用.
作者:孙艳;李博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两种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6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在麻醉中,治疗组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联合异丙酚20 ml;对照组注入0.75%罗哌卡因20 ml联合异丙酚20 ml.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麻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循环、呼吸系统干扰小,阻滞时间长,药物不良反应少,易于术中管理,因此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异丙酚麻醉是肛肠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选择.
作者:包国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探讨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新赛斯平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康力龙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定期对患者行血常规检查及肝肾器官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患者血常规检查发现各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7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有肺部感染、血清病、皮疹发生,且患者肝肾功能均受到轻度损伤,经药物处理症状消失未影响疗效.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行新赛斯平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常规指标,且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具有十分显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验证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卡孕栓具有良好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妇产科中随机挑选60例剖腹产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30例产妇在剖宫产术后,遂即将卡孕栓1枚(1mg)放入阴道前壁下1/3处,用手指按压数分钟至药物溶解吸收;对照组不做其他特殊处置,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比较应用卡运栓对剖宫产术后的出血量的影响.结果术后及产后24h内出血量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孕栓在剖宫产术后有良好的预防出血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潘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畸形子宫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临床疗效.方法 :对57例早期妊娠合并畸形的流产病例均采用药物流产方法,即:米非司酮75mg ×2(早50mg,晚25mg)口服,d3晨空腹米索前列醇600ug.结果 :完全流产率40/57(70.2%),不完全流产率15/57(26.3%),失败率2/57(3.5%).对15例不全流产、2例失败者行刮宫及吸宫术,手术操作容易,穿孔率及漏吸率0.B超用于诊断孕期畸形子宫准确率高.结论 :畸形子宫终止早期妊娠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较为理想,B超是诊断孕期畸形子宫较理想的手段.
作者:马海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阿仑膦酸钠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DXA证实的骨质疏松症以及骨量减少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两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抗甲状腺药物以及钙尔奇D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加钙尔奇D联合治疗,同时伴随阿仑膦酸钠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并进行系统对比.结果:经过复查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股骨颈、桡骨远端三分之一处的BMD有提高, 观察组患者的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三分之一处的T值、Z值、BMD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变.两组治疗后临床改善情况和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的骨质疏松以及骨量减少采用阿仑磷酸钠联合治疗具有临床可行性,同时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彩格;唐蔚东;袁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自拟安神解毒饮在戒毒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有机分为治疗组18人,对照组18人,分别给予常规戒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戒毒安神饮.结果:治疗组的18人均没产生药物依赖,控制戒断症状等各方面都比对照组显著.结论:自拟解毒安神饮借助中西结合,能有效清除吸毒者的心理依赖和迁延症状,使吸毒患者重新安全的步入社会.
作者:王重亨;罗友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和茵栀黄口服液联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复合乳酸菌胶囊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3.33%,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退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且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住院治疗.
作者:龚俊霞;王少芳;陈琳;翟艳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总结了逍遥散在几种常见妇科病种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玉丽;刘满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治疗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急性细菌性膀胱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氟哌酸200mg,3次/天,口服;呋喃坦叮100mg,3次/天,口服.对照组用呋喃坦叮100mg,3次/天,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6%,复发率6.25%;对照组治愈率78%,复发率25.4%.结论 氟哌酸、呋喃坦叮联合治疗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刘通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原发性高血压史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的因素很多,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血压升高,可能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1].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尽早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联合治疗则是降压达标的有效措施. 本文主要就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桂枝茯苓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和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全身治疗配合局部用药,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变部位抗生素的吸收,增强疗效[又可活血化瘀,散结消征.
作者:张凌燕;王红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我院儿科收入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治疗,均治疗3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 %(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均有所改善,两组相比,咳嗽、呼吸困难、哮鸣音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PEV1)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在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止咳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和阿奇霉素,考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等方面改善的程度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段荣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短效硝苯地平片治疗重度血压增高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重度血压增高脑出血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短效硝苯地平片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7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13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血压增高脑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短效硝苯地平片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桂玲;江梅;杨乃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吡咯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和吡咯列酮联合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的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和用餐2h后的血糖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而且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咯列酮治疗2型糖尿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总结四君子汤配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46例慢性泄泻患者分为中药组合西药组,每组各23例,中药组采用四君子汤配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86.9%;西药组总有效率6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可以起到健脾强肾、滋阴祛湿、固本止泻的作用,可彻底祛除病根,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沈晓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四逆散具有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之功效.本文结合自身体会,通过临床经验证明:使用该药对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痢疾,阑尾炎,痛经,月经不调,梅核气,乳腺疾病,阳痿等病,常常能取得较好之疗效.
作者:李根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种植体周围炎病例资料35例,行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后,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药物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后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对种植体周围炎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霍俊峰;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二仙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及更年安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仙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 二仙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值得研究应用.
作者:白东燕;范顺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内科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3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小剂量硝普钠和多巴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效果,安全可靠,费用低廉,值得基层推广.
作者:马国臣;颜景荣;赵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为寻找佳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儿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儿40名.对照组患儿采用糖皮质激素等吸入治疗(常规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其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等指标均由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两组患儿FEV1(L)、PEF等指标治疗前没有差异性,患儿治疗后,两组患儿指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儿改善效果更好FEV1(87.2±10.5VS70.1±8.2).结论:临床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好,患儿用药后副作用较小,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胃溃疡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00例胃溃疡患者,其中80例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另外120例增加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标记为治疗组,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治愈82例,好转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治愈和好转患者随访1年,对照组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2%,治疗组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6%,对照组的复发率远远高于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而言,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胃溃疡效果好,降低了复发率,在实践中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研究组为91.7%,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前后CSS与NIHSS评分变化明显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峰;汤武装;王国祥;施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3至64岁,平均34.2岁,血清胆红素为136.8-784.3u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89-432u/l,黄疸持续短21天,长62天,平均36天,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16例,慢性淤胆型肝炎24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27-60岁,平均31岁,血清总胆红素112.6-683.6u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78-372u/l,黄疸持续短23天,长66天,平均34天,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11例,慢性淤胆型肝炎19例.所有病例均除外肝内占位性病变及肝外梗阻性淤胆.
作者:谢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奥扎格雷钠探讨即兴脑梗塞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80例脑梗塞进行跟踪治疗,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加奥扎格雷钠进行双重治疗,而对照组则只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记录并且观察两个小组的神经功能NDS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52.5%与82.5%,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奥扎格雷钠组(P<0.05),并且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没有明显的异常状况.结论:在脑梗塞中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能帮助患者神经系统恢复,拥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疗效.
作者:宋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近四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扩血管、抗栓、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黄芪注射液,14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为81.67%,观察组血瘀证阳性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生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多发骨转移性疼痛患者临床特点,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VRS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判断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1.90%,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骨转移性疼痛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栋才;张朝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治疗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动脉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叶酸组60例,依那普利对照组60例,依叶组患者口服依那普利叶酸片,依那普利组患者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d,疗程3个月.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量血压、检测baPWV、测定血浆Hcy,随访3个月后测得二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baPWV 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依那普利叶酸治疗3个月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baPWV值较前明显减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依那普利叶酸治疗,在改善血压同时可明显减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易昌和;陈建丽;刘国;金晓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合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满仓;王玉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异丙酚无痛人流中的口服或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中的作用进行观察.方法:对我站收治的60例进行无痛人流的患者进行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是在进行手术之前4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患者为观察组,一组是在手术之前没有服用任何药物位对照组,通过对两组进行麻醉效果,宫颈松弛,用药量及手术的时间,追加药物的例数还有注药前、注药后2分、术后的血压、心率及呼吸的变化加以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的观察,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颈松弛、用药剂量、手术所用的时间、追加药物的次数都有明显的差异(P<0.01);观察组在注药前和注药后2分,对手术后的血压、心率及呼吸的变化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对照组在术后的血压、心率和注药前进行比较得出有显著的差异(0.05>P>0.01).呼吸暂停的有4例.结论:在异丙酚无痛人流术前口服或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可以软化宫颈使宫颈变得松弛,减少在手术中的大量出血和一些不良的现象出现,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及安全有效的扩张宫颈的方法,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冉华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甲硝唑注射液漱口对慢性牙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用甲硝唑注射液10ml漱口,3次/日.用药一周,用药前做一次洁治,治疗期间未用任何其它治疗牙龈炎的药物.结果 用甲硝唑注射液漱口治疗后,50例慢性牙龈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牙龈肿胀50例,明显有效15例,中度26例,轻度16例,无效3例,改善率94%.溢脓13例,明显有效3例,中度5例,轻度2例无效2例,改善率69.2%.出血50例,明显有效20例,中度10例,轻度14例,无效6例,改善率88%.牙痛24例,明显有效5例,中度9,轻度5例,无效5例,改善率79.1%.口臭24例,明显有效12例,中度6例,轻度5例,无效1例,改善率95.83%.结论 慢性龈缘炎是牙龈病中为常见类型,利用甲硝唑漱口治疗牙龈炎的优点在于使药物通过口腔黏膜吸收,高浓度药物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因牙龈炎多由口腔内的厌氧菌感染所致,用甲硝唑治疗有较高的针对性,从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此法简便经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10~16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妊娠10~16周的孕妇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临床资料,将所有选取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采用不同的方法终止妊娠,并详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完全引产35例(83.33%),不完全引产5例(11.90%),对照组完全引产29例(66.67%),不完全引产6例(14.29%),两组完全引产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对比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10~16周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跃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替吉奥与氟尿嘧啶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210例,随机采取替吉奥(观察组)或氟尿嘧啶(对照组)治疗,已完成为期2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预后情况,比较两种药物之间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药物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及恶心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替吉奥或氟尿嘧啶治疗,均对不同时间段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无明显改善,但替吉奥对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及腹泻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不适感.
作者:王春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养阴潜阳类中药治疗围排卵期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宫宁汤(生地、玄参、麦冬、白芍、地骨皮、女贞子等)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治疗围排卵期子宫出血有甘寒养阴,育阴潜阳的疗效.
作者:乔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甲硝唑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虽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不良反应.笔者联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以及复习相关的参考文献后,对甲硝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关的联合用药策略,旨在增加甲硝唑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何胜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将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独采用甲氨喋呤进行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成功率高达92.25%,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2.25%.组间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方式疗效高于单独用药方式,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副作用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药膏外敷联合祛毒汤熏洗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应用硝酸甘油药膏外敷联合祛毒汤熏洗治疗53例作为治疗组,单纯应用药膏联合祛毒汤熏洗70例作对照组,7天为一疗程,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5%,对照组有效率为57.1%(P<0.01).结论硝酸甘油药膏外敷联合祛毒汤熏洗治疗肛裂疗效显著.
作者:高洪升;韩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双环醇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双环醇片(150mg/d)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一般保肝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TBiL和AST浓度水平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采用口服双环醇治疗,提高肝功能的恢复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服用方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钱锡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经方合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小青龙汤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状况,并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回访,观察患儿病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2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79.31%,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48.28%,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情况,对照组出现2例并发症;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1例患儿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结论 经方合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利福平注射液对老年初治肺结核的疗效情况,并评价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我所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2例肺结核(初治)自费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异烟肼治疗.对照组加用利福喷丁胶囊.实验组加用利福平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热、咳嗽、盗汗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老年初治)疗效好、起效快、副反应少.
作者:易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观察甲氨蝶呤在腹腔镜宫角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治疗效果来判断甲氨蝶呤是否作为可配合该术的常规治疗方法.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60例未破裂的宫角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在行腹腔镜宫角妊娠切开取胚术后,将甲氨蝶呤20mg注射于子宫创面.对照组(30例)单纯行腹腔镜宫角妊娠切开取胚术.在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血β-HCG下降水平,持续性妊娠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短期内血β-HCG下降水平较对照组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术后10天后血β-HCG下降水平及其他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宫角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甲氨蝶呤在短期内可致血β-HCG水平下降明显,但远期观察与对照组β-HCG水平下降无统计学差异,可不作为术后治疗的常规用药,将宫角妊娠病灶尽可能完全清除是该病治愈的关键.
作者:赵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休息,强心,利尿,限盐、卡托普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总有效率98.45%明显高于对照组78.35%,两组比较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麝香保心丸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婷;孙洪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应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 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老年患者均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其中37例同时服用比索洛尔(归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疗效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7.14 % [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9%(36/37),对照组为80%(28/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可改善患者心电图表现,稳定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艾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泮托拉唑,规格为40MG/支,为白色粉剂(国药准字H19990170),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主要用于十二指肠、胃溃疡、急性粘膜病变、复合性溃疡等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规格为1.125/支,为白色粉剂,(国药准字H20093315),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主要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中度、重度感染.2012年2月至2013-08,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以上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我们对此现象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儿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脱水者口服ORS或静脉输液,对照组常规ORS口服或静脉输液,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治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95%,对照组67.7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腹泻治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与对照组相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能快速改善秋季腹泻急性期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袁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在缺铁性贫血中的重要性. 方法共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35例,做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对HP阳性者又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给予琥珀酸亚铁及抗HP治疗,B组给予琥珀酸亚铁及安慰剂治疗. 结果接受治疗的A、B两组贫血均有显著改善,但A组血红蛋白(Hb)上升更明显. 结论 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关系密切,抗HP治疗可加快提升贫血患者Hb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耀顺;杨白梅;王芳;赵鹏飞;汤桂梅;王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均采用含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共9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方案均以2周为一周期,贝伐珠单抗5mg/kg静滴,d1;雷替曲塞2mg/m2静滴15min,d2;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1h,d2;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穿孔、出血、高血压、血栓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性粒细胞减少、伤口愈合、蛋白尿等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9例患者中有1例在化疗后出现直肠出血(隐血试验阳性),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6周期化疗,在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预防和减轻了雷替曲塞和贝伐珠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级及二级以上治疗中能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和控制肿瘤进展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金娜;杜丽英;杨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润燥养肤汤加减联合当归紫草软膏外涂治疗手足皲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50岁以上患者94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对照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1.11 %,对照组为 75.5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 .结论:中药润燥养肤汤加减联合当归紫草软膏外涂治疗手足皲裂疗效可靠,安全简便.无副作用.
作者:王晓军;张雅云;马俊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比较加强龙和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MP组和DX组,MP组给予加强龙治疗,DX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DX组血糖升高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MP组,且P<0.05.结论:加强龙和地塞米松在治疗突发性聋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加强龙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较小.
作者:古观保;卢小粮;叶芳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伟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发现了耐药菌的产生.随着更多的抗生素特别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生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是携带mecA基因、编码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导致耐甲氧西林、所有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青霉素酶抑制剂抗生素的葡萄球菌.它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该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感染多发于免疫缺陷患者、老弱患者及手术、烧伤的患者、极易导致感染暴发流行,治疗困难、病死率高[1].因此引起了医药界的极大关注,本人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耐药趋势和治疗措施的有关文献整理如下:
作者:杨灿宇;孟凡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发生率.方法:外科手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术后行持续静脉镇痛,药物配方: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0mg+咪唑安定5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至100ml.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1ug/k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的镇痛评分、副反应.镇痛效果采用四级评分法:I级为完全无痛;II级为轻微疼痛;III级为疼痛,可以不用镇痛药;IV级疼痛明显,需另用镇痛药.同时记录48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结果: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高于芬太尼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组有3例发生皮肤瘙痒,均无呼吸抑制.结论:舒芬太尼作为新开展使用的强效镇痛药,在静脉自控镇痛领域确实优于芬太尼,且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东;俞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胃痛是脾胃病中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云南省中医院脾胃科应用中医理论诊治该病,积多年临床经验,颇有收效,已列为该科治疗优势病种之一.有幸在该科跟师进修半年,随师临证,目睹诊治该病辨证分型、选方用药的关键,随证加减的灵活,疗效的显著,无不彰显中医药诊治该病的优势.
作者:杨文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法,治疗组则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入康艾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不仅可以保证乳腺癌治疗效率,同时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治疗的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红艳;罗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急性期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各类抑郁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单盲对照治疗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2周时西酞普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较高,且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西酞普兰治疗组见效较快,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作者:孙洪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6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用药,利尿药,正性肌力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50mg溶于5%G.S500ml持续点滴.观察其左心衰竭症状改善程度.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硝普钠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作者:冯占武;梁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疾病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2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能配合随访,接受跟踪调查.在我站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置入LNG-IUC,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结果:与LNG-IUC放置前月经量比较,放置后均有改善(P<0.05).放置后12个月与9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月经规律.子宫内膜厚度在LNG-IUC置入后3个月,明显薄于治疗前(P<0.05),内膜在3个月均恢复正常.不良反应以乳房胀痛、白带异常、轻微腹部胀痛等为主,随LNG-IUC置入时间的延长,而渐消失或减轻.结论:子宫内膜疾病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可减少孕激素口服引发的不良反应,避免子宫切除,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使预后获得明显改善.
作者:孟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总结卡托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3.3%,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症状.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卡托普利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药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潘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当心力衰竭表现为舒张功能明显降低而心脏泵功能尚正常或轻度减低时,可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而神经一内分泌系统长期过度激活是慢性心衰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酮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心衰治疗的关键.适量合理的利尿剂可能明显改善心哀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本文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不同利尿剂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给予介绍,以了解目前利尿剂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周松兰;皮延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对气管插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搜集2010年2-4月到就诊的54例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人,分别在利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及丙泊酚进行手术诱导,等到患者的意识消失以后再给予琥珀胆碱.一会之后再分别给各组患者2mg/Kg的丙泊酚、1mg/Kg的艾司洛尔以及1ug/Kg的瑞芬太尼.40秒后就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步骤.医务人员要及时.准确记录下患者进行诱导前、插管前及插管后一段时间内的心率和血压水平.结果:将三组患者的进行各项步骤时的状况相比较,发现诱导前患者的收缩压及心率明显高于插管前,插管后在一定时间内其收缩压和心率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上升(P<0.05).另外,丙泊酚组和艾司洛尔组的患者在插管后的收缩压较大(P<0.05).丙泊酚组插管后的心率也有所增加(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的患者,要想有效地减小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反应,就要在插管前40秒给予2mg/Kg的丙泊酚及1mg/Kg的艾司洛尔.
作者:陶加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8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治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疗效甚佳、确切,对眼部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应用奥曲肽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为临床使用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将收治的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使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36例联用云南白药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率为16.7%高于观察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发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揭苏平;古观保;陈东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52例晚期乳腺癌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0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两组,观察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达总有效的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吉西他滨组出现Ⅲ、Ⅳ级静脉炎发生率较长春瑞滨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治愈率较高,毒副反应较轻,提升了安全性,易于被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峰;胡二斌;李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临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文献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在流行性腮腺炎性脑炎、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消肿型胰腺炎及肺性脑病等相关疾病上应用广泛,并具有显著效果.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应用安全方便,临床效果确切,但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危害患者健康.
作者:王涛;朱大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与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临床医生对早发型相对较熟悉,而对晚发型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本文参阅国内文献对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病因、诊断、预防与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术尔泰预防急性穿孔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17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尔泰应用组120例(治疗组),未应用术尔泰组55例(对照组).两组在切除阑尾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膜,吸除残液,治疗组再加用200mL术尔泰浸泡5min吸除残液.阑尾切除腹膜缝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术尔泰及0.3%的稀碘伏切口浸泡3min.比较两组术后肠粘连再次发生率.结果 使用术尔泰组切口愈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都较对照短,术后恢复快.一个月内出现肠粘连及术后未出现肠粘连率分别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尔泰降低了肠粘连的发生.结论 术尔泰具有抗炎,预防和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丁明勇;熊明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人参归脾汤源于<济生方>,心悸中气血亏虚型的病机在于脾虚运化失职,不能产生足以供给心脏血液资滋,导致心失所养而发悸动.人参归脾汤组方标本兼治是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的要药.
作者:范春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给予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51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每天一次.治疗两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慢性乙肝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乙肝重型肝炎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HBV-DNA拷贝数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慢性乙肝重型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降低死亡,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春勇;刘占伟;宋建华;董珂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3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田会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基础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60例在静脉基础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瑞芬太尼(A组,n=30)与芬太尼(B组,n=30)对术后苏醒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A组选取患儿麻醉时间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睁眼时间及管道拔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儿恶心、呕吐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9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行小儿静脉基础麻醉,不良反应不明显,术后可尽早苏醒,明显提高了围术期安全性,为患儿手术的成功及术后尽快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李凌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索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点;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同时应用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静点,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糖,血脂及两组血流速度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血脂,血糖 ,血流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阎广会;杨桐;朱华林;苏玉莲;张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葡萄糖酸钙辅助缩宫素预防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6年8月到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高龄剖宫产产妇218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在术前静脉滴注l0葡萄糖酸钙20ml+地塞米松l0mg,并于胎儿娩出后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单纯在胎儿分娩后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12h内的出血总量.结果:联合组产妇总出现量(255.24±5.43)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葡萄糖酸钙辅助缩宫素治疗,产妇出血量较单用催产素明显减少.
作者:池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应用头孢噻肟进行短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共58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各有患者29例,2组均接受头孢噻肟进行治疗,剂量有所分别,另选本院2009年收治的细菌性腹膜炎患者29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头孢噻肟药物剂量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应用头孢噻肟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宇;石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干扰素治疗老年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发展分别选用长效、短效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巴韦林.结果 41例为TR,9例为SR,其余10例为NR,TR、SR、NR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8.3%、15%、16.7%.结论 如使用干扰素对老年丙肝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医生应控制好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症状,以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从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罗纪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的治疗疗效.方法:以2009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脑胶质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疗效对比分析.观察组采用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术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产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为56.52%,而对照组有效率为25.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68,P=0.037<0.05).1年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年、3年生存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长远生存率,且无明显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较为安全.
作者:钟喆;何正文;杨杰;任年军;涂泽斌;邓智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自制五子复聪散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耳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治疗,每周一次,辅以口服激素及抗生素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用自制五子复聪散外敷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0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五子复聪散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38例乳腺增生症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林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早期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现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共识[1].国产人胰岛素甘舒霖应用于临床以来,为糖尿病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胰岛素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对9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志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复元活血汤是临床常用方剂,本文从新的临床指征、用法、疗效及现代物理研究等方面作了简述,并就相关症型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朱新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丹参酮ⅡA磺酸钠性状为红色透明液体(商品名为:诺新康,属活血化瘀类药物).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商品名为:悉复欢,属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现二者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琳;张伟;杨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为盐酸消旋山莨菪碱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后出现不良反应的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盐酸消旋山莨菪碱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结果:8例患者患者经过及时停药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相应的不良反应消失,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应遵循能口服就不静脉给药的原则,确需静脉给药时应询问过敏史,并注意滴速要慢,且密切观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春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3d内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加基础治疗)及对照组31例(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法,以治疗第14天分值的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能有效改善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邵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并被众多医家广泛应用,它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根据临床多年实践,和翻阅有关资料.准确应用本方辩证论治,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但若辩证不准,误用此方,轻则延误治疗,重者危及生命.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应以认真辩证.
作者:王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公认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治疗方案.本文就1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贫血的副作用,中间经历利巴韦林减量及停药的过程,但是终完成足疗程抗病毒治疗,并且实现了SVR,治疗成功.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慢性丙型肝炎,同样应该积极抗病毒治疗.
作者:郑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0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对照组103例患者采用噻氯吡啶片治疗,实验组79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安全可靠.
作者:郭桂荧;徐姗姗;李红;张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组织选择性和细胞渗透性,它可以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抗菌谱效应较广,具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达35一48小时,每日仅需给药一次,被广泛应用于由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一些细菌引起的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统的感染[1].虽然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应用很广,但随着阿奇霉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或被发现.本文对我院2009年6 月至2011年4月门诊注射阿奇霉素的173例病例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了阿奇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逢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使用硝酸盐类联合恬尔心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9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药上,观察组使用硝酸盐类联合恬尔心,对照组单纯使用硝酸盐类,进行一个月的病情追踪.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85.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硝酸盐类联合恬尔心能更有效缓解心绞痛,可广泛应用.
作者:杨静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应用,阐明其临床疗效及短期心脏事件观察.方法:200 例ACS 患者根据其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前是否口服阿托伐他汀随机分为急诊PCI 治疗组及择期PCI 治疗组,各组均设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PCI 治疗前后心肌坏死标志物的水平,观察各组患者90min 内心电图ST 段回落率,并观察围术期30d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急诊PCI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12h cTnI 及CK - MB 水平较急诊PCI 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PCI 治疗组与择期PCI 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诊PCI 治疗组ST 段回落率明显高于急诊PCI 对照组(P<0.05);急诊和择期PCI 治疗组围术期30d 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急诊和择期PCI 对照组(P<0.05).结论:ACS 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PCI 术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肌水平的灌注,进一步减少ACS 患者心血管事件率,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侯凤霞;王亦舒;王超;杨德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单盲治疗 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和内分泌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但两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均较轻,患者均能耐受.结果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患者均能耐受,但不良反应略有不同.
作者:张本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药保和丸治疗小儿饮食停滞型的胃痛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从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近5年来应用中药保和丸治疗饮小儿饮食停滞型胃痛52例的临床资料,施以消食和胃之法予以治疗,并根据不同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4%.结论中药保和丸具有良好的消食和胃功效,对于食积痰滞,饮食停滞型小儿胃痛犹为适用,临床运用上得心应手.
作者:王雪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ADR)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后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治疗方法、累及系统、临床表现等,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结果 116例不良反应患者涉及到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等9种喹诺酮类药物,以使用左氧氟沙星的ADR患者多,达36.2%,累及皮肤、中枢神经、呼吸、消化第多个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头晕、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针对患者个体差异,严格按照用药使用说明书实施,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林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评估乳酸菌阴道胶囊与甲硝唑栓共同使用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的情况.方法:选择萎缩性阴道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阴道使用甲硝唑栓,每晚1粒,连续7天.观察组在甲硝唑的基础上,早上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1粒阴道上药,连用7天.治疗7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阴道PH值,分别观察3个月内每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阴道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治疗后随访观察3个月,观察组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穴(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与甲硝唑栓交替用药,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上明显优于仅使用甲硝唑栓,能有效降低阴道PH值,恢复阴道内的微生态平衡,防止复发.
作者:陈汉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庆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老年骨质疏松是指50岁后开始出现与年龄相关的骨净丢失,属于一种正常矿化的骨骼单位体积密度降低状态[1].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关键是补充钙剂以对抗骨净丢失,传统补钙往往以单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为主,由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因主要在于骨钙吸收环节中的流失及破坏,因此补充钙多不能沉积成骨质,无法有效地达到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目的[2],本文就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联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进性观察分析.
作者:何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与丽珠维三联对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20mg奥美拉唑,每日1次,普萘洛尔每次10-30mg,每日3次,丽珠维三联每日2次,每次2粒.对照组30例只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4周.结果:治疗组的愈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6.6%,对照组则为40%和86.6%,两组比较,分别为p<0.01,p<0.05. 结论:普萘洛尔可使门静脉压力降低,丽珠维三联可有效对抗内毒素血症,以此两种药物作为佐药对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愈合作用.
作者:杨晓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入我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措施,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曲肽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67.6%(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静脉注射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恢复,并且能够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江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100%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73.33%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吕文韬;张珑珑;吕言;贾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治疗组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任正兴;桑安;胡成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和氨茶碱联合交替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接收的呼吸暂停新生儿7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26例.治疗组联合交替给予纳洛酮和氨茶碱,对照1组单纯给予纳洛酮,对照2组单纯给予氨茶碱.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两组对照组,联合交替治疗组的有效率96.2%明显高于纳洛酮对照组的有效率57.7%以及氨茶碱对照组的有效率61.5%.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交替使用纳洛酮和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纯使用纳洛酮或氨茶碱的疗效,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李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思密达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秋季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炎琥宁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思密达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可有效减少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康复,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晓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文介绍自2002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基层医院使用氯胺酮麻醉行阑尾切除术128例的麻醉效果及心得体会.
作者:林金昌;卢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后对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对2012年2月~2013 年2月在XX医院接受欣母沛治疗的产妇进行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分析,并与未采用欣母沛治疗的产妇进行产后乳汁分泌情况和母乳喂养率比较.结果:本文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在产后36h内均开始泌乳,但是其中研究组有3例发生乳汁分泌不足,占0.5%;对照组中发生乳汁分泌不足10例,占16.6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乳汁分泌不足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4,P<0.05).终研究组中泌乳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8,P<0.05).结论:欣母沛可以很好地避免大出血的发生,大大降低产褥期并发症尤其是子宫的切除率,对产妇母乳喂养无负面作用.
作者:周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急性创伤休克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有效降低死亡发生率.方法:随机对4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的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分析,在现场对48例患者的伤情及时评估并实施有效及时的救治方案,在转运病人的途中,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对病人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经过一系列院前急救措施后,对到达医院前病人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院前及时急救和转运,48例病人中有41例被安全的送进医院治疗,43例脱险,其中7例发生死亡,2例在赶达现场前已经死亡,2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3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急性创伤休克病人而言,有效及时的急救、转运过程中病情的监测和对病人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及时的院前急救和转运可以使抢救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河区地处巴彦淖尔市中部,现辖七个乡镇,168个行政村,10个办事处,人口52万,地域面积2354平方公里.临河区疾控中心结防科是临河地区唯一的结核病防治项目单位,承担着临河区的结控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再加上本地人口居住分散,基层卫生力量薄弱,使临河区结控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加强结核病的管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发挥临河区疾控中心的作用,建立健全了三级防痨网络,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除村医参与督导外,另外还培训家庭督导员和志愿者督导员,各级人员均参与肺结核病人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的管理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头痛患者的分型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60例头痛患者中偏头痛630例,占32.1%;血管神经性头痛600例,占30.6%,紧张型头痛420例,占21.4%,丛集性头痛260例,占13.3%,头痛性癫痫50例,占2.6%.结论头痛的病因较复杂,综合分析门诊患者头痛的类型,依据病因治疗,改善门诊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运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全脾栓塞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治疗的46例ITP进行脾动脉完全性栓塞,观察随访2年.结果 栓塞术后血小板1周内恢复正常者41例,占89.13%.近期复发8例,其中1例行二次栓塞,随访4年未再复发.1年显效33例,良效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8.26%.随访长达77个月者,一直未复发.无一例发生脾脓肿、脾破裂及重度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全脾栓塞术治疗ITP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初几分钟,对其进行复苏处理的配合方法,以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术前做好复苏物品、药品及人员准备.结果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8提高了7%、4~7分降低了5%、≤3分降低了2%.结论:剖宫产新生儿复苏成功与否,与物品的准备、正确的复苏技术、发生窒息的评估、医护人员间的配合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急性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选取了该院自2009-2013年接收的8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麻醉处理,对麻醉药物的使用、麻醉时间、患者清醒时间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本组87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手术之后能快恢复清醒.
作者:赵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电视胸腔镜技术具有内腔镜技术更好的效果,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与微创手术.研究电视胸腔镜在手术中的应用对微创手术的发展具有总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电视胸腔镜在外伤性血气胸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对在我院治疗的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并的得出了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的结论,为电视胸腔镜在相关手术中的推广做借鉴.
作者:张振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抚顺城市高危孕妇高危因素的状况,为减少高危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抚顺城市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以下简称建册)及孕28周前进行产前检查而发现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高危妊娠发生率依次为44.06%、43.66%、45.07%,高危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流产≥2次、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经产妇、年龄<18岁或≥35岁、盆腔肿瘤等.结论 减少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2次)的发生,选择佳生育年龄、减少高龄孕产妇,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内窥式可视人流在早孕终止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要求采取人工流产术的门诊早孕患者302例患者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52例与对照组1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窥式人流术进行早孕终止,对照组采用传统人流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人流并发症3 例,其中孕次粘连2 例,术后月经过少1 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8 例,其中漏吸3 例,孕颈粘连5 例,月经过少5 例,子宫穿孔2 例,继发闭经3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人流配合无痛技术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满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即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 pertension,即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某些确定的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不到5%.
作者:韩立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认识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上医治未病、预防为主等观念自古有之,但在基层医院往往被忽视或宣传不够.故本文针对吸烟、酗酒、肥胖、运动减少、情绪应激等危险因素,普及预防知识.
作者:候淑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然而,从近几年来对我国大学生健康监测结果发现,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体育锻炼对增进体质健康具有公认的作用, 同时也是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在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同时,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以及长远意义.
作者:王海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分析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Neer评分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1.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并发症少见,较常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其术后Neer评分情况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永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对脊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CT诊断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脊椎爆裂骨折患者34例,设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CT扫描,同期选择34例脊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X线平片检查,分析采用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具有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平片能够初判断出患者出现脊柱爆裂骨折的种类以及具有的稳定性.而对患者进行CT扫描能够清晰显现出患者脊柱中的三柱结构、患者发生爆裂骨折的整个面貌以及患者椎管出现的狭窄程度等.结论:针对脊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CT扫描进行有效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出患者的骨折线、患者椎管受训的程度、患者小关节脱位的情况以及判断患者具有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优点,为后续临床的治疗提供了高效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石明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护理专业招生量逐年增加,教学呈现力不从心、质量滑坡趋势,探索教学改革,运用PBL病例讨论法改善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按照自愿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螺内酯药物,通过六分钟步行试验与超声心动图(E峰、A峰、E/A比值)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使用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后,E峰、A峰、E/A比值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现状.方法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营养支持病例2774例,并对该院临床营养支持的临床科室分布、病人营养状况、营养支持类型等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临床营养支持以普外科、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外科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比例高,分别为25.9%、17.3%和10.1%,目前我院营养支持方式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其比例高达64.2%.结论规范化的营养支持,能保证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顾亚静;江艳;李莉;古丽艾提尔;热孜亚·阿不来提;王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提高医院整体素质的核心竞争力,是促进医院和谐发展的精髓.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而民营医院的竞争压力更大.民营医院要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可以说,医院文化是未来医院管理的主流,培育先进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根本途径.
作者:杨林;张南;姚华;王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腹痛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多有腹腔脏器和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也可由外伤及腹外病变引起,需紧急作出准确的诊断与处理,如处理不及时,可能对小儿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儿科的特殊性,小儿腹痛的诊断相对于成人较为复杂和困难,所以提高腹痛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尤为重要.
作者:王昆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胰腺脂肪浸润、糖尿病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 总结85例脂肪肝患者的胰腺脂肪浸润情况以及血糖情况,设立正常组与之对照分析.结果 85例脂肪肝患者中胰腺脂肪浸润72例,高血糖46例,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胰腺脂肪浸润、糖尿病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作者:赵灵敏;周雷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标准化操作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模式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5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标本分为观察组(274例)和对照组(27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血液标本采集操作模式,观察组使用标准化操作模式,血液标准采集完成后运用严格统一的检验方式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液标本检验结果为无效3例,有效271例,有效率为98.91%;对照组结果为无效28例,有效246例,有效率为89.78%.两组血液标本检验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标准化操作模式,严格规范血液标本采集每个环节能够切实降低检验的失误操作,提升血液检验效率和质量.
