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诊断的意义分析

周建;王东平;刘业慧

关键词:四维超声, 二维超声, 诊断, 胎儿畸形
摘要:目的 探讨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共391例胎儿畸形病例,每例均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再由同一医生进行四维胎儿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种类胎儿畸形诊断的优劣性,从而进一步分析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 在选取病例中,所有病例均可通过二维超声成像表现,其中104例通过四维超声成像能够明确诊断,并且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45例在二维超声已经确诊的情况下,可以用四维超声图像辅助解释.结论 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必须结合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对胎儿体表缺陷畸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胎儿内部脏器畸形的诊断意义不大.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R)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该病与靶器官损伤、血压、血脂、血糖、年龄、病程、血管活性物质等相关.了解掌握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干预及治疗.

    作者:张聪;谢伯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西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三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实验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西医治疗,癫痫发作率明显减少,具有明显的临床功效.

    作者:王海霞;鞠振;刘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研究

    目的 了解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状况. 方法采用Conners 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对自闭症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总检出率为51.4%(76/148) ,其中男童53.6%(67/125),女童39.1%(9/23).男童在冲动多动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童,女童在心身问题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童.3-5岁组的儿童在学习问题和多动指数上的得分显著低于6-8岁组和9-11岁组.自闭症儿童在PSQ各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 结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多于普通儿童,需要重视.

    作者:李俊萍;鲁明辉;王晋涛;范伟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探究全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

    全肺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技术之一,但是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对于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十分的必要,是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后期痊愈的重要保证.对于医护工作者来说,总结日常的护理经验以及不断地改进护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对全肺切除术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尽快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配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195例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06月收治195例肛周脓肿经行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中195例中50例切开挂线,145例切开全部治愈,跟踪随访几年无一例后遗肛瘘及并发症.结论 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能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疗程、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魏连刚;王斌;冯建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健康教育对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员大规模流动,食品餐饮行业得到了极大发展,食品经营户和从业人员急剧增加,既有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餐饮企业,也有方便快捷的小餐饮、路边店,从业者层次不一,其文化素质、卫生习惯、食品安全知识、卫生法制观念、职业道德水平、合法竞争意识等职业素质差别很大.尤其是在低层次的餐饮服务单位中,无证经营、环境卫生差、不按规定消毒等情况表现得更加突出,另外,为降低成本,他们往往明知故犯,不按规定执行,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即使受到行政处罚,也不会使之警醒,难以根本转变这种现状,以致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效果.

    作者:王继业;李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理性看待药源性疾病,充分了解药物性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禁忌症,合理使用药物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危害的重要前提,而能否做到用药合理,现已成为医疗单位衡量医疗水平,吸引患者就诊,提高自己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对症下药,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倩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趋势探讨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趋势.方法:收集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201株,分析其临床分布特征以及耐药状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多源于呼吸内科(31.84%)以及重症监护室(17.41%),且多分离自痰液(71.14%)以及咽拭子(14.43%),菌株对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等药物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以及氨曲南等敏感.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见于呼吸科,且常表现为多重耐药,应加强临床消毒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交叉感染以及细菌耐药.

    作者:黎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阐述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本文作者收集了大量的血涂片资料,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检验工作,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缺陷,及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地位,仅供各位参考.

    作者:董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给予双环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环醇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双环醇片(150mg/d)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一般保肝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TBiL和AST浓度水平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采用口服双环醇治疗,提高肝功能的恢复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服用方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钱锡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局麻眼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及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局麻眼科手术围术期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为提高眼科手术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患者均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对其护理前后均进行心理焦虑及抑郁评分,判断其心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眼科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由于护理因素所致不安全事件,经上述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护理前后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性围术期护理措施对眼科局麻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后,其较护理前心里焦虑、抑郁情况均显著改善,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00%,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得良好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CO中毒迟发脑病的健康教育

    CO中毒很常见,大家都很了解,但对CO中毒迟发脑病就不一定了解,其危害更了解甚少.我介绍几个病历,大家看看:患者 郭会龙 男 58岁 汾西县村民,2012年3月CO中毒,当时意识障碍,经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未足疗程治疗,出院20日后突发反应性迟钝,智力减退,不伴肢体活动障碍,不伴有大小便失禁,在我院住院治疗9天,效果不明显.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 针对早期抗抑郁治疗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抑郁患者4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在早期给予系统的抗抑郁的治疗[对照组20例,使用一般形式的抗抑郁治疗,比较两组的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评测以及巴塞尔指数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没有得到提升,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进行早期的抗抑郁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康复疗效,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超声诊断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症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胆道闭锁(BA)和婴儿肝炎综合症(IHS)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婴儿黄疸的超声结果,并比较临床和外科手术中的新发现,寻找能够区分胆道闭锁和肝炎综合症的超声特点.利用超声获取胆囊形状和肝门系统结构图像.结果:182例进行术中胆管造影,胆管发育不良2例,胆道闭锁151例,其中超声可见胆囊97例,占64.24%,肝炎综合症患儿29例,其中超声可见胆囊24例,占82.7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闭锁患儿的胆囊平均长度是1.28cm,平均体积0.27ml,肝炎综合症患儿的胆囊平均长度是2.03cm,平均体积0.61ml,二者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胆道闭锁的超声特点可以用来检测胆囊大小,观察肝门系统区域的胆道湖的形成.

    作者:刘清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到2013年6月期间治疗的7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性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可增强总睡眠时间,减少呼吸紊乱指数,治疗无创,效果显著.

    作者:阚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意识水平、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出血量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 80例中死亡12例,术后恢复社会活动5例,生活自理者8例,部分自理36例,重残16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患者预后情况与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破入脑室有关.

    作者:顾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控制策略探析

    新发传染病(EID)指近三十年来人群当中新出现的到存在一定区域性或具有国际性的公共卫生传染性疾病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新发传染疾类型存在较大改变,主要特点为人兽共患、传播方法多样、潜伏期长、传播快速、危害性增加、变异年龄强、防治困难等.根据新发传染病需应用合理方法进行防控,避免其传播.

    作者:盛佩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梅河口市医疗卫生监管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本文主要以梅河口市的医疗卫生监管为例,分析了该市医疗卫生的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医疗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后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梅河口市的卫生监管提供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为梅河口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王永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50例大肠癌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大肠癌的相关临床症状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患有大肠癌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本研究的50例大肠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具体为5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7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行Miles术,16例行Dixon术,5例行hartmann术,5例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在50例大肠癌中,30例属于择期手术.结果 1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程度不一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腹壁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5例,心功能受损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肿瘤切除率是84%(42/50),死亡的手术方案,以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病患生活质量.

    作者:吴玉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而研究组治疗后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