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新世纪7版<中医外科学>教材修改之构想

张元澧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 教材修改, 新增附录, 教学改革
摘要:新世纪7版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该教材通过多年教学使用,发现教材在皮肤性病章节中西医病名混合出现之不足.有必要在<中医外科学>教材编写中节次病名以中医名为好并且书后增加皮肤性病的中西医病名对照表.曾发表了历代现存主要中医外科专著、作者及成书年代附录.今建议再增加历代佚失的中医外科专著名及作者及成书年代表.进一步丰富、完善、更新教材内容.提高对中医外科古籍的保护意识.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重症急性胰腺炎28例综合治疗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较常见的凶险急腹症,死亡率高,而且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非手术治疗2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查文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川崎病侵犯冠状动脉并导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5月24日 85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发现冠状动脉扩张的病人24例,其中右冠状动脉扩张3例,左冠状动脉扩张8例,双冠状动脉扩张13例,心包积液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形态、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及其内的血流,参照KATO冠状动脉造影的四级分法诊断冠状动脉瘤.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及形态,可显示扩张的冠状动脉,对典型的川崎病的诊断能提供重要的信息,及早发现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

    作者:霍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阻止一次性输液器进气管滴药的技巧

    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的药物有瓶装和袋装两种,根据病情往里加药后容易使其高于外界大气压,当连接输液管时药物有时从进气管滴出,造成药液浪费,至使给药剂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也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也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利用插瓶针保护帽阻止一次性输液器进气管滴药的技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颖;蔡彬彬;岳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口腔修复患者的心理疾病分析和处理

    随着我国人口开始趋于老龄化,牙齿缺损的患者比例也开始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缺牙部位以及数量的不同会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功能,也会影响到发音以及美观.同样,牙齿缺失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压力,因此,口腔修复门诊的患者也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采取合适的心理保护措施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也就成了现在的口腔科医护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要根据实例来对口腔修复者的心理来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来保证口腔修复可以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作者:王有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87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后踝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8%,著高于对照组的82.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显著,骨折愈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汪昭雄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分析

    确定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对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急性广泛的心肌梗死可能是急性心力衰竭常见的病因,常可通过病史及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改变来确定.在无胸痛的病人,肺水肿可以是严重冠心病的首要表现,尤其是老年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对通过病史、体检及心电图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超声心动图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超声心动图可评价有无左心室功能,左心室肥厚,局限性三壁运动异常,室间隔穿孔,急性瓣膜反流或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然而,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不能除外新近心肌缺血作为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血压的自我保健

    在世界范围内,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敌人,而高血压则是敌人手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此而引起的中风病人每年明显增多,而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增高和血液动力学异常性疾病,它还伴随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血管、脑、肾等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疾病,对身体的靶器官损害的严重性,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该了解病情,认识疾病的危害性,做到预防和保健.

    作者:谷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腰腿疼的诊断与预防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超过80%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有腰腿疼的经历.这些腰腿痛大多发生在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老年人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疼的病史.这些腰腿疼多发生在30 岁以后, 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率亦逐年增加, 特别是老年人群.老年腰腿疼发病原因极其复杂, 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研究证实腰腿疼主要是因为腰椎退变及钙缺乏而引起, 本文就老年腰腿疼临床表现特点来进行诊断并分析总结病发原因, 并提出怎样预防老年腰腿疼.

    作者:陆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状腺手术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在甲状腺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甲状腺患者,年龄30~6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G组).记录插入次数、成功率;S组测量仰卧位和垫肩后大密封压;记录入室5 min后(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和拔管前(T3)、拔管即刻(T4)的HR、SBP、DBP;两组插管后每15分钟记录SPO2、PETCO2、气道峰压;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喉罩密封压仰卧位时为(24.1±1.7)cmH2O,垫肩后为(22.1±2.4)cmH2O.S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G组(P<0.05).G组有10例(33.3%)呛咳.与T1 比较,G组T2时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0.05);与T3比较,G组T4 时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0.05);S组T2、T4 时HR比G组慢,SBP、DBP比G组低(P<0.05)结论SLIPA喉罩通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安全、可靠,能达到与全麻气管插管一样的通气效果,且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作者:黄政坤;苏海丰;张云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处理及阴道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处理及阴道试产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自然临产成功,成功率为95.3%;在阴道试产中因宫缩乏力而使用催产素者23例,成功率92%,其中在试产中使用催产素和未使用的产妇造成子宫破裂率分别为4.7%和8%.结论若产妇前次剖宫产应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再次发生妊娠时已过3年的产妇,没有显著性的剖宫产指征产妇,可以进行阴道试产,并根据孕产妇的产程使用催产素,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的危险率.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给予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51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每天一次.治疗两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建设临床检验基础教学资源库的作用

    通过分析临床检验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用和意义,了解到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内容和模式,在分析中得出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对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姜海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庆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治疗帮助恢复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80例,均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确诊,随机将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改善能力与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郑丽君;邓景贵;宋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1组患者运用丙戊酸镁+利培酮进行治疗,2组患者运用丙戊酸镁+利培酮进行治疗,3组患者单纯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在开始治疗时就联合应用丙戊酸镁,分别在治疗前后的2周及治疗后4周评定患者的阳性率及阴性症状.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PANS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两周末,2组比其他两组的PANSS评分更具差异性,4周末未见明显差异.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MD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两周及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前两组的差异也较为显著(P<0.01).结论:对伴有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选择联合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进行治疗,这样不但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同时还能够明显的降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肾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肾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患者均经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给予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0.63±4.16)min、(78.62±14.28)min、(90.17±5.63)min,45例患者结石一次成功清除,一次成功清除率为90%,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肾结石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较高,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荣军;谢春梅;胡千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微量泵在ICU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救治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危重住院患者410例,使用微量泵注射共286例的应用体会.结果:运用微量泵抢救危重患者,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安全、有效地配合医生抢救用药.结论:微量泵的临床应用,能精确、有效地使用各种药物,并根据病情随时调节输入药物的速度、浓度,提高ICU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雏风;梁凤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一种由各种各样的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身体健康失去平衡的炎症反应.这些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侵入人体的各种器官,引发各种病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患者心脏功能衰竭或者是多种器官的功能性衰竭从而导致病人死亡.作为体内容易受到损伤的人体器官之一,肾脏经常成为脓毒症发病过程当中的作用对象,比如说引起急性的肾损伤(AKI).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脓毒症致肾损伤的各种致病机理以及对脓毒症引发的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案,并在此分析之上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黄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北镇市2008-2012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目的 探讨北镇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评价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北镇市2008-2012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防制监测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08-2012年共上报流行性出血热病人85例,年均发病率为3.23/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呈高度分散性,多见于农村;具有明显的春季高峰,男性多于女性,那女比例为2.7:1.多见于青壮年,占68.23%,农民多见,占81.18%.结论 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防控策略.

    作者:汤军;陈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议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的的高速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要求,医院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具有高效、自动、方便和准确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医院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作者:陈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