作者:吕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8例就诊者进行对比观察,将其分为统计并分析每一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等,并于术后进行定期复诊,统计各组患者阴道创面愈合状况、出血时间、排液量等,对术后疗效加以判定.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1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2)ml,显效6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64例,手术时间为4~1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2)ml,显效47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38%.结论 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具有创伤性小,减轻产妇的痛苦,减少出血量,并且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以及停药半年后患者VAS评分、CT影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较好.结论 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罗兆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我国人口开始趋于老龄化,牙齿缺损的患者比例也开始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缺牙部位以及数量的不同会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功能,也会影响到发音以及美观.同样,牙齿缺失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压力,因此,口腔修复门诊的患者也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采取合适的心理保护措施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也就成了现在的口腔科医护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要根据实例来对口腔修复者的心理来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来保证口腔修复可以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作者:王有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龈切术在老年根面龋之中的治疗价值;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到某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老年根面龋患者(共计154颗牙齿)为研究对象,行龈切术治疗,使根面龋洞边缘部分得以有效暴漏,然后对龋洞进行充填;结果:经治疗之后,154颗手术牙齿之中,148颗手术成功,6颗手术失败;结论:在老年根面龋治疗之中,龈切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96.56%),值得加强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白鹿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自治区中医医院体检的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146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体检人群中血尿酸正常者176例作为对照,分别检测一般身体指标、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TC)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疾病密切关联.
作者:江艳;张建;顾亚静;穆占俊;姚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6σ指标全面评价临床实验室检验前、中、后各阶段性能.方法:将2012年下半年本实验室下半年内质控数据与CAP能力比对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计算CV%与BIAS%.根据总允许误差、变异系数(CV%)与不准确度(BIAS%)对σ值进行计算,同时绘制出标准化σ性能评价图,对临床实验室检验阶段性能进行综合性地评价,并据此设计质控方案.对于未达到6σ项目的QGI值,找出引起性能欠佳的主要原因,并指导进行质量改进.结果:经计算,70%的检验项目性能均大于4σ,所有检查项目σ平均值为(4.39±0.28);对于未达到6σ的检验项目而言,有66%的项目需要进一步进行质量优化与改进.结论:6σ值能反映检验项目的精密度,也是设计个体化质控方案的一个基本标准,因此应将此方法在实验室项目全面评价与质控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周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CT及M RI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一2013年5月收治的45例病人,经CT、MRI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进行回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及MRI的诊断.结果:股骨头坏死的CT及MRI的确诊率分别是68.9%及91.5%,结论:MRI在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优于CT.
作者:林子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在儿科病房的8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衡性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31,P<0.05).治疗组的咳嗽停止与干湿啰音停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t=3.258,5.129,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过程中,将抗感染药物与匹多莫德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显著,能够有效的治愈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疾病.
作者:顾育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 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提高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工作质量.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调查儿科病房120名注册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结果:儿科病房护士承受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太大;护理技术操作的高要求性;与患儿家属沟通能力欠缺;担心工作中会出现差错;应对各种考核;经常倒班;病人病情过重、上班时的书写工作太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太低;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等.结论:适当增加护士的人力配置, 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加强护士培训力度, 并从管理者角度给予儿科病房护士心理疏导,指导儿科病房护士渲泄消极情绪的方法,减少或消除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应用自理模式为患者实施护理,以培养自护意识,提高自理能力.方法: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性选择护理模式.结果:22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降低了致残程度.结论:应用自理模式能帮助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护理,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段智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分析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减少学生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我地区小学生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期间出现行为问题儿童300例,未出现行为问题儿童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学生均使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分析两组调查结果.行为问题组儿童中,母亲学历、经济收入、家庭类型、家庭环境变迁与无行为问题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需要全社会均重视对和谐家庭环境的构建.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式.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21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失血性休克发病率为0.14%.病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致产后出血.治疗采取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结论:及早止血,纠正休克,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子宫切除率,避免产妇死亡.
作者:杨利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尿液沉渣检查是利用显微镜或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在尿液沉渣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有各种细胞、管型及结晶等.对这些有形成分的识别、鉴定及计数,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沈兆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及声像图表现.方法 总结分析36例高频超声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6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31例.其中21例与舌骨关系密切.结论 超声诊断甲状舌管囊肿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当发现残留甲状舌管时,即可确诊.
作者:杨丹丹;李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内科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相关处理方法,为医院临床提高急性腹痛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3年6月份收治的80例急性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诊断,了解到全组80例患儿中,有12例为便秘,16例为急性阑尾炎,14例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3例为急性胃肠炎,15例为其他症状.经过有针对性、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内科在治疗急性腹痛患儿时,应该对患儿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准确判断导致患儿腹痛的因素,并通过及时治疗,来帮助患儿早日治愈出院.
作者:王同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3例脑梗死患者在西医治疗方案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3例脑梗死患者用西医常规治疗外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蕾;孙连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讨论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72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常规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常规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4周未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以后,其神经功能缺损(NIHSS),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QLI)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为(6.74±3.53)分,治疗后为(2.57±2.78)分;常规组患者在治疗前为(8.38±3.34)分,治疗后为(4.36±2.04)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指数,可获得确切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小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金乌骨通与伊班膦酸钠对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1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1组55例,给金乌骨通治疗;观察2组46例,采用伊班膦酸钠治疗,以上所有入选患者均给等离子钙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情况.结果:进行2组间比较,观察1组疗效优于观察2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明显上升.结论:金乌骨通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伊班膦酸钠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晓勇;郑文奎;郭炳路;万英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媒体计算机测量系统在临床确定鼻宽及切牙乳突与上前牙位置关系中的应用价值.鼻宽及切牙乳突与上前牙的位置关系,为牙颌患者掩上列上前牙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100名青年志愿者灌取上颌模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诊断、测量系统,测量和分析鼻宽及切牙乳突与上前牙的位置关系.结果:鼻宽、上尖牙间距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大于女性;切牙乳突与尖牙连线距离、切牙乳突长度方面,没有性别差异;切牙乳突后缘与中切牙唇面间距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大于女性.结论:多媒体计算机测量系统能够明确鼻宽及切牙乳突与上前牙的位置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吉蒙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GABA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鼠模型,通过膜片钳技术,分析视网膜双极细胞GABA受体活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鼠视网膜双极细胞GABA受体活动上调,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左移.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GABA受体的活动得到增强.
作者:姜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高传染、流行区.如何有效的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以及治疗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及预防、治疗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治疗原则和依据治疗指南,疫苗免疫接种是治疗和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早期场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费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早,营养费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进行干预能够加快患者恢复病情的速度,有效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对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有着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建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多媒体互动式术前宣教对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健康教育的方式,观察组应用互动式的健康教育形式.在进行教育以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宣教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媒体互动式术前宣教的方法,有助于增强宣教的效果,便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护患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腔内彩超对剖宫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到我院治疗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腔内彩超观察子宫切口和胚胎情况作为诊断手段,并对诊断准确性进行统计.结果:诊断基本正确,对宫腔内和子宫下段切口部分观察效果显著,诊断为两类:胆囊型14例和流产型31例.结论:腔内彩超对于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应用安全方便的特点,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琪;吴海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以当代医科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医科院校的特殊学科背景出发,分析医科生的信仰现状及其背后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系统构建医科院校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以达到有效缓解当下医学生教育环节中信仰缺失的风险,使在校医学生具有更加健康、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进而养成更加坚定的职业信仰.
作者:常笑;张海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30例患者进行运用推拿手法中的滚法、按法、揉法、摇法、捏法等手法和运动疗法施术于患者的肩部和上肢,以一指禅按揉患侧的肩井、曲池、合谷等穴,所有患者每天治疗一次,治疗前与后进行评定和对比,然后比较疗效.结果:经过使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收到良好效果有28例.结论: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过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使功能恢复的更好.
作者:李保良;毛小强;商宏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手术后不置胃肠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2例下消化道术后不置胃肠减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42例)在术后拔除胃肠减压,对照组患者(42例)在术后仍然给予胃肠减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呕吐、肺感染、恶心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在胃扩张、肺部感染、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炎出现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对患者不置胃肠减压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黄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生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因妇女生殖系统的复杂性和病因的多样性,导致其根治不及时或不彻底,极大地困扰了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对常见的妇科炎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作者:袁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8只.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干预组注入等量LPS液,5分钟后干预组再经尾静脉注入抗骨桥蛋白抗体,而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h 后比较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肺损伤评分,计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数(PMN),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B(NF-?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肺损伤显著减轻,BALF中PMN、血清中TNF-α及肺组织NF-?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OPN可促进ALI大鼠PMN在肺内聚集及TNF-α的表达,加重LPS所致的ALI,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F-?B活化有关.
作者:王文军;张莉;代丽;罗志建;范贤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固体醋酸洗必泰高压蒸汽灭菌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消毒液,验证其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方法 将固体粉末状醋酸洗必泰放于透析袋中封口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灭菌,然后配制成0.4%的洗必泰溶液进行杀菌效力及洁净区表面清洁消毒效果验证.同行进行除菌过滤配制的洗必泰杀菌效果验证作为对照.结果 湿热灭菌后的洗必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但是对枯草芽孢杆菌及环境中分离的芽孢杆菌无效,湿热灭菌后的醋酸洗必泰消毒效果降低.
作者:金向男;杜雪娜;肖珊;郭竞;窦广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由于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并且相互重叠,传统X线检查受到一定限度.CT检查不但弥补了这些缺陷,而且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尤其适用于观察椎管形态大小改变,椎间盘病变,脊髓肿瘤,以及脊柱的其他病变等.随着MRI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使脊柱和脊髓的影像学诊断得到了更新的发展,特别是脊髓疾病的诊断MRI优于CT.
作者:王军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急诊彩超诊断睾丸扭转的价值.方法 对15例急诊彩超确诊并经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病例的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睾丸扭转的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睾丸肿大,根据病程的长短,常伴或不伴有睾丸内部回声的改变,彩色多普勒检查:患侧睾丸实质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较健侧减少,部分睾丸实质内无血流信号,而周围血流信号增加.睾丸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结论 急诊彩超检查睾丸扭转是敏感、准确,即方便又快捷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李小亚;高炯;王旭平;左家明;谢洋;高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政工师在医院思想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整个医院思想工作中的领导者和教育者,对医院各部门的思想教育工作起到巨大作用.所以,政工师在工作中要加强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思路,为提升医院思想工作水平做出该有的贡献.本文通过两个方面对政工师在思想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一是,政工师在思想工作中应注重理论修养,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二是,在思想工作中,应创新工作思路和改进工作方法,发挥政工师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宋敏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比较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不同肌酸磷酸激酶(CK)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研究心肌酶谱是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方法 检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依据肌酸磷酸激酶(CK)的数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CK值小于400U/L,另一组CK值大于或等于400U/L,统计两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CK值大于或等于400U/L组昏迷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值小于400U/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的程度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李长喻;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红细胞在成分输血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我国目前临床成分输血当中,各种红细胞制剂的特点、临床适应证,应用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不同种类的红细胞制剂,其制备过程、特点、适应症也不相同,因此,红细胞在临床输注应用中,需要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结论:为保证红细胞制剂在成分输血中临床应用的合理、安全与有效,医护人员需全面地掌握各种红细胞的特点与适应证,并科学、合理地进行输注,进而为患者提供佳的临床输注服务.
作者:李岸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老年乳腺癌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后对比分析其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总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采用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孙小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围刺取穴治疗加患处分散型穴位注射与放血拔罐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观察组采用围刺治疗加患处分散型穴位注射治疗,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放血拔罐治疗,每日一次.结果 观察组显愈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P<0.01);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刺取穴治疗加患处分散型穴位注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放血拔罐治疗.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71例经超声诊断,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术或临床手术复位证实的小儿肠套叠,分析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71例经超声诊断肠套叠的患儿,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63例(88.73%),8例行手术治疗(11.27%)后复位成功,超声确诊率10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符合率高,及时准确、无辐射,无创伤,并且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复位方式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作为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首选方法.
作者:左汴京;祝黎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联检血清甲胎蛋白(AFP)、a-L一岩藻糖昔酶(AFU)、糖类抗原(CA 1 9-9) 和细胞角质蛋白赁l 9片段(CYFRA21-1)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PHC和37例其它肿瘤患者,以及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FP、AFU、CA19-9和CYFRA21-1四指标联合检测,用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对PHC诊断价值.结果:PHC组血清AFP、AFU、CA19-9和CYFRA21-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其它肿瘤组(P<0.05).四种肿瘤标志物的联检阳性率为94.9%,较单项检测时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AFP、A FU、CA19-9和CYFRA21-1联合检测明显提高PHC 的诊断敏感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春枝;勾宗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在肺癌的四种主要亚型中,小细胞癌(SCLC)和其它类型的肺癌,即小细胞肺癌(NSCLC),在生物行为和临床病程方面具有差异.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和肺泡的恶性肿瘤称原发性支气管肿瘤简称肺癌.不包括气管癌及转移性肺癌.在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人口中因恶性肿瘤死亡的患者中死于肺癌者占20%~30%,位居第1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精确放疗治疗较大幅度提高了生存率.
作者:于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研究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两组.A组患者使用医用臭氧,B组使用玻璃酸钠分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AS评分.结果 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玻璃酸钠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A组医用臭氧组72.0%(P<0.05);VAS评分患者人数比较显示B组患者评分状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 使用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有显著效果;医用臭氧安全系数高,使用简便能够有效消除炎症;玻璃酸钠可润滑关节,缓解关节面受力情况,安全性高,治疗效果优于医用臭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薄文迪;巩在金;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线粒体途径在高铁诱导人成骨细胞(hFOB1.19)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细胞贴壁法培养成骨细胞(hFOB1.19)后,将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100、300、500μmol/L)加入细胞培养基,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结果:用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干预成骨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高铁处理后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内Bax表达增加,AIF、cyto-c由线粒体易位至细胞质.结论:高铁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FOB1.19细胞caspase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凋亡.
作者:刘红;候宝贤;郭宝磊;宗丹;关和宇;潘梁;王鹏;裴卓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教育对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院外健康的效果.方法:2010年06月到2013年04月我院收治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管理模式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各项代谢指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模式教育应用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院外健康教育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避免疾病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召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收的高危妊娠产妇8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使用催产素进行宫体和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治疗中,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是针对为患者预后带来影响的不同因素采取对应的科学方法.方法 内服药法是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点,为患者提供维持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的药物,以内服方式进行治疗,从而取得疾病治疗的方法;外用药法是在常规效果较好的治疗药物以外用的方式敷于患者病症局部,以这种治疗方式通过选择某些经过消毒的常规处方,但当下对于乳腺癌处方用药尚且处在谨慎态度;其他方法是通过针灸、按摩、引导、气功等形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针对患者具体病患症状和患病程度,选择适合其使用的治疗方式,通过治疗,95%以上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3%患者由于患病程度比较严重,无法接受长期治疗后自动放弃,剩余2%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乳腺癌患者实行手术后若结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调节患者睡眠和饮食,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对于乳腺癌复发的防治具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刘佳琴;潘诗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促进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方法:药师重检医师处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门诊患者的心理依从性入手,提供面对面的用药指导;发药时给患者提供佳服用时间、方法及配伍禁忌.结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满意度上升.结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升药学人员整体素质,是开展好临床药学服务的关键.
作者:崔伟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宫颈癌与其致病因子----乳头状瘤病毒即HPV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提前防止宫颈癌的发生,通过观察妇科临床病例很有必要.首先了解有关病例的基本资料,然后通过研究采集的样本加以分析,介绍如何运用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得到结论.
作者:刘志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治疗帮助恢复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80例,均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确诊,随机将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改善能力与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郑丽君;邓景贵;宋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透针结合推拿对脑卒中上肢痉挛的具体康复效果.方法:随机把56例脑卒中患者分组: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治疗组采用综合方案(透针疗法加推拿).随后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康复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理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针结合推拿疗法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意义,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上肢痉挛程度.
作者:韩兴驹;张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妇产科中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分析将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中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中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用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外敷治疗和清宫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3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的有效治疗率为94%,复发3例,复发率为6%,对照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治疗率为86%,复发8例,复发率为16%,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治疗妇产科中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研究证明TIPE2与免疫动态平衡密切相关,并通过竞争抑制信号通路的传导,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TIPE2的研究有望了解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闻强;陈玺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免疫毒理学检测技术和方法在免疫毒性常规检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免疫毒理学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优势、注意事项以及现阶段应用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免疫毒理学检测技术和方法实现了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目的,减少了因为检出率低下而造成的误诊,安全系数高,适应症比较广泛,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结论:比起传统的药物和化学物的免疫毒性作用评价方法,免疫毒理学检测技术在许多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廖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针对早期抗抑郁治疗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抑郁患者4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在早期给予系统的抗抑郁的治疗[对照组20例,使用一般形式的抗抑郁治疗,比较两组的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评测以及巴塞尔指数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没有得到提升,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进行早期的抗抑郁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康复疗效,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住院精神病人肺结核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有效控制精神病区肺结核病传播和蔓延提供数据.方法 对住院精神病人进行PPD检查,PPD强阳性人员进行胸部X线摄片.结果 经检查发现陈旧性肺结核14例,确诊新发活动性肺结核2例,排除肺结核792例.结论 经本此研究发现,住院精神病人肺结核患病率为2.48‰.关注住院精神病人肺结核患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筛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媛媛;高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100例.分别在气腹前、气腹后0、15、30、60、90min 和气腹毕各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液作血气分析, 同时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与气腹前比较, 气腹后15min 至气腹毕, PaCO2 明显升高(p<0.05), 而pH、PaO2 和SaO2 无明显变化.结论:CO2 气腹可明显提高PaCO2 , 造成高碳酸血症,适当增加潮气量, 使PaCO2恢复到正常水平.
作者:崔建宁;屈文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探讨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肾上腺疾病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分析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途径切除10例,经后腹腔途径切除2例.从手术的适应证、手术途径、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等多方面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2例成功11例,1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问90-300min,平均130min.出血量20-200mL,平均出血量50mL.结论:如能熟练操作腹腔镜,并选择合理的适应证,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惠元;李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的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患者进行精心的观察,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本组50例上消化道出血通过精心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后,38例痊愈,8例转院治疗,4例死亡.结论:细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出现的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先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血常规是临床上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级医疗单位己基本普及全自动或半自动血球计数仪,每次检查只需用0.1mL的抗凝血,只要用30s或1min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各项结果,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也是检验科基本的检验项目,因此其结果的准确性既是对患者诊疗的基本依据,也是检验科检验质量的一个重要反映.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它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薄文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胆道闭锁(BA)和婴儿肝炎综合症(IHS)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婴儿黄疸的超声结果,并比较临床和外科手术中的新发现,寻找能够区分胆道闭锁和肝炎综合症的超声特点.利用超声获取胆囊形状和肝门系统结构图像.结果:182例进行术中胆管造影,胆管发育不良2例,胆道闭锁151例,其中超声可见胆囊97例,占64.24%,肝炎综合症患儿29例,其中超声可见胆囊24例,占82.7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闭锁患儿的胆囊平均长度是1.28cm,平均体积0.27ml,肝炎综合症患儿的胆囊平均长度是2.03cm,平均体积0.61ml,二者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胆道闭锁的超声特点可以用来检测胆囊大小,观察肝门系统区域的胆道湖的形成.
作者:刘清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轻度、急性、单纯性软组织损伤中测定CRP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所诊治的轻度急性单纯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为试验组,随机选取我院体检身体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均排除影响CRP含量变化的合并疾患存在.试验组于伤后d1、对照组于入选d1抽取肘静脉血3 ml测定CRP含量.临床记录试验组患者就诊时受伤机制、受伤面积、主观症状及试验、对照两组年龄、性别、所测到的CRP值.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同受伤机制的CRP含量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同受伤面积和不同主观症状的CRP含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轻度急性单纯性软组织损伤中CRP含量的测定有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中的参考因素.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及需求情况,指导健康教育.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520名健康体检者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人员相关知识了解、需求内容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体检者不了解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相关知识需求的前三位是高尿酸血症的诱发因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是阅读宣传资料.结论体检人群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相当欠缺,有待于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
作者:纪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使用窄谱UVB治疗皮肤病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方法方法将我院皮肤科从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皮肤病患者20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探讨201例患者当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以及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在201例患者当中发生皮肤发干的11例,皮肤过敏6例,局部出现红肿4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9%.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当中大于60岁的患者有15人,占总比例的68.2%.结论虽然临床上使用窄谱UVB治疗皮肤病相较于其他的治疗方案来说具有治愈效果好,副作用较低等多方面的优势,但也还是存在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对老年患者的观察,一但发现异常需要马上停止治疗,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
作者:吴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PBL教学法和CP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大中专学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 方法随机选我院骨伤科80名大中专护理学生,将其随机分成人数均为40名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小组实施以PBL教学法,第二组实施以CP教学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并分析结果. 结果两组学生经过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评估时,PBL组学生的病例书写分数较CP组学生的病例书写分数和实际操作分数高,P<0.05;两组学生理论分数相当,P>0.05.相比两种教学方法可见,PBL组学生的后总分数(93.12+1.65)分,优于CP组学生,P<0.05. 结论采用PBL教学法可以提升大中专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行思考能力,PBL实践性更强,更容易实施.
作者:唐素华;许素华;刘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1月1日-2011年11月30日1年内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同一医生完成的801例(801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情况采用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并做出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结果 801例(801眼)共有128只眼出现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为15.98%;-其中Ⅰ~Ⅱ级核角膜水肿5.83%(14/240);Ⅲ~Ⅳ级核 20.32% (114/56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后角膜水肿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减少其发生;一旦出现则要早期积极治疗,尽快恢复患者术后的视功能.
作者:杨晓英;郑一卓;陈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高血压脑病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压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病为内科较为常见的急症,是指脑细小动脉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痉挛或广泛微血管栓塞,脑供血发生急性障碍,也可能脑内小动脉因血压极度升高而被迫扩张,从而使大脑过度灌注,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作者:丰化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联系,并分析与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此期间内60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验的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的血糖、血脂、尿素氮、肌酐、Hcy等指标进行检测,并综合分析检测结果与下肢动脉硬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有吸烟、酗酒生活习惯以及合并有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中,Hcy水平相对更高,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与Hcy呈正相关;另外,下肢动脉硬化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肌酐及Hcy等有直接关系.结论:Hcy与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硬化有直接关系,可以作为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的诊断依据.
作者:努尔古丽·卡斯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皮肤表面水平结痂愈合后,在曾经发泡区域仍留有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呈刀割样、烧灼样或针刺样,迁延数月甚至十数年.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可使之再活动,受侵的神经节发生炎症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周围的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单侧分布成簇的水疱.神经痛可在发病前或伴皮疹出现,年龄愈大,疼痛愈烈.
作者:赵聃;陈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4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 对临床应用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2年,分析6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主要有患肩疼痛,患肩活动时有响声,患肩活动障碍, 无脱钩及螺钉拔出,及锁骨近端应力骨折等.,骨折和韧带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后4例患者经过功能锻炼等方式并发症消失,1例患肩疼痛没有缓减,1例肩关节活动外展仅60°.肩关节功能按照Karlsson标准:优 34例,良3例,可3例.结论 锁骨钩钢板设计符合锁骨远端及肩锁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固定可靠,疗效良好,但需注意处理其并发症.
作者:吴若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d);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红霉素15~30 mg/(kg?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发热、咳嗽、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扎依达·吐尔逊;扎依达·吾甫尔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加清宫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9名瘢痕妊娠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以两组患者在实施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方式,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的β-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加清宫术治疗法对于瘢痕妊娠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保清;马军伟;李品品;柳计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抑制甲状腺异常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方法.方法:以2012年到我院进行妊娠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检测甲状腺功能,其中异常患者共145例,分为甲状腺亢进和减退两组,并对两组患者妊娠有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甲亢组75人妊娠结局严重不良36例,早产21人,初生儿身体状况差21人,足月初生儿体重(3267.28±287.34)g;甲减组70例中妊娠结局严重不良者22例,早产9例,初生儿身体状况差9人,足月初生儿体重(3414.89±276.84)g.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都可能导致妊娠结局不良,患者和院方应予以重视预防和治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作者:钟琼;李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原C末端的羟基肽部分,具有易保存、易检测、稳定性高等优点,其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与精氨酸加压素一样,可作为检测精氨酸加压素的替代物.研究表明,和肽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标志物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赵飞龙;吕田;董平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文详细地记述了测定酱油中砷的方法,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考察.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含量.结果:得出精度测定的变异系数为4.7%,检出限为0.09ug/L,回收率为80.5% - 104%.结论:该方法对酱油中砷的测定进行了探索,选出了仪器佳工作条件,氢化物发生条件,本法用之方便、可靠.
作者:张桢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上中医护理,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选取我国近三年的50例采用中医护理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患者的临床上选取比较人性化的中医护理,与另没有采取中医护理的50例组进行比较,通过数据分析与比较,总结中医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效果.结果:50例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护理之后,其中有效50例,有明显护理效果的40例,无效10例,总的有效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结论:对于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足程度,还可以满足患者在被护理期间的身心需求,从而可以广泛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兰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研究表明本病患儿的免疫功能普遍低下,同时患儿的血清铁、钙、锂、钛、钴、镍等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维生素A也低于正常水平 .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防感冒制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抗感染治疗组,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克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治疗老年脑梗塞并球麻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脑梗塞并球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从鼻胃管护理、鼻饲方法及时间方面,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吞咽困难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肺部感染、便秘、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给予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脑梗塞并球麻痹患者,有必要加强临床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骨关节内骨折并脱位的几种类型,并论述了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了8例病人、12例跟骨骨折.依据按照Sandrs'的系统分类办法,这些病例中,有2例Ⅱ型骨折,4例Ⅲ型,6例Ⅳ型.结果 Ⅱ形骨折病例的评分是89.7分,Ⅲ型病患的评分是86.5分,Ⅳ型病患的评分是73.5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明显比非手术治疗的病患效果更好(P<0.05).在Ⅱ、Ⅲ型骨折中,做不做植骨,没有差异性;Ⅳ型骨折的病人中,有差异性(P<0.05).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脱位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比较科学的,对于Ⅳ型骨折病人,好使用植骨术,这样可以提高早期负重的效果.
作者:侯军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甲状腺危象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病情尚未完全被控制,经常由于手术、感染或情绪激动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代谢极度亢进,病情急剧恶化的临床症候群.甲状腺危象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之一.本文简单探讨了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危象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吴维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放射卫生安全现状及问题,探究具体应对策略.方法:选本市18家放射源使用单位为研究对象,以实施放射卫生安全管理前后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情况及放射防护管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实施放射卫生安全有效预防措施,不但可以提高防治管理水平,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放射源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辐射,减少公共危害.
作者:郝欢;牛心华;李雷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的微生物感染,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赘生物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累及间隔缺损部位、腱索及心壁内膜.有时动脉内膜也可发生感染,导致动脉内膜炎.
作者:崔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乳腺癌骨转移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5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平均年龄为46岁,经诊断均为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18例患者骨转移部位在椎骨,13例患者骨转移发生在盆骨.结论 对于年龄不大、病理分型较差的乳腺癌患者应当给予正规治疗以防止出现骨转移.
作者:于若飞;刘思旸;朱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单侧钢板和双侧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3月-2013年4月诊治的66例胫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分别行单侧、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人数以及随访术后6个月患者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人数显著低于双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结果比较,单侧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双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疗效优于双侧组.结论 单侧钢板较双侧钢板出血创伤小,疗效显著.患者下地锻炼时间短,疼痛发生率低,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经济适用,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辉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到2013年6月期间治疗的7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性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可增强总睡眠时间,减少呼吸紊乱指数,治疗无创,效果显著.
作者:阚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与感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构成危害人类的三大疾病负担,而溺水则是重要的意外伤害之一.在美国,0-5岁儿童主要死因为中毒和溺水,每年19000例死于公共场所的伤害中常见的死因就是溺水.在我国,0-14岁年龄段溺水死亡率高达14.90(女性)/10万-24.25(男性)/10万,是该年龄段的死亡首因.为减少溺水伤害带来的损失,现将青岛市黄岛区2010-2012年间发生的59例溺水病例进行描述性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刘立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总结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各种发热性疾病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提取本科室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住院发热性疾病患儿病例共128份,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风湿性疾病组,分析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不同疾病组中的表达.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风湿性疾病组PCT均值分别为(1.7±0.92)ng/ml,(0.14± 0.04) ng/ml,(0.36±0.11) ng/ml,,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风湿性疾病组CRP均值分别为(26±4)mg/L, (3±1)mg/L,( 101±15)mg/L,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及CRP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硝普钠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治疗组90例.基础治疗相同(抗炎、吸氧、解痉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扩血管药物:硝普钠.分别观察两组在症状、体征的改善及住院天数的不同.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住院天数上有明显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尹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可行性,应用时间序列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越秀区手足口病发病率进行预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ARIMA乘积季节模型(p,d,q)×(P,D,Q)s对2008~2012年越秀区手足口病分月发病数据进行ARIMA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并对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越秀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分月发病数含有长期递增趋势又含有以年为周期的季节效应,拟合的相对佳模型为ARIMA(1,1,1,0,1,1) [结论]ARIMA乘积季节模型能有效的预测越秀区手足口病发病率的短期变化趋势.
作者:曾维斌;罗晓风;周文;肖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对于临床接诊患者,处理必须及时、果断.现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情况作如下分析.
作者:马冉;王福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儿童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方法:将70名患病儿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组采用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计算和分析两组儿童的CT扫描放射剂量.结果: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放射剂量是常规剂量扫描的33.3%.结论: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放射剂量约为常规剂量扫描的1/3,在肺部小结节、肺门淋巴结肿、肺部炎性渗出等筛查中仍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郑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原因及分析.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2例,男62例,女40例,就其透析常见并发症加以分析.结果: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分析,从而预防或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存活率.结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因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其存活率,但只要积极地预防,去除病因,充分进行透析,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君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1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应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法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应用受用免疫单扩散试验法测定血清中的CRP.结果 细菌感染患者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5.3%,病毒感染患者为10.3%,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患者的CRP检测阳性率为29.7%,病毒感染患者为22.9%,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血清PCT检测优于血清CRP检测.
作者:赵奕;项海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分析经乳晕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90例,其中48例行经乳晕腔镜手术(观察组),42例行开放性手术(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增高,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疤痕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可靠.
作者:柳玉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及清宫术对稽留流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稽留流产患者75例, 采用随机分为3组,各25例,联合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药物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单纯手术组:直接清宫.结果:联合组完全流产率高,出血时间短,出血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用于稽留流产成功率高,出血少,增加一次清宫成功率,减少患者疼痛,间接减少清宫并发症.
作者:张黎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上行皮下注射经常会出现皮下出血致腹壁瘀点、淤斑甚至硬结等现象,引起患者的紧张和担忧.笔者在呼吸内科工作中观察发现其不良反应除血小板减少,轻微出血外,引起皮肤瘀斑为常见.长期注射,可使注射部位肚脐周围瘀斑连成一片,对患者及家属精神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本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董巧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川崎病侵犯冠状动脉并导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5月24日 85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发现冠状动脉扩张的病人24例,其中右冠状动脉扩张3例,左冠状动脉扩张8例,双冠状动脉扩张13例,心包积液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形态、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及其内的血流,参照KATO冠状动脉造影的四级分法诊断冠状动脉瘤.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及形态,可显示扩张的冠状动脉,对典型的川崎病的诊断能提供重要的信息,及早发现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
作者:霍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验证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可直接用于辣椒制品中的苏丹红检测.方法:采用手动过柱的方法,分别收集洗涤液和洗脱液,通过液相色谱法分析各收集液中苏丹红的含量,从而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辣椒面中苏丹红I~苏丹红IV的回收率分别为110.7%、100.6%、100.5%和101.9%,辣椒酱中苏丹红I~苏丹红IV的回收率分别为95.5%、91.8%、91.9%和94.3%,火锅底料中苏丹红I~苏丹红IV的回收率分别为60.6%、19.1%、79.3%和73.7%.结论: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用于苏丹红的测定只适用于辣椒面和辣椒酱等含油脂较少的辣椒制品.
作者:陈岚;戴琴;庄晓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对前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具有详细产后临床、随访资料的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病例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产后随访确诊情况观察其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组肾脏发育异常胎儿中包括肾积水52例、肾囊肿7例、重复肾8例、肾发育不良25例、盆腔异位肾5例、单肾缺如3例.其中,重复肾诊断准确率为50.00%(4/8),盆腔异位肾诊断准确率为60.00%(3/5),其他肾脏发育异常情况诊断准确率均高于90.00%.结论: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包括有多种情况,应用产前超声检查大部分均可有效查出,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对临床诊断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对准确率较低的发育异常类型需要加强监测.
作者:牟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30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胃部分切除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远端胃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胃排空功能明显优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5min、60min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大,对胃的保养也渐渐忽略,饮食规律、不合理现象较普遍,再加之近年来各种饮食安全问题频繁传出,如地沟油、病态鸡等等,人们的肠胃问题较多,胃癌患者人数也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本文针对此情况,通过多起内镜检查患者病例,研究一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肠化生的内镜病理情况,希望有助于解决肠胃问题尤其是胃癌问题.
作者:李伟;陈晓芝;许光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与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气胸患者,回顾临床救治及整体护理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无感染、引流管脱出等不良事件发生,39例患者救治成功,1例因合并重型颅脑损伤失去佳治疗时机而死亡,救治成功率为97.5%.结论:加强急诊科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并实施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全面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夏宝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不孕症患者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排卵过程,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促排卵周期的卵泡发育情况采取超声动态监测.从患者月经第8~10d开始监测卵泡发育,重点观察卵巢内卵泡大小、数目、卵泡生长速度、是否排卵.结果:自然周期排卵前卵泡直径平均为21.2mm,每天平均增长1.6mm;促排卵泡周期排卵前卵泡直径平均为24.2mm,每天平均增长2.0mm.促排卵有效率为67.5%,妊娠率为32.5%.结论: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具有直观、简便和重复性强等优势.而且阴道超声操作便捷,无伤害、可动态监测卵泡发育过程,能够充分了解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确定排卵时间,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提高受孕率,对不孕症治疗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金松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老年膝关节镜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镜术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于相应护理后两组老年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观察组中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p<0.05. 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时,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功能锻炼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馥;许巍;胡丽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建立多种试剂在同一质控图内描点的方法,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方法:测定系列质控物得到不同试剂之间的换算关系,将其他试剂换算为选定试剂所测的S/CO值,在同一质控图中描点.结果:不同试剂可以建立对同一浓度质控物的换算关系,更易于满足基层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结论:记录并控制好实验条件,使用品质好的质控物和检测试剂,可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
作者:张宏宾;周品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1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感染高危因素包括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基础病、侵入性操作、血糖水平和抗生素的使用等.护理干预可降低感染发生率.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感染措施,可降低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取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肺炎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作分析,且概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儿科疾病治疗中合理使用药物能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具有临床意义.结论:不合理使用药物对肺炎患儿的治疗具有制约作用,应引起各医院的重视.
作者:金妙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析宫外孕未破裂型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经病理、外科手术、临床诊断证实宫外孕患者64例分为无症状组和有明显症状组,各34例,无症状组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有明显症状组实施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的准确诊断率和B超彩色多普勒子宫情况.结果 无症状组29例经病理及手术证实,3例误诊,为卵巢黄体,无症状组的准确诊断率明显高于有明显症状组(90.63%vs.75%,p<0.05),无症状组的宫外孕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外孕未破裂型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临床诊断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可作为宫外孕未破裂型的首选确诊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建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确定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对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急性广泛的心肌梗死可能是急性心力衰竭常见的病因,常可通过病史及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改变来确定.在无胸痛的病人,肺水肿可以是严重冠心病的首要表现,尤其是老年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对通过病史、体检及心电图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超声心动图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超声心动图可评价有无左心室功能,左心室肥厚,局限性三壁运动异常,室间隔穿孔,急性瓣膜反流或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然而,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不能除外新近心肌缺血作为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自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逐步代替半自动生化仪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检测方法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分析的准确度得到大的提高.但分析过程以外的影响因素常被医务者忽视,给结果带来误差.以下是引起检验结果误差的各种因素.
