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昌和;陈建丽;刘国;金晓坤
血常规是临床上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级医疗单位己基本普及全自动或半自动血球计数仪,每次检查只需用0.1mL的抗凝血,只要用30s或1min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各项结果,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也是检验科基本的检验项目,因此其结果的准确性既是对患者诊疗的基本依据,也是检验科检验质量的一个重要反映.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它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薄文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讨论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72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常规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常规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4周未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以后,其神经功能缺损(NIHSS),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QLI)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为(6.74±3.53)分,治疗后为(2.57±2.78)分;常规组患者在治疗前为(8.38±3.34)分,治疗后为(4.36±2.04)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指数,可获得确切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小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针灸在治疗胃痛方面的临床实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铁岭市中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后的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辨证后给予患者针灸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要好,是值得在临床中应用的.
作者:尹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引起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机能障碍所致的症状,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VBI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声、CT、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扩大和丰富了VBI的诊断手段.超声检查由于其非创伤性、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VBI的首选及常规检查方法,特别是近年来超声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对VBI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建立多种试剂在同一质控图内描点的方法,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方法:测定系列质控物得到不同试剂之间的换算关系,将其他试剂换算为选定试剂所测的S/CO值,在同一质控图中描点.结果:不同试剂可以建立对同一浓度质控物的换算关系,更易于满足基层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结论:记录并控制好实验条件,使用品质好的质控物和检测试剂,可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
作者:张宏宾;周品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标准化操作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模式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5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标本分为观察组(274例)和对照组(27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血液标本采集操作模式,观察组使用标准化操作模式,血液标准采集完成后运用严格统一的检验方式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液标本检验结果为无效3例,有效271例,有效率为98.91%;对照组结果为无效28例,有效246例,有效率为89.78%.两组血液标本检验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标准化操作模式,严格规范血液标本采集每个环节能够切实降低检验的失误操作,提升血液检验效率和质量.
作者:吕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异丙酚无痛人流中的口服或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中的作用进行观察.方法:对我站收治的60例进行无痛人流的患者进行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是在进行手术之前4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患者为观察组,一组是在手术之前没有服用任何药物位对照组,通过对两组进行麻醉效果,宫颈松弛,用药量及手术的时间,追加药物的例数还有注药前、注药后2分、术后的血压、心率及呼吸的变化加以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的观察,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颈松弛、用药剂量、手术所用的时间、追加药物的次数都有明显的差异(P<0.01);观察组在注药前和注药后2分,对手术后的血压、心率及呼吸的变化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对照组在术后的血压、心率和注药前进行比较得出有显著的差异(0.05>P>0.01).呼吸暂停的有4例.结论:在异丙酚无痛人流术前口服或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可以软化宫颈使宫颈变得松弛,减少在手术中的大量出血和一些不良的现象出现,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及安全有效的扩张宫颈的方法,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冉华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对28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与相关护理措施,全部治愈出院.认为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关键在于预防,针对产后出血原因及时处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腰椎牵引加推拿斜扳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中医手法复位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方法 用YHZ-Ⅱ型牵引床纵轴牵引加中医正骨手法之一:推拿斜扳复位法.结果 牵引后加手法复位,治疗48例,有效4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结论 YHZ-Ⅱ型牵引床加熟练腰椎斜板复位手法,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作者:卢兴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急诊彩超诊断睾丸扭转的价值.方法 对15例急诊彩超确诊并经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病例的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睾丸扭转的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睾丸肿大,根据病程的长短,常伴或不伴有睾丸内部回声的改变,彩色多普勒检查:患侧睾丸实质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较健侧减少,部分睾丸实质内无血流信号,而周围血流信号增加.睾丸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结论 急诊彩超检查睾丸扭转是敏感、准确,即方便又快捷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李小亚;高炯;王旭平;左家明;谢洋;高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基础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60例在静脉基础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瑞芬太尼(A组,n=30)与芬太尼(B组,n=30)对术后苏醒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A组选取患儿麻醉时间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睁眼时间及管道拔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儿恶心、呕吐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9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行小儿静脉基础麻醉,不良反应不明显,术后可尽早苏醒,明显提高了围术期安全性,为患儿手术的成功及术后尽快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李凌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总结1例脾动脉血管瘤破裂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及弥漫性腹膜炎行脾动脉瘤切除术的抢救及围手术期护理.迅速、及时、准确的抢救和手术前护理加上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秋凤;李颜;潘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术前交接的成效.方法 将257例患者按时间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交接,观察组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应用于术前交接,分析术前交接存在中的问题及原因,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如制定术前友情提示卡、术前交接流程图、术前交接核查表等,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术前交接手术延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 <0.01),观察组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患者术前交接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降低了手术交接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作者:胡婵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总结卡托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3.3%,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症状.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卡托普利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药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潘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脑梗死患者常常伴有情感障碍,其中焦虑、抑郁较为常见,本研究旨在观察对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长期系统随访,合理指导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结果发现,系统随访及合理二级预防能改善初发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患病率低于对照组,功能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复发率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玲;李伟;张红梅;王金果;韩雪;张世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肺癌已成为目前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上升为首位.由于肺癌早期的隐匿性强,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此时肺癌患者大多体质虚弱,且多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失去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机会,中医中药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徐振晔教授致力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及研究3O余年,近年来,笔者跟随徐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师从徐教授的体会及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袁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我国日趋普及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学影像学检查设备以及技术,但是在诊疗肿瘤过程中为了提高影像学检查的效率,如何实现大化、优化的利用影像学资源,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主要问题.
作者:王文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100例.分别在气腹前、气腹后0、15、30、60、90min 和气腹毕各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液作血气分析, 同时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与气腹前比较, 气腹后15min 至气腹毕, PaCO2 明显升高(p<0.05), 而pH、PaO2 和SaO2 无明显变化.结论:CO2 气腹可明显提高PaCO2 , 造成高碳酸血症,适当增加潮气量, 使PaCO2恢复到正常水平.
作者:崔建宁;屈文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虽然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种疾病灾难却越来越多,危害让人类健康,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人类在心肺脑方面的疾病较多,所以人们对其治疗技术比较关注.本文针对此问题,浅要分析了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护理现状及其新进展.
作者:曹洪艳;乔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1 简介前列腺增生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长期的下尿路梗阻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膀胱小梁及憩室的形成,此外还可出现血尿、尿潴留、泌尿系感染、输尿管和/或肾盂积水,长期的肾盂积水进而损害肾功能,引起肾后性的肾功能衰竭.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者发病率超过50%,80岁以上者可达到90% [1].BPH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其发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高龄和有功能的睾丸.
作者:李从刚;刘和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