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和脊髓的CT检查方法及表现

王军连

关键词:脊柱, 脊髓
摘要:脊柱是人体的支柱,由于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并且相互重叠,传统X线检查受到一定限度.CT检查不但弥补了这些缺陷,而且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尤其适用于观察椎管形态大小改变,椎间盘病变,脊髓肿瘤,以及脊柱的其他病变等.随着MRI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使脊柱和脊髓的影像学诊断得到了更新的发展,特别是脊髓疾病的诊断MRI优于CT.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和脑脊液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8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痛和发热,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结核杆菌侵入颅内所致,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增生和渗出,诊断依据是头颅CT检查、脑脊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总结非常必要.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智能输液系统设计探析

    智能输液器是以单片机控制的微型电机代替普通的重力输液,能够精确的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测,当出现管路堵塞、有危险气泡等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自动关断输液通路,防止输液事故发生;输液结束后自动停机,并通过声光提醒病人或护理人员;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作者:李增权;刘宁;刘鹏飞;韩会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自理模式在脊柱结核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应用自理模式为患者实施护理,以培养自护意识,提高自理能力.方法: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性选择护理模式.结果:22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降低了致残程度.结论:应用自理模式能帮助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护理,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段智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药房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促进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方法:药师重检医师处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门诊患者的心理依从性入手,提供面对面的用药指导;发药时给患者提供佳服用时间、方法及配伍禁忌.结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满意度上升.结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升药学人员整体素质,是开展好临床药学服务的关键.

    作者:崔伟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253例剖宫产术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情况,从而降低剖宫产发生机率.方法:对我站2009年10月~2013年10月253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7.6%(253/673),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占16.90%,新生儿窒息率为5.04%.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对产科并发症的预防,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宋雪梅;芦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症状时采取中西药相结合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 选取80例脑血管眩晕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每天口服阿司匹林75mg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天麻温胆汤治疗;对照组加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在为期7天的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0%.两组在治疗效果上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脑血管眩晕这一疾病上,采取中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决绝患者眩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蒋崇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针刺腰骶部华佗夹脊穴治疗前列腺病典型病例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腰骶部华佗夹脊穴治疗前列腺病的典型病例临床疗效.并加以归纳、总结,探讨出通过针刺的方法治疗前列腺病的新方法.方法:门诊选择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痛患者各10例,单纯采用针刺患者腰骶部华佗夹脊穴.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均有效,前列腺痛疗效好,慢性前列腺炎次之,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差.结论:单纯针刺腰骶部华佗夹脊穴治疗前列腺疾病对不能耐受药物等治疗的前列腺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波;黄超;李月芹;张俊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行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通过ESWL治疗后,99例结石被击碎(97.06%),97例碎石被彻底排出(95.10%),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中药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定位准确、易于操作、患者疼痛程度轻、成本低,因此是一种安全、治疗效果理想的好方法,因此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与经腹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以完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经阴道B超检查组和经腹部B超检查组B组各40例,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A组确诊准确例数38例(95%),B组确诊准确例数33例(82.5%).两组之间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要显著高于经腹部B超,并且经阴道B超具有方便、快捷,干扰因素少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杨惠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长托宁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长托宁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患者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施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1]患者320例,分为观察组(长托宁组)共160例患者,对照组(阿托品组)160例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呼吸道分泌物量、术后痰液量、术后副反应情况.通过对比长托宁和阿托品在尘肺病患者术中用药的临床效果,旨在为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中运用长托宁提供意见.结果 手术前两组腺体分泌无显著差异,手术后观察组的腺体分泌量以Ⅱ级为主(140/160),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副反应发生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分析,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托宁能够抑制腺体分泌,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手术中用药.

    作者:刘纯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缓解护士心里压力对提高工作质量影响

    目的:1、了解缓解护士压力对提高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不同年龄段的护士,进行压力缓解前后工作质量情况的对照法.结果:缓解压力后护士差错事故发生率和病原投诉率均下降,护士工作效率,病员满意度明现提高.结论:缓解心理压力能大大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

    作者:张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欣母沛治疗在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后对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对2012年2月~2013 年2月在XX医院接受欣母沛治疗的产妇进行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分析,并与未采用欣母沛治疗的产妇进行产后乳汁分泌情况和母乳喂养率比较.结果:本文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在产后36h内均开始泌乳,但是其中研究组有3例发生乳汁分泌不足,占0.5%;对照组中发生乳汁分泌不足10例,占16.6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乳汁分泌不足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4,P<0.05).终研究组中泌乳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8,P<0.05).结论:欣母沛可以很好地避免大出血的发生,大大降低产褥期并发症尤其是子宫的切除率,对产妇母乳喂养无负面作用.

    作者:周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耳痛

    外耳和中耳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分布.外、中耳疾患、同源神经分布的邻近器官疾患和神经本身疾患,均可引起耳痛.由于疾病原因、病期、和个体敏感性的差异,耳痛的性质、发作情况和程度也有不同,如表现有胀痛、跳痛、灼痛、针刺样痛、闪电样痛和刀割样痛等,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本文探讨原发性耳痛、神经性耳痛及耳痛的鉴别诊断.

    作者:蔡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肝癌诊断标准,然后分析了小肝癌影像学诊断的病理学基础,后阐述了小肝癌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芦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外科教学中无菌操作技术教学体会

    目的:如何做好外科教学中无菌操作技术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突出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培养无菌观念;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强化技能训练训练.结果:通过对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者:李海珠;张俊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60例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医治的60例胃炎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把60患者分成观察组和普通组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行中医辨证治疗,普通组行西药常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治疗的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为96.7%,普通组为8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有显著差别,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其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析33例精神分裂症采用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本院协定处方1号配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63例中医分型为痰火内扰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对照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配合本院协定处方1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疗程明显缩短,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曹亚荣;张秀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醋酸洗必泰湿热灭菌及消毒效果验证

    目的 对固体醋酸洗必泰高压蒸汽灭菌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消毒液,验证其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方法 将固体粉末状醋酸洗必泰放于透析袋中封口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灭菌,然后配制成0.4%的洗必泰溶液进行杀菌效力及洁净区表面清洁消毒效果验证.同行进行除菌过滤配制的洗必泰杀菌效果验证作为对照.结果 湿热灭菌后的洗必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但是对枯草芽孢杆菌及环境中分离的芽孢杆菌无效,湿热灭菌后的醋酸洗必泰消毒效果降低.

    作者:金向男;杜雪娜;肖珊;郭竞;窦广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对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旨在提升护理力度,优化护患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共88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丽环;李光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免疫毒理学的评价方法和研究发展

    目的:对免疫毒理学检测技术和方法在免疫毒性常规检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免疫毒理学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优势、注意事项以及现阶段应用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免疫毒理学检测技术和方法实现了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目的,减少了因为检出率低下而造成的误诊,安全系数高,适应症比较广泛,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结论:比起传统的药物和化学物的免疫毒性作用评价方法,免疫毒理学检测技术在许多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廖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