作者:刘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检验标本的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分别研究标本采集时的主要事项,非疾病因素和标本在检验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正确的标本采集更有利于及时及准确得出检验报告;结论:正确的标本采集是取得及时准确报告的前提,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作者:常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药药学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以便为临床中药药物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总的来说,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机体及药物三个方面,为了提高中药药物的应用质量,建议加强药物因素控制,尽可能将药物选材到炮制期间的相关影响因素都控制恰当,终大化保障中药的效果.
作者:杨茂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空心拉力螺钉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骨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动力髋螺钉治疗(对照组)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观察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均无心力衰竭、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平均12个月随访,对照组肢体短缩2例,骨质疏松及内固定松动1例,且髋内翻畸形1例.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可显著提高髋关节术后康复效果,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金勤顺;徐保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农村皮肤外伤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58例皮肤裂伤感染患者进行感染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5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开放性伤感染在农村非常普片,及早彻底清创包扎,规范换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成为缩短病程和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张仁勇;杨波;郑礼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和脑脊液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8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痛和发热,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结核杆菌侵入颅内所致,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增生和渗出,诊断依据是头颅CT检查、脑脊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总结非常必要.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情况,从而降低剖宫产发生机率.方法:对我站2009年10月~2013年10月253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7.6%(253/673),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占16.90%,新生儿窒息率为5.04%.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对产科并发症的预防,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宋雪梅;芦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疾病,危害较大,它主要是包括感冒、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的炎症.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可能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1].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所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和加重的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就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变化做了一定的概括.
作者:王瑞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尿沉渣检查就是指通过显微镜对离心后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沉渣物实施检查.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尿液中不会含有或者只有极少量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在临床诊疗泌尿系统疾病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尿沉渣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检验中发现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晶和上皮细胞等.本文就简要分析一下由山东省莒南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的43例尿液常规.仅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盛日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在护理方面投诉的患者60例,并对其投诉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进行投诉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收费、沟通障碍以及法律观念意识淡薄等.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使其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同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尽职尽责履行对患者的告知义务,并且加强对其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能够大程度上减少医院护理中的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桂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索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8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分为心肺复苏机复苏组和人工标准复苏组.比较两组优缺点和复苏成功率.结果: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结论:心肺复苏机应用于临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CPR, 心肺复苏机比人工徒手操作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中容;梁碧琼;张四光;唐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埋藏皮质电极后适度电刺激其在语言功能区皮质周缘起源的顽固性癫痫手术前功能区定位的价值.方法 2008年起至今我科12例术前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考虑致痫灶起源可能累及语言区(额中、下回后部,颞上回后部,角回)皮质的癫痫患者,行硬膜下皮质电极埋藏术,行长程皮层视频脑电图监测及皮层电刺激,控制刺激电流强度及频率,在不诱发癫痫发作前提下尽可能明确皮质功能区位置,指导术中切除致痫灶同时保护重要的皮质功能.术后根据Karnofsky评分法 (KP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在63次皮质刺激确定的语言区中,强度为11-15mA之间电流刺激诱导出41(65%)次语言中断.而高于此电流强度(15-17mA)的电刺激易诱导癫痫发作(4次,6.3%).术中严格保护所定位语言区,术后语言功能均保护良好.12例患者癫痫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颅内电极埋藏及适度刺激电流强度及频率的皮质电刺激技术稳定有效,可于术前明确皮质功能区位置,指导术中保护语言功能区,保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免除了术中唤醒皮质刺激导致术中癫痫发作及麻醉事故的风险,符合微创神经外科理念.
作者:王丰;林元相;黄小芬;康德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食道支架对颈段高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仰卧于DSA造影机下,经口服非离子型造影剂,通过透视造影明确食道狭窄的长度及位置,使用超滑导丝通过口咽部探索穿越食管狭窄段,再引入单弯导管交换并置入超硬导丝.结果支架自行膨胀,术后食管通畅.结论食道支架植入术是提高食道癌患者晚期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作者:顾玥莹;王忠;范丹丹;王利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以N-戊酰基-L-缬氨酸甲酯和原料N-(三苯基甲基)-四氮唑反应得到丁酸甲酯,再经过水解反应与三苯基保护制成缬沙坦,所得总收率为52%.这种制作工艺的优势有收率高、路线短而且成本低,在工业化生产中比较适用.
作者:杨和军;陶俊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1岁以内婴幼儿便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 100 例便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肠套叠患儿60 例,过敏性结肠炎患儿21 例,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患儿10例,细菌感染性肠炎患儿2 例,肠息肉患儿5 例, 麦克尔憩室患儿1 例,肠重复畸形患儿 1 例,结论肠套叠过敏性结肠炎及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是1岁以内婴幼儿便血的常见原因, 大部分小儿经 B 超及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过敏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超过细菌感染性肠炎,明确病因方可采取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宝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2013年10月的10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作用为研究对象.结果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之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综合分析导尿管留置患者的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赖雪春;吴小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辅酶Q10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既能协助产生能量,又能在体内清除自由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辅酶Q10的基础结构,在人体中的作用及代谢.
作者:龚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分析尿激酶溶栓对伴和不伴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频发短暂性脑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来医院治疗脑缺血的患者中选取80例伴频发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其中有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38例和无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2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在病情发作中进行尿激酶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即静脉滴注复方丹参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同时口服阿司匹林静推肝素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进行观察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的治愈率(P<0.05),且尿激酶溶栓比常规药物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对神经功能的损害小.结论:尿激酶对脑缺血的疗效显著,是临床上治疗伴和不伴有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频繁短暂性脑缺血的佳药物,且对治疗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脑缺血发作效果明显.
作者:陈开勇;万玉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对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经食道超声诊断左心耳血栓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行瓣膜置换术证实血栓存在,15例经256排CT证明血栓存在,9例为瓣膜置换术后经溶栓治疗复查血栓变小.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血栓检出率高,准确率高,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介入手术术前适应症的判断提供监测手段,提高了介入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周晓宁;王宇;焦方杰;黄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食品中的寄生虫卵一般是指来自人和畜禽肠道的各种寄生虫所产生并随粪便排出体外的虫卵,其种类繁多,所以一般统称为粪源性寄生虫卵,这类粪源性寄生虫卵若残存于食品中,说明该食品直接或间接地被人畜粪便所污染.来自于人畜粪便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寄生虫卵分为感染性虫卵和非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可引起食用者的寄生虫感染而引发寄生虫病,非感染性虫卵主要是未受精卵、未发育成熟卵或死亡的虫卵,一般不会给食用者造成健康安全危害.2005年10月以前,世界各国在食品卫生与石一样作为食品的异物对待.根据寄生虫卵的生物病原学特性,应该把食品中的寄生虫卵作为一个单独的卫生学指标.这一指标主要针对生食类食品,如中式泡菜、韩式泡菜、凉拌菜、其他酱腌菜以及供生食的瓜果蔬菜等.
作者:于文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案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随访非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总优良率为85.6%.结论 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要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具体操作注意事项.
作者:王长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CCMs患者MRI资料,比较常规MRI序列(T1WI和T2WI)和DWI表现、观察两者对CCMs病灶的检测能力.结果 30例常规MRI检出34个病灶,DWI检出36个病灶,DWI多检出2个病灶;DWI序列对含铁血黄素的检出较常规MRI序列敏感,尤其对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积的较小病灶显示更为清楚.结论 DWI序列对CCMs显示的敏感度高于常规MRI序列,常规MRI序列与DWI序列相结合,能为CCMs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及价值.
作者:任月勤;王同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借鉴漏诊病例的经验教训,分析胸部X线肋骨骨折漏诊原因,提高肋骨骨折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骨折漏诊病例.结论: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很多,要不断分析、总结、改进,才能减少漏诊,提高检出率.
作者:方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于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分为俩组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然后对比起疗效,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如何.首先第一组有98例的患者,这些患者分为各个年龄段,他们症状都是下体会阴会有疼痛的感觉,小便困难,并且通过化验得知,这些患者的白细胞异常,培养出来的细菌也都是呈现阳性.这些症状都符合常规的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对这组的98例患者采用的是传统的中药药剂,同时西药药剂要配合进行治疗.第二组有80例患者,与第一组的患者症状相同,年龄段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可是治疗的方法只采用西药的药剂进行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对俩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的总效果的概率为61%,俩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结论:通过俩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显然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比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治疗效果更好一些.
作者:王必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是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途径,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研究结果主要包括MSCs 分化,修复,分泌细胞因子三个方面.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颖婷;刘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意识水平、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出血量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 80例中死亡12例,术后恢复社会活动5例,生活自理者8例,部分自理36例,重残16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患者预后情况与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破入脑室有关.
作者:顾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初,心血管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WTO发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高,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约1700万人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塞.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迅速老龄化,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38.6%,为各类疾病的死因之首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伴有斑块破溃、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激烈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的演变等表现.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是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发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挽救频死心肌,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做好病情观察、心理、生活、饮食等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寻求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容易被腹泻患儿接受的药物止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腹泻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儿40名.对照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生理盐水加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治疗,实验中两组患儿其余治疗方式全部相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实验中,两组患儿均治疗15天,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1.15%,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儿用药比较方便简单,且药物对患儿不会产生负作用,十分安全,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胜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婴儿特别是新生儿一般是长时间地处于一种肢体被束缚或半束缚的状态,能做的运动量大的活动就是啼哭和吃奶,四肢的自由活动通常被限制,婴幼儿抚触与游泳是一项经过科学指导且规范化有技巧的新型的护理服务,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帮助.我院从2007年成立游泳抚触中心从事这项护理活动,现将我院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6月接受普外科阑尾炎手术80例患者,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较传统开腹术后明显降低.
作者:曹文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考察抗菌药物临床作用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的作用机制、特点、抗菌谱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便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结果:不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特点、抗菌谱等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合理选择,才能降低耐药菌株、不良反应等产生.结论: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应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合理选择,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翟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精神病作为一种特殊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所以对于长期患病的精神病患者,做好出院准备就变得极为重要,以期达到使患者长期缓解,减少复发次数,提高生活质量,顺利回归社会的终目的.本文就长期患病的精神病患者出院的注意事项做如下讨论.
作者:郅雄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及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2009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住的36例I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术后随访3年,记录临床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在第1年内复发;10例在第2年复发;2例第3年复发;16例随访结束时仍正常.结论 子宫内膜癌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疗效肯定,能够延长患者的存活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云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拟设计一种快速检测百草枯的试纸.方法:Na2S2O4 ,分子量 174.11,在碱性条件下与百草枯中的有效成分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反应变蓝色.结论:适用于快速定性定量尿中或胃液中的的百草枯含量.
作者:耿英豪;王建树;王雪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点,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代替传统柯-陆氏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经鼻内窥镜行病侧钩突切除,开放筛房,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清理上颌窦内菌团等治疗69例非侵袭性鼻腔鼻窦真菌病患者,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腔,术后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换药.结果:69例术后主要症状消失,经6个月~3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经鼻内窥镜手术及术后经鼻内镜鼻腔鼻窦清理为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鞠宏霜;马明忠;吴海英;伊纪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门诊手术室护患纠纷的诱因很多,如术前与患者沟通不当,服务态度生硬、器材准备不充分、消毒隔离不严等.根据这些诱因,门诊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服务意识,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孙爱叶;马继红;孙建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再次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再次肝切除首次和再次肝切除均无手术死亡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生存期从第一次肝切除算起为57月,从再次肝切除算起为25.5个月.结论 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再次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是目前唯一可获治愈及长期生存的治疗手段.
作者:梁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当前,随着避孕措施的增多,可供选择的避孕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使用避孕环进行避孕工作是当前容易被妇女所接受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节育手段.使用避孕环进行避孕具有方便、安全、经济等优点,在避孕方式的选择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上环后,同样会因为上环者自身以及外部因素,不同程度的出现副作用情况,本文结合上环后容易出现的几种副作用,对上环后应当注意的副作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者:叶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艾灸加中药通络止痛膏敷脐法对中晚期肝癌患者中重度疼痛的镇痛效果、毒副作用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艾炷灸加自制中药通络止痛膏敷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氨酚羟考酮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6.67%(26/30)和93.33%(28/3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活质量KPS评分值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治疗后KP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加中药敷脐法具有效缓解肝癌疼痛、毒副反应低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丁平;白广德;练祖平;陆运鑫;秦冰;陈小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75例,糖尿病组60例,糖尿病伴并发症组30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酶法测定HbA1c含量;结果:糖尿病伴并发症组FBG及HbA1c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根据HbA1c检测值合理用药.
作者:雒宏烈;于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1010例孕妇早期妊娠妊囊的位置以及查看胎盘是否前置,以此进行分析妊囊位置低下和前置胎盘的关系,以便尽快做出各种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2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010名孕妇经超声观察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情况,以及孕妇是否发生前置胎盘.结果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的有220例,此外发生前置胎盘的有80例,其中妊囊位置低下且发生前置胎盘的孕妇共有47例,超声诊断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较大.结论发现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时,提示前置胎盘的可能性,因而应尽快做出保胎或者终止妊娠的决策,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王美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感染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进行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对象.结果: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呼吸道30例 (42.86%)、消化道21例(30%)、泌尿道15例(21.43%)等[主要病原体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5.71%)、热带假丝酵母菌(20%)、光滑假丝酵母菌(8.57%)、克柔假丝酵母菌(7.14%).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位居首位,病原菌种类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治疗中应加强营养与机体免疫力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加强医院感染的综合管理,严格无菌化操作,严格把控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降低二重感染及耐药菌的发生.
作者:高宁;孙文正;陈肇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重点阐述了一次根治术在治疗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应用,对肛门脓肿的概述、治疗方式以及术后处理做了细致的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大家能对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作者:卓芹超;毛伟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的慎独修养培养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ICU病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慎独修养培养前后一年ICU病房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慎独修养培养实施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慎独修养培养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进行医护人员的慎独修养培训可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的谨慎感和责任感,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及提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医院内进行推广.
作者:张利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了解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病房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探究其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医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00例,其中在ICU病房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27例,并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2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有2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27.00%,因此,可见在ICU病房中由于某些原因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感染率很高,与其有关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滥用抗生素药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和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长短.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29.63%)、进行神经功能的评分(33.4±9.91)分明显高于不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2.74%)、进行神经功能的评分(21.3±8.13)分,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死亡率较高,并且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很慢;对于ICU病房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其重要的致病菌是格兰阴性杆菌,并且该类细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治疗感染主要是用选择抗生素类药物.
作者:逄永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偏瘫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训练组60除按常规护理外,入院以后待病情稳定后即进入早期康复训练程序,对照组60按传统护理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训练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改善症状体征及肢体活动能力等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作者:王强;王婵;柴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创伤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I期手术,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4%,19例患者获得治愈,治愈率为76%;观察组4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8%,23例患者获得治愈,治愈率为92%,两组患者存活率、肺部感染率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转运中机械通气的安全应用监护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而需转运的急性重度颅脑外伤为研究对象,于患者转运过程中通过转运前评估、转运途中的监护及护理管理及送返病室的管理,以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机械通气应用的安全.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于接受诊疗后安全返回病房.且明显提高了运转医护的抗风险能力及责任意识,取得了医患双赢的效果.结论: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转运中,于运转前、运转中及送返过程中行合理的机械通气监护护理和管理措施,是有效保证患者运转安全的关键.
作者:毛成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治疗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37例,对照组30例单用FolFox4方案化疗,药物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四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CR7例,PR 19例,有效(cR+PR)26例,总有效率70.3%.对照组CR 2例,PR 1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43.3%.主要不良反应:治疗组恶心、呕吐、纳差、口腔黏膜炎、粒细胞减少、末梢神经炎、发热及疼痛、腹泻,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白细胞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P<o.05).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AGc 具有提高化疗有效率,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癫痫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癫痫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老年性癫痫患者合并有脑卒中者占62.90%;另外,62例患者经过详细、全面的检查之后,明确病因的患者占85.49%;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癫痫病的对症治疗,其中,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者共有58例,占93.55%;死亡共有4例,占6.45%.结论:绝大多数老年性癫痫患者发病时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因此,及早分析患者的致病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病情控制率.
作者:鞠振;杨国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门诊医生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门诊医生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方法:根据<手卫生观察表>进行门诊医生手卫生现场跟踪观察.设计手卫生不依从调查问卷调查门诊医生30名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结论: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手卫生干预,提高医生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
作者:罗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检测146例骨折患者及软组织损伤患者外伤发生后1周内,2周内,3个月,8个月,12个月ALP水平;软组织损伤组为对照组(A),于伤后摄x线片;以骨折组为研究组(B),骨折组于伤后1周内,2周内,3个月,8个月,12个月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B组又根据ALP水平升高分为骨折较早愈合组(Ⅰ组)、骨折正常愈合组(Ⅱ组)、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组(Ⅲ组).结果B组在骨折发生后2周开始至骨折愈合均较A组ALP水平高,p﹤0.01,有显著性差异.B组内比较,骨折2周时较骨折发生时碱性磷酸酶水平有大幅提高,p﹤0.01有显著性差异;骨折后3个月ALP水平已降至正常,拍片显示有大量骨痂形成,与骨折后2周比较,成负相关;Ⅲ组病例在3个月时骨折线仍清晰可见,而Ⅰ组骨折线已消失,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LP水平可判断骨折患者的骨形成能力和速度,可为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熊亚林;陈鄂;王萍;牛莉莉;肖奎;侯全山;李吉英;王克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提高基层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详细分析基层医院生化检验人员素质、仪器与实试剂、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不同检验阶段可能对终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的因素,对每一个环节开展质量控制.结果: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生化检验中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提高生化检验质量,确保基层医院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加强基层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保证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依据.
作者:陈前章;代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 RA)是一种炎症性和免疫介导性疾病,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的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关节的慢性、进行性、侵蚀性的滑膜炎,随着病情进展可侵袭并损坏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者可出现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其病理学特征为滑膜衬里层过度增生,衬里下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微血管新生,血管翳形成以及软骨和骨组织破坏.RA的全球发病率为0.5%~1%,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4%~0.36%.RA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及精神刺激等均与RA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慧娟;李焱;杨敬敬;侯林;杨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高达几百万.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进行冠心病的防治对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极大的意义.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疾病时注重整体性与中庸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先进的仪器和高效的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防治冠心病血糖上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就冠心病的中医分型、冠心病血糖防治的重要性以及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血糖防治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刁志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布情况,探讨医院疾病的监控重点,为医院今后做好卫生防治工作及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医院病案室每日录入的病案首页为依据,按ICD-10标准分类,对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前5位死因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医院按疾病构成动态,加强重点科室的建设,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作者:张金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北镇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评价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北镇市2008-2012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防制监测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08-2012年共上报流行性出血热病人85例,年均发病率为3.23/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呈高度分散性,多见于农村;具有明显的春季高峰,男性多于女性,那女比例为2.7:1.多见于青壮年,占68.23%,农民多见,占81.18%.结论 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防控策略.
作者:汤军;陈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下妊娠≤70d 的无痛人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无痛人流(观察组)在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流血时间及不良反应与普通人流(对照组)的临床比较;结果:观察组宫口松弛良好,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药用于门诊人流手术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有效地缓解了妇女对人流手术的惧怕心理,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 方法:对21例我院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保守治疗6例,1例死胎,2例终保守治疗失败手术治疗.直接手术治疗:15例,结论:妊娠晚期急性阑尾炎的体征不明显,但坏疽穿孔率高.早期诊断,手术为妊娠晚期阑尾炎治疗的首要选择.围术期的处理是确保母婴平安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黎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肝血管廇介入治疗适应症、机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6例经B超、CT、MR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作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平阳霉素.结果:栓塞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经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且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损伤轻、术后恢复快、危险性小等优点.
作者:李桂芳;谷家林;周利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将本次调查的目的和具体内容制定为调查表格,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我院的门诊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般性描述分析,另一方面是对部分调查指标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进行因素分析,后统一整理所有的调查表格,并采用logestic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多因素评判.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处方中大约有百分之七的处方存在不合理,一些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结论:临床处方和使用药物存在着一些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加强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管理和提高相关人员对药物的认识,同时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从而降低这些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作者:谢成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肾微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对儿科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所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过诊治的肾损伤患儿以及同一时间内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儿童各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取其10ml的新鲜尿液于-2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检验,并对其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据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尿液检测呈阳性的为100%,而对照组患者尿液的检测呈阳性的仅有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观察组缓则尿中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明显要高.结论:对肾微损伤患儿进行尿液检查具有简洁快捷等优点,能够辅助临床患儿疾病诊断,从而有利于肾微损伤的发现和治疗.
作者:宋学英;马晨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靠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5例(阴式组)及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5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情况,阴式组为(46±21)min、(336±73)ml、(37.8±0.5)℃、对照组为(42±24)min、(314±84)ml、(38.6±0.2)℃,两组比较,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患者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18+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0.5)d、平均住院费用(3200±315)yua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2±6)h、(7.8±0.6)d、(3450±460)yua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阴式组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手术效果更满意.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疗效好、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
作者:李淑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解热镇痛抗炎药大部分为非处方药,其药效较为温和,药效对症治疗效果较好,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过这也引起了大量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存在.因此本文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安全用药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述了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物作用机理,之后详细分析了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安全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注意事项.
作者:杨云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门诊PICC维护中健康宣教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52例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达满意程度以上的人数高26.92%.结论:对于门诊PICC置管患者采取有效的健康宣教,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置管期间的安全性,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康复操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患者5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出院时患者的flug-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及智力状态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康复操作前比较效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开展科学的康复操作,可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应大力推广.
作者:王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50 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0 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观察催醒药、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50 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 疼痛占7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10%、尿管刺激占7%、心理应激占5%、制动不当占4%,术后躁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静吸复合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发生率高;五官科手术发生率高;术毕使用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疼痛刺激是主要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用充分的术后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崔建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重要、基本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沟通可以减轻或化解医患矛盾,可以促进信任与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
作者:邓燕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共391例胎儿畸形病例,每例均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再由同一医生进行四维胎儿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种类胎儿畸形诊断的优劣性,从而进一步分析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 在选取病例中,所有病例均可通过二维超声成像表现,其中104例通过四维超声成像能够明确诊断,并且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45例在二维超声已经确诊的情况下,可以用四维超声图像辅助解释.结论 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必须结合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对胎儿体表缺陷畸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胎儿内部脏器畸形的诊断意义不大.
作者:周建;王东平;刘业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的术式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对照组实施内镜括约肌切开(EST)+LC,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LC+LCBDE术式治疗,相比EST+LC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增快.
作者:赵振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机能减退心脏病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科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确诊甲减性心脏病11例的临床症状、体征、等分析.11例中误诊为冠心病的6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3例,结核性心包炎的1例,扩张性心肌病的1例, 更年期综合症的1例.多数患者确诊前未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
作者:唐乐毅;邹建;屈玉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DWI(磁共振弥散成像)对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抽取我院于2011年2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2例,并根据缺血性脑卒中的发展情况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44例为住院当中没有发展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组8例为住院当中发展成为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发病3天之内和通过治疗2周之后行磁共振弥散成像(DWI)检查,并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和入院时检查的责任病灶阳性率相比,A组显著较低,而与2周之前相比,B组患者2周之后所检测出的病灶阳性率明显较高.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缺血程度可以通过DWI进行有效评价,其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曾江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针灸在治疗胃痛方面的临床实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铁岭市中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后的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辨证后给予患者针灸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要好,是值得在临床中应用的.
作者:尹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酵母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分离酵母菌,用API 20CAUX鉴定,ATB Fungus药敏板测定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的药敏结果.纸片扩散法测定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结果在123株临床分离株中,白色念珠菌为80株(65%),其他酵母菌为43株(35%).白色念珠菌对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的敏感性较低,分别为73.3%、66.7%、63.3% ,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制霉菌素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 100%、90%、100%,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为97.8%.结论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增加了酵母菌的感染机会,应加强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友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RP及TC/HDL-C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n=39)、不稳定性心绞痛(UAP)(n=33)及心肌梗死(AMI)(n=18),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SAP组、UAP组与AMI组CRP、TC/HDL-C水平以及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1)SAP组、UAP组与AMI组CRP、TC/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 CRP、TC/HDL-C水平也随之而升高,即AMI>UAP>SAP;(2)CRP单独检测、TC/HDL-C单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6.67%、63.33%,均显著小于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9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及TC/HDL-C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率.
作者:谭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名肝硬化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 pugk分级分为A级组、B级组、C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SH, FT3,血清水平.结果:C组患者血清FT3, FT4表达水平低于A级组,TSH表达水平三组间无差异.结论:TSH, FT3, FT4表达水平变化能够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作者:赵军;贾正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病患,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普通检验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中患者利用生化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中的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有效,另外2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无效,检验结果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的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有效,另外1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无效,检验结果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存在.结论:在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上,利用生化检验方法有更高的准确率,可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在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中进行应用.
作者:孙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发病原因和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和病例个案调查.结果共发生病例9例,经调查发病的病例均有饮用生水史,从学校的二次供水水源中检出痢疾杆菌.结论本次事件是因学校的二次供水被污染,学生饮用生水后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
作者:向荣;甘武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利用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的相关操作方法和护理方法.方法 3297例病人采用了棉签法将液氮直接作用于病人的皮肤表面,对患处实施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寻常疣、脂溢性角化、睑黄瘤的有效率均为100%,总有效率为99.1%.结论 液氮冷冻是治疗皮肤病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掌握冷冻时间和深度,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姜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不同科室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为日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从我院的不同科室随机抽取应用过抗感染药物的患者168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中使用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以及氟喹诺酮类等,并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使用,各类药物的剂量相对比较合理,尤其是一些术后患者,几乎78%的患者都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他们对抗感染药物的依赖性比较大.除此之外抗感染联合用药比较普遍,而且药敏试验率低于1.2%.结论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其抗感染类药物的使用相对比较合理,但是其中有些环节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确保每一位患者接受安全的治疗.
作者:农凤江;黄永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多糖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化学成分,无机硒是一种具有抗病毒等作用的化合物,但毒副作用大,故将无机硒和多糖结合形成硒多糖,硒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抗氧化、抗重金属等药理活性,且其作为药物的毒副作用极低,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年来硒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及其展望作一综诉.
作者:董承;东方;于淼;赵吉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瘤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全部资料,探讨其诊治方法. 结果:23例患者均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零死亡,全组均顺利出院,出院后20例获得随访,随访3月到36个月,随访率为87.0%,手术后有10例出现复发转移,主要为肝脏及腹腔复发转移,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为3~28个月(平均11.6个月),其中6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后肝脏病灶得到控制,5例行再次手术,术后均给予格列卫治疗,未见复发及转移. 结论:胃肠间质瘤的诊断需要结合胃镜、CT、消化道造影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
作者: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脑干由桥脑、中脑、延脑、构成,组成了人体神经系统重要的部分,生命活动中枢.当脑干出血时,直接威胁到了患者生命,其表现急剧,凶险,有发病快、变化快、治疗难、预后差及病死率高等特点.是神经科急重症之一,由于脑干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功能性的重要性,目前治疗多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对出血量多,血肿破入脑室多采用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ICU重症监护手段基础护理的成熟完善,以及更多辅助治疗手段的出现.
作者:孙蓉;仲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过程中出现急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56例前牙根管治疗病患,展开原因分析,之后选用较地塞米松(DXM)、碘仿和樟脑酚(CP).结果 对42颗急症反应的前牙患者分别采用DXM碘仿和CP进行治疗,经卡方检验,DXM碘仿的疗效(82%)明显好于CP(45%),P<0.05.结论 根管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急症,这种现象和患者牙髓状况、牙位等重要关联,用地塞米松碘仿对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韶辉;兰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早期干预对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的效果,以大程度地提高早产儿的智能水平.方法 将本院2011年6月一2012年6月收治的157例早产儿根据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干预治疗和一般育儿方法的治疗,在干预6个月、12个月时根据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定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在6个月、12个月时干预组MDI、PDI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干预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和神经功能发育,降低早产儿智能低下的发生率.
作者:李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建立祛湿止痒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苦参、白鲜皮、黄柏.结果:祛湿止痒洗剂波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薄层色谱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该质控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祛湿止痒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砚章;郑光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探讨对策.方法 收集90例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寻找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和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结论 对慢性尿毒症透析患者应长期特别注意动静脉内瘘的维护和保养,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减少患者身体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智灵;刘斯雅;阮凤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特别是牛、马和羊.炭疽杆菌是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菌体较大,(5~10)μm×(1~3)μm,两端钝圆,芽胞居中呈卵圆形,排列成长链、呈竹节状.在宿主体内形成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很强的致病性.细菌可产生三种毒性蛋白(外毒素),包括保护性抗原,水肿因子和致死因子.单独注射这些毒素,对动物不致病,混合注射后可致小鼠死亡.细菌在有氧条件下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体外可形成芽胞.
作者:井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中医在防治艾滋病过程中起到的效果,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方法:以中医在防治艾滋病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有关研究文献作为参考,总结相关研究和应用成果,对未来进行展望.结果:中医在防治艾滋病领域起到了许多积极的成效,在艾滋病病理的研究上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结论:中医在防止艾滋病领域具有非常良好促进作用,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作者:张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探讨斜视术后并发复视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0例斜视术后并发复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案等,并对患者的年龄斜视类型、术后眼位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参与调查研究的21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复视的患者共99例,占到患者总人数的47.1%,其中短暂性复视98例,持续性复视1例,经二次手术后复视消失.发生复视的患者复视的持续时间从4天到23天不等,平均持续时间为(12.1±3.4)天.患者术后斜视的发生率与其年龄、斜视类型、斜视度数、视网膜对应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斜视术后并发复视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通常都是暂时性的,合理的手术设计以及做好早期同视机训练,对复视消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申涛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政府加大对民营医院关注,给予政策上支持,但民营医院的发展未达到政府预期期望结果.本文对新疆哈密地区民营医院卫生市场研究,对该地区民营医院生存空间与发展模式进行深度分析,对其战略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作者:张南;姜小明;姚华;唐月红;杨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生活起了重要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预防及治疗.
作者:马玉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典必殊滴眼液在门诊治疗眼钝挫伤的疗效方法:将10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典必殊滴眼液,对照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及妥布霉素滴眼液,观察指标:视力、眼部充血、角膜情况、前房炎症反应及前房细胞、瞳孔改变,分别予积分评价,记录治疗后1天、3天及7天后各积分下降百分比,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后1天及治疗后3天病情存在统计差异(治疗后1天:P=0.014,治疗后3天:P=0.037, 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在治疗后7天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976, Mann-Whitney U检验)结论:典必殊滴眼液在轻型眼钝挫伤的门诊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金琴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医学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高科技类产品更新换代时间、速度更是不断缩短、加快,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保障了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有效的减少了疾病带给人们的疼痛和困扰.本文以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超声骨刀为例,简要介绍医学同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带给人们的巨大惊喜,并着重介绍在口腔手术中超声骨刀的应用问题.
作者:韩振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引流管普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把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30例患者的资料分成观察组与对比组,采用卡方检验对临床疗效进行数据处理,并以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的标准.结果 胆囊切除患者观察组中没有出现一例的上腹痛、腹胀以及发热等症状,而在对比组中出现了3例上腹痛症状、2例肩痛症状和4例发热的症状.通过B超检查证实了腹部胆囊窝区处存在少量的积液,而经过SPSS 19.0的数据处理只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肠瘘观察组的自愈率为87.5%,只有2例患者需要行肠瘘的确定性手术才能痊愈,而对比组中的自愈率只有56.3%,有7例患者无法一次性痊愈,且它们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普外科腹部手术中采用腹腔引流管存在较高的临床效果且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云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因此,防止跌倒是现今老龄化社会的一大课题,现将我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发生的病人跌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吴丽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螺旋CT对于诊断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对这些患者全部进行X线平片扫描与螺旋CT扫描,X线平片扫描化为对照组,螺旋CT扫描的结果化为实验组.结果:经过这些扫描资料分析,有40例患者为腑挫裂伤,30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患者为硬膜下血肿,6例患者为颅脑内血肿,4例患者为颅骨骨折,诊断符合率高达100%;而X线平片扫描的误诊漏诊15例,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采用螺旋CT诊断脑外伤,能够更形象、更准确的观测出患者的脑外伤情形,这将为脑外伤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个非常重要价值的参考依据,因此,螺旋CT对于诊断脑外伤是一个首选的探测技术.
作者:常成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连续检测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初诊时、治疗6月及12月时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13/42)、25%(10/40)、30%(12/40),pSS患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与眼干症、腮腺肿大呈持续显著相关(P<0.05),初诊时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组pSS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治疗6月及12月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抗a-胞衬蛋白IgA抗体在pSS患者体内有持续的异常表达,其与pSS患者腺体破坏、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其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pSS患者病情评价.
作者:邵平;丁翔;任义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确定湘西高危孕产妇围生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高危孕产妇围生期院内感染的措施,为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母婴安全提供预防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怀化市两所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4月入院的1072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危孕产妇组和正常孕产妇组的院内感染情况,分析高危孕产妇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阳性事件%)表示.分类资料两组比较用χ2检验、确切概率法;连续性变量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u检验.检验水准取双侧0.05.结果:1.院内感染发生率高危孕产妇组明显高于正常产妇组(P<0.01);其中定期行产前检查者明显低于未定期行产前检查者(P<0.01);农村高危孕产妇者高于城镇高危孕产妇者(P<0.05);经阴道自然分娩者低于手术(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分娩者(P<0.05);而阴道助产者较剖宫产者无明显差异,(P>0.05).2. 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中汉族低于侗族、苗族和土家族(P<0.05).3. 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以呼吸道、生殖道感染为主.4. 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住院时间较无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5.院内感染季节性分布秋季,据统计43%院内感染发生于7~9月.结论:对于高危产妇应加强产前检查和围生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可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尽量避免手术分娩、并在保证孕产妇安全的情况下,缩短住院时间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吴斌;马文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8-2013年共收治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2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83.33%.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现象及再复发情况.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建彬;张建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的118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因给药剂量大、选药不合理、无适应症用药等用药错误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器官和系统,临床表现也多样.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较常见,但是重视合理用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发生.
作者:黄敬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对手术患者给予术中保暖对其预后的影响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手术患者的术中保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以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中保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低体温、躁动、寒战发生率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体温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手术情况,对其给予适当的术中保暖处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还可以适当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其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因此,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所提高的保暖措施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牛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探讨实习学员在临床护理中与带教教员、医生、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方法:对60名实习学员分批在肿瘤专科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带教.
作者:黄宏梅;胡绍毅;张艳;樊晓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胆系不同部位结石症的诊断,探讨B超在胆石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胆石症患者共102 例,对其进行B 超检查,并将B 超检查结果与患者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B 超检查的准确性.结果对胆石症患者进行B 超检查显示,B 超对于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高,而对于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低,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胆石症患者进行B 超检查,能够对胆囊结石进行准确的诊断,而对于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较低,但只要采用适当的操作方式,就能提高胆管结石的检出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纪南帅;蒋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100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肠鸣音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肠鸣音消失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时,手术治疗具有疗效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预后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对急性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开腹手术治疗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杨明;于贻辉;鲁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检验中有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由于血常规能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所以位居三大检验之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旦检验结果出现错误,将会导致很多疾病在初期不能被查明,甚至出现疾病的误诊,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提高标本质量,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对于提高检验质量来说势在必行.下文就血常规检验的意义、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降低影响因素的措施来加以说明,以期找到合适的途径,使血常规检验获得稳定可靠的数据.
