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桥蛋白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NF-α及NF-κB的影响

王文军;张莉;代丽;罗志建;范贤明

关键词:骨桥蛋白,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摘要: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8只.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干预组注入等量LPS液,5分钟后干预组再经尾静脉注入抗骨桥蛋白抗体,而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h 后比较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肺损伤评分,计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数(PMN),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B(NF-?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肺损伤显著减轻,BALF中PMN、血清中TNF-α及肺组织NF-?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OPN可促进ALI大鼠PMN在肺内聚集及TNF-α的表达,加重LPS所致的ALI,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F-?B活化有关.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对于临床接诊患者,处理必须及时、果断.现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情况作如下分析.

    作者:马冉;王福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一例巨大胃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伴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经过

    病史介绍:女性,56岁,退休干部 ,汉族.入院日期:2012-1-28记录日期:2012-2-15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现病史主诉:呕血1小时发病前无饮酒史,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剧烈呕吐等诱因,入院前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暗红色血液,含血凝块,量约500ml,伴有上腹不适、乏力、头晕,晕厥1次持续约数十秒后自行转醒,排黑色成形便1次,量少.发病以来精神差、未进食,无心悸、胸闷、气短、出汗等不适,尿量可.既往20年来反复出现腹部不适,以受凉后明显,曾进行检查及治疗,具体情况不详.否认其他病史.

    作者:刘培茹;刘润;桑荣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吞咽功能评价对预防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噎食及误吸的护理指导效果探讨

    目的 防范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发生因吞咽障碍引起的噎食与误吸事件.方法 通过对132例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病患者吞咽功能的评估,发现3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的障碍,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指导因药物不良反应致吞咽障碍的男性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结果 干预后一年,132例患者未出现噎食,仅2例患者出现吞咽误吸.结论 吞咽评估可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致吞咽障碍的病例,对这些病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避免意外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观察患者的出血量从而对症做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60例53例患者痊愈出院,有7例患者病情好转自动出院.结论:,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并且给予护理,可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主要是防止再次出血的关键环节.

    作者:张鉴颖;张艳;王文多;蔡宇;吕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妇产科中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中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分析将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中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中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用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外敷治疗和清宫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3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的有效治疗率为94%,复发3例,复发率为6%,对照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治疗率为86%,复发8例,复发率为16%,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治疗妇产科中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士表情礼仪的表达方式分析

    在现代护理中,护理内涵的扩展,护理目标的提升,都需要高品质的护士.而护士的仪表、举止、言谈、服饰等都能引发患者的情感活动,对病人的治疗、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表情礼仪的表达,就是在执行医疗、护理工作中内心情感在面部上的表现,即表情.表情是护患交往中,相互沟通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护患之间除了语言交流外,通过目光、动作、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菲;孙立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冬季防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人们熟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冬季是流感在南方地区的高发季节.一旦出现头痛、发热等感冒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作者:曾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局麻阻滞下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

    目的:对局麻阻滞下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使用常规硬膜外麻醉方式,治疗组使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和麻醉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差异性,P<0.05.结论:局麻下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使手术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大,使患者的疼痛和创伤得到降低,促进了术后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义鸿;邹成翔;李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一起乌布尔宝力格苏木人间炭疽暴发流行的调查

    一概况乌布尔宝力格苏木(以下简称:乌苏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东南部,在东经118°-120°10′和北伟47°25′-48°20′之间,东以辉河与鄂温克旗交界,东南和兴安盟的科右前旗连接,西南与罕达盖苏木和蒙古国接壤,北靠巴音诺尔苏木,总面积为5831平方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北麓,南部以山岭森林为主,中部为林间草场和沙丘,北部是高原草场,境内有诸多小河流、湖泊,气候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夏季雨水多凉爽,是全旗天然夏营地,冬季雪大寒冷,年均气温在-5℃,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全年无霜期110天左右.

    作者:其其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水煎熏洗外阴和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给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强氧化离子水清洗外阴和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复发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复发率为14.3%,两组患者治疗前外阴灼痛、瘙痒、红肿、白带增多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有效率高于单独西药治疗,且复发率低,恢复快,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体会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注意事项及特点.方法 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期间,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行剖宫产手术15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阻滞效果好,肌松明显,约占92.3%.术后患者平卧后可能出现血压、心率变化,经积极处理好转.讨论分析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其特点.

    作者:白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银翘含漱液用于内科住院患者口腔并发症效果分析

    目的:对银翘含漱液用于内科住院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150例内科住院并伴有口腔并发症的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两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银翘含漱液,常规组采用朵贝尔氏液,两组的使用方法均为含漱,使用时间为晨起、睡前和饭后.治疗7d后观察效果.结果:从细菌培养菌数量上来看,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从治疗效果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以P<0.05.结论:银翘含漱液用于内科住院患者口腔并发症有显著优异治疗效果.

    作者:朱荷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的微生物感染,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赘生物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累及间隔缺损部位、腱索及心壁内膜.有时动脉内膜也可发生感染,导致动脉内膜炎.

    作者:崔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从而降低老年患者的风险发生率,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随机将它们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减少了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产生,确保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在外科老年患者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安全度,还可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老年人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晓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理疗治疗儿童病毒性肌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肌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等配合低频脉冲电(肌兴奋)、经络导平理疗7-10天与常规输液治疗的比较.结果 穴位注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输液组,且常规输液组效差的经穴位注射后痊愈.结论 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理疗治疗儿童病毒性肌炎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楚永清;王国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治疗帮助恢复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80例,均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确诊,随机将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改善能力与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郑丽君;邓景贵;宋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100%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73.33%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吕文韬;张珑珑;吕言;贾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解剖学教学方法探索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一本重要基础课,它是学习其他基础课及临床学科的结构基础.因此解剖学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总结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各种发热性疾病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提取本科室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住院发热性疾病患儿病例共128份,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风湿性疾病组,分析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不同疾病组中的表达.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风湿性疾病组PCT均值分别为(1.7±0.92)ng/ml,(0.14± 0.04) ng/ml,(0.36±0.11) ng/ml,,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风湿性疾病组CRP均值分别为(26±4)mg/L, (3±1)mg/L,( 101±15)mg/L,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及CRP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研究组为91.7%,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前后CSS与NIHSS评分变化明显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峰;汤武装;王国祥;施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