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园
目的:对于血液透析的工作人员以及患者,长期的与血液以及接触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用品,使用的机器 ,物品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医护人员一定加以保护,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感染.方法:在操作和治疗过程中严格消毒,做好隔离和保护工作,定期消毒,定期体检,消除感染的隐患.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的采取和应用,有效的预防了各种感人的发生.
作者:于丽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入选650例冠脉临界病变的非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48例和介入治疗组(药物基础上加介入治疗)202例.平均随访(3.95±1.24)年,观察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再次靶血管介入)的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靶血管需再次介入治疗的比例均高于药物治疗组(53.5%∶33.7%、15.8%∶9.2%、31.7%∶11.8%,P 值分别为0.000、0.015及0.000).Ke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2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结论:对冠脉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不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王宝元;任长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总结卡托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3.3%,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症状.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卡托普利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药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潘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总并发症为5.6%,对照组总并发症为27.8%;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疗效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死.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较低.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剂型优势互补,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文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术和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择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非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总计198眼,将其随机分为比较和实验组,各61例99眼.其中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为实验组,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为比较组.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手术源散光与并发症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实验组的视力有效率为89.9%,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的比较组的视力恢复有效率为7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源性散光为1.23±1.11,比较组的手术性散光源为2.43±1.4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2%,比较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两组差异具有比较性,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丁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ADR)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后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治疗方法、累及系统、临床表现等,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结果 116例不良反应患者涉及到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等9种喹诺酮类药物,以使用左氧氟沙星的ADR患者多,达36.2%,累及皮肤、中枢神经、呼吸、消化第多个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头晕、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针对患者个体差异,严格按照用药使用说明书实施,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林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我科门诊于2009年3--6月3个月间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82例,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82例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其中男31例,女51例,年龄13--71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病史短者1天,病史长者6个月.
作者:王晓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患者病情稳定后,对照组2周后进行康复锻炼,护理组则在2~7d内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1月后的肢体功能(MAS)、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两组患者1月后MAS、FMA及BI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但护理组上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稳定患者心理、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重视.
作者:万安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养阴潜阳类中药治疗围排卵期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宫宁汤(生地、玄参、麦冬、白芍、地骨皮、女贞子等)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治疗围排卵期子宫出血有甘寒养阴,育阴潜阳的疗效.
作者:乔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评价新生儿出现呕吐的原因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 方法分析我院所有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做统计学分析,并且对出现呕吐的原因做综合性研究. 结果新生儿出现呕吐的原因包括了颅内出血、便秘、肠道感染、胃食道反流以及咽下综合症等等.每一位出现呕吐的新生儿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之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呕吐情况在一个月之后全部消失. 结论新生儿呕吐的本质性因素是因为自身体质的发展不成熟以及受到了外界的刺激而造成的,临床治疗上医护人员需要对新生儿做紧密的观察治疗,使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开展治疗活动,才能够有效的改善新生儿呕吐情况的出现.
作者:丁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超过80%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有腰腿疼的经历.这些腰腿痛大多发生在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老年人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疼的病史.这些腰腿疼多发生在30 岁以后, 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率亦逐年增加, 特别是老年人群.老年腰腿疼发病原因极其复杂, 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研究证实腰腿疼主要是因为腰椎退变及钙缺乏而引起, 本文就老年腰腿疼临床表现特点来进行诊断并分析总结病发原因, 并提出怎样预防老年腰腿疼.
作者:陆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CT或磁共振成像找出靶点,在C臂X光机引导下行射频热凝术治疗.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好转率88.1%,术后2周疼痛缓解率9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高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霞;谢生山;李欣如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症状显效111例,有效5例,进步2例,无变化1例.镜检愈合109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Hp 阴性116例,阳性4例,清除率96.97%.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溃疡患者,应采用三联或是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必要时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结束后,再进行2~4周的抗酸分泌治疗.H2受体拮抗剂和PPI可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抗酸治疗的首选药物.通常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时间为4~6周,胃溃疡治疗时间为6~8周.
作者:张丽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研制小儿输液推车架,来解决小儿输液过程中难以长时间呆在病房、需要多位家属陪护、体位变动导致的针刺破血管等矛盾,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为患儿营造一个较好的输液环境.方法:将60例住院患儿需输液治疗,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研制的小儿输液推车架辅助输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输液治疗中患儿陪伴家属人数及相关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结论:小儿输液推车架具有节约人力资源、安全性强、及时准确报警、减少输液走空现象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郑柳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初步探讨常规激素配合黄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PN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注射黄芪液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为88.41%,两组患儿各项主要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药物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激素配合黄芪注射液,可有有效减少患儿的药物副作用,促进患儿代谢循环,提高治疗有效率,是临床值得推广的小儿PNS治疗方法.
作者:徐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下妊娠≤70d 的无痛人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无痛人流(观察组)在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流血时间及不良反应与普通人流(对照组)的临床比较;结果:观察组宫口松弛良好,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药用于门诊人流手术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有效地缓解了妇女对人流手术的惧怕心理,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轻度、急性、单纯性软组织损伤中测定CRP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所诊治的轻度急性单纯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为试验组,随机选取我院体检身体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均排除影响CRP含量变化的合并疾患存在.试验组于伤后d1、对照组于入选d1抽取肘静脉血3 ml测定CRP含量.临床记录试验组患者就诊时受伤机制、受伤面积、主观症状及试验、对照两组年龄、性别、所测到的CRP值.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同受伤机制的CRP含量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同受伤面积和不同主观症状的CRP含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轻度急性单纯性软组织损伤中CRP含量的测定有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中的参考因素.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锁骨骨折是人体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治疗目标是达到功能复位,骨折愈合.绝大部分病人可经保守治疗痊愈,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对美观的考虑,手术治疗病人逐渐增多.
作者:葛海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脓毒症是一种由各种各样的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身体健康失去平衡的炎症反应.这些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侵入人体的各种器官,引发各种病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患者心脏功能衰竭或者是多种器官的功能性衰竭从而导致病人死亡.作为体内容易受到损伤的人体器官之一,肾脏经常成为脓毒症发病过程当中的作用对象,比如说引起急性的肾损伤(AKI).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脓毒症致肾损伤的各种致病机理以及对脓毒症引发的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案,并在此分析之上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黄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验证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卡孕栓具有良好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妇产科中随机挑选60例剖腹产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30例产妇在剖宫产术后,遂即将卡孕栓1枚(1mg)放入阴道前壁下1/3处,用手指按压数分钟至药物溶解吸收;对照组不做其他特殊处置,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比较应用卡运栓对剖宫产术后的出血量的影响.结果术后及产后24h内出血量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孕栓在剖宫产术后有良好的预防出血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潘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