作者:邸智勇;单桂荣;赵淑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外耳和中耳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分布.外、中耳疾患、同源神经分布的邻近器官疾患和神经本身疾患,均可引起耳痛.由于疾病原因、病期、和个体敏感性的差异,耳痛的性质、发作情况和程度也有不同,如表现有胀痛、跳痛、灼痛、针刺样痛、闪电样痛和刀割样痛等,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本文探讨原发性耳痛、神经性耳痛及耳痛的鉴别诊断.
作者:蔡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入选650例冠脉临界病变的非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48例和介入治疗组(药物基础上加介入治疗)202例.平均随访(3.95±1.24)年,观察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再次靶血管介入)的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靶血管需再次介入治疗的比例均高于药物治疗组(53.5%∶33.7%、15.8%∶9.2%、31.7%∶11.8%,P 值分别为0.000、0.015及0.000).Ke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2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结论:对冠脉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不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王宝元;任长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无痛胃肠镜在临床消化内科中的应用探讨胃肠镜检查中如何提高准确度,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方法通过对某院在2010年上半年六个月的时间内治疗的108位患者进行的治疗进行资料汇总并加以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胃肠镜治疗的在治疗前通过健忘阵痛麻醉进行处理,随后进行胃肠镜的检查治疗;另外一组人员不进行阵痛麻醉处理,采用普通胃肠镜加以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其中通过麻醉镇痛的患者在疼痛度上有明显降低,并且在治疗后无不良反应产生,治疗效果较普通胃肠镜质量也相对明显,而未采用麻醉镇痛的患者治疗后存在不良现象,存在相当大的痛苦.结论在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镜治疗过程中,无痛胃肠镜质量较传统治疗方法有着很大的优势,对于减少患者痛苦、提升质量效果有非常大的帮助.
作者:包文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显著增加,医疗事业对血液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与血液供应相关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被广泛关注.各级血站的血液检验实验室作为提供血液并检测血液是否合格的单位,在供血的各个环节中极其关键,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血液的质量安全显得意义重大.
作者:张卫国;马瑞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运用乳晕小切口手术的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09年的8月份到2011年的7月份收治的22名良性乳腺肿瘤的患者,运用乳晕小切口的手术方式进行切除治疗,观察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所有的患者都痊愈出院,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患者在临床的效果和乳房的外形上比较满意.在手术之后进行随访,在乳晕和乳头上没有色素沉着,在血液的供应上也很好,皮瓣上没有坏死或者变黑的现象发生,在切口处的瘢痕没有隆起和增生的现象发生,乳头的外形良好,没有出现复发和并发症的状况.结论:运用乳晕小切口手术的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临床效果很好,瘢痕不明显,乳头的外形好,达到了患者的审美要求,在临床治疗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卢小粮;古观保;谢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鼻光疗法对顽固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5例患有顽固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3)给予糠酸莫米松200mcg/天及左西替利嗪5mg/天,持续一个月.实验组(n=32)给予对照组相同药物及剂量,同时一周两次鼻光疗,连续三周.我们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一个月及第三个月进行鼻炎结膜炎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和鼻症状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鼻炎结膜炎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和鼻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鼻光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提高了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周易>[1]对于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博大而精深,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平衡理论的建树,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尤为重大.
作者:魏荣霞;钱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常见症状和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实施化疗的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2组:在化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化疗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的胃肠道反应、静脉炎、颅脑出血、口腔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实施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针对化疗常见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化疗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我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建立个人剂量档案,为放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职业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外照射监测>( GB 5294 - 2001)对我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结果:5年内监测放射工作人员945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均数为0.57 mSv/a,每年低于5 mSv的人员占当年总监测人数的98. 57%以上;不同工种之间,以介入治疗和核医学较高,分别为1.24和1.01 mSv/a.结论:我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人均剂量水平较低,但应重视临床介入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高剂量的情况,加强对介入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降低个人剂量水平.
作者:徐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急诊及手术患者对血小板输血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新鲜的血小板已不能满足临床血小板输血的需要,冰冻血小板为临床应急血小板输注提供了方便,为探讨冰冻血小板的疗效,对进行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5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输注有效31例,输注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其中血液病输注有效率为48.1%,恶性肿瘤输注有效率为45.6%,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62.3%,感染休克有效率为67.9%,创伤性大出血有效率为65.1%,认为输注冰冻血小板综合判断治疗效果较明显,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张春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实际情况,明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点,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经统一培训的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采用床旁逐个调查病史和查阅在架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及床旁调查表,对2011年11月7日和2012年9月20日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2011、2012年调查住院患者分别为247例、30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3%、3.91%,例次感染率为3.24%、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分别占71.43 %、58.33%,其次为消化道,占14.29 %、16.67 %;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5.59%、64.50%,其中单联用药由61.73%上升到67.17%,二联用药由36.42%下降至31.31%,三联用药由1.85%下降至1.52%;病原菌送检率分别为14.81 %、15.15%. 结论通过连续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比较,掌握医院感染现状、一般规律和医院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制定监测控制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鱼凤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3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30例患者中实施了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有195例;没有得到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35例,占总人数的15.2%,其中26例术后感染患者均在其中.结论:骨科手术时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防范患者的骨科切口感染.
作者:邓秋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加压疝气带治疗婴儿脐疝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之间收治的婴儿脐疝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组普通疝气带治疗组和加压疝气带治疗组各30例,两组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和对比.结果:加压疝气带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普通疝气带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压疝气带治疗婴儿疝气,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加强应用推广.
作者:刘进红;卢小粮;揭苏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34例,对患者麻醉的时间、清醒的时间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术后因病情过重或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为4例(11.76%),肺部出现感染的患者为3例,器官功能出现衰竭的患者为2例,其余2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73.52%).结论:充分的做好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针对出现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合适的麻醉,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成功率,加强麻醉的管理,降低了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风险率.
作者:祁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价值评价.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5月精神科护理中注重人性化护理和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的290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有 150 例 ,优良率为 100%,无一例为差.对照组有140 例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 85.71%,有 15例回答为差,占到 10.7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周到、细致、体贴的服务,使得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在医学上广泛推广.
作者:彭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医师使用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其终目的是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有研究显示,患者治疗疾病过程中,若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将无法达到预期疗效,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死亡情况,影响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应用药学知识进行有效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由不合理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终目的,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作者:蓝秀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长托宁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患者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施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1]患者320例,分为观察组(长托宁组)共160例患者,对照组(阿托品组)160例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呼吸道分泌物量、术后痰液量、术后副反应情况.通过对比长托宁和阿托品在尘肺病患者术中用药的临床效果,旨在为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中运用长托宁提供意见.结果 手术前两组腺体分泌无显著差异,手术后观察组的腺体分泌量以Ⅱ级为主(140/160),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副反应发生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分析,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托宁能够抑制腺体分泌,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手术中用药.
作者:刘纯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对其采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配合CCB(钙拮抗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6月-2012年06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100例,对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分为A1组与A2组.针对A1组老年患者要求其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配合依那普利片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对A2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结果:在降低患者血压的有效率以及降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A1组患者与A2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别(P<0.05),A1组患者获得的疗效更为确切.结论:针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采用ACEI配合CCB对患者进行治疗,终患者的效果表现良好.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较为便捷,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
作者:周秀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环枕畸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8例环枕畸形术后患者的资料.结果 38例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很好的疗效.结论 经过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维持术后正确体位,及时全面评估病情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宏;赵春华;段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compound anisondine,CA)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05例123只眼,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A治疗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A治疗组加用CA,疗程42d.治疗后随访3~8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变化,并观察CA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常规治疗和CA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21%和95.16%,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 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涛;邝国平;武正清;谢丽莲;刘茹;彭婧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产前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以便为护理工作者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l~10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6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4例和干预组3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组通过分娩知识介绍、消除产妇紧张情绪、榜样宣教、生理支持和人工监护等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药物引产情况及剖宫产率.结果 干预组药物引产率、剖官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作者:刘化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就是临床医学上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将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医学卫生质量和疗效的方式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倡导运用循证医学的方式和思维,全面开展皮肤科临床实践工作.本文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方式和在医学中的重要性等,研究分析皮肤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韩庆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阐述性传播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如何加强防治性病及其防治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我们性病艾滋病门诊,将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性干预措施行为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予以推广.结果:经过近两年的干预总结发现,通过性病艾滋病门诊这个重要场所开展干预活动,为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1].在提供临床服务的同时,可为那些促使性传播的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倡导安全性行为及宣传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是性传播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性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的危害性非常大,且难以治愈,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行为干预,才能使性传播疾病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才能使性传播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张家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水平,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30例丙肝患者血清均为阳性,用胶体金吸附试验法检测阳性24例,阳性率低于ELISA法.ELISA法检测抗原包被浓度为1.25 IU/L时,仍可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50岁以上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对梗阻症状重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方法.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术的发展,前列腺电切术广(TURP)广泛应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该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创伤出血少、腹部无切口、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病死率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首选方法[1].但是术后出血仍是其主要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熟练掌握并发症的防治,是临床泌尿外科医师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收集在我院行TURP术后出血患者20例,经及时有效处理后,均止血成功.现就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曹锡锋;黄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8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均有:(1).内脏敏感性增高;(2).胃动力障碍;(3).胃酸分泌的改变;(4).幽门螺杆菌感染;(5).遗传易感性;(6).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7).脑-肠轴与胃肠激素改变.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受内脏的敏感性:胃动力障碍、胃酸、幽门螺杆菌、遗传、精神、应激因素的影响.
作者:周玉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致病因素及防治对策,以提高产科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产后出血患者占同期分娩患者总数的3.64%,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收缩力(58.57%),其次为胎盘因素(20.0%)、软产道裂伤(12.86%)、凝血功能障碍(8.57%).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分娩方式、孕产次亦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早筛查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提高产科质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提高产科生存质量.
作者:李伟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对高血压这一病症的处理特点,了解血压控制状况,旨在优化透析操作,提高透析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80名,这些患者都采取透析方式治疗.在半年后观察患者高血压病情状况,分析对比差异的影响性因素.结果 研究发现这些高血压患者在舒张压、血白蛋白、收缩压、透前肌酐、降压药剂量、磷以及患者体重增长率方面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降压药物的使用、透析方案的制定等,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这类患者的护理,以正确处理方式提升治疗效果,优化医患关系.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探讨ICU呼吸机通气患者发生相关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临床防护及护理措施.
作者:付丽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应用,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均进行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其中酮体采用了亚硝基铁氰化钠法,β-羟丁酸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β-羟丁酸试剂进行测定.比较其两种测定方法的阳性率.结果: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β-羟丁酸检测的结果为242μmol/L-2902μmol/L.β-羟丁酸测定呈现阳性的患者有36例,阴性的患者有4例,血酮体测定呈现阳性的患者有29例,阴性的患者有11例.β-羟丁酸检测的阳性率高于血酮体测定的阳性率.β-羟丁酸检测更为有效.结论: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上可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任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的120指挥调度系统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本文以营口市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改造为例,结合日常实际工作介绍改造前后的工作效率对比和该系统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者:李绪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和一日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均可以部分恢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的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李爱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析本院协定处方1号配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63例中医分型为痰火内扰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对照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配合本院协定处方1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疗程明显缩短,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曹亚荣;张秀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初步探讨常规激素配合黄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PN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注射黄芪液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为88.41%,两组患儿各项主要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药物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激素配合黄芪注射液,可有有效减少患儿的药物副作用,促进患儿代谢循环,提高治疗有效率,是临床值得推广的小儿PNS治疗方法.
作者:徐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对2009年1-6月和2013年1-6月社会因素剖宫产的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对2009年1-6月和2013年1-6月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阴式分娩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差异有显著性(P〈0.01),201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分别为79.1%、43.0%与2009年剖宫产率相比有明显的显著性(P〈0.01).2013年阴式分娩率为20.9%低于2009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上升的主要原因.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保证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陈志平;李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结果 20例病人全部治愈.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皮瓣坏死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缩短病程的作用,并且价格低廉、经济、操作简单,易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锦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经过医学界、物理学界学者的多年实践与研究表明,医学若想稳定、蓬勃发展,与物理学协助分不开,医学与物理学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从医学物理的产生、过程、地位等角度,分析医学与物理学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探讨物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李君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羊水是母体血清的透析液,胎儿血浆透过胎儿皮肤进入羊膜腔,也成为羊水的来源.随着妊娠的进展,羊膜分泌量增加,妊娠7个月时羊水量可达1100ml.从妊娠4个月起,胎尿混入羊水,羊水逐渐变为低渗,而肌酐、尿素、尿酸浓度上升.随着胎儿的肝、肺以及其他组织的成熟,羊水中有形成分亦随之增加,如胎儿体表的脱落细胞、呼吸道和泌尿道的脱落细胞等.羊水在妊娠期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它直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情况,羊水量的改变可反映出胎儿的病理情况.
作者:周慧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人文护理与和谐护患就是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患者进行令人满意的护理帮助,这对提高患者的住院体验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中阐述了人文护理与和谐护患的要领和积极意义,谈论了若干科学的围绕患者开展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与和谐护患措施,提倡尊重患者意愿实现其权益,改善医疗环境使患者感到舒适,强调和谐护患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心,在提高医疗护理行业的整体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益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作者收集了大量的血涂片资料,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检验工作,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缺陷,及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地位,仅供各位参考.
作者:董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的临床特点和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进修医院收治的MEN2A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共11例患者,均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其中有10例患者伴有甲状腺髓样癌,临床上以心悸、高血压和头晕为主要表现,尿检结果显示11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尿VMA明显升高;为11例患者均行嗜铬细胞肿瘤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其中2例接受腹腔镜微创切除手术,8例患者接受双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8例患者接受甲状腺癌根除手术,2例患者接受甲状腺单侧叶切除手术,术后随访中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病例.结论:MEN2A发病较为罕见,主要以头晕、高血压和心悸为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主要依靠CT、尿VMA检查、B超检查等,患者需接受肿瘤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李燕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重点分析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检测以及意义分析,通过对酒精性脂肪肝的介绍以及对临床的实践分析,清晰的阐述了血清脂联素在其中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大家能对此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作者:蔡传波;边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肾病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人体测量并测定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结果 血透组及腹透组患者甘油三脂水平均高于参考值;血透组胆固醇水平低于参考值;血透组营养不良发生率(60.00%)显著高于腹透组营养不良发生率(42.86%),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病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患者甘油三脂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且蛋白质含量较低.
作者:刘翠冰;袁智敏;赵泳谊;欧俏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手末节指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分析该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对比观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0例,一组采用注射针头内固定的治疗方式,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指骨小夹板外固定,为参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而采用指骨小夹板外固定的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观察组9.5%,参照组22.7%.从其整体效果来看,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末节指骨骨折患者采用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值得推广,其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吴凤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浓厚,所以对社会上的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能够让医疗服务的水平不断的提高,医院的药学服务要逐渐从简单的药品供应向药学监护转换,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让患者大限度的得到好的医疗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药学监护的主要工作内容,然后分析医院药师在药学监护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利用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慢性心衰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治疗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心先安治疗,对照组给予洋地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前后心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心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43例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二维声像图及彩色血流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弥漫性增大38例,其中桥本氏甲状腺炎28例,亚急性中期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因病因不同而表现为不同声像图,且与原发病有直接关系,为常见病因是桥本氏甲状腺炎.
作者:李梅;余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找出危重孕产妇的管理途径,加强管理.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2年抢救成功的141例危重孕产妇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1例危重孕产妇个案中前三位病因为产科出血(78%)、中重度贫血(65.2%)、妊娠高血压疾病(22%);2、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60例,占42.6%,文化知识结构偏低影响了群众参与保健意识和生育间隔、时机的选择;3、141例危重孕产妇中31例有剖宫产史,占22.0%,占97例有过分娩史的危重孕产妇32.0%.结论:重视市、县、乡孕产妇急诊网络各级职能管理,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并发症、合并症及危重症发生;重视剖宫产管理,减少产科出血高危人群;重视产科出血在市、县、乡孕产妇急诊转诊网络中分级管理、及时转诊和团队协作,是提高孕产妇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方面.
作者:陈华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层楼小区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分析患病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采取随机,整体抽样法在本高层楼小区居住3年以上(居住楼层≥11层),年龄在30岁以上居民506例进行血脂监测,比较分析3年的血脂变化水平.结果 血脂水平三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甘油三酰(TG)呈逐年下降趋势.血胆固醇(TC)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血脂水平3年人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层楼小区社区居民(居住楼层≥11层)的血脂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作者:徐双荣;丁翠兰;刘绍芳;屈海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7月-10月住院患者病历,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48例住院患者,有77份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总使用五大类7个品种,其中使用多的是喹诺酮类、头霉素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联用方式主要是两联用药.结论:消化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继续加强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王书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选择我院阑尾炎患者100例,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阑尾炎诊断率,阑尾炎经手术后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率,比较两者关系.结果 经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出阑尾炎89例(89%),漏诊11例.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准确性较高,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耿小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医中药对于妇科带下症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于脾虚引起的带下症患者,使用完带汤加减以达到强脾顺气、祛湿的功效;对于肾阳虚患者,使用内补丸加减以固涩止带;对于湿热型患者,使用止带方加减以达到清热利湿、杀虫解毒的功效.三种治疗方法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25例脾虚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均有所改善,12例患者完全治愈;18例肾虚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病症情况均有所改善,9例患者痊愈;17例湿热患者经治疗,症状减轻,均有改善迹象,8例患者痊愈.结论 使用辩证治疗的中医中药能够使有效率高达100%,并且并发症发生率非常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效果优,在关于妇科带下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诗霞;刘佳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术前交接的成效.方法 将257例患者按时间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交接,观察组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应用于术前交接,分析术前交接存在中的问题及原因,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如制定术前友情提示卡、术前交接流程图、术前交接核查表等,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术前交接手术延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 <0.01),观察组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患者术前交接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降低了手术交接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作者:胡婵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吐血,是指血由胃而来,经口而出,甚则倾盆盈碗的出血病证.其血色鲜红或紫红,并伴有大便色黑.吐血,虽多属胃的疾患,但往往由于他脏的影响,而导致胃络受伤.如肝郁化火,脉络瘀滞,逆乘于胃,损伤阳络而发;饮食劳倦,脾胃受伤,气不摄血,血失所统而吐血;胃络瘀阻,血不循经,亦可发生吐血.
作者:魏江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索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对原州区医院心内科2010年10月-2013年10月50例心脑血管住院治疗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检测报单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情况,结合生化报告及临床诊断综合研究,查找超敏C反应蛋白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中,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00u/L或>500u/L),升高率为82%-86%;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升高率为100%.8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在60mg/L-120 mg/L,占8%,46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160mg/L,占92%.结论: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率衰竭等)超敏C反应蛋白都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于莉;雒宏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CT问世之初就开展了双能量成像的探索,但由于早期CT设备空间分辨率低、CT值不稳定以及扫描时间长阻止了该技术的普遍应用.另外,低管电压时的球管技术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管电流以取得与高管电压相对应的足够的量子输出.利用单源CT,在双能量水平的螺旋数据必须进行二次独立采集, 而二次扫描之间器官的强化和层面间运动会随之改变.
作者:路竑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纳米乳的相关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对未来进行展望.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通过对以往相关数据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浅析纳米乳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结果:纳米乳是一种透明的液体,是由颗粒型的乳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统,由水相、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构成.结论:纳米乳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力,因为其特有的性质在临床上多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起到促进疗效的作用,极具发展潜力.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通过分析临床检验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用和意义,了解到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内容和模式,在分析中得出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对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姜海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德莫林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其对临床多种难治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结合临床,阅读大量文献,总结目前德莫林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德莫林在临床多种难治创面中的应用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德莫林治疗难治创面.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肝脏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即时复苏组(IFR, n=50)、延迟复苏组(DFR,n=40)和假烫组(SG, n=10),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6、12、24和72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芯片技术、脱氧核糖核甘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原位末端缺口标记,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象分析技术,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细胞凋亡及Bcl-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有少量Bcl-2表达,试验组于伤后6h Bcl-2表达高,且延迟复苏组高于即时复苏组(P<0.05),12h表达明显下降,24h下降至低;肝细胞凋亡率情况为:实验组伤后6h开始出现肝细胞凋亡,12~24h细胞凋亡率高(P<0.05 ).结论: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导致的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有关,缺氧促进肝细胞凋亡,Bcl-2可能参与了肝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刘长海;刘毅;张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局麻阻滞下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使用常规硬膜外麻醉方式,治疗组使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和麻醉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差异性,P<0.05.结论:局麻下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使手术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大,使患者的疼痛和创伤得到降低,促进了术后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义鸿;邹成翔;李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女性生殖器畸形常涉及子宫及阴道,子宫肌阴道是有胚胎时期两侧副中肾管又称米勒氏管发育而成,副中肾管分为头段、中段、尾段.头段演化为输卵管,中段和尾段合并成宫体与宫颈会合时中间会有隔分为两个腔约为12周末中隔消失形成一个内腔,即子宫和阴道的雏形.如副中肾管在发育过程中终止与不同时期会形成不同的子宫畸形,通常分为七种,即分离重复子宫,双角双颈子宫、双角单颈子宫,完全中隔子宫、不全中隔子宫、弓形子宫及单角子宫.
作者:孔繁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联合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 对104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中西药治疗54例,同时对另外5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中西药联合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是一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古国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5例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手术后鼻塞、头痛症状改善,鼻甲缩小,鼻腔通畅,脓性分泌物消失,10天痊愈出院.结论: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对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儿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慢性鼻及鼻窦炎手术治疗的主要选择方式.
作者:马义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院内治疗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现状,找出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的不科学行为,为日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1日于我院实施抗菌药物治疗的300位患者病历,根据药物使用强度、药物品种数量以及联合情况分别统计.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抗菌药物在选药、应用、用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结论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院抗菌药物目前应用方面已经得到了良好改观,但并未完全解决,我们一定会一直坚持紧抓这项问题,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水平.
作者:邢文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通过探讨松江区某二级医院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和使用的措施,分析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和使用提供借鉴和思考.
作者:杨亚州;顾勇伟;陈晓燕;高臻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肩胛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率和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进行对比,并在患者治疗1年后进行回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81.25 %,且在术后的回访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5%,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37.5%(P<0.05).结论:对肩胛骨骨折的患者要依据损伤的程度,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的肩部功能,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降低,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作者:薛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5中果酱中维生素C含量,计算回收率、精密度.方法:用分光光度法对超市中销售的5中果酱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5种果酱中的维生素C含量.结论:试样与标准液进行比教定量,其吸光度值换算抗坏血酸的含量,经反复实验,本法低检测限为0.30ppm,样品回收率范围:92.0─102.2%.
作者:张桢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我院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间所产生的16443张含有奥美拉唑处方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统计处方治疗疾病种类以及联合用药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奥美拉唑临床主要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其中治疗目的为缓解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症状以及减轻胃粘膜损害、促进胃粘膜糜烂愈合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3.79%、24.76%;16443张涉及奥美拉唑处方中,有7385张处方出现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药物联用率高达44.91%.奥美拉唑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及抗菌药物联用所占比例高,分别为48.31%及20.74%.结论:临床医师在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应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判断,从而确定正确安全的联合用药处方,保障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汪桂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有65例获得治愈,占79.3%;有17例术后死亡,占20.7%.结论:本疾患外科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更好地掌握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作者:王纯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CT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患者6小时内CT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在CT平扫上都呈现出大面积脑梗死超急性期间接征象,直接和间接征象的有21例患者.结论:CT平扫能够快速有效的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景麟;周云;吕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代表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将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清肺化痰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TNF-a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比较性.结论:给予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清肺化痰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开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32例成人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骨折端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胫骨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骨折近远端皮下骨膜外剥离插入锁定钢板固定.结果:本组31例患者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术后X片示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每月随访X片示骨痂生长满意、骨折全部愈合,功能良好,至今未出现过骨不连及钢板螺钉断裂情况.但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裂开局部皮肤坏死,经清创取出钢板,减张缝合,更换为外固定支架后感染控制,骨折愈合.结论: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降低感染发生率,直视下复位简单可靠,大限度的对骨膜进行保护,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林涛;陈伟;熊智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术式剖宫产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将其均分为三组,甲组接受改良式剖宫产治疗,乙组接受新式剖宫产治疗,丙组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方法,对比分析三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甲乙两组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丙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其中改良式剖宫产优点相对突出,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露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误工、误学、生活质量降,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产物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多种细胞即包括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结构细胞(如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气道炎症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产生不同程度、广泛易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通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部分于运动之后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作者:富鹦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42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42例患者均应用肠内营养,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营养指标改善,及并发症产生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和分析.结果:经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后,39例患者的总蛋白平均为(65.3±4.2)g/L,白蛋白(35.1±3.2)g/L,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前,总蛋白平均为(60.3±3.6)g/L,白蛋白(30.6±2.5)g/L,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3例在肠内营养1周~10d死亡.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使患者获得确切临床疗效.
作者:符玲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和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随访1年.结论 川崎病早期表现多样,不典型病例渐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减轻并发症,改善愈后.
作者:杨立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育的原因也越来复杂,免疫学因素和一些病人的不育(孕)原因有着紧密的联系.引起免疫性不孕育的主要原因是:血清和圣旨到内的抗精子抗体相结合后引起的不孕尤为重要.所以在进行精子功能指标的测定时,应尽量更能客观地反映出患者受精能力和精子数量,在进行精液检查时尤为重要.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含有磷脂、蛋白、醣陛磷酸酶、纤溶酶、葡萄糖、少量白细胞和上皮组织.患者进行检查前的72小时内应避免性活动,因排精或性兴奋后前列腺液白细胞增多是可超过20/ HPF,禁欲时间在7天以上也可促使白细胞增多,所以应以排精后的3~5天时间检查为宜.
作者:张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为了了解发生于骨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即DVT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50例DVT和10例肺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效果.结果抽取的经历骨科大手术的128例患者,DVT的发生率为39.1%,其中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DVT发生率是75%,采取预防措施以后的DVT发生率为15%.结论:经历骨科大手术的患者容易发生DVT,手术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大的患者DVT发生率越高,基本预防与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相结合能够有效降低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作者:江俊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总结了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患儿的准备、器械及设备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安置体位、病情观察和预防低体温,器械护士配合做好物品清点和传递器械、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认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术中感染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与麻醉科、儿外科的密切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永红;陈林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乡镇卫生院的角度,对传染病预防工作展开了相应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一、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二、强化部门的职能建设[三、加强对流动居民的管理等),以期为国内乡镇传染病预防工作提供一些助益.
作者:陈吾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于血液透析的工作人员以及患者,长期的与血液以及接触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用品,使用的机器 ,物品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医护人员一定加以保护,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感染.方法:在操作和治疗过程中严格消毒,做好隔离和保护工作,定期消毒,定期体检,消除感染的隐患.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的采取和应用,有效的预防了各种感人的发生.
作者:于丽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常见局部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9月-2013年9月79例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局部常见各种并发症19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常见局部并发症有:急性液体积聚,胰腺组织坏死,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出血,胰瘘,肠瘘;结论:熟悉掌握导致各种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田兴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一般由鼻腔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危害较大.急诊鼻出血中,医生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适当,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变化及预后,甚至危及生命.随着鼻内窥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出血,其止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小.现将我科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5例鼻出血患者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分型治疗本病.结果: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作者:黄晓;高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58例临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全部患者予以针灸治疗,另外选择50例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运用评分标准观察治疗后两组的效果情况. 结果两组在治疗前Ashworth分级、FMA和ADL评分评定情况无明显差异性, P>0.05,但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在Ashworth分级0、1级上,对照组好转为40.0%,而观察组为75.8%,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疗效满意,可降低肌张力,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雨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急性脑外伤患者的CT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0年至2012年我院共有120例患者接受CT诊断的急性脑外伤患者,对他们的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颅底骨折25例,脑干损伤7例,硬膜下血肿48例,脑挫裂伤33例,软组织损伤7例.结论:通过CT诊断可以对急性脑外伤患者的种类和情况进行了解,给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王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核磁有强大的磁场和要求准备严格,因此在进入核磁室内需做一些准备.在检查前,应做好核对制度.包括年龄、体重以及是否做过大型手术,体内有无金属钢板、螺钉、心脏起搏器,有无术后金属夹等.如遇体内有金属物品的病人应询问病人的病史及体内物品是什么材质.如钛合金和可吸收材质,是可以做的,如不是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做该检查的危害性.(有可能造成螺钉,钢板松动,金属导弹效应,生物效应,和产热灼伤组织.)如遇有幽闭恐惧症、怀孕期者,需生命支持及抢救的危重患者无法行磁共振检查.
作者:魏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体会.[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8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治疗,结合各项护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进行一系列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结论]81例患者有56例临床治愈,有18例临床好转,有7例治疗效果较差.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需要兼顾两种疾病的不同特点,采取综合护理和正规的抗结核、降糖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愈后的基本措施.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医学学科不断细化,院前急救调度指挥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意外事故及自然灾害发生,人们遭受的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等发生率很高,都需要进行医院前期救治,而院前急救任务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此确保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对于抢救患者生命,降低伤病员的死残率,避免急救任务中出现差错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疼痛既严重干扰术后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降低术后恢复的信心.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疼痛的护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重视.静脉镇痛泵是一项新技术,因疗效确切、用药量合理,而且注重镇痛的个体化,从而使术后疼痛的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近年来由于静脉镇痛泵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使其成为患者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
作者: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站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性、防护措施和应急方案.方法:对血站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原因、方式、危险程度和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血站工作人员中抽血护士和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大,感染率高.结论:采血和检验人员易受职业暴露危害大,血液直接接触是传染的常见方式,应加强对检验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防护意识.
作者:蒲维薇;李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急腹症是临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为特征.多数因腹内脏器病变引起,如急性炎症、梗阻、穿孔、出血或绞窄等.还有的因外伤、暴力引起,如不及时治疗,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这就要求预检、分诊人员要熟悉引发急腹症的发病因素,掌握和识别各种腹痛的性质、特点和临床表现,在短暂的接诊中,通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色、表情、体位,询问病史及诱发因素等,尽快确定腹痛的病因,分析病变所在的部位,才能正确分诊,力争避免病人辗转各科延误治疗.在短时间内做到准确预诊,正确分诊,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才能有效的减轻病人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池秀莲;单淑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观察其护理质量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48例住院患者的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 患者对病情及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步消除焦虑、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诊.结论 通过全面的护理,使患者掌握了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关丽宏;张桂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将120例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抗感染、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研究组采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止咳、化痰、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愈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80%,对照组治愈率为60%.两组间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综合治疗,避免片面的进行对症治疗,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愈效果.
作者:马从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总结1例脾动脉血管瘤破裂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及弥漫性腹膜炎行脾动脉瘤切除术的抢救及围手术期护理.迅速、及时、准确的抢救和手术前护理加上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秋凤;李颜;潘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一种主要手段,虽可见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极易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现我院针对此现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有效透析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以此降低低血压的发生,从根本提高透析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多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俗话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一个说,一个跑.实际上,医护关系绝非如此简单,面对同一个患者和同一个病种,医护关心的角度各有侧重,是互异的,又是互补的.医疗和护理是两门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体系,医师是以其所学的知识和治疗手段,尽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而护理则是以科学、整体、关怀和务实为中心,协助人们增进健康,并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的专业.医疗是护理的先导,护理是医疗的保证.和谐的医护关系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患者早日康复的一个重要保证.所以,创建和谐的医护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谐的医护关系是科室、医院和谐的基础,更是医患关系和谐的根本保障,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创建和谐的医护关系.
作者:王雪强;胥文建;齐昌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38例弥漫性腹膜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10年来38例腹膜炎病例资料.结果 伤口感染5例,经换药治愈,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7例均保守治疗出院.1例因乙状结肠癌伴穿孔,术后48小时神志未恢复放弃治疗出院,10小时死亡.1例因术后4天,肠功能未恢复转上级医院保守治疗出院,36例顺利出院.结论 重视术中彻底清洗食物残渣、脓液、组织碎块等,适时选择肠减压、肠排列,反复腹腔侵泡冲洗,可明显减少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马文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肺癌已成为目前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上升为首位.由于肺癌早期的隐匿性强,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此时肺癌患者大多体质虚弱,且多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失去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机会,中医中药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徐振晔教授致力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及研究3O余年,近年来,笔者跟随徐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师从徐教授的体会及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袁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壮骨化瘀法对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进一步探讨基于中医理论疗法在常见的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和体会.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试验的60例患者(不设置脱落病例,其入选患者无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随机分组,进行观察,治疗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壮骨化瘀汤和迪巧钙片口服,对照组仅给予迪巧钙片,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骨密度及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通过3个月的系统治疗,90%、、68.3%(Z=﹣2.623,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比较,两组分别是 88.9%、67.4 %(Z=﹣2.623,P<0.05),且治疗组骨密度改善方面更有优势.结论:基于中医理论的补肾壮骨化瘀法的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系数高,得到了一定的治疗体会,这就为今后中医理论疗法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并开阔了更好的前景.
作者:潘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指尖再植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组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指尖离断患者76例,均行指尖再植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好转,69例成活,7例失败,成活率为90.79%,8个月后进行随访,患者的成活手指的外观、感觉功能等均有所恢复.结论 在显微镜的辅助下,进行断指再植,能够提高指尖的成活率.
作者:杨晓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10月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有74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4例患者病情加重,转入CCU病房救治,死亡2例,均由乡镇医院转来,转来时已经病危,导致救治无效死亡.对照组40例患者有52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18例患者病情加重,转入CCU病房救治,死亡10例,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玉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较常见的凶险急腹症,死亡率高,而且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非手术治疗2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查文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障碍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患有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患者为10%以上,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于心理障碍患者,除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调节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就我院专科特色,结合临床对心理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饮食营养及调节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作者:宁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associatedaplasticane-mia,PAAA)是指患者既往无贫血病史,仅在妊娠期发生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十分罕见而又严重的疾玻患者表现为妊娠期的血象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而妊娠前和妊娠终止后血象正常.由于病例数量很少,PAAA的病因尚不明确,诊断及治疗这类患者的临床经验也有限.
作者:郑彩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现如今阴式超声(TVS)已成为妇科超声检查的首选,与常规腹部超声相比,阴超诊断上有明显优势,如空间结构及软组织结构有更好的分辨率,但医师们应意识到技术上的失误,这些失误则可能引起误诊及误治,本文意在讨论几点可能会出现失误的地方,同时在行阴超检查时应注意到的几点.
作者:李鸣;蔡辉;叶静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群体外伤病人急救护理管理.方法 对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岷县与漳县交界处发生的6.6级地震灾害伤员救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与精心护理,除伤情复杂、病情危重转往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严密的护理管理与及时的抢救是保证群体外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包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者的临床防疗方法分析.方法:选取临床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血友病患者20例行替代疗法和药物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替代治疗引起的肝炎、艾滋病和抗FⅧ抗体的产生则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轻、中型预后相对较好,重型者因易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预后不佳.结论:血友病的治疗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即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是防治血友病出血重要的措施.预防损伤是防止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乌头碱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性味辛、甘、大热有毒、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消炎消肿、麻醉、强心等作用,主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肢体麻木、头风头痛、心腹冷痛、跌打损伤、半身不遂,并可用于麻醉止痛,对晚期癌症有较强的止痛效果.
