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的改变,为了顺应发展的需要,通过树立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并通过加强药品管理、建立便捷的用药供应模式、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及药学信息咨询服务、做好药学监护及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服务等措施,改进药学管理系统,进而提高整个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形象.
作者:姜敬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意识水平、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出血量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 80例中死亡12例,术后恢复社会活动5例,生活自理者8例,部分自理36例,重残16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患者预后情况与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破入脑室有关.
作者:顾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甲硝唑注射液漱口对慢性牙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用甲硝唑注射液10ml漱口,3次/日.用药一周,用药前做一次洁治,治疗期间未用任何其它治疗牙龈炎的药物.结果 用甲硝唑注射液漱口治疗后,50例慢性牙龈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牙龈肿胀50例,明显有效15例,中度26例,轻度16例,无效3例,改善率94%.溢脓13例,明显有效3例,中度5例,轻度2例无效2例,改善率69.2%.出血50例,明显有效20例,中度10例,轻度14例,无效6例,改善率88%.牙痛24例,明显有效5例,中度9,轻度5例,无效5例,改善率79.1%.口臭24例,明显有效12例,中度6例,轻度5例,无效1例,改善率95.83%.结论 慢性龈缘炎是牙龈病中为常见类型,利用甲硝唑漱口治疗牙龈炎的优点在于使药物通过口腔黏膜吸收,高浓度药物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因牙龈炎多由口腔内的厌氧菌感染所致,用甲硝唑治疗有较高的针对性,从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此法简便经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 方法:对21例我院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保守治疗6例,1例死胎,2例终保守治疗失败手术治疗.直接手术治疗:15例,结论:妊娠晚期急性阑尾炎的体征不明显,但坏疽穿孔率高.早期诊断,手术为妊娠晚期阑尾炎治疗的首要选择.围术期的处理是确保母婴平安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黎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名肝硬化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 pugk分级分为A级组、B级组、C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SH, FT3,血清水平.结果:C组患者血清FT3, FT4表达水平低于A级组,TSH表达水平三组间无差异.结论:TSH, FT3, FT4表达水平变化能够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作者:赵军;贾正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是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途径,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研究结果主要包括MSCs 分化,修复,分泌细胞因子三个方面.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颖婷;刘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6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定义为实验组,未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 151例并发心律失常,占73.3%.所有患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定性均为阳性,两组患者的 cTnI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O.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类型与心肌梗死部位密切相关,但心肌酶学指标定量、cTnI定性不能鉴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是确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作者:杨李鹏;张宁;王颖;高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代表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将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清肺化痰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TNF-a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比较性.结论:给予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清肺化痰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开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胆囊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诊治20例胆囊穿孔患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20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胆囊穿孔19例,正确诊断率为95.0%,超声表现,胆囊壁呈不均匀性增厚,胆囊结石,胆囊体积为(4.6~9.2)cm×(2.5~4.5)cm×(0.4~0.8)cm,可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缺损大小0.6~1.0cm,超声可见14例穿孔部位位于胆囊底部,5例位于胆囊颈部,1例误诊为肝脓肿.结论:超声检查胆囊穿孔具有无创伤、费用低,可操作性强,正确诊断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邢美玲;徐俊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及诱因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近年外科及中医科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3例,此次收集的病例均采取了非手术治疗.患者采取绝对卧平板床休息、骨盆牵引、理疗,给予七叶皂苷钠,地塞米松,20%甘露醇静滴,减轻炎性刺激和神经根水肿,通过这些综合治疗,腰腿疼痛缓解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达到加强腰背肌力量和稳定脊柱的目的 ,同时防止神经根粘连.治疗后进行随访.结果 53例中优43例,良4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8.6%.结论 有些病例可以通过分析病因及诱因,采用保守治疗可以达到腰椎间盘突出治愈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基层医院治疗应用非手术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爱玲;宋丽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皮肤表面水平结痂愈合后,在曾经发泡区域仍留有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呈刀割样、烧灼样或针刺样,迁延数月甚至十数年.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可使之再活动,受侵的神经节发生炎症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周围的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单侧分布成簇的水疱.神经痛可在发病前或伴皮疹出现,年龄愈大,疼痛愈烈.
作者:赵聃;陈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提升血标本采集准确率. 方法将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制定规范血标本采集方法,对实施前后的标本正确率进行对比. 结果不合格血标本显著减少,提高临床诊断率,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
作者:魏文庭;张小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内科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对儿内科就诊的79例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于儿内科就诊的79例急性阑尾炎病儿,均于就诊后24h内转入儿外科治疗,临床以腹痛、发热、末梢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要表现.74例经手术治疗后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45例,坏疽性阑尾炎12例,蛔虫性阑尾炎1例,单纯性阑尾炎16例.36例发生阑尾穿孔,21例并发弥漫性腹膜炎.5例未手术治疗.结论:首次于儿科内科就诊的腹痛患儿,伴有发热、周围血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尤其有右下腹固定压痛者,鉴别除外儿内科常见腹痛性疾病,应考虑阑尾炎,并及时与儿外科医生联系,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丽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8只.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干预组注入等量LPS液,5分钟后干预组再经尾静脉注入抗骨桥蛋白抗体,而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h 后比较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肺损伤评分,计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数(PMN),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B(NF-?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肺损伤显著减轻,BALF中PMN、血清中TNF-α及肺组织NF-?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OPN可促进ALI大鼠PMN在肺内聚集及TNF-α的表达,加重LPS所致的ALI,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F-?B活化有关.
作者:王文军;张莉;代丽;罗志建;范贤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治疗老年脑梗塞并球麻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脑梗塞并球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从鼻胃管护理、鼻饲方法及时间方面,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吞咽困难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肺部感染、便秘、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给予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脑梗塞并球麻痹患者,有必要加强临床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环节.方法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督管理,消除或减少医院感染的诸因素.结论通过有效的监督、监测和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贺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3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30例患者中实施了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有195例;没有得到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35例,占总人数的15.2%,其中26例术后感染患者均在其中.结论:骨科手术时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防范患者的骨科切口感染.
作者:邓秋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急性创伤休克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有效降低死亡发生率.方法:随机对4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的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分析,在现场对48例患者的伤情及时评估并实施有效及时的救治方案,在转运病人的途中,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对病人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经过一系列院前急救措施后,对到达医院前病人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院前及时急救和转运,48例病人中有41例被安全的送进医院治疗,43例脱险,其中7例发生死亡,2例在赶达现场前已经死亡,2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3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急性创伤休克病人而言,有效及时的急救、转运过程中病情的监测和对病人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及时的院前急救和转运可以使抢救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原C末端的羟基肽部分,具有易保存、易检测、稳定性高等优点,其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与精氨酸加压素一样,可作为检测精氨酸加压素的替代物.研究表明,和肽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标志物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赵飞龙;吕田;董平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提高医院整体素质的核心竞争力,是促进医院和谐发展的精髓.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而民营医院的竞争压力更大.民营医院要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可以说,医院文化是未来医院管理的主流,培育先进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根本途径.
作者:杨林;张南;姚华;王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