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艳;乔建红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检测146例骨折患者及软组织损伤患者外伤发生后1周内,2周内,3个月,8个月,12个月ALP水平;软组织损伤组为对照组(A),于伤后摄x线片;以骨折组为研究组(B),骨折组于伤后1周内,2周内,3个月,8个月,12个月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B组又根据ALP水平升高分为骨折较早愈合组(Ⅰ组)、骨折正常愈合组(Ⅱ组)、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组(Ⅲ组).结果B组在骨折发生后2周开始至骨折愈合均较A组ALP水平高,p﹤0.01,有显著性差异.B组内比较,骨折2周时较骨折发生时碱性磷酸酶水平有大幅提高,p﹤0.01有显著性差异;骨折后3个月ALP水平已降至正常,拍片显示有大量骨痂形成,与骨折后2周比较,成负相关;Ⅲ组病例在3个月时骨折线仍清晰可见,而Ⅰ组骨折线已消失,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LP水平可判断骨折患者的骨形成能力和速度,可为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熊亚林;陈鄂;王萍;牛莉莉;肖奎;侯全山;李吉英;王克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胆道闭锁(BA)和婴儿肝炎综合症(IHS)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婴儿黄疸的超声结果,并比较临床和外科手术中的新发现,寻找能够区分胆道闭锁和肝炎综合症的超声特点.利用超声获取胆囊形状和肝门系统结构图像.结果:182例进行术中胆管造影,胆管发育不良2例,胆道闭锁151例,其中超声可见胆囊97例,占64.24%,肝炎综合症患儿29例,其中超声可见胆囊24例,占82.7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闭锁患儿的胆囊平均长度是1.28cm,平均体积0.27ml,肝炎综合症患儿的胆囊平均长度是2.03cm,平均体积0.61ml,二者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胆道闭锁的超声特点可以用来检测胆囊大小,观察肝门系统区域的胆道湖的形成.
作者:刘清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通过剖析临床善终的现状,导入叙事医学这一新理念.运用叙事医学,人文地、深入地解读善终.人文地理解临终觉知的隐喻及身心灵三位一体的临终关怀.更好的做好临终关怀与哀伤关怀.
作者:金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护士在进行各种操作中,会因违反操作常规、责任心不强或缺乏医疗事故预防常识而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重点就护士在预防医疗差错、事故中的作用与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丁秋香;孙晓平;王艳艳;沙影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2003 - 05-2008- 10,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58例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本病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已有肛门排气排便,并开始进食,但再次出现梗阻症状.
作者:刘英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58例临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全部患者予以针灸治疗,另外选择50例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运用评分标准观察治疗后两组的效果情况. 结果两组在治疗前Ashworth分级、FMA和ADL评分评定情况无明显差异性, P>0.05,但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在Ashworth分级0、1级上,对照组好转为40.0%,而观察组为75.8%,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疗效满意,可降低肌张力,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雨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重要、基本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沟通可以减轻或化解医患矛盾,可以促进信任与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
作者:邓燕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高传染、流行区.如何有效的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以及治疗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及预防、治疗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治疗原则和依据治疗指南,疫苗免疫接种是治疗和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肩胛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率和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进行对比,并在患者治疗1年后进行回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81.25 %,且在术后的回访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5%,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37.5%(P<0.05).结论:对肩胛骨骨折的患者要依据损伤的程度,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的肩部功能,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降低,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作者:薛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有:中耳炎、梅尼埃病、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及喉阻塞、喉癌、鼻咽癌等.临床医生大目的是尽早解决耳鼻咽喉科病人的健康问题,使其尽快康复,本文主要阐述几种针对耳鼻咽喉口齿科临床的常用技能.
作者:蔡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人们熟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冬季是流感在南方地区的高发季节.一旦出现头痛、发热等感冒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作者:曾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研究证明TIPE2与免疫动态平衡密切相关,并通过竞争抑制信号通路的传导,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TIPE2的研究有望了解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闻强;陈玺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与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临床医生对早发型相对较熟悉,而对晚发型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本文参阅国内文献对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病因、诊断、预防与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疗设备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医疗设备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医技科室的顺利开展,对于掌握医疗设备维护的技术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医疗设备维护现状出发,结合日常设备的维护技术和管理策略,有以下感想.
作者:李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3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田会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腔内彩超对剖宫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到我院治疗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腔内彩超观察子宫切口和胚胎情况作为诊断手段,并对诊断准确性进行统计.结果:诊断基本正确,对宫腔内和子宫下段切口部分观察效果显著,诊断为两类:胆囊型14例和流产型31例.结论:腔内彩超对于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应用安全方便的特点,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琪;吴海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食道支架对颈段高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仰卧于DSA造影机下,经口服非离子型造影剂,通过透视造影明确食道狭窄的长度及位置,使用超滑导丝通过口咽部探索穿越食管狭窄段,再引入单弯导管交换并置入超硬导丝.结果支架自行膨胀,术后食管通畅.结论食道支架植入术是提高食道癌患者晚期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作者:顾玥莹;王忠;范丹丹;王利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神经症患者的脑电图改变.方法:对78例神经症患者的脑电图分析.结果:78例神经症患者脑电图轻度异常18例,中度异常4例.结论:各型神经症以及男、女性患者脑电图表现无显著差异,脑电图改变说明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同时存在兴奋与抑制的失调.
作者:吴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析宫外孕未破裂型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经病理、外科手术、临床诊断证实宫外孕患者64例分为无症状组和有明显症状组,各34例,无症状组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有明显症状组实施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的准确诊断率和B超彩色多普勒子宫情况.结果 无症状组29例经病理及手术证实,3例误诊,为卵巢黄体,无症状组的准确诊断率明显高于有明显症状组(90.63%vs.75%,p<0.05),无症状组的宫外孕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外孕未破裂型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临床诊断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可作为宫外孕未破裂型的首选确诊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建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nails,TEN)固定是目前治疗儿童股骨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1-3],2010年3月至2013年3 月,我院选用AO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1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宇鹤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