作者:周惠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中晚期前列腺癌(PCa)中的应用,提高中晚期PCa的治疗效果及根治性.方法 采用大限度切除瘤体的TURP及综合方法治疗中晚期PCa患者56例.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56例随访6~66个月,尿路梗阻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PSA明显下降,33例术后PSA维持在正常较低水平24个月以上,无进展生存率达89.29%.结论 TURP加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中晚期PCa患者生存质量及无进展生存率.
作者:刘丽;张二峰;周文定;赵学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加,生活饮用水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污染物中,氰化物是对健康威胁为可怕的污染物之一,目前,生活饮用水中检测氰化物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硝酸银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技术.要想使这些检测方法更为准确,安全性更高,操作更为简便,对于这三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这3类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流动注射技术的可操作性更好、与自动化技术结合更好、安全性更好等优点.
作者:黄卓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锁骨骨折是人体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治疗目标是达到功能复位,骨折愈合.绝大部分病人可经保守治疗痊愈,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对美观的考虑,手术治疗病人逐渐增多.
作者:葛海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结果 研究中46例患者获得成功治愈,4例患者中途转为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所用时间为40至150分钟,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在10毫升至100毫升之间.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平均为(24.31±2.04)小时,平均于术后48小时拔管,未见术后并发症,无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 对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其症状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梅孝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本文通过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统计及分析,评价其在体检中应该用的意义,为探索预防和控制脂肪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中心体检的15379名企、事业单位职工B超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共检15379名职工检出脂肪肝患者3069例,检出率19.96%.其中男性检出率25.76%,女性检出率9.33%,结论在职业健康体检的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
作者:张春燕;李永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介绍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如果患者诊断为高钾血症,遂给予葡萄糖加胰岛素静脉滴注.此治疗措施对吗?在生理状态下,机体组织细胞膜电位与细胞内外钾钠离子浓度有关,且细胞外钾离子浓度远远低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血清钾浓度的微量变化,均会影响膜电位,即影响细胞的极化状态.神经、肌肉细胞等的正常功能与膜电位有关,因此钾代谢紊乱时,特别易出现与这些组织有关的临床症状.钾离子的调节多依赖体内血钾的浓度及盐皮质激素.它在人体正常血液浓度多半维持于3.5~5.3 毫摩尔/升.血钾过高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心脏毒性,造成心律失常导致死亡.
作者:尹婷;姚碧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门诊输液室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加强护理管理及穿刺技术培训,严格查对制度,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护患沟通技巧及健康宣教.结果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表扬信明显增加.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护理差错,得到患者的肯定,避免了护患纠纷.
作者:崔颖;崔爱民;段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方法,在早期胃癌(EGC)的诊断中,内镜检查是直接、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本文对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提高本病诊断率.方法:总结我院2009- 2013年2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可疑病灶与病灶周围进行组织活检, 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其胃内肿瘤分布以胃窦部多见(10例),病理示以管状腺癌多(12例), 癌灶周边组织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病变.幽门螺旋杆菌阳性18例.结论: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对于怀疑早期胃癌患者, 特别是有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及早作胃镜检查, 行活检以明确诊断,降低早期胃癌误诊率.
作者:王圣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如不能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我科通过对AMI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疗效显著,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94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3月住院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男65例,女39例,年龄32~76岁,平均61.3岁,发于前壁者41例,下壁者36例,广泛前壁者12例,高侧壁者5例.
作者:田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的护理,正确运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及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操作方便,简单实用,现已成为近年来临床治疗慢阻肺主要手段.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环节.方法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督管理,消除或减少医院感染的诸因素.结论通过有效的监督、监测和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贺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讨论血栓性脉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体会.方法 将我院在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7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随访一年,调查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高,治疗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出现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需要以通络化瘀为基本准则,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脉管炎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吕忠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脑外伤在交通事故、意外伤害中都有较高的发生率,虽然可以通过CT,磁共振等手段了解颅脑损伤的程度,但致使伤者前来鉴定评残的往往是颅脑损伤后出现的精神障碍及智能损害情况,目前仍主要依据主观的精神检查和心理测验来确定伤者的精神障碍和智能损坏状况,再参照CCMD-Ⅲ来进行评定.智力测试往往是评定智力损害程度的主要依据,结果可决定被鉴定者直接利益,为得到一定经济赔偿,有的被鉴定者在智力测验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合作,这增加了测验工作的难度.下面谈谈给脑外伤司法鉴定者做智力测试的体会.
作者:谢鸿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避孕失败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育龄妇女对避孕节育措施的了解,加强自我保健意识,自觉采取避孕节育措施,提高避孕节育率,减少意外妊娠率,从而达到减轻育龄妇女的痛苦,促进育龄妇女身心健康,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目的.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来本站妇科门诊手术室行负压吸宫术受术者124例为研究对象,以避孕失败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受术者中未采取避孕措施者占78.23%,因宫内节育器下移引起带器妊娠者占15.33%,未出现采取绝育措施者.预防措施可通过加大生殖保健知识和避孕节育措施的宣传力度,提倡长效避孕措施,加强对放置宫内节育器者的定期随访.
作者:陈宝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及诱因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近年外科及中医科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3例,此次收集的病例均采取了非手术治疗.患者采取绝对卧平板床休息、骨盆牵引、理疗,给予七叶皂苷钠,地塞米松,20%甘露醇静滴,减轻炎性刺激和神经根水肿,通过这些综合治疗,腰腿疼痛缓解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达到加强腰背肌力量和稳定脊柱的目的 ,同时防止神经根粘连.治疗后进行随访.结果 53例中优43例,良4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8.6%.结论 有些病例可以通过分析病因及诱因,采用保守治疗可以达到腰椎间盘突出治愈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基层医院治疗应用非手术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爱玲;宋丽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基础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总结管理方法,观察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3月到9月的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患者医院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方法治疗,并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改观,2013年身体健康状况比2012年提升.治疗组治疗状况比对照组状况好,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治疗效果高于传统治疗,符合社区高血压治疗,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王惠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肩胛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1年6月~2013年3月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54例,左侧22例,右侧3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1年的随访,外观明显改善,肩关节外展上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范围90°~180°,平均增加50°.结论:通过手术治疗获得功能和外形的改善,松解肩胛骨周围软组织,使肩胛骨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位置,切除阻碍肩胛骨下降的骨性、肌性连接,注意避免血管、神经损伤.
作者:郝强;孙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干预对策及其效果.方法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妇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每一位患者分别采用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的方法和常规采集方法行尿常规标本采集和检查,两种方法下采集到的标本分别标记为A组与B组.选择尿常规结果检出率情况作为判定依据,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查结果,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 A组标本尿常规各项指标检出率:白细胞8例(6.67%),红细胞48例(40%),蛋白质0例(0%),上皮细胞0例(0%);B组标本尿常规各项指标检出率:白细胞58例(48.33%),红细胞110(91.67%),蛋白质28例(23.33%),上皮细胞8例(6.67%).A组标本的尿常规各项指标的检出率与B组标本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大,在检查时应尽量避免患者阴道分泌物对尿液标本的污染,以提高检查结果的符合率.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方法不同血清样本中乙醇浓度测定结果的差异,强调在乙醇司法鉴定中,检材要严格采用全血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GA/T105-1995要求建立乙醇顶空气相定量分析方法,对57例受检对象的全血和血清样本进行测定,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乙醇浓度.结果 同一受检对象同时用不同方法对全血和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乙醇司法鉴定时,对送检样本类型要严格统一采用顶空气相法对全血进行鉴定.在检材只有血清的情况下进行鉴定时,必须制备相应的标准曲线对其进行分析.
作者:谢加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或减少这些隐患的发生.方法:综合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了有效地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控制预防措施,降低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完善的制度、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把握好每一个护理环节,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的关键.
作者:董青;崔岩红;吕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趋势.方法:收集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201株,分析其临床分布特征以及耐药状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多源于呼吸内科(31.84%)以及重症监护室(17.41%),且多分离自痰液(71.14%)以及咽拭子(14.43%),菌株对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等药物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以及氨曲南等敏感.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见于呼吸科,且常表现为多重耐药,应加强临床消毒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交叉感染以及细菌耐药.
作者:黎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搜集其临床治疗及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的临床体征消退快,治愈高.结论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法简单实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步海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开展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主要研究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位患有胫腓骨骨折的病人,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做出了详细分析.结果:在手术之后,检查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发现有128位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4位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差,但是也达到要求.术后有6位患者发生感染,总体情况较为乐观. 结论:通过手术来处理胫腓骨骨折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感染,并且大大减少患者康复所需要的时间,使其生活状态基本达到手术之前的水平.
作者:杨津;訾成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褥疮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5月以来,来我院治疗的褥疮患者40例,现就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压疮的发生与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状况、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的关系.结论 :压疮护理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
作者:黄兴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2组均以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5%,对照组为68.97%;尿微量白蛋白有效率:治疗组为89.66%,对照组为48.2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降低、消除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和改善临床症状,对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劳,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一种神经症.本文主要针对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进行了论述.
作者:苏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颅内肿瘤又称脑瘤,约半数为恶性肿瘤,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以20~50岁年龄组为常见,男性略多于女性.颅内肿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少数系先天发育过程中胚胎性残余组织演变而成.颅内肿瘤依据组织来源可分为两类:①原发性肿瘤:来源于脑组织、脑膜、脑血管、脑垂体、脑神经及残余胚胎组织.②继发性肿瘤:颅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
作者:王维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在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部疾病时,对影响其摆位重复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60例头部肿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在患者做好摆位后,观察 X、Y、Z轴值.结果 测试结果显示,X轴的平均误差为1.7±0.44,Y轴的平均误差为1.2±0.37,Z轴的平均误差为2.2±0.90,从而可知影响治疗的因素.结论 经过试验可知,对影响摆位的因素加以有效的控制,可以确保三维适形放疗摆位的准确性.
作者:李艺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者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侧弯反射属于原始反射的范畴,原始反射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脑桥.众多原始反射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作者:冯尚英;宋宿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院自2009年8月成立心胸外科以来,至2013年7月共收治右室双出口45例,手术年龄2岁-12岁岁;体重5.5公斤- 40公斤.其中伴右室流出道2梗阻5例, 肺动脉高压14例, 肺动脉瓣闭锁1 例,艾森门格型1 例, 法乐四联症型3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 个月-1年, 2 例有轻度流出道残余梗阻,无死亡病人, 仍在随访中.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主要的手术方法,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高压者, 必须早期手术, 防止肺血管病变发生.重建通畅良好的左或右室流出道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认清病理解剖关系.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尽量在幼儿期行根治手术, 加强术后监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唐月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观察患者的出血量从而对症做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60例53例患者痊愈出院,有7例患者病情好转自动出院.结论:,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并且给予护理,可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主要是防止再次出血的关键环节.
作者:张鉴颖;张艳;王文多;蔡宇;吕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2.02亿,占全国人口的14.8%,伴随着我国少子化,老年人群不断增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是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何指导老年人用药也是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刘羽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结直肠癌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属于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一般患者在术后会出现消化道功能障碍[1].基于此,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68例2010.1.1-2013.1.1.之间结直肠癌术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此手术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观察患者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乐群;许怡华;裴艳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肺系疑难病症.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夜间和(或)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期西医治疗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但相对医疗费用较高,大部分贫困人群因经济原因无法满足疾病治疗的要求,中医药治疗具有有效、廉价、病人依从性好特点,在缓解期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治重点治疗,强调个体化方案,使中医药在治疗哮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作者:孙孝;赵利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患者38例进行分析其感染产生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处理. 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28例炎症得到控制;10例进行不同程度的二次手术治疗. 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发生率非常高,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查清感染产生的因素,加强抗感染治疗和预防措施,力保产妇术后康复.
作者:麦合甫再木·阿布都卡得;王淑英;陈龙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痫病人的抢救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0例子痫病人的发病原因、发病孕周、治疗经过,总结子痫病人的抢救方法及效果.结果:30例子痫病人的抢救治疗效果好,无1例死亡.结论:子痫病人的抢救治疗以镇静、解痉降压、降颅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效果好.
作者:温洪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前子痫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产前子痫患者剖宫产术实施连续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麻的麻醉的方法.结果:连续膜外麻醉具有用药量少、应激反应小,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脏负荷,循环稳定的作用,患者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适用于产前子痫剖宫产术的麻醉.
作者:宿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兼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双重优点,取长补短.剖宫产手术大部分系急诊手术,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以便能迅速手术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又可辅以术后止痛,免除患者的术后痛苦.所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科剖宫产麻醉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袁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2013年9月进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98例化疗患者进行规范化置管后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100%,短52天,长留置时间276天,发生穿刺点出血2例,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断裂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很好的解决,无静脉血栓、局部及全身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病例导管拔除全部完整,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重视对置管术后的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指导,才能保证安全地使用PICC导管, 减少并发症,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为肿瘤患者化疗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作者:昌吉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是基层超声检查的常见病种,但基层的超声科医生往往是由于非专业性,赚职性,有的只学习了三个多月就开展工作了,人员,设备,基础理论参差不齐,所以对于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存在概念不清楚,诊断不明确,混淆的情况,现我把近几年所检查的1580例卵巢非赘生性囊肿的病例作一个总结,谈谈我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新鸿;曾润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疾病患者进行的健康护理指导,满足了患者的保健需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糖尿病疾病患者精心的生活的指导,如心理、饮食、用药的有关的指导,并观察健康指导过程中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护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指导,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苏向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配合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了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的体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瑞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从高血压的定义、诊断、危害、患者的心理、饮食、体重控制、遵医行为、运动锻炼、起居、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80位高血压患者提高了对高血压的认识、使高血压病得到控制和治疗,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外,健康教育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王菊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和辨证治疗思路.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运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使用中医辩证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8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2.47%,对照组治愈6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73.12%,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6.37±2.01)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0.61±3.30)d,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张学谦;沈怀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患者86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选择采用常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6例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的采用西药治疗,而试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进行了中医水利法治疗.在治疗一个月之后观察比较两组前后的血压情况,并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试验发现,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西药配合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难产发生的倾向及诊断与处理.方法:选取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发生难产产妇60例对难产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以预防为主,尽可能做到产前诊断预测充分,产时诊断准确及时,针对病因适时处理.结论:做到产前诊断预测充分,产时诊断准确及时,针对病因适时处理.无论出现哪种产程异常,均需要充分评估子宫收缩力、胎儿大小与胎位、骨盆狭窄程度以及头盆是否相称等,综合决定分娩方式.
作者:李迎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传染病的得病几率已经大幅下降,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传染病仍然在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着困扰,其中,肠道传染病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一般主要发生在夏季,并且其症状表现为方方面面,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原因也有很多,本文就肠道传染病的控制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修国静;李东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类别进行分析,能大大降低误诊率,从而提高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3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本组病种共有12个,分为四大类,内出血疾病患者为114例(49%),感染性疾病患者为85例(37%),肿瘤并发症患者为21例(9%),流产及误诊的患者有12例(5%).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由于妇产科急腹症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类别多样、发展快,因此需要准确分析和诊断病情,同时选用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缪敏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熟练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可以及时、准确给予患者治疗,以及抢救病人.否则反复穿刺既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引起护患之间的矛盾,甚至还会怡误抢救、治疗时机.因此,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至关重要.
作者:沈连迎;梁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药的功效与其炮制方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中药炮制是体现中医用药特点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疗效.中药炮制的依据,始终贯穿着中医临床与中药药性的两个方面,其治疗作用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能.要充分满足临床辨证用药的需要,根本的方法就是药物的配伍和合理炮制.研究炮制前后的药物成分的改变和药理作用的变化,让药物发挥临床佳的疗效.
作者:许峰;孟德新;袁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中心静脉导管行浆膜腔积液引流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 对46例胸腔积液、34例腹腔积液、8例心包腔积液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结果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浆膜腔积液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笃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膝骨骨性关节炎(OA)亦称膝关节增生性、退行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变是本病直接的原因.软骨退变磨损、骨质硬化、囊变、骨赘形成,关节肥大变形,构成了骨关节炎的病理核心,导致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1].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积液、关节软骨损伤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减轻膝关节OA患者的病痛、促进康复同时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则成为护理的主要任务.本人2010年1月~12月对90例OA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红秋;杨敏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温胆汤早期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名医姚僧垣所撰的<集验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炙甘草组成.<备急千金要方>也曾记载温胆汤,系引用<集验方>.南宋陈无择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亦载有温胆汤,该方生姜剂量减少,加用茯苓、大枣.<集验方>的温胆汤药性偏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偏于清痰热,今人临床多喜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
作者:黄城琳;张少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救治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危重住院患者410例,使用微量泵注射共286例的应用体会.结果:运用微量泵抢救危重患者,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安全、有效地配合医生抢救用药.结论:微量泵的临床应用,能精确、有效地使用各种药物,并根据病情随时调节输入药物的速度、浓度,提高ICU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雏风;梁凤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宫缩素选择性的兴奋子宫平滑肌,以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在产科中,常用宫缩素,尤其是产程进展缓慢或产程停滞时、宫缩乏力时使用宫缩素更为多见.
作者:詹琼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体会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注意事项及特点.方法 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期间,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行剖宫产手术15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阻滞效果好,肌松明显,约占92.3%.术后患者平卧后可能出现血压、心率变化,经积极处理好转.讨论分析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其特点.
作者:白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股沟疝患者1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术后下地时间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不良症状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
作者:贾长林;余超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前,手术是食道癌治疗中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96例食道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希望由此可以改善食道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提高他们的机体恢复速度,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急性反应期的液体复苏过程;观察复苏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对比输入胶体与晶体液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A组,未输注胶体液)21例,呼吸衰竭16例,肾功不全14例,心功能不全9例,死亡5例.治疗组(B组,输注胶体液)17例,呼吸衰竭10例,肾功能不全7例,心功能不全3例,死亡2例.早期液体输入量及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液体复苏时及时补充胶体液能减少液体输入量,缩短复苏时间,早期限制性液体输入降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闫涛;王君艳;郭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查阅中医推拿文献中关于摩法的资料,参考摩法的研究发现,结合教学实践及操作体会,分析比较归纳摩法,从而加深对摩法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常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06月收治195例肛周脓肿经行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中195例中50例切开挂线,145例切开全部治愈,跟踪随访几年无一例后遗肛瘘及并发症.结论 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能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疗程、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魏连刚;王斌;冯建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总结了1例肾穿刺活检术后出现肾周血肿患者的急救护理,根据治疗需要对一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肾活检术,术后并发肾周血肿,给予止血、扩容等的紧急处理,后在DSA下行出血动脉的栓塞,经积极的救护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急救护理的要点主要包括:严密的病情观察、保证静脉通道通畅,正确用药,做好动脉栓塞的术后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做好基础及生活护理.
作者:康方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探索新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更好的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张小荣;孙浩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患者在入院后根据基础疾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百忧解配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的Zung量表评分和Hamilton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Zung总有效率为73.3%,HAMD总有效率为76.7%.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躯体慢性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原有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怀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2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结果:128例患者中5例出现吻合口瘘,其中颈部吻合口瘘2例,胸内吻合口瘘3例.结论:加强专科护理,针对性采取预防吻合口瘘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侯晓丽;肖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属胃病范围,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抗幽门螺杆菌(Hp)及对症治疗为主,在伴有癌变危险或可疑为癌变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对胃溃疡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与报道明显增多,认为脾虚血瘀证肝郁的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也有不少热毒的报道,本文总结自1995年至2012年以来治疗的胃溃疡,中医胃痛属脾胃虚寒型一证的辨治经验结合多年来治疗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尹述林;李树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血液性传播疾病及性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迅速增多, 妇产科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增加,及时发现和正确分析、面对这些危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高和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已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妇产科工作25年,从事妇产科管理工作10年,总结了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降低及避免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作者:杨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腰椎牵引加推拿斜扳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中医手法复位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方法 用YHZ-Ⅱ型牵引床纵轴牵引加中医正骨手法之一:推拿斜扳复位法.结果 牵引后加手法复位,治疗48例,有效4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结论 YHZ-Ⅱ型牵引床加熟练腰椎斜板复位手法,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作者:卢兴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右颈内深静脉置管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到10月接诊的13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右颈内深静脉置管处理,回顾性分析静脉置管的各项数据,总结经验和成果.结果:经过右颈内深静脉置管治疗之后,13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只有2例出现葡萄球菌感染,3例患者出现意外拔管外,其余患者右颈内静脉置管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右颈内深静脉置管的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王弋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血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静脉输液存在一定的风险,也是临床护理操作中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操作之一,掌握导致静脉输液纠纷发生的原应,了解与输液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制定静脉输液相关的流程, 以及发生纠纷后给与恰当的处理技巧,能有效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丽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的药物有瓶装和袋装两种,根据病情往里加药后容易使其高于外界大气压,当连接输液管时药物有时从进气管滴出,造成药液浪费,至使给药剂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也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也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利用插瓶针保护帽阻止一次性输液器进气管滴药的技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颖;蔡彬彬;岳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识别与临床处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119 例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86 例,其次为宫缩乏力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15 例,产道异常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13 例,严重胎头位置异常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5 例.终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为 88 例,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为31 例.结论 头位难产的发病率很高,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的致病原因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需要在分娩过程中进行密切的监测,选择为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陈莉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头面颈、四肢烧伤后期治疗的患儿静脉穿刺较为困难.我科对63例穿刺困难的患儿采用胸腹壁浅静脉输液,达到治疗的目的,避免了静脉切开或深静脉留置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作者:梅立春;侯芳;孟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形成机理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颅脑损伤后继发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肿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16例、远隔型21例、对侧型11例;发生在脑内14例,硬膜外18例、硬膜下12例、脑室内 4例,18例术后硬膜外血肿有13 例可见颅骨骨折,14例脑内血肿13例术前CT扫描发现血肿发生部位有不同程度脑挫裂伤;血肿发生在术后 24h内25例、24~ 72h 15例、72h以上8例.结论 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或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致不同类型的血肿,脑血管麻痹、低血氧症是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作者:张鹏;贾根来;丁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妇产及下肢手术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手术患者并分成两组,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肌松均满意,更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nails,TEN)固定是目前治疗儿童股骨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1-3],2010年3月至2013年3 月,我院选用AO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1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宇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就中西结合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进行探讨.结果:30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0.0%.结论:西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不仅症状缓解较快,且不易复发,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广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分析护患纠纷的特点和发生的原因,提出通过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强化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措施可有效避免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我疾控管辖社区高血压病发病、治疗、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估高血压病的患病、知晓及控制情况,旨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方法结合来我社区居民的体检结果,分析高血压的发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结果统计高血压患病率为12.04%,治疗率95.71%,控制率85.53%.结论在广大居民中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管理和控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作者:牟晓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肩周炎治疗方法中,针灸治疗和运动推拿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48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患者实施运动针法与推拿二者结合,B组患者实施先推拿后针灸治疗方式.对比不同阶段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第1、2个治疗疗程后患者痛觉改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1;治疗第1疗程综合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3疗程意义显著,P<0.01.结论 两组治疗方法都将患者被动治疗的地位扭转成部分主动治疗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治疗强度过大引起新损伤和治疗程度过小难以实现治疗效果,从而获得了理想效果.
作者:黄美银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偏头痛在现代中医的内科临床治疗中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的诱发原因是人体的神经或血管发生功能性的障碍,从而引发阵发性的头痛.中医治疗的方法和其他的治疗方法相比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治疗的费用也比较少,吃的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也很小,所以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受到了广大的医生患者的欢迎.
作者:曾高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导尿是临床上一项常规操作,我科常为结核性脑膜炎等不能自行排尿病人解除尿潴留、治疗尿失禁,观察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是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临床上常用导尿管为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因其固定性能好,不易滑脱,刺激性小,而被临床广泛采用.也有三腔导尿管,膀胱冲洗用.现将为病人导尿置管时常出现的问题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蔡彬彬;岳建军;杜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评价新生儿出现呕吐的原因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 方法分析我院所有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做统计学分析,并且对出现呕吐的原因做综合性研究. 结果新生儿出现呕吐的原因包括了颅内出血、便秘、肠道感染、胃食道反流以及咽下综合症等等.每一位出现呕吐的新生儿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之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呕吐情况在一个月之后全部消失. 结论新生儿呕吐的本质性因素是因为自身体质的发展不成熟以及受到了外界的刺激而造成的,临床治疗上医护人员需要对新生儿做紧密的观察治疗,使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开展治疗活动,才能够有效的改善新生儿呕吐情况的出现.
作者:丁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一年内本院收治的3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他们随机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护理的具体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一系列护理后,两组患者全部好转出院,在住院治疗期间都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实验组显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了不少,实验组为7-23d,对照组为(24.5±3.9)d,平均住院时间约为(14.2±5.1)d.因此,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作者:江小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患者病情稳定后,对照组2周后进行康复锻炼,护理组则在2~7d内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1月后的肢体功能(MAS)、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两组患者1月后MAS、FMA及BI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但护理组上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稳定患者心理、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重视.
作者:万安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预防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护理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方法:随机将我院1000例膀胱截石位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根据手术安排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对照组3例出现左下肢静脉血栓,1例出现腘神经损伤.结论: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应早期干预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舒适性.
作者:尚彩玲;张君芳;王雪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手术处理方法,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76例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本次实验中,患者普外科疾病均治愈,平均住院天数10.8d,住院期间切口感染2例,切口积液裂开4例,肺部感染2例,经积极处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十几年的产科临床经历,本文以90 例新生儿窒息为例,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探寻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认为做好产前保健和防治并发症,加强胎心监护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可逆、长效的避孕措施,是我国已婚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节育方法,但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异位盆腔或腹腔致脏器损伤,给女性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本文对本站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吉妮柔适)异位致肠管损伤1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旨在总结经验、早诊断、及时处置.
作者:马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为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实用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法由带教老师讲授专业知识. 结果: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调动了实习同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实习同学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加深了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提高了风险的应对能力.
作者:胡丽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护理临床实践是继课堂教学后的重要教育环节,也是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护理学基础学科向临床工作的过度,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良好的临床带教模式可以让护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从单纯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转变.
作者:胡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对28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与相关护理措施,全部治愈出院.认为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关键在于预防,针对产后出血原因及时处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感染控制流程的建立对患者感染发生率影响.方法:对制定本院院前急救感染控制流程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感染流程制定后,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通气管患者、开放性外伤患者及烧伤患者感染发生率分别是8.33%、3.57%、5.60%、5.88%,较感染流程制定前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两者比较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感染控制工作,制定院前感染控制流程,有助于患者感染率的下降,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亢瑞娜;刘建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局麻眼科手术围术期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为提高眼科手术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患者均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对其护理前后均进行心理焦虑及抑郁评分,判断其心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眼科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由于护理因素所致不安全事件,经上述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护理前后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性围术期护理措施对眼科局麻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后,其较护理前心里焦虑、抑郁情况均显著改善,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00%,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得良好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红眼病是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疾病,短时间内可广泛蔓延,学校作为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给红眼这种具有很强传染性质的病毒提供了一个迅速传播的条件,所以做好校园红眼病预防措施,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障学校教学和学习的有序、正常地进行,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寄托于学校进行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校园内红眼病的爆发和传播呢?笔者将在本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其目的在于深刻地探讨校园红眼病的预防措施,真正有效地预防红眼病在学校里的传染和传播.
作者:王文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以越胜300电刀为例,从各个方面总体阐述了高频电刀在手术室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了临床使用者的重视,指导其安全使用.
作者:史小娟;李君;李姗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症状显效111例,有效5例,进步2例,无变化1例.镜检愈合109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Hp 阴性116例,阳性4例,清除率96.97%.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溃疡患者,应采用三联或是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必要时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结束后,再进行2~4周的抗酸分泌治疗.H2受体拮抗剂和PPI可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抗酸治疗的首选药物.通常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时间为4~6周,胃溃疡治疗时间为6~8周.
作者:张丽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防范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发生因吞咽障碍引起的噎食与误吸事件.方法 通过对132例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病患者吞咽功能的评估,发现3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的障碍,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指导因药物不良反应致吞咽障碍的男性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结果 干预后一年,132例患者未出现噎食,仅2例患者出现吞咽误吸.结论 吞咽评估可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致吞咽障碍的病例,对这些病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避免意外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0名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外科的Kaprini评分要比内科的Kaprini评分高(P<0.05);患者D-二聚体大多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大部分患者有Ⅰ型呼衰;经超声心动图与CT检查血栓部位主要位于右肺动脉;患者病死率为10.0%.结论: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外伤或骨折、高龄、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心肺疾患、妊娠和分娩等.肺栓塞病死率高,较难控制,提前预防、早期发现与积极治疗可能减少本病的致死率.
作者:王红宇;高艳娣;张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建立检测食品中Cd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方法: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考核盲样大米粉中的Cd含量,系统分析和量化不确定度各分量.结果:测量重复性不确定度为0.012,称量样品不确定度为0.000277,定容体积不确定度为0.000835,曲线拟合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为0.01162.结论:分析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是重复试验的不确定度和曲线拟合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
作者:高丽芳;王建龙;杨兴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血压及肾功能对老年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3年1月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较低)4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2011年6月~2013年1月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水平较高)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降低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概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大.结论:肾功能不全、血压水平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血管事件.
作者:徐星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引起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机能障碍所致的症状,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VBI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声、CT、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扩大和丰富了VBI的诊断手段.超声检查由于其非创伤性、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VBI的首选及常规检查方法,特别是近年来超声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对VBI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计算机及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检查设备不断更新,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当代医学新兴的一门重要学科.而超声领域电子科技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飞速发展,使超声影像技术成为临床医疗诊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新型学科,尤其是妇产科超声检查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产前筛查、手术难度的评估等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由于妇产科盆腔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某些图像不易被辨别,这给超声医学影像教育提出了新任务.现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何更好地传授超声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临床操作方法及诊治技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影像医学教学改革.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医学X线诊断报告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数据,利用统计学处理,对各项控制内容作出对比评估.结果:根据X线诊断报告书写要求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的核心制度及控制方法.结论:对X线诊断报告科学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质量及工作效率,为提高X线诊断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东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超声影像.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2例,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情况、彩色超声影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包括9例慢性血栓的机化、10例亚急性的血栓以及33例的急性血栓.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血栓的机化具有更强的回声,亦可以看见形成侧支的循环;而亚急性的血栓具有稍强的回声;另外的急性血栓中呈现低回声或者均匀的无回声.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以彩色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中该疾病的诊治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胡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肝癌诊断标准,然后分析了小肝癌影像学诊断的病理学基础,后阐述了小肝癌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芦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普通民众都知道,如今用于疾病诊断的方法不外乎抽血、化验和超声与拍X光片,其中影像学诊断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超声、CT、磁共振等检查方法,但是它们提供的只是人体解剖学变化的信息,如果疾病在发生初期并没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化(如外伤或一些精神类疾病),而却只有功能和代谢变化时,这些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中并不能早期发现病变,在疾病治疗阶段也不能连续观察治疗效果.也许你会问,有没有什么影像检查能在疾病发展的初期就能发现病灶功能和代谢变化,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后疗效的早期观察?在治疗前后可以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各种治疗效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进行临床影像核医学的检查.
作者:朱玮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泛指颈段脊柱病变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目前国际上较一致的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颈椎正、侧、双侧斜位及张口正位片是诊断颈椎病较为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本人对阅读颈椎五位片体会如下:
作者:何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的基本特征.[方法]结合临床,利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基本表现加以分析,对45例患者影像检查的特征性改变,归类统计.[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其X线表现及CT/MRI表现有其基本特性.X线片以腰椎间隙不均匀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以及Schmorls结节有其特征;CT表现更具有特征,以其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起,突出的CT值高于硬膜囊CT值和硬膜外脂肪移位为其特点改变.其MRI表现T1加权象信号强度与高信号强度的硬膜外脂肪及低信号强度的硬膜囊形成鲜明对比,诊断意义可以成为佳影像手段.[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常见的在椎间盘变性基础上的髓核疝出,其X线表现及CT/MRI表现有其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付丽;杜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数字重建放射图像技术是通过对X光线的模拟,描绘其衰减和曝光的过程,进而从数字化CT模拟数据中获得类似X光片的成像效果.数字重建放射影像是指运用模拟光线穿过人的身体,对人体进行三维扫描,重建形成能够体现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灰度图像.换句话说,数字重建放射影像就是把数据处理,形成一种具备三维空间信息的二维的图像.也就是说,数字重建放射影像就是三维空间的数据场可视化技术的成像使用[1].可视化角度说,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的生成算法是一种直接的体绘制技术,它的实现一般运用的是隶属直接体绘制技术的光线投射法.本文结合实际来深入研究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的生成技术.
作者:陈武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我国日趋普及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学影像学检查设备以及技术,但是在诊疗肿瘤过程中为了提高影像学检查的效率,如何实现大化、优化的利用影像学资源,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主要问题.
作者:王文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文章就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从X线机的要求、暗室器材的要求、患者要求、技师要求等方面主观联系客观因素论述、探讨了笔者的一些认识与体会.对基层医院放射科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作者:黄金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X线表现特征及全视野数字化乳腺钼靶X摄影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8例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 48例乳腺癌早期X线表现直接肿块39例;钙化32例;局限性结构致密及紊乱5例;大导管相7例;血管异常9例;乳头内陷2例;腋下淋巴结肿大12例.结论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钼靶X摄影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是乳腺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整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着重对68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这68例患者当中有57例进行了十二指肠穿孔手术修补,剩余7例进行了胃大部切除,4例死亡.讨论老年人在患上了消化道穿孔过后单凭症状比较不容易被发现,应该在早期就进行确诊,尽快的准备手术治疗.
作者:张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为了提高西门子彩超的应用效果,本文对从西门子彩超仪器的设备维护保养、产生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故障的方法进行了探究.采用从易到难的方法、替换法和排除法等方法,阐述了如何排除西门子彩超故障、如何对西门子彩超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作者:何正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非糖尿病科使用胰岛素泵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风险管理实施前(2012年7月-12月)与实施后(2013年1月-6月)的胰岛素泵安全使用率进行效果评价.将其按上泵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胰岛素泵管理方法,观察组50例患者在胰岛素泵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不良事件、低血糖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 对照组34%,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0%,对照组为60%.结论:科外使用胰岛素泵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及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何先凤;刘翔;应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达到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与手术室随机抽查相结合,对各种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结果]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使手术感染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一类切口感染率小于1.5%.[结论]加强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保障手术安全.
