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手术中超声骨刀的应用

韩振军

关键词:口腔手术, 超声骨刀, 应用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医学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高科技类产品更新换代时间、速度更是不断缩短、加快,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保障了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有效的减少了疾病带给人们的疼痛和困扰.本文以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超声骨刀为例,简要介绍医学同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带给人们的巨大惊喜,并着重介绍在口腔手术中超声骨刀的应用问题.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探讨

    护理临床实践是继课堂教学后的重要教育环节,也是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护理学基础学科向临床工作的过度,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良好的临床带教模式可以让护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从单纯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转变.

    作者:胡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冬季防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人们熟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冬季是流感在南方地区的高发季节.一旦出现头痛、发热等感冒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作者:曾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小儿输液推车架的研制

    目的:通过研制小儿输液推车架,来解决小儿输液过程中难以长时间呆在病房、需要多位家属陪护、体位变动导致的针刺破血管等矛盾,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为患儿营造一个较好的输液环境.方法:将60例住院患儿需输液治疗,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研制的小儿输液推车架辅助输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输液治疗中患儿陪伴家属人数及相关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结论:小儿输液推车架具有节约人力资源、安全性强、及时准确报警、减少输液走空现象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郑柳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指尖再植76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指尖再植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组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指尖离断患者76例,均行指尖再植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好转,69例成活,7例失败,成活率为90.79%,8个月后进行随访,患者的成活手指的外观、感觉功能等均有所恢复.结论 在显微镜的辅助下,进行断指再植,能够提高指尖的成活率.

    作者:杨晓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信息化管理辅助医院绩效考核的尝试及成效分析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制度辅助下的医院绩效考核系统设计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在信息化管理辅助之下进行考核系统构建与落实一年后的效果数据,了解绩效考核的效果.结果:绩效考核一年之后,医护人员满意度内部测试和患者好评外部测试都获得明显提高.结论:以信息化管理制度辅助医院绩效考核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障考核的准确度,实际效果显著,值得有效推广.

    作者:向孟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探讨对策.方法 收集90例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寻找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和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结论 对慢性尿毒症透析患者应长期特别注意动静脉内瘘的维护和保养,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减少患者身体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智灵;刘斯雅;阮凤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比较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术和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择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非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总计198眼,将其随机分为比较和实验组,各61例99眼.其中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为实验组,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为比较组.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手术源散光与并发症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实验组的视力有效率为89.9%,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的比较组的视力恢复有效率为7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源性散光为1.23±1.11,比较组的手术性散光源为2.43±1.4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2%,比较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两组差异具有比较性,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丁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新进护士操作技能培训模式改良与效果

    目的 对本院近期引进的一批新护士开展经过改良的操作技能模式培训,探讨该模式的实际效果,推动新护士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招收的64名新护士开展岗前培训,一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传统组,另一组采用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改良组,传统组采用的培训模式为科室培训、集中示范和考核的较为分散的方法,改良组采用的是示范、培训、考核、淘汰为一体的集中模式,培训时间为一个半月.两组护士人数均为32名,分组方法为随机分配.观察并记录两组护士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做好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一体化的集中培训模式开展操作技能培训的改良组,其护士的基础技能和理论水平均得到提高,该组的护士技能合格率为96.7%,病人的满意度为86.8%,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93.6,而采用传统的阶段分散式培训模式的传统组,其护士技能合格率为89.9%,病人的满意度为79.3%,,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82.5,从数据上看,改良组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其效果较为明显,护士的总体合格率较高,能够促进新护士的专业成长.

    作者:逄海峰;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癫痫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癫痫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老年性癫痫患者合并有脑卒中者占62.90%;另外,62例患者经过详细、全面的检查之后,明确病因的患者占85.49%;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癫痫病的对症治疗,其中,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者共有58例,占93.55%;死亡共有4例,占6.45%.结论:绝大多数老年性癫痫患者发病时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因此,及早分析患者的致病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病情控制率.

