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亮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入选650例冠脉临界病变的非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48例和介入治疗组(药物基础上加介入治疗)202例.平均随访(3.95±1.24)年,观察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再次靶血管介入)的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靶血管需再次介入治疗的比例均高于药物治疗组(53.5%∶33.7%、15.8%∶9.2%、31.7%∶11.8%,P 值分别为0.000、0.015及0.000).Ke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2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结论:对冠脉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不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王宝元;任长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羊水是母体血清的透析液,胎儿血浆透过胎儿皮肤进入羊膜腔,也成为羊水的来源.随着妊娠的进展,羊膜分泌量增加,妊娠7个月时羊水量可达1100ml.从妊娠4个月起,胎尿混入羊水,羊水逐渐变为低渗,而肌酐、尿素、尿酸浓度上升.随着胎儿的肝、肺以及其他组织的成熟,羊水中有形成分亦随之增加,如胎儿体表的脱落细胞、呼吸道和泌尿道的脱落细胞等.羊水在妊娠期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它直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情况,羊水量的改变可反映出胎儿的病理情况.
作者:周慧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nails,TEN)固定是目前治疗儿童股骨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1-3],2010年3月至2013年3 月,我院选用AO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1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宇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原C末端的羟基肽部分,具有易保存、易检测、稳定性高等优点,其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与精氨酸加压素一样,可作为检测精氨酸加压素的替代物.研究表明,和肽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标志物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赵飞龙;吕田;董平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肺炎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作分析,且概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儿科疾病治疗中合理使用药物能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具有临床意义.结论:不合理使用药物对肺炎患儿的治疗具有制约作用,应引起各医院的重视.
作者:金妙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肾病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人体测量并测定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结果 血透组及腹透组患者甘油三脂水平均高于参考值;血透组胆固醇水平低于参考值;血透组营养不良发生率(60.00%)显著高于腹透组营养不良发生率(42.86%),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病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患者甘油三脂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且蛋白质含量较低.
作者:刘翠冰;袁智敏;赵泳谊;欧俏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都使城市社区健康教育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了能更好将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普及群众,使群众更好的增强健康理念,维护和提高身边的健康水平,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本文分析当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供给管理现状,探讨当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供给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薛雯婷;孙艳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在精神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6例精神内科病人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在精神内科中的应用情况不太乐观.结论:健康教育活动在精神内科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需不断完善.
作者:原琳琳;刘书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状况. 方法采用Conners 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对自闭症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总检出率为51.4%(76/148) ,其中男童53.6%(67/125),女童39.1%(9/23).男童在冲动多动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童,女童在心身问题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童.3-5岁组的儿童在学习问题和多动指数上的得分显著低于6-8岁组和9-11岁组.自闭症儿童在PSQ各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 结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多于普通儿童,需要重视.
作者:李俊萍;鲁明辉;王晋涛;范伟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价值评价.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5月精神科护理中注重人性化护理和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的290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有 150 例 ,优良率为 100%,无一例为差.对照组有140 例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 85.71%,有 15例回答为差,占到 10.7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周到、细致、体贴的服务,使得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在医学上广泛推广.
作者:彭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是针对为患者预后带来影响的不同因素采取对应的科学方法.方法 内服药法是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点,为患者提供维持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的药物,以内服方式进行治疗,从而取得疾病治疗的方法;外用药法是在常规效果较好的治疗药物以外用的方式敷于患者病症局部,以这种治疗方式通过选择某些经过消毒的常规处方,但当下对于乳腺癌处方用药尚且处在谨慎态度;其他方法是通过针灸、按摩、引导、气功等形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针对患者具体病患症状和患病程度,选择适合其使用的治疗方式,通过治疗,95%以上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3%患者由于患病程度比较严重,无法接受长期治疗后自动放弃,剩余2%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乳腺癌患者实行手术后若结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调节患者睡眠和饮食,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对于乳腺癌复发的防治具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刘佳琴;潘诗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予以常规性阑尾切除方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切口小、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国军;贺翠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指尖再植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组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指尖离断患者76例,均行指尖再植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好转,69例成活,7例失败,成活率为90.79%,8个月后进行随访,患者的成活手指的外观、感觉功能等均有所恢复.结论 在显微镜的辅助下,进行断指再植,能够提高指尖的成活率.
作者:杨晓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前,手术是食道癌治疗中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96例食道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希望由此可以改善食道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提高他们的机体恢复速度,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加清宫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9名瘢痕妊娠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以两组患者在实施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方式,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的β-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加清宫术治疗法对于瘢痕妊娠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保清;马军伟;李品品;柳计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讨论心脏诊断中彩色超声检查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产后确诊的65例先天性心脏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产妇经产前超声检查,48例确诊畸形胎儿,阳性率为80%.孕妇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诊断率完全符合,12例漏诊,漏诊率为20%.产前未进行超声检查5例,均未做出诊断.结论:在胎儿心脏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检查,可提高胎儿异常发现率,在产前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渝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112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两组(各56例),治疗组在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尿蛋白排泄量,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必秀;李艳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脑血管病后偏瘫已经成为康复医学的一大难题.一直以来,医学界都在致力于探讨有效的治疗该病的方法.目前,在中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辅以针灸和康复训练,被认为是有效的改善脑血管病后偏瘫的护理方法.因此,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本文旨在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治疗脑血管病后偏瘫的临床效果.
作者:卢宪娟;额尔敦朝鲁;周铁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CCMs患者MRI资料,比较常规MRI序列(T1WI和T2WI)和DWI表现、观察两者对CCMs病灶的检测能力.结果 30例常规MRI检出34个病灶,DWI检出36个病灶,DWI多检出2个病灶;DWI序列对含铁血黄素的检出较常规MRI序列敏感,尤其对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积的较小病灶显示更为清楚.结论 DWI序列对CCMs显示的敏感度高于常规MRI序列,常规MRI序列与DWI序列相结合,能为CCMs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及价值.
作者:任月勤;王同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索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点;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同时应用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静点,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糖,血脂及两组血流速度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血脂,血糖 ,血流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阎广会;杨桐;朱华林;苏玉莲;张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