作者:张瑞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除四害的工作就没有停止过,作为新中国卫生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可以根据一个是否有四害存在以及存在数量的多少,来判断这个地区的卫生情况.在除四害的工作中,建立好一个专门的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就除四害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讨论除四害档案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陈风玲;梁德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从而降低老年患者的风险发生率,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随机将它们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减少了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产生,确保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在外科老年患者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安全度,还可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老年人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晓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保障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精神病人的病情变化,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办法.结果 精神病人的安全得到了保证.结论 加强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段春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应用分层次管理方法后管理的效果.方法:2011年3到2012年3月,在我院抽取护理人员60名,按职称均分为两组,每组30人,分为分层次管理措施组30人,为实验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管理措施30人,为对照组.12个月后对这两组负责的患者做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两组模式的反响.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考核,考察其对专业技能,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分层次管理组患者对护士满意率为94%,高于常规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85%.调查前两组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无太大区别,实验后两组人员的掌握程度相差较大,分层管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运用分层次管理来管理护理人员,可提高医院护理人员专业修养及工作态度,适宜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周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分析危机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对照组)以及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实验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危机管理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9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能有效预防各种危机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前,国内药害事件的发生几率正在不断增长,药品检验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由此我们可看出,加强药品检验方面的应急管理是极为关键且重要的.本文对药品检验相关系统中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加强药品检验方面的应急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对国内药品检验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谭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检验医院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准,医院护理人员与预防医院感染关系为密切,护理工作更是预防医院感染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医院护理队伍的管理,也是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于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2年抽样病例的感染率情况,结合抽样环境卫生学监测数据.分析近年我院通过完善护理环节控制,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及护理质量评价系统中纳入微生物学监测及消毒隔离检查对院感预防与控制的效果.结果:本院2009年感染率为2.36%,2010年感染率为2.21%,2011年为2.02%,2012年感染率为1.37%,各年份医院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利用三级监控网,护理管理部门加强与院感科的合作,通过拟定制度、执行制度、加强培训与监测、反馈结果、环节追踪、持续改进保障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方艺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其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和内涵建设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作者:李国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药剂科管理措施,确保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得到合理应用.方法:规范抗菌药物采购管理措施,对药师在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细致化处理和分析.结论:加强药剂科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药学临床实践质量,促进抗菌药物得到合理化使用.
作者:费国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对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旨在提升护理力度,优化护患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共88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丽环;李光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现代医院不可或缺的部门,他们承担着全院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1]工作以及一次性材料的储存与发放,随着医院业务不断扩展,床位急剧增加,医院消毒供应工作量也相应增大,由于品种杂、数量多、供应广、流量大[2]、器械、物品、材料使用频繁,这造成物资管理工作困难.笔者针对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之间物资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慧君;张云平;王惠玲;赵贾;赵亚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库质量管理.方法:结合日常药库质量管理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库质量管理需要持续性改进,不断加以提高和完善.
作者:赵亚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护理管理是发挥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人员及辅助人员的作用和运用设备和环境、社会活动等在提高人类健康中有系统的发挥这些作用的过程.老年门诊患者中,病人的特点使得他们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就诊环境、服务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护理管理重点应当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办法以提高老年病人就诊满意度.
作者:冯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对ICU的新护士进行培训,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目标,提高其专科工作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2013年进入ICU的32名护士,在进入ICU的前10周内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对其实施培训,培训结束后考评护士专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病情观察与监护能力.结果:32名新进ICU护士的专科知识与技能掌握较好,能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护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对ICU新护士进行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尽快使其综合素质提高,胜任ICU护理工作.
作者:张淑琴;韩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通过观察比较医院对送检工勤人员实行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不同模式下的工作成效,总结出对工勤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时间上的合理安排,确保24小时为临床提供无缝隙服务,有利于科室规范化管理.成立医院临床服务科对临床的服务保障比分散管理具有更大的作用.
作者:席艳梅;陈娟;李经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确保实验室检验质量.
作者:马瑞瑞;付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静脉曲张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临床路径加强静脉曲张疾病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制定合理、优质的护理静脉曲张疾病患者的流程图,实施高效、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严格按临床路径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结果:临床路径用于静脉曲张疾病的护理管理中,保证了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升高.
作者:谢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点病员管理在老年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重点病员管理,对我院2011年、2012年、2013年重点病员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这三年基础护理的质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投诉的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我院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基础护理的质量分别为92.4%、95.6%、98.9%[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分别为10例、6例、2例[患者投诉的例数分别为6例、2例和0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3.1%、96.3%、98.2%.结论 在老年精神科的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重点病员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护理的安全,还能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夏丽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加强多药耐药菌控制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08年医院制定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接果 2009年-2010年未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蔡文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在提高消毒灭菌质量的职责;方法对医院医疗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以便加强护士长的素质和职责教育;结果护士长在工作当中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对其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可提高医院医疗人员对其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而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良好开展.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控制感染的关键.护士长应具备较好的沟通和技术能力.明确其职责范围,同时加强工作监督和考核.这样才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作者:段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绩效考核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绩效考核的优势.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3年7月我院护士共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使用一般考核的方法,实验组使用绩效考核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护士的幸福感、工作压力.结果:实验组护士幸福感更高,护士工作压力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使用绩效考核方法可以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并提高护士幸福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权开花;齐永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的分离,是近几年来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合理的岗位设置及管理是对于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效能、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医院可持续、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变用人模式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举措之一.在国家的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各事业单位先后实施了岗位设置管理与岗位聘任制度,力求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对于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效能、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我院制定了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了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工作.由于医院的工作性质、岗位需求及人才结构有一定特殊性,加之目前政府在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设有明确的统一的标准体系,所以本院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只能在学习、摸索的过程中逐步推行.通过对实践效果的分析,谈谈几点看法.
作者:易子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为了解丹东地区大学生对肺结核知晓情况,对丹东市各学校今后推进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为其他城市的大学生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根据丹东市结核病患病率计算抽样调查样本含量,并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丹东市大学生结核病知识、信念、态度.结果:肺结核认知方面不很乐观,有待关注[肺结核态度方面,总体较好[对肺结核行为方面,预防行为有待强化改变态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已有的健康行为进行强化和督查结论:现在的多数大学生都缺少结核病方面的知识,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已有的健康行为进行强化和督查,这样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唐瑀;齐莹莹;丁佳宁;宋阳;郑琳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通海县近五年来未达婚龄母亲发生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2012年居住在通海县辖区范围内980名未达婚龄母亲发生分布进行调查统计,在不同区域、民族、文化、职业中进行比较.结果:未达婚龄母亲发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流动人口为主,占总数的62.65%;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小学文化为主;80%以上无职业或固定工作;未达婚龄母亲分布范围广泛,在全县各个乡镇(街道)均有不同比例发生.结论:通海县未达婚龄母亲的发生比例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深刻的反思,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刘亚萍;杨美英;文玉婷;岳佳;储秀玲;李芸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工作场所空气中几种醇类化合物的佳分离条件.方法:通过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醇类化合物正丁醇、异丁醇、异丙醇、异戊醇.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其测定条件和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选择.结果:正丁醇,异丁醇,异丙醇,异戊醇在0.5-2000,0.5-2000,9.0-1440,and 0.4-5000g/ml线性范围内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介于0.9999和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5%到5.0%之间.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简便,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丁醇,异丁醇,异丙醇,异戊醇的测定 .
作者:柴凌云;陈晓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如何做好外科教学中无菌操作技术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突出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培养无菌观念;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强化技能训练训练.结果:通过对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者:李海珠;张俊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公立医院须在认清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从而大限度地提高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持续改进医院的绩效水平,终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双赢互惠.
作者:颜晓燕;迟菲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一本重要基础课,它是学习其他基础课及临床学科的结构基础.因此解剖学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的改变,为了顺应发展的需要,通过树立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并通过加强药品管理、建立便捷的用药供应模式、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及药学信息咨询服务、做好药学监护及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服务等措施,改进药学管理系统,进而提高整个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形象.
作者:姜敬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行政公文质量是公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公文质量评价, 公文管理无从谈起.本文从导致公文质量不良的原因、对行政公文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公文管理标准及评估体系的构建三个方面探讨标准化行政公文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加块实现公文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进程.
作者:胡皓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金水区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定DP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度分8个年龄组在郑州市金水区抽取健康人共145名,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在检测的145名健康人中,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为85.52%.结论:破伤风抗体水平较高,提示该区已建立免疫屏障,可以很好的阻断破伤风在人群中的流行.
作者:刘倩;僧明华;郭永豪;丰达星;于燕;徐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考察我国药学服务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文献查询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结果:我国药学服务的开展受到认识因素、制度因素和人才因素的制约,需要加强认识,配套制度,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以推进我国药学服务事业的全面发展.结论:药学服务是现代药学发展的新方向,为全面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新思路,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为药学服务的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卢建峰;师耀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保定市南市区老人对社区服务站的利用情况,为基层社区服务建设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方法,在保定市南市区老年人聚集地进行访谈.结果:受访人员中部分人(8/24)没有去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少部分(4/24)人不了解社区服站的职能,极少数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偏见;大部分(16/24)老人曾经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小病一般都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每年接受社区服务站体检;少部分(4/24)老年人经济条件优越,或单位提供体检,看病有报销,生病都去大医院.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南市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程度不高.
作者:艾萍;薛强;高文英;王建国;张艳茹;宋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如微创手术、腔镜手术的大量开展,对使用的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和各临床科室希望能够得到即迅速又安全的灭菌供应.传统的灭菌方法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存在着灭菌时间长灭菌温度高对器械损伤大;环氧乙烷灭菌器存在着灭菌时间长而且灭菌器的排出物污染环境危害极大等弊病.这些弊病促使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张巧英;马丽俊;薛爱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结合当前中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学生、教师、医院等三方面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对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中医走出困境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罗毅;何亮;姜孟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为保证部队官兵在平日训练有充足的体力和战斗力,部队内炊事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应当注重部队内就餐饮食营养与卫生,通过不断加强厨师和食堂这两方面的建设,同时从软件和硬件方面提高官兵集体就餐饮食的营养与卫生.不仅能够提供官兵膳食,还能够有效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从而保障部队内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戈东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社区居民的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及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35岁以上居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肥胖,高血脂,吸烟,低HDL,饮酒,高胆固醇有关.
作者:刘保胜;管淑琴;逯继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新世纪7版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该教材通过多年教学使用,发现教材在皮肤性病章节中西医病名混合出现之不足.有必要在<中医外科学>教材编写中节次病名以中医名为好并且书后增加皮肤性病的中西医病名对照表.曾发表了历代现存主要中医外科专著、作者及成书年代附录.今建议再增加历代佚失的中医外科专著名及作者及成书年代表.进一步丰富、完善、更新教材内容.提高对中医外科古籍的保护意识.
作者:张元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浅论临床药师现状与发展.方法:对临床药师工作现状,工作情况,以及工作前景展开分析.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可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意义重大,应扎实、持久、稳步地开展下去.
作者:吴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全面贯彻落实,掌握哈市辖区内有毒有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作业工人不同程度的各种职业病危害,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为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性监护档案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度5~12月,哈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门诊对辖区内7区2县65家具有职业性危害企业8856名作业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本文笔者就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着重对体检结果显示的主要问题及职业病监护工作现状,并提出下步改进措施与建议.
作者:孙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在现行医疗体制下为什么看病如此之艰难,是谁能代表广大百姓医疗利益不受侵犯?我们医疗体制运行是倒退还是滞后?经济衰退背景下,处于宏观调控下的公立医院何去何从?医疗改革元罪在哪里?如此多的现行问题难道还不值得警醒思考?
作者:剧艳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一新巴尔虎左旗基本情况新巴尔虎左旗(以下简称新左旗)位于东经117°33′~120°12′,北纬46°10′~49°47′,地处大兴安岭北麓,呼伦贝尔市西南端.毗邻两国一盟四旗市,西南与蒙古国接壤,东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南接兴安盟阿尔山市,西隔乌尔逊河、达赉湖与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相邻,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相连.边境线总长311.24公里,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旗所在地阿木古郎镇距呼伦贝尔市所在地168公里,距兴安盟阿尔山市205公里,距陆路口岸--满洲里200公里,距中蒙额布都格口岸22公里,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作者:韩明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是一篇维修实例类的文章.从故障出现,根据故障现象分析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用替换法分别替换掉怀疑的部件.其中,怀疑到软件问题,先后采取现场重装软件和远程重装软件的方法,后将故障点压缩到机械臂,直至彻底排除故障.文章后对超声生物显微镜作了简单的介绍.
作者:向云;胡振辰;刘元喜;郭琦;范春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护理记录中的缺陷一定要杜绝,为医疗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客观、真实资料.方法:分析护理记录中缺陷,提供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结果:护理人员对相关的卫生法律、不熟悉法规,以及工作中的责任心不强,造成了护理记录的缺陷.结论:增强护士的法律知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能力护理记录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予以加强,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科学性.
作者:李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外科护理进行调查,讨论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完善健康教育的意识和临床治疗的实际质量. 方法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实际效果,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健康认识.结果 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信心增加.结论 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确起到了作用,医院外科接收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明显提高,效果良好.
作者:朱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0例婴幼儿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相关健康教育,记录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婴儿定期体检情况及按时接种各项育苗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80例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其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且婴儿定期体检率(96.67%)及婴儿按时接种率(100.00%)均有显著提高,P<0.05, 健康教育前后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婴儿家长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婴儿按时接种疫苗率以及定期体检率,终提高儿童保健效果,值得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是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近年来随着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模型的使用,又显示出教学与临床实际情景的不协调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等不足之处.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效果,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杜心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给予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额外干预措施.结果 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自觉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在饮食控制、血糖自测以及用药上.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在进行饮食方面、用药方面以及血糖监测方面的自觉性,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作者:王朝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CO中毒很常见,大家都很了解,但对CO中毒迟发脑病就不一定了解,其危害更了解甚少.我介绍几个病历,大家看看:患者 郭会龙 男 58岁 汾西县村民,2012年3月CO中毒,当时意识障碍,经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未足疗程治疗,出院20日后突发反应性迟钝,智力减退,不伴肢体活动障碍,不伴有大小便失禁,在我院住院治疗9天,效果不明显.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眼科门诊患者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眼科疾病的知识,增强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健康.方法:采用候诊教育、接诊教育、检查治疗教育、离诊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医患纠纷减少,提高了门诊满意度.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理解与情感交流,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作者:严小蓉;胡艳;吴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国家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军队联勤保障体制的全面实施,现代科学和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军队医院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研究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建设和发展问题是各级卫勤领导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作者:宫晶;曹红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的的高速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要求,医院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具有高效、自动、方便和准确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医院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作者:陈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学分制是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比学年制更适合学生个体差异的柔性教育[1].以学分为单位,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量及教师的教学量,学生必须取得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选择,是一种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作者:全雅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超重和肥胖指人体脂肪过量积累,可损害健康.笔者认为:飞行人员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外在原因包括:1、外出聚餐的机会增多;2 、相对静止的活动偏多;3、体能训练未达到规定的标准;4 、飞行工作范围局限.飞行人员体重超重和肥胖健康管理对策包括:1、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2、因人而异合理制定食谱;3、保证有效的体能锻炼;4、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作者:李惠荣;王开辉;陈喜林;孙李永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都使城市社区健康教育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了能更好将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普及群众,使群众更好的增强健康理念,维护和提高身边的健康水平,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本文分析当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供给管理现状,探讨当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供给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薛雯婷;孙艳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0-3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情况,为儿童青少年先心病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机会.方法 利用望诊、心脏听诊与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0-3岁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的调查(包括初筛和复诊).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病例15例,总患病率为5.4‰.以室间隔缺损多见、其次是卵圆孔未闭.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影响要幼儿生存和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疾病,应积极开展从孕期到婴幼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监测和干预方法的研究.
作者:许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员大规模流动,食品餐饮行业得到了极大发展,食品经营户和从业人员急剧增加,既有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餐饮企业,也有方便快捷的小餐饮、路边店,从业者层次不一,其文化素质、卫生习惯、食品安全知识、卫生法制观念、职业道德水平、合法竞争意识等职业素质差别很大.尤其是在低层次的餐饮服务单位中,无证经营、环境卫生差、不按规定消毒等情况表现得更加突出,另外,为降低成本,他们往往明知故犯,不按规定执行,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即使受到行政处罚,也不会使之警醒,难以根本转变这种现状,以致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效果.
作者:王继业;李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针对基层实验室的特点,对期间检查的实施办法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加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简单方便地进行该项工作.
作者:徐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探讨导致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2011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监测资料.结果 呼和浩特市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女生近视率明显高于男生,蒙古族学士近视率低于汉族学生.
作者:乌兰其木格;洪晔;张朝阳;王文;刘旭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案例资料死者,田某,女,4岁,冉某,女,39岁,某年1月17日凌晨,母女二人被人杀死在某镇暂住屋内.尸体检验死者田某头面部12处裂创,创缘均不整齐,裂创创缘可见有等间距斜向平行皮肤挫伤,呈左高右低位,创口呈齿状哆开,创腔深达颅内,相应部位头皮下全层出血,左右颞肌出血,右颞骨骨折,额顶骨、左颞骨及枕骨粉碎性骨折,左颅前窝骨折.左额顶颞及枕叶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右枕叶、右颞叶、右小脑及左额叶脑挫伤.
作者:谭贵东;霍立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简要案情2009年7月5日晚9时许,某男,62岁,被人发现死在通往某县污水处理厂的砂石路上.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尸长165cm,发长8cm.尸斑呈淡红色,位于腰背部等低下未受压部位,压之褪色.尸僵形成,位于肘、膝等大关节部位.颜面部稍青紫肿胀,右前额0.25cm×0.2cm挫擦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5mm,眼球睑结合膜点状出血,口唇紫绀,下唇粘膜1.2cm×0.2cm、0.1cm×0.1cm粘膜下瘀血.
作者:胡松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优点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我科2005年6月~2012年6月2165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处理技巧、术后管理与细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 2165例患者中共出现鼻中隔血肿16例,鼻中隔穿孔3例,鼻中隔中段塌陷2例;早期有18例因鼻中隔软骨部张力未完全清除致术后症状改善不满意而再次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操作精准度高的明显优势,并能大尺度上的了解正常解剖结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波;范永强;张艳灵;刘伟;李风华;谢林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某女,27岁,孕31周,阵发性腹痛伴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12小时,胎儿脐带、双足脱出阴道30分钟急来我院.T:36.5℃,BP:33/18Kpa,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贫血貌.心肺正常,腹部隆起呈纵椭圆形,宫底在耻骨联合上22㎝,无胎动,胎心未听到.脐带及双足脱出阴道,宫口开大4㎝.化验室检查:Hb75g/L、RBC2.20×1012/L、WBC8.90×109/L,N0.76、L0.24.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2013年9月,某校高三(7)班出现结核病暴发.疾控机构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和寻找传染源,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本文结合这起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分析学生肺结核病疫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
作者:李振雄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分析1~59岁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简称为乙肝)感染现状以及患者血清免疫水平,评价免疫预防的效果,为改进免疫控制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次随机抽取我县所在区3000例,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每份血液样本的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结果 血清抗-HBs阳性率随年龄逐渐下降,1~4高为54.44%,1~14岁为48.67%,15~59岁为13.96%,比较差异显著(Χ2=387.0412,P=0.000);HBsAg阳性率岁年龄逐渐上升,1~4岁低为1.60%,1~14岁为3.47%,15~59岁为10.00%,比较差异显著(Χ2=31.3174,P=0.0000);HBV感染阳性岁年龄逐渐上升,1~4岁低5.60%,1~14岁为12.27%,25~59岁为48.80%,比较差异显著(Χ2=313.7026,P=0.000);农村和城区血清抗-HB、HBsAg、HB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男性和女性血清抗-HBs、HBV感染阳性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HBsAg阳性率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自我县开展乙肝疫苗接种,人群的免疫水平明显提高,HBV感染率也明显下降,15岁以下的人群免疫水平也显著提高,避免抗原携带率也达到了国建的控制标准.
作者:谢清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住院号:145601.以停经40+2周,发现血压高2天主诉入院.孕妇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9-10,预产期:2013-6-17,孕期经过顺利,2天前检查发现高血压入院.既往体健,生育史:1-0-0-1.入院查体:体温正常,血压160/110mmHg,一般情况好,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宫高33cm,腹围110cm,胎位LOA,胎心142次/分,双下肢水肿(++).血常规、肝肾功、凝血系列、心电图均正常.
作者:王慧玲;马荣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服务内容的重点是: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精神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和保健等免费服务项目.作为新兴的健康卫生服务机构,在实施过程中有它的优势与问题并存,只有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使卫生服务行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把居民的健康管理这一富国利民的工作做好.
作者:周丽;张洁;江家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普洱市景谷县民乐乡大河边村7-14岁学生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调查.方法 对民乐乡大河边村村小学校和该村曾家社小学校7-14岁共240名学生进行甲状腺触诊法检查(甲状腺检查诊断标准(触诊法)[3]).结果 经过三年以合格碘盐为主,碘药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民乐乡大河边村村公所小学校7-14岁学生甲肿率由1994年的20.21%下降到1998年的7.69%,两次甲肿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Κ2=13.80,P <0.01);大河边村村公所曾家社小学校7-14岁学生甲肿率由1994年的59.57%下降到1998年的6.67%,两次甲肿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Κ2=21.55,P <0.01).结论 由此可见,合格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这次调查为我县今后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云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护士在进行各种操作中,会因违反操作常规、责任心不强或缺乏医疗事故预防常识而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重点就护士在预防医疗差错、事故中的作用与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丁秋香;孙晓平;王艳艳;沙影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自我管理及自我管理教育的概念,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形式包括个体化教育、群体教育,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其教育内容有哮喘的相关知识,深刻认识自我管理,与疾病的相关处理性问题技巧,提出应重视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使其更加多元化、可行.从医院走向家庭,使患者减轻痛苦,自我预防,并能得到更多医疗和护理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培育现代社会高技能医药卫生人才意义重大,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践教学方法、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严抓体系建设、机制健全、方法改进,工作中积极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遵守医学高专教育教学规律,积累实践育人经验,提升教学质量,并进行不断探索.
作者:汪小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手术室是医院内为病人进行手术诊治及危重病人进行抢救的重要科室,也是整个大外科的核心.更因其不仅要对病患进行安全管理,还因与各临床科室有着密切的关联,造成了手术室在安全管理上的复杂性,加之近年来患者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使手术室在潜在风险管理上要求也更高.现就我科多年来在手术室护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应采取的一些体会与同行进行探讨.
作者:王春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推动了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的发展.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复杂且不断需要变化和调整的工作.在进行传染病的预防中需要采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进行干预,并且还需要通过媒体进行应对.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相关方面的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晓慧;曹同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严峻.新耐药监测估计,在新病人中,10.2%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1.1%;在复治病人中,18.4%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7.0%.由此估计全球每年新出现30~60万MDR-TB病人.我国是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国家之一.目前估计我国有12万耐多药结核病例.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结核病15766例,检测出155耐多药结核病例, MDR-TB耐药率为0.98%.
作者:欧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中医外治具有局部作用强,方法简便的特点,可减少单纯西医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以及避免中药内服伤胃.本文分析中医外治乳痈的方法,归纳为中药外敷及配合理疗、手法按摩;按摩治疗及配合微波治疗;针灸治疗及配合其他治疗;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低频电脉冲中药导入法治疗.但治疗方法多是停留在以经验为主,因此尚需要更多的临床总结和深入研究,使乳痈的中医外治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个体化,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另外疗效分析难以进行客观对比,应进行科学研究, 设立相应的对照组,使其疗效更确切,从而为本病的非手术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彭锦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提升血标本采集准确率. 方法将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制定规范血标本采集方法,对实施前后的标本正确率进行对比. 结果不合格血标本显著减少,提高临床诊断率,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
作者:魏文庭;张小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让糖尿病患者积极参加病房集体多种形式的饮食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饮食疗法的重要性,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搭配饮食,从而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将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让患者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与不参加病房集体饮食教育后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病房集体的饮食教育患者学会了如何自我搭配饮食,并进行食物的等量交换,从而降低了餐后血糖.结论:病房集体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控制、降低餐后血糖有作用.
作者:朱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疗设备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医疗设备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医技科室的顺利开展,对于掌握医疗设备维护的技术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医疗设备维护现状出发,结合日常设备的维护技术和管理策略,有以下感想.
作者:李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通过剖析临床善终的现状,导入叙事医学这一新理念.运用叙事医学,人文地、深入地解读善终.人文地理解临终觉知的隐喻及身心灵三位一体的临终关怀.更好的做好临终关怀与哀伤关怀.
作者:金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临床用药原则,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有效用药.方法:分析高血压病的流行特点、分类及诊断标准,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通过分析,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使高血压患者病情有效控制.结论: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原则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显著.
作者:张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扬州市邗江区邗上社区慢病管理的现状,并探讨应该采取的措施.方法 根据<扬州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规范>,结合笔者工作社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利用系统软件进行管理,为慢性病患者进行多样化的服务,现就该社区慢病管理的现状作一分析,根据目前的现状探讨合适的管理措施.结果 在该社区中,患病率高低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目前呈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控制率低的现状.结论 通过对慢病采取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的改善慢病的预后.
作者:范爱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1、了解缓解护士压力对提高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不同年龄段的护士,进行压力缓解前后工作质量情况的对照法.结果:缓解压力后护士差错事故发生率和病原投诉率均下降,护士工作效率,病员满意度明现提高.结论:缓解心理压力能大大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
作者:张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Tedsamil:是一种正在研究中的Ⅲ类新药,既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又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它是一种多通道阻滞剂,对Ikr、Iks和IkATP均有抑制作用,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动作电位,延长心室不应期,并且无负性肌力作用.已有Ⅲ期临床试验证明Tedsamil可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有效治疗心绞痛,增高心绞痛阈值,改善运动耐量[9].目前,正在针对其抗心律失常作用进行评估.对于心肌缺血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Tedsamil值得期待.
作者:孙丽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2010-2012年辽宁省流动人口病人登记情况,为了解我省流动人口发病现状,为采取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辽宁省2010-2012年登记患者总数以及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特征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省登记肺结核患者74868例,其中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3352例,占全省肺结核患者总数的4.48%;流动人口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方面,15-44岁年龄组占流动人口患者总数的76.82%,男女性别比为2.26︰1;不同职业分布中,流动人口患者中家政、家务及待业所占比例高,占46.48%,其他、农民、民工居次之分别占12.41%、11.25%、10.44%.结论辽宁省流动人口疫情成上升趋势,需加大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力度.
作者:钟威;毛宁;曹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超过80%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有腰腿疼的经历.这些腰腿痛大多发生在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老年人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疼的病史.这些腰腿疼多发生在30 岁以后, 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率亦逐年增加, 特别是老年人群.老年腰腿疼发病原因极其复杂, 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研究证实腰腿疼主要是因为腰椎退变及钙缺乏而引起, 本文就老年腰腿疼临床表现特点来进行诊断并分析总结病发原因, 并提出怎样预防老年腰腿疼.
作者:陆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脑梗死患者常常伴有情感障碍,其中焦虑、抑郁较为常见,本研究旨在观察对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长期系统随访,合理指导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结果发现,系统随访及合理二级预防能改善初发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患病率低于对照组,功能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复发率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玲;李伟;张红梅;王金果;韩雪;张世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锐器伤案例的分析,探讨手术室发生锐器伤的常见原因和环节,总结出手术室护士针刺伤的预防措施.体会:锐器伤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除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不能复帽,不能徒手掰安剖等预防措施外,做为器械护士,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利器的所在位置是避免锐器伤的关键.
作者:王建树;耿亚中;王许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其工作应当落实在避孕药具的管理、发放以及服务上.避孕药具是目前人类控制生育的主要途径,也是目前简单和便捷的方式.若不能有效管理避孕药具,便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整个社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计生机构作为行政服务部门,计生人员面对避孕药具管理中的问题,应积极思考如何加强避孕药具的管理这一课题,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许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从健康教育方面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出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其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强健康教育的方式辅助患者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8.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5%,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加强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作者:林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有:中耳炎、梅尼埃病、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及喉阻塞、喉癌、鼻咽癌等.临床医生大目的是尽早解决耳鼻咽喉科病人的健康问题,使其尽快康复,本文主要阐述几种针对耳鼻咽喉口齿科临床的常用技能.
作者:蔡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在精神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6例精神内科病人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在精神内科中的应用情况不太乐观.结论:健康教育活动在精神内科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需不断完善.
作者:原琳琳;刘书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医学检验的实践经验,笔者从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地分析了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措施,以期不断提升检验水平,为临床提供适用有效的科学依据,做好临床医学的辅助工作,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做贡献.
作者:张宗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观察精神病人是精神科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并把所观察到的精神症状作进一步分析与综合,才能得出肯定的诊断及作出相应的治疗.
作者:张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电话随访对留置T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留置T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出院时建立随访登记本,出院后由专人负责电话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服药、休息、活动、康复功能锻炼、引流管护理技巧、引流液的观察、心理疏导等内容的健康指导.拔管时对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情况及置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留置T管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及置管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适应了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有效降低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留置T管出院患者的康复及顺利拔管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林彦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为及时掌握北镇市缺碘地区居民户碘盐普及,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县9个乡镇中居民即时食用盐,应用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含碘量.结果 2008-2012年共检测1752份居民户盐样,其中合格1657份,不合格41份,非碘盐54份,碘盐合格率为97.59%,非碘盐率为3.08%,碘盐覆盖率为96.9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8%.结论 监测数据表明,北镇市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高,说明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主要措施的落实是到位的.
作者:陈宇;汤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推进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改善情况.结果:感染科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缺失率由改善前的97次/天,下降至改善后的15次/天;目标达标率13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感染科医护手卫生管理质量,提高护士管理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管理模式的改进和科室文化的形成,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郑书芬;黄莉敏;张娟;孙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生活方式多样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DM患病率呈现世界性的上升,而且DM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对人们健康的危害程度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而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
作者:刘文艳;陈贤林;卢清平;苟勇;汤洪萍;余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药品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而药品检验同样是关系国家大计和人民幸福.虽然建国以后,历经多年的发展与修订,我国药品检验标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笔者在分析了我国药品检验标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作者:安香兰;文英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在现代护理中,护理内涵的扩展,护理目标的提升,都需要高品质的护士.而护士的仪表、举止、言谈、服饰等都能引发患者的情感活动,对病人的治疗、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表情礼仪的表达,就是在执行医疗、护理工作中内心情感在面部上的表现,即表情.表情是护患交往中,相互沟通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护患之间除了语言交流外,通过目光、动作、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菲;孙立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调查了解此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小学914名学生,发生流行腮腺炎20名,罹患率为2.19%,均分布在4、5、6年级.结论:此次发病是流行性腮腺炎在易感人群中的积聚性发病,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
作者:任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主要以梅河口市的医疗卫生监管为例,分析了该市医疗卫生的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医疗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后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梅河口市的卫生监管提供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为梅河口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王永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护士长支持在护理工作压力影响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护士工作压力方面以及护士长支持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来自于管理氛围和工作负荷,在干预前后,护士的总体工作压力和管理氛围评分明显下降,对护士长支持的认可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的支持合作对于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孟贺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在世界范围内,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敌人,而高血压则是敌人手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此而引起的中风病人每年明显增多,而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增高和血液动力学异常性疾病,它还伴随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血管、脑、肾等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疾病,对身体的靶器官损害的严重性,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该了解病情,认识疾病的危害性,做到预防和保健.
作者:谷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阵地,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危险因素,如手术室,因为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担负的特殊职责,在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职业危险.本文以此为立足点,深入分析当前医院手术室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探索有效的对策和方案,为较好的保护人身安全,更好的服务于手术室护理专业做出贡献.
作者:邢艳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针对目前我国食物中毒的现状分析,探究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卫生部们2001-2007年中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统计报告进行整体分析.结果:2001-2007年中,我国每年平均有300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中毒人数每年有10000人,死亡人数每年有200人.餐饮业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率高,其次是其他行业的食物中毒现象发生.结论:食源性疾病仍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餐饮地点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地点,微生物性危害对食源性疾病控制的影响很大.
作者:陈绍辉;张凯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脓毒症是一种由各种各样的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身体健康失去平衡的炎症反应.这些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侵入人体的各种器官,引发各种病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患者心脏功能衰竭或者是多种器官的功能性衰竭从而导致病人死亡.作为体内容易受到损伤的人体器官之一,肾脏经常成为脓毒症发病过程当中的作用对象,比如说引起急性的肾损伤(AKI).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脓毒症致肾损伤的各种致病机理以及对脓毒症引发的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案,并在此分析之上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黄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目前成都市青白江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状况,为青白江区社区卫生服务制定综合干预计划和措施提供基线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全区11个街道和乡镇随机等距抽取9600户.调查内容包括询问调查、体格检查2个部分.结果本次共调查20885人,高血压时点患病率为17.12%,经年龄调整后的高血压时点患病率为13.96%;糖尿病时点患病率为4.93%,经过年龄调整后的糖尿病时点患病率为4.05%.结论青白江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偏高,而自述患病率明显偏低,应加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检测和筛查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郭敏;邓伟;王琼;胡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主要阐述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发展战略的基础,也即是建设发展应该符合中医现代化的需求,以及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手段、根本保证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作者:戴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研制小儿输液推车架,来解决小儿输液过程中难以长时间呆在病房、需要多位家属陪护、体位变动导致的针刺破血管等矛盾,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为患儿营造一个较好的输液环境.方法:将60例住院患儿需输液治疗,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研制的小儿输液推车架辅助输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输液治疗中患儿陪伴家属人数及相关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结论:小儿输液推车架具有节约人力资源、安全性强、及时准确报警、减少输液走空现象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郑柳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在儿科门诊分诊工作中开展主动服务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针对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25万患者及家长实施主动服务的医疗服务体系,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患者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主动服务的医疗服务体系获得了广大患者及其家长的肯定,通过一个月的调查统计,当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其家长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9%.结论 医师护士在儿科门诊分诊工作中开展主动服务,是提高儿科门诊的就诊秩序,保证就诊安全的有效措施,同时,主动服务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因患之间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作者:蔡雅娟;孙桂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关系这对矛盾,越来越显得尤为突出.紧张的医患关系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长期发展形成的.目前,我国关于医患关系的法律体系、医疗制度体系等还不完善,正在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中.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方的共同长期的努力.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和协作下,我国定会重塑医患关系良好的信任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目前这种医患关系,医疗纠纷愈演愈烈的环境下,由于妇产科工作的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医疗纠纷发生率在国内各地、医院和医院科室中均居首位[1],我们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特别是一名产科的医务人员如何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和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关系到我们每个产科工作者的生活、工作,医院的工作环境及社会的安定团结.
作者:贾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虽然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种疾病灾难却越来越多,危害让人类健康,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人类在心肺脑方面的疾病较多,所以人们对其治疗技术比较关注.本文针对此问题,浅要分析了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护理现状及其新进展.
作者:曹洪艳;乔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颌面三维测量能客观的对面部形态进行详尽的测量,对面部形态的研究、面部整形及颌面软硬组织缺损修复的设计及预后评估等起到重要作用[1-3],建立唇裂病案数据库可为相关基础性研究及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提供全面的病例分析及数据支持[1-2],本文就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唇裂数据库建立近况做如下综述.
作者:马沙沙;宋庆高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一概况乌布尔宝力格苏木(以下简称:乌苏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东南部,在东经118°-120°10′和北伟47°25′-48°20′之间,东以辉河与鄂温克旗交界,东南和兴安盟的科右前旗连接,西南与罕达盖苏木和蒙古国接壤,北靠巴音诺尔苏木,总面积为5831平方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北麓,南部以山岭森林为主,中部为林间草场和沙丘,北部是高原草场,境内有诸多小河流、湖泊,气候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夏季雨水多凉爽,是全旗天然夏营地,冬季雪大寒冷,年均气温在-5℃,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全年无霜期110天左右.