    作者:鞠振;杨国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和预防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护理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方法:随机将我院1000例膀胱截石位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根据手术安排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对照组3例出现左下肢静脉血栓,1例出现腘神经损伤.结论: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应早期干预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舒适性.

    作者:尚彩玲;张君芳;王雪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双源CT 双能量成像在心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T问世之初就开展了双能量成像的探索,但由于早期CT设备空间分辨率低、CT值不稳定以及扫描时间长阻止了该技术的普遍应用.另外,低管电压时的球管技术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管电流以取得与高管电压相对应的足够的量子输出.利用单源CT,在双能量水平的螺旋数据必须进行二次独立采集, 而二次扫描之间器官的强化和层面间运动会随之改变.

    作者:路竑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原则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临床用药原则,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有效用药.方法:分析高血压病的流行特点、分类及诊断标准,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通过分析,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使高血压患者病情有效控制.结论: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原则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显著.

    作者:张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伟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自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逐步代替半自动生化仪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检测方法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分析的准确度得到大的提高.但分析过程以外的影响因素常被医务者忽视,给结果带来误差.以下是引起检验结果误差的各种因素.

    作者:刘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针刺颈椎病穴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对比针刺颈椎病穴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80例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病穴组和夹脊组各40例,病穴组通过选取颈椎局部穴位加以针刺治疗;夹脊组不选取颈椎局部穴位而是单纯针刺夹脊穴,与病穴组形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病穴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有32例患者疼痛消失,只有6例患者遗留轻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中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重度疼痛,相较于夹脊组的11例、11例、12例、6例,病穴组改善疼痛的能力更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穴组患者经过针刺颈椎病变穴位后有21例患者症状缓解,17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其总有效率为95%,相较于夹脊组的7例、21例及70%,病穴组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针刺范围更广的颈椎病变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根型颈椎病,其疗效和改善疼痛的能力要明显好于只做局部针刺处理的夹脊穴治疗方法.

    作者:刘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研究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两组.A组患者使用医用臭氧,B组使用玻璃酸钠分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AS评分.结果 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玻璃酸钠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A组医用臭氧组72.0%(P<0.05);VAS评分患者人数比较显示B组患者评分状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 使用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有显著效果;医用臭氧安全系数高,使用简便能够有效消除炎症;玻璃酸钠可润滑关节,缓解关节面受力情况,安全性高,治疗效果优于医用臭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薄文迪;巩在金;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9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以 2005年5月至2013年 7月收治的9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根据患者的伴发疾病、临床症状、出血诱因及胃镜检查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依次为胃溃疡32例(占 33.0%)、胃癌16例(占16.3%)、出血糜烂性胃炎14例(占14.4%)、十二指肠溃疡10例(占10.3%)、食管静脉曲张8例(占8.2%)、不明原因8例(占8.2%)、食管癌6例(占6.2%),复合性溃疡、壶腹部周围癌、吻合口癌各1例(分别占1.1%).40.2%患者有明显出血诱因.83.5%临床症状以呕血和(或)黑粪为主.29.9%患者病程中发生失血性休克.仅38.1%患者出血前有明显嗳气反酸、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不典型 ,伴随疾病多,容易导致低血压和失血性休克.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是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胃镜检查,特别是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剑;陈杰;李小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研究

    针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学检验工作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项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改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促进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生物安全防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马云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

    目的: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确保实验室检验质量.

    作者:马瑞瑞;付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132例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开展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主要研究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位患有胫腓骨骨折的病人,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做出了详细分析.结果:在手术之后,检查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发现有128位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4位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差,但是也达到要求.术后有6位患者发生感染,总体情况较为乐观. 结论:通过手术来处理胫腓骨骨折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感染,并且大大减少患者康复所需要的时间,使其生活状态基本达到手术之前的水平.

    作者:杨津;訾成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