作者:其其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病史介绍:女性,56岁,退休干部 ,汉族.入院日期:2012-1-28记录日期:2012-2-15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现病史主诉:呕血1小时发病前无饮酒史,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剧烈呕吐等诱因,入院前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暗红色血液,含血凝块,量约500ml,伴有上腹不适、乏力、头晕,晕厥1次持续约数十秒后自行转醒,排黑色成形便1次,量少.发病以来精神差、未进食,无心悸、胸闷、气短、出汗等不适,尿量可.既往20年来反复出现腹部不适,以受凉后明显,曾进行检查及治疗,具体情况不详.否认其他病史.
作者:刘培茹;刘润;桑荣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理性看待药源性疾病,充分了解药物性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禁忌症,合理使用药物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危害的重要前提,而能否做到用药合理,现已成为医疗单位衡量医疗水平,吸引患者就诊,提高自己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对症下药,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倩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药物联用不合理、疗程过长、联合应用的品种太多或剂量太大等.为解决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药理学知识,正确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控制到低.本文主要介绍了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农丽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新发传染病(EID)指近三十年来人群当中新出现的到存在一定区域性或具有国际性的公共卫生传染性疾病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新发传染疾类型存在较大改变,主要特点为人兽共患、传播方法多样、潜伏期长、传播快速、危害性增加、变异年龄强、防治困难等.根据新发传染病需应用合理方法进行防控,避免其传播.
作者:盛佩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临床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于检验出现的问题也在慢慢地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商讨临床免疫检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在问题出现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分析,根据影响的因素,通过解决相应的问题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胡惠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产科麻醉同其他类麻醉不同.产科全身麻醉要从母体和胎儿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既涉及插管问题,同时要规避困难气道的插管失败,要随时调整麻醉深度,防止返流误吸.产科麻醉要考虑药物对胎儿和对母体的影响,本文对产科麻醉与镇痛的新进展进行简单分析.
作者:陈礼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本院儿科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评价使用合理性,为临床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海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我国卫生服务研究报告指出,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慢性病人的总患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明显,其患病率为全人群的2.5~3倍,如城市全人群患病率为285.5‰.而老年人则为789.3‰, 农村全人群为130.7‰,老年人则为398.2‰;在北京市的一组3000名老年人队列前瞻性研究中,注意到身患两种以上疾病者为410‰,因而老年人通常每天服用5~6种药物是很多见的,有的老年人每次服一大把药.根据北京市统计,老年人医疗费用远大于职工平均医疗费用,离退休人员占公费医疗对象的18.3%,而医疗费用则占41.2%,为在职人员的3倍.但由于老年人一般服药的依从性差,造成不规则或不合理用药,更由于对药物作用敏感,药物不良反应频率也较高.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强烈,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和研究心理健康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维护措施,对提高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父母对孩子的营养也相当重视,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及不科学的喂养,陷入了营养误区.片面追求营养,而且零食过多,,吃蔬菜过少,以至于营养不均衡而引起多种不良现象,从而使儿童肥胖发生率在逐渐增加.在倡导健康新理念的今天,儿童肥胖已经不是可爱和营养好的标志,肥胖是危害婴幼儿健康的重要杀手.肥胖儿童在学习、性格和生活方面都有诸多不便.肥胖不仅影响体形,如果延续到成年,更可能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隐患.因此,我中心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加强了健康教育,对所管区域中0-6岁肥胖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与认可.
作者:周凤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药饮片小包装是指将加工炮制合格的中药饮片, 根据临床常用剂量用一定的包装材料封装, 由药师直接调配无需称量的一种新型中药饮片包装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调剂方式, 使配方剂量精确化, 并且大程度地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 保护了患者的利益, 减少了医患矛盾, 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小包装养护贮藏问题防止中药产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减少药物损失,做好养护工作.
作者:吴燕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1 简介前列腺增生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长期的下尿路梗阻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膀胱小梁及憩室的形成,此外还可出现血尿、尿潴留、泌尿系感染、输尿管和/或肾盂积水,长期的肾盂积水进而损害肾功能,引起肾后性的肾功能衰竭.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者发病率超过50%,80岁以上者可达到90% [1].BPH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其发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高龄和有功能的睾丸.
作者:李从刚;刘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妊娠妇女是肝炎的易感人群,妊娠妇女病毒肝炎发病率是普通妇女的9倍.病毒性产妇在孕中期与孕晚期的妊娠结局,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2.3‰和125‰,即孕晚期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此与妊娠晚期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特别是重症甚或暴发性肝炎有关.暴发型肝炎的死亡率孕妇较非孕妇为高.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尤易发生暴发型肝炎.隐形感染者可导致母亲及子代的慢性疾病.预防治疗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产科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牛圣英;王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本院近期引进的一批新护士开展经过改良的操作技能模式培训,探讨该模式的实际效果,推动新护士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招收的64名新护士开展岗前培训,一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传统组,另一组采用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改良组,传统组采用的培训模式为科室培训、集中示范和考核的较为分散的方法,改良组采用的是示范、培训、考核、淘汰为一体的集中模式,培训时间为一个半月.两组护士人数均为32名,分组方法为随机分配.观察并记录两组护士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做好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一体化的集中培训模式开展操作技能培训的改良组,其护士的基础技能和理论水平均得到提高,该组的护士技能合格率为96.7%,病人的满意度为86.8%,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93.6,而采用传统的阶段分散式培训模式的传统组,其护士技能合格率为89.9%,病人的满意度为79.3%,,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82.5,从数据上看,改良组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其效果较为明显,护士的总体合格率较高,能够促进新护士的专业成长.
作者:逄海峰;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输液室护士锐器伤的原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3名输液室护士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锐器伤的情况,制定防护对策.结果 2012年33名护士中30名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90.90%,人均被损伤4.69次/年.结论输液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很高,但其防护意识淡薄,重视护士的职业防护,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输液室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对降低锐器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药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剂前必要的加工过程,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制药技术,尽管它目前获得了一些成就却还是被大多数研究文献忽略.更深入的去探究炮制机理,提高炮制质量标准,不忽视对文献的研究,并拟出相应的应对现状的措施,使中药炮制事业蒸蒸日上.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瓣膜病患者由于长期容量负荷及压力负荷加重,心脏扩大,心肌受损,心功能差.高龄老年患者除了心脏疾病还常有各脏器功能的减退及其它合并症,如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手术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
作者:鄂浩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2012年10月,全国报告布病发病病例达到了37018例.<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也明确规定布病是优先防治的国内16种动物疫病之一.布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引起了全国专家的高度重视,纷纷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并下大力做好防控工作.本文以旗县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为研究,通过旗县布病的现状,分析旗县布病蔓延的主要原因,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旗县防控布病的措施,以期为旗县布病的额防控提供指导.
作者:孙玉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状况. 方法采用Conners 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对自闭症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总检出率为51.4%(76/148) ,其中男童53.6%(67/125),女童39.1%(9/23).男童在冲动多动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童,女童在心身问题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童.3-5岁组的儿童在学习问题和多动指数上的得分显著低于6-8岁组和9-11岁组.自闭症儿童在PSQ各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 结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多于普通儿童,需要重视.
作者:李俊萍;鲁明辉;王晋涛;范伟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进入本世纪以来,震惊世界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连环爆炸事件、跨越国界的SARS流行、5.12汶川大地震、3.11日本地震、厦门公交车爆炸事件、宝源丰禽业爆炸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生命的丧失,更重要的人们对事件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和由此而引发的心理应激疾病.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则无旁贷地承担着灾难危机的救援义务,大量的实践证明,医务人员在灾难救援过程中不仅承担创伤和躯体疾病的救治任务,同时还要担负灾后心理危机的干预任务.因此,作为护理人员有必要学习危机干预理论,掌握危机干预技术,努力发挥护士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减少危机造成的伤害.
作者:俞少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主要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的共同体的障碍、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特点这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看法,希望能够对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柴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在职护士职业状态的调查,了解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分析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提高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在职护士各10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调查,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我院护士在紧张、焦虑和压抑、睡眠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结论:结合当前基层医院形式和我院情况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医学背景和医学模式转变、护理职业影响以及护士个人因素.结果:通过对护士进行了一系列维护对策后,护士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会了放松方法,能适时调整好心态,积极工作,为我院护理队伍的稳定和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头痛时小儿神经专业门诊常见的主诉,病因众多.小儿复发性头痛在年长儿多见,有人调查中小学生3446人,其中反复发作性头痛在小学一年级生的患病率为10%,六年级生为20%,而初中三年级生患病率可达30%.幼儿园因不会诉说,头痛发病率低,2岁以后增多,单6周岁以下儿童仅占发病总数的20%.
作者:刘彦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针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学检验工作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项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改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促进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生物安全防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马云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探討其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 .方法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各项监测及相关制度的管理,预防院内感染.通过相关知识培训,改变医务人员对控制制度执行中的抵触情绪,增强感控意识.结论 通过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手段总联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出血性胆管炎的围手术期的照顾经历,进步照顾程度.办法 9例兼并糖尿病的慢性出血性胆管炎病人,没有同病况和医治阶段采取有对准于性的照顾措施,尤其是对准于高血糖采取无效的照顾措施.后果甲组1例术后外伤损坏、胆道大化脓出生,1例发作肺部沾染,无低血糖抽搐病例,7例外伤愈合优良,按期拆线.论断增强围手术期的视察和照顾,对于兼并糖尿病的慢性出血性胆管炎的医治起着主要作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大仪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方法 对大仪镇已成立的13个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调查.结果 大仪镇社区卫生服务已初具规模,市财政给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贴到位,基本满足经费分配需求.人员培训已经广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举办类型的多元化局面已初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结论 政府重点扶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做法是正确的,应继续加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加强其软、硬件建设,完善其基本功能.
作者:步来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学生物化学是临床、护理等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其内容庞杂、概念繁多、结构式抽象难懂,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加之需要记忆、理解的内容多,使该课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较为平淡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这种平铺直叙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应积极探索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将医学生化中的多个知识点生活化,用教具体现我们身边的生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毛伟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基因(Tim-3)是第一个被发现参与T细胞反应的Tim家族成员,选择性地表达在Th1细胞膜上,可作为区分Th1细胞和Th2细胞的表面标志.Tim-3抑制Th1型效应细胞反应,在T细胞分化、效应功能以及存在有Thl/Th2免疫偏离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和哮喘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4+T细胞是RA关节滑液组织中的主要炎性细胞,RA关节滑膜和滑液中Th1型细胞因子也增多.RA患者CD4+T细胞Tim-3 mRNA的表达较健康人群明显增多,并与类风湿因子水平和病情活动呈正相关,提示Tim-3可能参与RA的发病.本文就Tim-3与RA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晓凤;崔森;李占全;冀林华;柴克霞;杨发满;苏娟;袁霞;罗伟;尹启超;秦雅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人们熟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冬季是流感在南方地区的高发季节.一旦出现头痛、发热等感冒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作者:曾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在我国,医院护理人员流失人数逐年增多,护士离职率增高是医疗卫生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护士行业的高离职率给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的高离职率已成为护理管理者不得不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护士离职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护士离职的措施和建议,希望为医院的护理管理提供帮助.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就诊成年人血清(男622例,女562例,按年龄分成5组),采用邻笨三酚比色法检测血清SOD水平,并按性别、年龄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组统计和分析.结果 成年人血清SOD水平:男性150.1U/ml,女性156.3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岁前男性血清SOD水平高于女性(P<0.05),而6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血清SOD明显水平低于女性(P<0.01).在39岁后男性三个年龄段血清SOD水平均下降明显(P<0.05),而女性60岁前的三个年龄段血清SOD水平维持较稳定水平(P>0.05). 结论血清SOD水平与年龄、性别有关,女性血清SOD水平下降比男性晚,下降幅度较男性小.
作者:罗雯;陈青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漳浦县成年居民血脂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漳浦县成年居民1045人,测定人群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及载脂蛋白(apo)、血压、血糖.结果 调查人群中高甘油三酯(TG)比例为27.27 % (285/1045) ,高总胆固醇(TC )为13.97 %(146/1045)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7.89%(187/1045)、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6.84%(176/1045).全组高脂血症检出率为41.24%.logistic 回归结果表明调查人群血脂异常(高TC和或高TG)患病率与性别、年龄、BMI、血压、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 调查人群的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为男性、老年人、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
作者:林辉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学实习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实习生的水平,因此,医院中的教学实习对实习生来说至关重要,实习之后他们可以获得之前所缺少的职业资格和社会经验,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医务人员,所有教学医院一定要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医院实习生的教学管理在临床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颖文;陈南官;梁其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办法,保证食品卫生的安全.方法:采取抽检的不同地区食品卫生情况,统计食品卫生这一块的监督,并做出总结.结果:对各个品种的食品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可知,食品类的食品检查了400箱,合格率达到82.4%[餐具等相关食品检查了450箱,检查合格率75.4%[食品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在整体监督合格率在40.0%.食品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确保没有任何疾病或传染病.结论:食品卫生安全和相关部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政府机关和食品安全部门进行工作的配合,完成好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食品卫生安全部门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保证食品卫生安全[1].
作者:王春雨;张凯赞;李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药物咨询,指导精神病患者科学、合理服药,增强其服药的依从性.方法:将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1~12月的药物咨询记录资料3832份作回顾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对象以患者及其亲属咨询为主;咨询药品中抗抑郁药、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分别分别占47.53%、26.59%、25.89%;咨询问题涉及药品副作用及机制、特殊人群用药、服用方法、时长及疗效等问题.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可增强患者对药物性状、功效及服用方法等的了解,有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蒲世秀;苟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是一种由医疗保健机构所开展的对孕产妇及胎婴儿进行定期检查、保健指导与追踪管理的新型方案,常选择在孕产妇从妊娠开始到分娩后42天之内进行.此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孕产妇及婴儿的生存质量,甚至进一步降低了其死亡率[1].而在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则可从根本上影响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应针对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中的难点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规范管理系统.
作者:胡凤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消化科护士职业生涯中面临环境的污染、血液体液的污染、抗肿瘤药物的污染、各种仪器电损伤、幽门螺杆菌污染、护士心理压力等六种职业危害,针对六种职业危害所采取一系列职业防护,使医务人员职业风险降到低限度.
作者:张青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R)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该病与靶器官损伤、血压、血脂、血糖、年龄、病程、血管活性物质等相关.了解掌握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干预及治疗.
作者:张聪;谢伯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案一:卢某女 58岁退休工人,居住莲花池就诊时间:2013年5月16日患者两年以来因家事不顺常常烦躁不安,夜间难以入眠,多梦伴头胀头痛,胸胁胀满不适,心烦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就诊时情绪焦虑,多言,喋喋不休.查:舌红苔黄,脉弦,证属肝郁气滞,兼夹郁热,治以疏肝解郁,清心除烦.
作者:钱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边远民族地区药品抽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杨学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患沟通问题一直是医院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妇产科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的提高妇产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者:郭剑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近年来我院的护理质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我院建立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分别由责任护士、护士组长和护士长组成,此体系连续执行1年的时间,分析和对比执行前与执行后的效果.结果:护理质控体系前移之后较执行前,病区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上效果显著,因护理产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减少.结论: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应用在临床护理中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广为应用.
作者:龚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严重的国家,每个省至少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地方病流行.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地方病的防治十分重视,组建了各级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这为控制地方病创造了基本条件.地方病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开展防治工作也因此会遇到资金、交通、设备、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正因为如此,对于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有更高的素养要求.可以认为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素养是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前提,是决定地方病防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了解和掌握地方病防治人员的素养状况,2012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对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素养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房静;黄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群高,作者对住院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整体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措施.
作者:周景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社区卫生服务属于社区建设的关键要素,应在省级卫生部门以及政府领导等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以及全科医师为主,科学的使用社区的资源以及技术,为社区居民解决卫生问题,融合了健康教育、医疗以及保健等功能为一体.文章主要针对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案一:张某某 女 19岁 居住昆明盘龙区任旗营 在读大学生就诊时间:2012年10月11日患者自去年以来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少色淡,淋漓10多天不净,伴头昏眠差、神倦乏力,腹胀纳少,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0.74cm,查:舌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弦.证属:心脾气血两虚,治以益气健脾,补血养心拟归脾汤加减治之.
作者:钱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脂肪栓寒综合征( fat embolism syndrome,FES) 系指血管内脂肪颗粒阻塞血管腔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致低氧血症、神经系统病变和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1].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常见于长骨和骨盆骨折,闭合长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5% ~ 2%,在多发性骨折或骨盆骨折中约为5% ~ 10%.但在骨折创伤的死亡病例中,病检脂栓发生率,低为24%,高达90% ~ 100%,本病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极为严重,若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和病残率甚高,其死亡率低0% ~ 5. 5%.高死亡率多见于股骨干合并多发性骨折,或合并休克者,分别可达50%和62%.
作者:牛黎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农村妇女病普查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广大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采取常规的妇女病普查方法,可以掌握和了解农村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患病率,为防治妇女病提供合理的依据.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对于降低妇女病的患病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政府应大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主动积极地参加妇女病普查普治,这对于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十分重要.
作者:王安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整体护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现代护理教育发展滞后,也制约了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学基础是基础护理教学模式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形成护理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的操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相关意见和建议,,旨在提高护理教学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韩鸿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重要消毒灭菌物所,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危.清洗是任何灭菌或消毒措施必要的第一步,是保证消毒灭菌效果的关键.清洗是通过去除干扰灭活微生物作用的有机物,可见污染物的去污过程,是灭菌成功的前提条件.现将器械清洗技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蔡秀明;陈琼莲;林志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疗工作管理是指对医疗工作各个要素、医疗工作的全过程以及医疗工作的各具体部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从而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医疗质量.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校医医疗工作效果与控制.
作者:石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压力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市三县一区40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制定工作压力源量表.结果:由于儿科护士服务的特殊性,患儿不会表达,不合作,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加之护士长期工作在嘈杂、哭闹的环境中,使护士精神高度紧张.夜班频繁,人员编制不足,超负荷运转.工作量大经济效益不好.技术要求高,季节性强,节假日更忙等,成为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结论: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减压.
作者:杨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药房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更对医院的正常秩序带来不便.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乌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鹤壁市浚县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定DP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度分6个年龄组在鹤壁市浚县抽取健康人共125名,检测血清中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在检测的125名健康人中,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为59.20%.结论:破伤风抗体水平较高,在健康人群中建立了免疫屏障,可以预防疾病的流行.
作者:刘倩;僧明华;郭永豪;于燕;丰达星;徐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急诊科是医院中急、危、重症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风险高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必经之路,是抢救病人的第一线.随着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急诊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但社会的发展让公众对医院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关注医疗技术安全的同时,也关注护士的素质.急危重患者护理责任大,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注意如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作者:曹秀秀;王静玉;赵好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制度辅助下的医院绩效考核系统设计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在信息化管理辅助之下进行考核系统构建与落实一年后的效果数据,了解绩效考核的效果.结果:绩效考核一年之后,医护人员满意度内部测试和患者好评外部测试都获得明显提高.结论:以信息化管理制度辅助医院绩效考核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障考核的准确度,实际效果显著,值得有效推广.
作者:向孟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社区内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患病、用药及卫生服务需求等,从而有效指导社区内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防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内中老年500人,对其进行调查,数据用SPSS12.0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内中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7.9%,其中合并症发病率相对较高,合并脑血管意外与心脏病的分别占到24.8%和25.9%.男女性别之间差异不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约71.9%的高血压患病者表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结论:社区内高血压患病者通常服药时间较短,服药次数及剂量等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需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与相应的健康指导.
作者:田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治疗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和研究,并对其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结果:进行治疗的200例患儿,其中痊愈180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的0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对儿童支原肺炎进行治疗,要准确把握其临床症状,然后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可以使支原体肺炎患者及早得到康复.
作者:傅左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行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通过ESWL治疗后,99例结石被击碎(97.06%),97例碎石被彻底排出(95.10%),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中药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定位准确、易于操作、患者疼痛程度轻、成本低,因此是一种安全、治疗效果理想的好方法,因此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深入探讨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妇科医院在2012年1~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的病情、心理状态、治疗效果进行分组对照活血化瘀法治疗研究,通过疗效观察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科学的治疗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恢复现状.结论: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很有效的,它不仅能够使患者祛瘀止血,而且还可以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李爱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就成人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与普通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所收治的200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这些患者所采用的内固定种类分为三组,即普通髓内钉组(60例)、加压钢板组(60例)、交锁髓内钉组(80例).结果:普通髓内钉组结过治疗之后,差5例,良19例,优36例,优良率为91.67%;加压钢板组差13例,良19例,优28例,优良率为78.33%;交锁髓内钉组差6例,良23例,优51例,优良率为92.50%,三组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普通梅花髓内针内固定股骨干骨折较为适宜,这是由于普通梅花髓内针内固定的优点较多.
作者:魏建壮;马克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实行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3年12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开展护理干预,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进行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优势很大,不仅可以同时治疗两种疾病,并且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痛苦均比较小,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工作,能够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保证手术可以顺利完成,拖到患者痊愈的速度.
作者:刘文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以腹腔镜指导进行慢性阑尾炎切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72名慢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各项数据,包括康复率、不良反应、手术时长等.结果:患者康复效率较高,时长一般控制在20min左右,不良反应较少且可以耐受.结论:通过腹腔镜进行慢性阑尾切除效果较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腹部超声是目前检测疾病常用的方法.本文阐述了超声的原理,介绍了几种超声技术及其应用,并对一些超声显像实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步笑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优良率达83.3%,术后HS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且P<0.05.结论:应用膝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冯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三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实验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西医治疗,癫痫发作率明显减少,具有明显的临床功效.
作者:王海霞;鞠振;刘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隐裂性牙髓炎根管临床治疗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2月 ~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56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根管治疗,并进行全冠保护,随访24个月,经临床检查,X线检查等,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56例患者61颗隐裂致牙髓炎中,有55颗成功,占90.2%,有6颗失败,占9.8%,其中1颗因没有及时进行全冠保护,而造成隐裂性折裂,3颗原有根分叉病变,范围增大,2颗发生根分叉病变.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及时进行全冠保护,可有效减少牙折裂发生率.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儿童脑瘫中偏瘫患儿应用头穴透刺配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50名儿童脑瘫中偏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处理联合一般功能训练,不对健肢的使用进行限制,观察组患儿采用头部腧穴透刺配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上肢Fugl-Meyer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上肢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上肢Fugl-Meyer评分得到明显的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对照组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评分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透刺配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儿童脑瘫中偏瘫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大大提高上肢Fugl-Meyer评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权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部分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进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实际疗效作出判断.结果: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经过该方法治疗后,均在一期内实现愈合,没有发现较严重并发症案例.治疗优良率达到93.94%.结论:通过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可以有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其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宁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能够引发经腹输卵管结扎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站在2002年3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80例经腹输卵管结扎,且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在本站施术条件相当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对象80例(对照组),对所有手术对象切口感染的原因和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感染因素、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导致经腹输卵管结扎手术对象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手术持续时间及手术对象既往下腹部的手术史,均与切口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呈现正相关性(P<0.05);手术持续时间在30min左右,相对危险度较低,有既往下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达56.25%.结论: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持续时间长、难度较大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并且在术前认真调查节育对象的下腹部手术史.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病情轻重不一,增加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率.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原因是胆道疾病,酒精和高甘油三酯血症[1,2].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2009 年 1 月至 2013年11 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薛小静;党胜春;崔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68例,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0%,疗效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中医方法的治疗,能够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以及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张显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手足口病合并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9例患有手足口病合并暴发性心肌炎的患儿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9例患儿经过诊治后,有5例病情加重进行转院治疗,其转院率为10.20%,其余患儿在10~29d住院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对小儿的心肌有很大影响,应该及早进行治疗,以免并发暴发性心肌炎.
作者:胡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肾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患者均经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给予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0.63±4.16)min、(78.62±14.28)min、(90.17±5.63)min,45例患者结石一次成功清除,一次成功清除率为90%,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肾结石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较高,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荣军;谢春梅;胡千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水煎熏洗外阴和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给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强氧化离子水清洗外阴和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复发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复发率为14.3%,两组患者治疗前外阴灼痛、瘙痒、红肿、白带增多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有效率高于单独西药治疗,且复发率低,恢复快,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美国有42,470例胰腺癌新增患者,另有35,240例患者死于胰腺癌,病死率和发病率基本接近.从1920-1990的70年间,美国的胰腺癌标化病死率从2.9∕10万上升至10.3∕10万,约增加了2.5倍.目前胰腺癌列常见癌症死因的第四位,消化道癌症死因的第二位.在国内胰腺癌的年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胰腺癌的发病率已与西方发达国家持平.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现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作一初步分析.
作者:崔磊;靳大勇;楼文晖;党胜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应用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90例发生呕吐症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洗胃治疗组与对照组.洗胃治疗组60例进行洗胃治疗,对照组30例.结果 洗胃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洗胃来治疗新生儿呕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具有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的特点.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不良结局.方法 通过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观察,以及与正常孕妇分组比较的方法分析妊娠甲状腺疾病对母体和胎儿的不良影响.结果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疾病孕妇组在终止孕周、婴儿出生体重和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都高于正常组.结论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是妊娠的危险因素,影响着母体的身体与胎儿的发育.
作者:黄武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于股骨头骨骺血供障碍所致,其发生原因与血管壁异常、血栓形成、骨内血管受压等有关.部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使用激素、酗酒及创伤有关,少数没有明确原因.非创伤性缺血性坏死好发于30-50岁,男性多于女性,70%为双侧受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坏死期、修复期和愈合期.从治疗角度可分为五期,I期:X线表现正常;II期:股骨头有囊变和(或)硬化;III期:软骨下透亮区和软骨下骨折,表现为新月征;IV期:软骨下塌陷、股骨头变扁;V期:髋关节间隙变窄.总结我院近三年19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曾先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碧兰麻在牙髓疾病的治疗效果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为我院接受牙髓摘除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组的77例患者使用碧兰麻麻醉,对照组76例使用多卡因麻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应用于牙髓疾病的治疗,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比较少,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郑束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主要分析和研究足疗和中药两种方法治疗视疲劳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在校大学生患有视疲劳综合症者,当所有患者病情得到确认后,将他们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足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足疗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67%.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明目地黄丸)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中药疗法对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足疗疗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美银;肖龙英;胡奇妙;代纯;卢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症状时采取中西药相结合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 选取80例脑血管眩晕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每天口服阿司匹林75mg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天麻温胆汤治疗;对照组加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在为期7天的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0%.两组在治疗效果上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脑血管眩晕这一疾病上,采取中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决绝患者眩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蒋崇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粗糙集(Rough Set,RS)理论是处理模糊和不精确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数学工具.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算法在Ⅱ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利用粗糙集理论,从糖尿病病例中抽取知识,构成糖尿病的决策信息系统,继而利用差别矩阵法进行属性约简与病例约简,从而抽取糖尿病诊断的确定规则和可能规则,其导出的规则精练且便于存储和使用,从而更好的辅助医生进行医疗诊断.
作者:袁晶;陈群;李自强;郭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临床中应用微波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法将120例宫颈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一使用双唑泰栓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波联合双唑泰栓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别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恢复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总有效率提高了30.00%,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2周的治疗,患者出现了几类并发症,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了43.33%,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联合双唑泰栓的方法治疗宫颈炎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少,并且更加经济、简便,值得在临床常规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阴式超声在卵巢血肿的临床价值,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被查疑为卵巢血肿患者50例,患者都分别于1、3、6个月月经干净3天复查,其中自行消除的则不需要进一步的治疗.结果 本研究中,50例患者共有15例患者其肿块自行消除,而有35例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术后干预,并且都已经康复出院.其中发现患者的误诊共有5例,其中炎性包块2例,囊性畸胎瘤3例.误诊率为10%,相对于传统检测手段而言,误诊率较低.结论 阴式超声诊断卵巢血肿的准确性较高,准确性达90%,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率以及手术的针对性,并且诊断率的提升,降低了患者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孟鲁斯特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孟鲁斯特药物治疗,疗效显著,患者可长期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鞠静;陈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小孕周引产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分析.方法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5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在术后18~30小时有规律宫缩,除其中2例因瘢痕子宫规律宫缩,宫口不开,后行剖宫取胎外术;1例患者因栓塞术反复阴道流血,因活动性出血400ml急诊行剖宫取胎术外,其余平均3h经阴道完全排出胎儿和附属物,均未发生产后出血;住院时间平均4天;产后月经复潮平均55天,月经周期及经量均与产前相似,其中有1例患者产后2个月未月经来潮,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粘连,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止血迅速可靠、可以避免手术损伤及剖宫取胎时可能出现的大出血、DIC、羊水栓塞,甚至切除子宫等并发症,确切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段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将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明显下降,而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3.17、11.08、8.24,P均<0.05).所有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至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1例,腹泻1例,无再次入院者.开腹组患者中则有切口感染1例,切口渗血2例,肠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经统计学分析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Κ2=4.01,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将其应用于老年患者更能凸显微创、安全、可靠、减少术后疼痛、促进康复的优越性.
作者:刘卫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导致肾绞痛的治疗应用.方法:以我院83例输尿管结石导致急性肾绞痛的患者使用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研究分析此种治疗的效果,通过在旁观镜下观察寻找患者患病部位侧边的输尿管开口进行插入导管,连接肾盂,于术后2周至3个月将其拆除.结果:83例患者中79置管成功,4例置管失败改行输尿管镜碎石,平均操作时间18±7分钟,术后所有病例肾绞痛均即刻缓解,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后3天复查77例结石排出体外[1例结石返回肾盂予体外碎石[1例输尿管内有残留结石,予排石药物5天后复查结石排出体外.结论:输尿管结石引发急性肾绞痛的治疗方法中,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是效果比较显著的治疗方法,患者接受的创伤小,并发症出现几率低,而且症状缓解比较快,减少了患者的疼痛,也不用承受手术带来的身体创伤以及并发症的危险,特别是对于妊娠期患有此疾病的患者,效果更佳理想[1].
作者:王宇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节育环并发症的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34例,观察患者并发症类型症状,并进行针对性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34例患者,15例疼痛,3例节育环异位,5例出血,17例感染,4例节育环下移,部分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提高放置节育环技术,定期进行检查并更换节育环,加强卫生意识.结论 规范节育环操作流程,普及卫生知识,定期更换节育环,可降低节育环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作者:卲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2010年选取Ⅲ~Ⅳa期鼻咽癌78例,分为同步放化组(CCRT组)39例和单纯放疗组(RT组)3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分割放疗,CCRT组采用TP(DDP+TXT)方案化疗2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 结果 CCRT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CR+PR)高于RT组 ,差异有显著性(Ⅹ2=4.69~7.03,P﹤0.05);两组的1年总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计算,CCRT组高于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Ⅹ2=4.23,P﹤0.05);CCRT组的3年生存率(OS)、鼻咽局控率及颈部局控率(LC)均高于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6~4.37,P﹤0.05);CCRT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RT组,胃肠道反应的差异有显著性(X2=11.68,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缓解率,生存率和,同步放化疗的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程向明;冯军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中医诊断急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证候学特征进行了解,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216例急性期腔隙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并对其采用中医辨证的方式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将性别、年龄无太大差异的无脑血管疾病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各疾病所占的比例.[结果]经过对患者采用中医进行诊断后:⑴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主要有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以及气虚证;⑵观察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占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诊断了解到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以及气虚证是导致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致病原因,且急性期腔隙性脑梗塞比较容易患病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作者:张玉红;李成能;张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2年12月52例原发性痛经病例资料,选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观察组26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6例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例临床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84.62%,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漫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佐以利湿法治疗40例,与西药消炎、止血治疗40例相对照,中药组平均止血天数为7.86天,西药组平均为10.127天.
作者:张祖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克氏针结合改良缝合术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锤状指的治愈率.方法 应用双针缝线对伤指的伸肌腱进行直接缝合,同时采用克氏针以及改良缝合术固定指腹.结果 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30例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较低,优良率为96.67%,其中21例为优,8例为良,1例为差.结论 要保证锤状指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并减少术后复发的概率,则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克氏针与改良缝合术结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李长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肺间质纤维化诊断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进而比较轴位HRCR和冠状位图像两种方法的优劣性.研究结果显示,轴位HRCT重建和冠状位图像重建,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即P>0.05;由于进展性的肺部间质性改变主要是垂直型的改变,相较于轴位HRCT重建,冠状位图像重建更容易进行区别;两种方法得到的图像平均数比较,轴位HRCT重建较冠状位图像多.因此本文得出,轴位HRCT重建和冠状位重建在对肺间质疾病的诊断上具有一样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领域的病情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其中CT诊断就是其中较为先进的颅内常见肿瘤的诊断方法之一,本文重点介绍GE64排CT仪对于常见颅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本次临床分析选取了我院的100名常见颅内肿瘤患者,查看我院经诊断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经GE64排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性说明.结果 CT诊断清晰的显示出了星形细胞瘤.结论根据各种细胞瘤的对比,每种细胞瘤都有自己的特征.
作者:阿迪力·阿布来提;马依迪丽·尼加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运用针灸与手法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面瘫的效果. 方法 86例面瘫患者纳入,分为综合治疗组(针灸配合手法按摩)和常规治疗组(单纯针灸),43例/组 . 结果 4个疗程以后,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前两个疗程的治愈率分别是25.6%和46.5%,即72.1%,常规治疗组前两个疗程的治愈率分别是18.6%和27.9%,即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针灸与手法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面瘫的效果明显,且治疗时间短,在医疗实践中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作者:尤正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0名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同期的40名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作为研究对象,丢这些患者的病历情况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运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套对患者的记忆情况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组患者与脑梗塞组患者的人像特点联想回忆、联想学习、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和指向记忆,记录和统计测试的分值以及记忆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分值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和脑梗塞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往往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记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文就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对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及应用状况,旨在提升药物治疗有效性.方法研究基层卫生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患者共248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品种等方面.结果抗菌类药物对于阑尾炎围手术期的使用率为100%,其它使用较多的药物有甲硝锉、替硝锉、舒巴坦那、头孢匹胺与加替沙星等.结论在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方面,基层医院存在过分依赖药物情况,主要体现在预防性药物的使用方面.且一些药物的使用方式存在不科学性,需要在今后临床用药中加改正.
作者:和永建;陈振银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阴道B超与腹部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就诊的早期超声诊断孕妇200例,对患者进行早期B超检测及腹部B超检查,对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观察诊断效果.结果 经腹部B超诊断确诊率仅为60.0%,阴道B超其诊断效果明显好于经腹部B超诊断效果(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B超早期诊断确诊率较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安灵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2003 - 05-2008- 10,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58例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本病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已有肛门排气排便,并开始进食,但再次出现梗阻症状.
作者:刘英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30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3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和治疗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其余18例均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分别为13例施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经过为期5个月的随访,我们发现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死亡13例,死亡率达到了43.3%.结论:掌握适合的手术时机,择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是可以提高治愈率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培标;余婕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对其临床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因合并伤严重或病情过重出现死亡4例,病死率为13.3%,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其余23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麻醉管理,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田彩;朱新娜;刘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42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给予中医辨证后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吗丁啉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后对症治疗后的有效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57.14 %(P<0.05).结论:中医辨证后对胃痛患者进行临床对症治疗,治疗效果要比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孙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将针对血管外科常用检查与其护理展开探析,重点介绍了物理检查方法、动脉系统的检查方法、静脉系统的检查方法及其护理,以期为血管外科护理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沈永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意义以及彩超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2010年 1 月至 20013年 1月3年间对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752例,均应用彩超进行常规胎儿畸形筛查,根据成像进行诊断,并对其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 13例彩超诊断为畸形,后经证实畸形胎儿15例,漏诊2例,胎儿畸形发生率0.73%,彩超诊断漏诊率0.11%.其中脑积水4例,脊柱裂合并脑脊膜膨出3例,单纯脊柱裂1例.唇腭裂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肾积水1例.消化道畸形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筛查法是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的有效方法,经过彩超操作医师的不懈努力,多角度、多方位、全面、系统、详细的检查,可减少畸形胎儿的漏诊和误诊,提高超声对胎儿畸形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林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普外科100份患者病历,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创口愈合程度甲级95例,乙级5例.100例出院患者中,99例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占绝对比例;使用到的抗菌药物种类达10种,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结论通过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用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且将其作为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部分,能够促进手术预防用药更加科学.
作者:孙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锁定型钢板手术进行固定,一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手术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髋螺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解剖锁定型钢板手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快,是比较理想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而动力髋螺钉固定手术虽然手术效果较差,但操作较为简单,适用于治疗病情较轻的骨折.
作者:高菲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湿,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炎症性疾病.是一种以四肢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也属于结缔组织疾病,多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关节为主,早期呈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肌肉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多的疾病.
作者: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一个无痛的、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肩关节.尤其对伴有骨质疏松、复杂的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仍未形成一个固定的、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治疗模式.2010年4 月至2012 年8月, 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 例,报告如下.
作者:牛黎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医治的60例胃炎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把60患者分成观察组和普通组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行中医辨证治疗,普通组行西药常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治疗的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为96.7%,普通组为8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有显著差别,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其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气囊扩张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盂管狭窄(UPJO)并肾结石的方法、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盂管狭窄并肾结石的患者通过经皮肾镜应用气囊扩张术治疗盂管狭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分析术后肾积水变化、清石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石清除率90%.随访6-30个月,盂管狭窄有效率93%,2例患者肾积水无改善,再次气囊扩张后好转.结论:经皮肾镜气囊扩张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势,是治疗盂管狭窄并肾结石的合理有效方法.
作者:王宇辉;王雪;白宏治;吴景伟;张银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而研究组治疗后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内科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对儿内科就诊的79例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于儿内科就诊的79例急性阑尾炎病儿,均于就诊后24h内转入儿外科治疗,临床以腹痛、发热、末梢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要表现.74例经手术治疗后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45例,坏疽性阑尾炎12例,蛔虫性阑尾炎1例,单纯性阑尾炎16例.36例发生阑尾穿孔,21例并发弥漫性腹膜炎.5例未手术治疗.结论:首次于儿科内科就诊的腹痛患儿,伴有发热、周围血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尤其有右下腹固定压痛者,鉴别除外儿内科常见腹痛性疾病,应考虑阑尾炎,并及时与儿外科医生联系,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丽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并对诊疗经验进行总结,提高医生对于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98名急性昏迷患者,对其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进行总结.结果昏迷患者的表现较为复杂.在后期诊断中发现,198例患者中,急性中毒65例,脑血管疾病92例,低血糖36例,其他病因5例.经过有效的抢救后,148例患者意识完全恢复;47例患者意识恢复良好,偶尔神智模糊;3例患者死亡.抢救总成功率较高,治疗效果优良.结论急诊内科的昏迷患者常常临床表现比较危急,只有及时抢救患者才能脱离危险.并且,造成急性昏迷的原因也比较多,要注意区别对待.同时,急诊内科医生的诊断水平对于昏迷患者的抢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
作者:邓群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调查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监测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患者的进行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监测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本组202例患者使用频度由高到低的5类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呋辛钠、阿米卡星、头孢唑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患者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主要病原菌对常用药物耐药性较高的为:大肠埃希菌为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唑肟的耐药性依次为77.19%、66.67%;粪肠球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为6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钠的耐药性为62.5%;屎肠球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为57.14%.结论:通过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调查和病原菌耐药监测,利于促进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能连;彭运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度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7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观察组2各19例,三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推拿作为治疗方法,观察组1采用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作为治疗方法,观察组2采用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三组治疗后疗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结果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63.2%,观察组1总有效率78.9%,观察组2总有效率为84.2%.讨论: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苗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定期预防输液与脑梗塞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者患者均应用相同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出院后每年定期进行2次输液,10天/次,对照组不给予输液,经2年随访,分析两组患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复发率21.1%低于对照组24.4%,但两组患者脑梗塞复发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期预防输液无法避免脑梗塞复发,临床中为降低脑梗塞复发而进行定期预防输液并无较高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求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治疗(1)作用及机制;方法:扶正固本,健脾补肾,化痰通络;结果:60例中显效30例(50%),有效20例(35%),无效10例(15%),总有效率为85%;结论:儿童哮喘缓解期中医辨证施治疗效较好.
作者:杨淑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腹型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非腹型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过敏性紫癜28例患者中有腹痛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与无腹痛症状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患者具有腹痛症状,出现脐周腹痛3例、中上腹痛4例、下腹痛3例、便潜血阳性3例、血或尿淀粉酶升高2例.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中腹型以中、青年为主.有腹痛症状的患者混合型多,呐镜检查阳性率高,且内镜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应重视过敏性紫癜腹型患者的内镜检查.
作者:刘中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采用西药抗生素、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的综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西药抗生素、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的综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对照组治愈率为53.3%.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作者:张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辨证分型配合按摩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中药内服和外敷、中药辨证分型以及按摩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5~36个月,平均(26.5±3.7)个月.疗效判定为:优90例,良29例,好转7例,无效4例,优良率为91.54%.结论:中医药辨证分型配合按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宏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采用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88名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研究组,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方式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疾病与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研究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病情恢复时间,而且还能使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隋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熊去氧胆酸,以及熊去氧胆酸单独用药治疗原发性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对照组仅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7.1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相比于单独应用熊去氧胆酸,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都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博宁(帕米膦酸二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方法:62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患者,静脉滴注博宁60mg/次,每2周1次,共用6~8次.结果:止痛有效率达90.3%(56/62).结论:博宁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齐锦宏;程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传统混合痔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与联合术式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患者分两组进行治疗后疗效对比.结果:联合术式治疗混合痔的术后肛门部疼痛,出血,再次复发例明显低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结果:在治疗混合痔时运用联合术式治疗混合痔,可显注减少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戴连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被确诊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2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比观察,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1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静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治疗费用.结果 采用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的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1.89%,而采用单一头孢曲松静脉注射治疗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19%,两组数据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均治疗费用为80.25±15.55元,对照组的日均治疗费用为115.46±16.56元,两组数据对比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被确诊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虽然在疗效上与单一头孢曲松静脉注射无太大差别,但其经济性较强,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雷利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干眼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92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4只6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置入术,对照组(46只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90d,对两组患者干眼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术后24h~90d,观察组干眼症状发生率为10.9%(5例),对照组干眼症状发生率为15.2%(7例),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发生率较低.
作者:曹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门诊及住院患者49例,通过重组人白介素11升血小板治疗后观察血小板变化. 结果可进行评估的4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有不同程度提高. 讨论通过上述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可促进血小板的增生,改善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输注量,减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孙杉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对比针刺颈椎病穴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80例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病穴组和夹脊组各40例,病穴组通过选取颈椎局部穴位加以针刺治疗;夹脊组不选取颈椎局部穴位而是单纯针刺夹脊穴,与病穴组形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病穴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有32例患者疼痛消失,只有6例患者遗留轻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中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重度疼痛,相较于夹脊组的11例、11例、12例、6例,病穴组改善疼痛的能力更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穴组患者经过针刺颈椎病变穴位后有21例患者症状缓解,17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其总有效率为95%,相较于夹脊组的7例、21例及70%,病穴组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针刺范围更广的颈椎病变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根型颈椎病,其疗效和改善疼痛的能力要明显好于只做局部针刺处理的夹脊穴治疗方法.
作者:刘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DC瘤苗联合胸腺肽治疗ⅢA-N2期肺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ⅢA-N2期肺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单纯组患者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DC瘤苗治疗;联合组患者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DC瘤苗联合胸腺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NK比例、毒性反应均显著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和用药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和死亡病例.结论:针对ⅢA-N2期肺腺癌的临床治疗在常规基础上应用DC瘤苗联合胸腺肽,可有效的提高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NK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治疗ⅢA-N2期肺腺癌的理想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刘宝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LEEP手术后,宫颈创面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门诊收治的宫颈各种病变患者,经LEEP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术后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后予无菌纱布按压宫颈24小时后自取,作为观察组;一组仅用无菌纱布按压宫颈,24小时候自取,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阴道出血、阴道排液情况、宫颈肉芽生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量及1阴道排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阴道流液、流血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复查,宫颈创面肉芽生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凝胶用于LEEP术后的宫颈创面,有益于宫颈的修复,是促进宫颈愈合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金蔚;邵晓红;查之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大多数学者认为亚临床性甲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可造成血脂升高、血尿酸升高、伴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危险后果,但多数专家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搜集了40例亚临床性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亚临床甲减患者对血脂、血尿酸等的影响,并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
作者:施庆君;代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CT或磁共振成像找出靶点,在C臂X光机引导下行射频热凝术治疗.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好转率88.1%,术后2周疼痛缓解率9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高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霞;谢生山;李欣如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点、诊疗经验.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2年4月,胆脂瘤型中耳炎儿童患者53例(81耳)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分析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发病年龄低,侵蚀性强,易破坏砧骨长脚和镫骨的结构,造成骨管缺损,终面神经麻痹.早期不易诊断,出现疑似病症时行CT检查诊断率高.治疗以显微镜下开放式乳突根治和完壁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临床应用多、效果好,术后听力提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熟练掌握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疾病特点,发现疑似病例及早诊断治疗,对提高患儿听力有很大帮助.
作者:郑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颈局封治疗宫颈水肿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并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60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宫颈局封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人工破膜.结果:观察组宫颈水肿消退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宫颈扩张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应用宫颈局封治疗宫颈水肿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翠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胃肠镜消毒是防止院内感染和患者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地研究了胃肠镜消毒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提出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首先,分析了胃肠镜的消毒方法;其次,讨论了胃肠镜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分别讨论了消毒管理和消毒流程对胃肠镜消毒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6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定义为实验组,未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 151例并发心律失常,占73.3%.所有患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定性均为阳性,两组患者的 cTnI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O.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类型与心肌梗死部位密切相关,但心肌酶学指标定量、cTnI定性不能鉴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是确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作者:杨李鹏;张宁;王颖;高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术和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择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非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总计198眼,将其随机分为比较和实验组,各61例99眼.其中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为实验组,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为比较组.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手术源散光与并发症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实验组的视力有效率为89.9%,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的比较组的视力恢复有效率为7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源性散光为1.23±1.11,比较组的手术性散光源为2.43±1.4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2%,比较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两组差异具有比较性,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丁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给予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他,提高治疗效果,颇具临床价值.
作者:胡聪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科患者细菌或病毒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对判断抗菌药物的应用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法白细胞检测采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法;C-反应参考蛋白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结果 308例儿科病毒性感染患者白细胞为(4.6±1.4)×109,C-反应蛋白值为(3.1±2.3)mg/l,与162例健康体检者白细胞为(5.3±1.1)×109,C-反应蛋白值为(2.6±1.7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例细菌性感染患者白细胞为(14.8±3.4)×109,C-反应蛋白值为(60.3+19.7)mg/l,与健康体检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值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112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都升高的患者,考虑为细菌感染组,经抗生素治疗5-8天,病情明显好转,95.7%儿科患者的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84.1%的儿科患者WBC明显降低.结论 白细胞、C-反应蛋白都是炎症反应标记物,均可作为儿科患儿鉴别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指标,用来早期判断、识别感染的存在.多数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时白细胞、C-反应蛋白均会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下降快更快.
作者:李慧群;杨学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以老年人的发病率高.大肠癌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后予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辅助治疗.但是化疗毒副作用大、疗效不显著,对提高大肠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没有确切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文献和研究报告表明,大肠癌术后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医药治疗,能有效减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大肠癌术后的中医药辅助治疗情况概述如下.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蓝光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情况,探讨蓝光辅助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21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蓝光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蓝光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比较两组中患儿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蓝光组治疗后总胆红素、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且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不同,原有水平越高则下降越大的幅度.结论 常规药物加蓝光治疗优于传统治疗法,可以更好地降低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认为是治疗新生儿黄疸为有效的方式.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运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咳嗽患儿160例分成观察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80例.比较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比较组的基础上配合布地奈德+淋巴韦林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后,在睡眠质量以及咳嗽改善上,观察组要优于比较组(P<0.05),两组在流鼻涕上差异不明显(P>0.05)[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35例显效,40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8%[比较组15例显效,38例有效,2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3%,观察组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咳嗽,尤其是急性咳嗽上,药物治疗配合布地奈德+淋巴韦林雾化吸入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以及较高的依从性,可以在很短时间当中把症状给有效控制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蹇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临床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参一胶囊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试验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基础上外加参一胶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9%,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参一胶囊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章君;顾贤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根据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并分析其与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斑块患者入院时的MMSE评分均高于不稳定斑块组,且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C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不稳定斑块组,且与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性质有助于判断神经功能,斑块性质越不稳定、神经功能越差,表现为MMSE评分越低,CSS评分、NIHSS评分越高.
作者:胡曙光;额尔敦朝鲁;周铁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0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早期诊断、抗真菌药物治疗,中医辨证分型给予口服汤药、中药熏蒸、外敷患眼等方法综合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研究组20例20眼,其中治愈的有12眼,好转的有9眼,无效的有1眼,有效率达95%;对照组20例20眼,其中治愈的有13眼,好转的有2眼,无效的有10眼,有效率达75.0%.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真菌性角膜炎的发展,预防形成严重后果和致盲,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汪文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把42例溶血血液标本(对照组)和40例正常血液标本(实验组)进行分析,然后对两组中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对比,以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CHOL、ALT、Alb、TBIL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高,而ALP、Glu等指标则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溶血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血液细胞中的AST、ALP、ALT 、Glu等生化检验项目产生影响,因此,应对溶血现象的发生积极有效预防,以使检验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
作者:张先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钢缆与单纯钢缆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克氏针张力带钢缆组39 例,单纯钢缆环扎组45 例,平均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SPSS16.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克氏针张力带钢缆组在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单纯钢缆环扎(P<0.05).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钢缆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临床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新程;何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112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两组(各56例),治疗组在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尿蛋白排泄量,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必秀;李艳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4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患者进行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随访发现,优18例,良20例,其余8例为可,优良率为82.6%.结论: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及手术适应症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坚持锻炼,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赵学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选自2009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患者中有82例在治疗11~96d后呼吸衰竭好转,平均38.7d.14例死亡,死亡天数为2~45d,平均12.7d.14死亡病例中有6例死于呼吸衰竭,4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循环衰竭,2例死于咯血窒息.结论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病症严重,死亡率高,及时正确地给予治疗对于减少死亡例数、控制并发症发展十分重要.
作者:孟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腰骶部华佗夹脊穴治疗前列腺病的典型病例临床疗效.并加以归纳、总结,探讨出通过针刺的方法治疗前列腺病的新方法.方法:门诊选择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痛患者各10例,单纯采用针刺患者腰骶部华佗夹脊穴.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均有效,前列腺痛疗效好,慢性前列腺炎次之,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差.结论:单纯针刺腰骶部华佗夹脊穴治疗前列腺疾病对不能耐受药物等治疗的前列腺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波;黄超;李月芹;张俊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双黄连粉针剂的不良反应(ADR)特点及发病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6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使用双黄连粉针剂发生不良反应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变态反应为双黄连粉针剂的主要不良反应(占62.2%),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占8.1%).结论 应重视和防范双黄连粉针剂所致不良反应,规范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炳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测定保济丸中葛根素和柚皮苷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济丸中葛根素与柚皮苷含量.结果:保济丸的葛根素平均含量为0.5367mg/g,回收率为98.25%;保济丸的柚皮苷平均含量为0.4316 mg/g,平均回收率为98.39%.结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济丸的葛根素和柚皮苷含量快速高效,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有助于加强保济丸的内在质量控制.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1 年 1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 60 例,均给予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结果:经2到3个疗程的中医内科治疗后,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为:控制33 例(55.0%),显效 14 例(23.3%),有效 10 例(16.7%),无效 3 例(5.0%),总有效率为 95.0%.结论在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胆囊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诊治20例胆囊穿孔患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20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胆囊穿孔19例,正确诊断率为95.0%,超声表现,胆囊壁呈不均匀性增厚,胆囊结石,胆囊体积为(4.6~9.2)cm×(2.5~4.5)cm×(0.4~0.8)cm,可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缺损大小0.6~1.0cm,超声可见14例穿孔部位位于胆囊底部,5例位于胆囊颈部,1例误诊为肝脓肿.结论:超声检查胆囊穿孔具有无创伤、费用低,可操作性强,正确诊断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邢美玲;徐俊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疗效观察.方法:2012年8月~2013年7月选取我院72例心血管内科疾病病人,通过对72例病人进行有效地综合治疗,经过两周的治疗后观察,疗效非常显著.结果:治疗两周后,36例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4%.结论: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与经腹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以完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经阴道B超检查组和经腹部B超检查组B组各40例,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A组确诊准确例数38例(95%),B组确诊准确例数33例(82.5%).两组之间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要显著高于经腹部B超,并且经阴道B超具有方便、快捷,干扰因素少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杨惠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 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面神经炎. 结果面神经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取得很好疗效.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
作者:薛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不同部位大脑损伤对记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损伤部位不同分为左半球组和右半球组、皮层组和皮层下组.所有对象均进行双字词及无意义图形再认测验,研究比较各组患者再认成绩之间的差异.结果左半球组双字词再认成绩(9.28±2.34)分显著低于右半球组(10.69±2.6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左、右半球组无意义图形再认成绩比较[(9.89±3.01)分、 (9.68±2.79)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层组患者双字词再认成绩(9.12±2.47)分显著低于皮层下组(10.66±2.75)分(P<0.05),皮层组患者无意义图形再认成绩(9.18±2.71)分]显著低于皮层下组(10.88±2.4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病患者记忆力障碍,皮层的损伤较皮层下的损伤表现严重,左半球较右半球的损伤表现严重.
作者:高功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讨论心脏诊断中彩色超声检查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产后确诊的65例先天性心脏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产妇经产前超声检查,48例确诊畸形胎儿,阳性率为80%.孕妇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诊断率完全符合,12例漏诊,漏诊率为20%.产前未进行超声检查5例,均未做出诊断.结论:在胎儿心脏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检查,可提高胎儿异常发现率,在产前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渝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科临床药物的应用状况,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不断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临床精神科用药更合理,更安全.方法对我院精神科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抗精神病药的用药存在常规习惯用药,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合理性.结论临床治疗应合理选择用药,遵循剂量合理、疗程规范、缓慢加减药量、慎重换药、定期复查的原则.
作者:胡长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94例急诊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及早期诊断处理进行总结,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18例患者为肺栓塞,38例患者为脑血管疾病,11例患者为急性中毒,7例患者为其他原因昏迷.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急救后,有74例患者的意识完全恢复,16例患者的意识恢复较好,偶尔会出现神志模糊的情况,4例患者死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74%.结论:在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抢救时,及早诊断以及对症治疗对患者的抢救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其病死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予以常规性阑尾切除方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切口小、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国军;贺翠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正生长的骨骼因缺乏维生素D,在成骨过程中不能正常沉着钙盐,导致骨软化并可致骨骼畸形而命名.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据有关资料统计,如不加强预防,发病率与出生率成正比趋势,同时在发病的时候,特别是在早期症状发生时,如果单纯依靠光照射疗效不够显著,应用传统的口服给药途径影响吸收.因小儿消化功能尚不完善,或患儿腹泻,加之北方地区早春晚秋及冬季三个季节日照时间短等特点,由于气候所致加之所采取的方式有限等,均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使多数患儿病情发展加重甚至导致骨骼畸形及影响生长发育.我们从2010年~2013年对96例佝偻病早期症状的小儿进行了维生素D3肌肉注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董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病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了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结果:94例患者一次性碎石成功,碎石成功率为95.9%.平均手术时间为52.4min,平均住院5.2天.对上述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未见输尿管狭窄以及结石残留发生.结论:钬激光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结石的方法,有着良好的碎石能力和切割软组织的能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疗效非常明显,并发症较少,手术之后不容易复发,可以作为对输尿管中下结石患者的首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左德林;赖才广;滕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70岁以上老年人的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70岁以上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对比分析这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A组比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短、效果好,且麻醉后无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能够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苟玉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脑血管病后偏瘫已经成为康复医学的一大难题.一直以来,医学界都在致力于探讨有效的治疗该病的方法.目前,在中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辅以针灸和康复训练,被认为是有效的改善脑血管病后偏瘫的护理方法.因此,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本文旨在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治疗脑血管病后偏瘫的临床效果.
作者:卢宪娟;额尔敦朝鲁;周铁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方法.CESA综合了腰麻以及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优点,诱导快,麻醉效果好,减少了镇痛、镇静药的应用,还具有术后镇痛的优点[1],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近年来运用CSEA和CEA在子宫切除术中,并对麻醉效果、毒副作用以及两者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东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门诊使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80例患者临床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45例患者仅一次就获得满意的碎石效果,余下患者均接受了2-4次的碎石治疗,68例患者治疗后获得痊愈(85%)[显效7例(8.75%)[有效5例(6.25%)[无效0例,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有轻微发热现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于2天内消失.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法,因其无侵入性操作、高效、安全、患者痛苦小、远期疗效佳而在临床上备受推崇.
作者:王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处理及阴道试产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自然临产成功,成功率为95.3%;在阴道试产中因宫缩乏力而使用催产素者23例,成功率92%,其中在试产中使用催产素和未使用的产妇造成子宫破裂率分别为4.7%和8%.结论若产妇前次剖宫产应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再次发生妊娠时已过3年的产妇,没有显著性的剖宫产指征产妇,可以进行阴道试产,并根据孕产妇的产程使用催产素,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的危险率.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ICL) 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接受ICL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26例( 45只眼),术前平均屈光度球镜(-12.50±5.35)D,柱镜(-2.25±0.75)D,观察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1.0,平均0.75±0.36,术前佳矫正视力:0.25-1.0,平均0.58±0.37,术后佳矫正视力0.79 ± 0.30,达到术前矫正视力39只眼(86.7%),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35只眼(77.8%),随访 6个月,无明显变化,术后屈光度数平均球镜(-0.75±0.75)D,柱镜(-0.55±0.25)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3226±280)个/ mm2,术后6个月为(3088±312)个/ 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植入矫治高度近视及超高度近视安全有效,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唐聪;钟景贤;刘春梅;周澄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行传统阑尾切除术,观察组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损伤小、恢复快、经济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佰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全肺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技术之一,但是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对于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十分的必要,是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后期痊愈的重要保证.对于医护工作者来说,总结日常的护理经验以及不断地改进护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对全肺切除术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尽快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心电图和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以ST-T改变、早搏、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速多见,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心悸和胸痛.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心电图能反映心肌受损情况.
作者:张晓方;尚喜艳;胡培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结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2012年的病例,分析了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分别从患儿血样饱和度,吸氧时间减少,存活率等角度与没有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进行了对照比较,分析了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具有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早产儿NRDS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刘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8位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23)与对照组(25),对照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合并胆总管探查术.结果: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来说,可以采取胆囊切除合并胆总管探查术,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周观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在甲状腺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甲状腺患者,年龄30~6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G组).记录插入次数、成功率;S组测量仰卧位和垫肩后大密封压;记录入室5 min后(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和拔管前(T3)、拔管即刻(T4)的HR、SBP、DBP;两组插管后每15分钟记录SPO2、PETCO2、气道峰压;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喉罩密封压仰卧位时为(24.1±1.7)cmH2O,垫肩后为(22.1±2.4)cmH2O.S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G组(P<0.05).G组有10例(33.3%)呛咳.与T1 比较,G组T2时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0.05);与T3比较,G组T4 时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0.05);S组T2、T4 时HR比G组慢,SBP、DBP比G组低(P<0.05)结论SLIPA喉罩通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安全、可靠,能达到与全麻气管插管一样的通气效果,且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作者:黄政坤;苏海丰;张云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二氧化锆是一种很优秀的生物材料.其生物相容性优于各种牙科合金,包括金合金,且对牙龈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牙齿颜色的自然感觉和不明显的牙冠边缘也是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优点之一.[1]因此,近些年来氧化锆全瓷冠桥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我科近几年也在临床上将氧化锆全瓷冠桥应用于牙体或牙列缺损的修复,现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王义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子宫动脉栓塞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07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10例患者采取子宫切除术,对观察组10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利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5~25min,平均10.2min,术中出血量10~80ml平均25ml经3个月随访观察, 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 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姣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对象.方法 对我院2009-2012年间住院治疗的30例行保守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0例患者中有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降糖、使用生长抑素、严密监护患者病情,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防治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可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复发,提高治愈率.
作者:郝立艾;周泽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智能输液器是以单片机控制的微型电机代替普通的重力输液,能够精确的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测,当出现管路堵塞、有危险气泡等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自动关断输液通路,防止输液事故发生;输液结束后自动停机,并通过声光提醒病人或护理人员;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作者:李增权;刘宁;刘鹏飞;韩会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白藜芦醇属于多酚类化合物的一种,桑堪、花生、葡萄以及虎杖中均含有白藜芦醇.多个研究中均表明,其对于缺血性损伤、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与舒缓作用.就此,本次研究对白藜芦醇葡萄中内生菌所应用的分离方法、鉴定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李建;冯跃平;宋启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善宁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探讨善宁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3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善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指数得到有效控制,药物总有效率高达96.6%.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善宁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永祥;汤伟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肌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等配合低频脉冲电(肌兴奋)、经络导平理疗7-10天与常规输液治疗的比较.结果 穴位注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输液组,且常规输液组效差的经穴位注射后痊愈.结论 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理疗治疗儿童病毒性肌炎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楚永清;王国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例十二指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通过采用腹腔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治愈出院;5例形成了腹腔脓肿,经手术引流后,采取鼻肠管内引流减压、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和肠液回输,再加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对于十二指肠瘘患者,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同时配合生长抑素、谷氨酰胺、肠液回输治疗、影像学技术和精心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治愈十二指肠瘘.
作者:余素华;陈三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各29例.参考组给予规范化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等症状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血管再通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女性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9例宫颈糜烂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微波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微波治疗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7.2%,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8.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结论:在宫颈糜烂治疗中,微波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对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28例患者不同症状进行对症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经对患者6-12月的随访后身体基本恢复为21例,中度残疾患者为2例,重度残疾患者为3例,植物人患者2例,死亡患者1例.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前、中、后期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疗效.
作者:原劲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主要包括胆酸钠和维生素C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肝胆结管石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随访,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基本治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国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儿童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与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0年我院发生的25例过敏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25例病例为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 25例患儿中治愈24例,转外院1例(后经随访治愈出院),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作者:金保红;陈惠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后踝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8%,著高于对照组的82.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显著,骨折愈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汪昭雄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确诊的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在密切监护下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尽快控制症状和防止发生心肌梗死.结果:药物治疗,显效36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患者宣传戒烟、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膳食、适度增加活动量、减少体重等.积极治疗加重心肌氧耗的因素,纠正贫血;持续心电监测.
作者:李心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柯雷氏骨折的保守治疗,探讨中医正骨在此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合理置放压垫,配合练功活动及辨证用药.结果:采用上述方法治愈率96.43.结论:中医正骨在治疗柯雷氏骨折中疗效显著.
作者:马福俊;卜凤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妇科宫颈Ca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是迄今已经肯定的少数DNA肿瘤病毒之一,HPV的存在就预示着宫颈Ca的存在.为了提高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我院应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用于宫颈Ca及癌前病变的检查.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1月对2482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HPV检查,采用HC2技术,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482例患者均满意.阳性患者共789例(阳性率31.8%),阴性患者共1693例(阴性率68.2%),阳性患者中232例进行宫颈活检.高危型HPV在慢性炎症、CINⅠ、CINⅡ、CINⅢ级以及宫颈病变中感染率分别为75.6%、92.2%、95.9%、100%、100%.结果: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用于HPV检查,其阳性率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有较高符合率,其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增加成上升趋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2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高,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方法.
作者:王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神经症患者的脑电图改变.方法:对78例神经症患者的脑电图分析.结果:78例神经症患者脑电图轻度异常18例,中度异常4例.结论:各型神经症以及男、女性患者脑电图表现无显著差异,脑电图改变说明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同时存在兴奋与抑制的失调.
作者:吴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颅脑常规CT鼻窦病变患者的CT片进行回顾分析,探究颅脑常规CT在诊断患者鼻窦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进行过的颅脑常规CT扫描的CT片600例,并对照患者的病例情况,仔细分析CT显示鼻窦的情况以及对病变的诊断.结果 结果显示收集的CT偏重蝶窦和筛窦显示率达到100,额窦显示率98.6%,上颌窦显示率仅17.8% .其中鼻窦病变共138例,总阳性率23.0%,漏诊率达到65%,以炎症漏诊对多.结论 颅脑常规CT在鼻窦病变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郭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ERCP EST ENBD在胆总管结石部分合并阻塞性黄疸、胆原性胰腺炎、化浓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完善腹部CT,核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oniopancreato graph.MRCP)血生化检查行内科综合治疗,并行ERCP EST ENBD治疗,观察胆总管直径,总胆红素及胰腺炎的恢复等指标,结果:ERCP EST 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诊,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案.
作者:王晓洋;桂若虎;郑新平;伍友兴;冷建辉;刘昌智;罗仁美;王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50%硫酸镁湿热敷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置管时间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穿刺置管后给予常规导管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导管护理基础上,置管当天以穿刺点上方2cm处沿静脉走向用长15cm×7cm 50%硫酸镁8层纱布湿热敷静脉穿刺点以上皮肤.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发生率为4.0 %;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9例,发生率为18.0 %,经卡方检验两组比较, 2= 5.005,P < 0.05.结论:用50%硫酸镁湿热敷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黎;景剑;李新萍;陈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低磷血症在普外科患者术后发生与防治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0月普外科手术患者12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予补磷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格利福斯进行补磷治疗,将两组患者低磷血症的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低磷血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3-7天的血磷浓度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及时给予补磷治疗,能够有效纠正与防治低磷血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永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采用甲沟成形术治疗慢性甲沟炎的疗效.方法:207 年10 月~2012 年3 月对98 例慢性甲沟炎行甲沟成形术治疗,并分析手术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98 例慢性甲沟炎全部治愈,通过随访无1例感染及复发.结论:甲沟成形术创伤小,预后好,复发率低,远期疗效确切,为治疗慢性甲沟炎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薛景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我科门诊于2009年3--6月3个月间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82例,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82例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其中男31例,女51例,年龄13--71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病史短者1天,病史长者6个月.
作者:王晓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高,一经确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但在基层医院,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腹部疾病大多以腹痛为主要表现, 以普外科及妇产科常见, 多以急腹症来诊.而在外科常见疾病中, 阑尾炎是普外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无疑是具代表性的一个疾病.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内、外、妇科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实施手术, 术中发现是其他疾病, 而这些误诊疾病可以手术或根本不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对阑尾炎的术前再诊断制订合理诊疗方案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总结.
作者:李林海;董自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外科大手术患者由于应激反应和术后较长时间禁食, 常有明显的负氮平衡和体重减轻, 使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导致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下降且易出现术后并发症[1],而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危险性增高的标志.帮助识别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2].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近半年来收治患者中, 有低蛋白血症患者30例, 本组就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姚碧辉;尹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主要分析和研究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康复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采用康复医疗法治疗3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36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均有所下降,且临床症状得到很大的缓解.经过康复医疗之后,显效24例(66.7%),有效12例(33.3%),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 基于药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心理、运动、针灸按摩、耳穴疗法等方面进行调节和控制,实行系统性康复医疗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大大增强了患者的体力和精力,降低了血糖和血脂,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龙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以 2005年5月至2013年 7月收治的9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根据患者的伴发疾病、临床症状、出血诱因及胃镜检查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依次为胃溃疡32例(占 33.0%)、胃癌16例(占16.3%)、出血糜烂性胃炎14例(占14.4%)、十二指肠溃疡10例(占10.3%)、食管静脉曲张8例(占8.2%)、不明原因8例(占8.2%)、食管癌6例(占6.2%),复合性溃疡、壶腹部周围癌、吻合口癌各1例(分别占1.1%).40.2%患者有明显出血诱因.83.5%临床症状以呕血和(或)黑粪为主.29.9%患者病程中发生失血性休克.仅38.1%患者出血前有明显嗳气反酸、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不典型 ,伴随疾病多,容易导致低血压和失血性休克.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是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胃镜检查,特别是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剑;陈杰;李小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急诊内科硝普钠联合应用消心痛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近期就诊的100例病人根据规范的诊疗标准和患者意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行静脉注射强心剂、利尿剂、硝普钠、美托洛尔等常规治疗外,联合消心痛,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治疗.以治疗后1-2年为随访期,观察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BNP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有较大提高,BNP水平低于对照组,死亡率有所下降.结论:急诊内科联合应用消心痛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益处,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大肠癌的相关临床症状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患有大肠癌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本研究的50例大肠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具体为5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7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行Miles术,16例行Dixon术,5例行hartmann术,5例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在50例大肠癌中,30例属于择期手术.结果 1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程度不一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腹壁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5例,心功能受损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肿瘤切除率是84%(42/50),死亡的手术方案,以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病患生活质量.
作者:吴玉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脾梗死是由于脾脏组织的供血不通,导致了相应部位的脾脏坏死,因为动脉梗塞的部位和就诊时期的各自不相同,所以其超声表现就会有所不同.本文概述了脾梗死的超声造影表现和彩色多普勒现象,主要是想增加大家对脾梗死的了解.
作者:胡青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针刀配合臭氧治疗、单纯针刀治疗以及单纯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门诊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18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3组,每组60例患者.对比治疗前和治疗一疗程后,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膝关节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针刀配合臭氧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单纯针刀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单纯臭氧治疗组,治愈25,好转27,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 针刀配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优于单纯针刀治疗组,且随访远期疗效好.
作者:潘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CIK治疗老年肿瘤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11-2013.10我院接受CIK治疗3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化疗3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2周期以上者,有可测量病灶者评价疗效.采用翻译引进的MCIRS-G量表对入组患者合并症进行评分.结果:CIK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发生率68.75%,化疗组发生率15.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化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65.62%,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53.1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43.75%,恶心呕吐发生率56.25%,均高于CIK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按MCIRS-G评分14分、15-17分和≥18分三组分析,化疗组评分≥18分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达83.3%,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IK组发热发生率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IK组可评价疗效者26例,CR 0例,PR5例,SD 12例,PD 9例,ORR为19.23%,DCR为65.38%[化疗组可评价疗效者29例,CR 0例,PR 9例,SD 12例,PD 8例,ORR为31.03%,DCR为72.41%[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IK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江伟;张章;齐志峰;吴越菲;秦岭;刘鹏英;孙玲玲;王仪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相关原因方法 2007年-2009年间在本单位眼科门诊初诊并治疗的168例246眼年龄3-12岁儿童,按照全国统一弱视诊断标准确诊后,戴镜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两年后视力变化性况.结果 :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原因与治疗开始年龄、治疗持续时间、弱视类型、程度和院内院外治疗方法、患儿的依从性等密切相关.结论 :做好弱视治疗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儿和家长正确认识早期治疗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正确掌握弱视治疗训练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保证弱视治疗效果.
作者:陈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