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目的:通过对无痛胃肠镜在临床消化内科中的应用探讨胃肠镜检查中如何提高准确度,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方法通过对某院在2010年上半年六个月的时间内治疗的108位患者进行的治疗进行资料汇总并加以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胃肠镜治疗的在治疗前通过健忘阵痛麻醉进行处理,随后进行胃肠镜的检查治疗;另外一组人员不进行阵痛麻醉处理,采用普通胃肠镜加以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其中通过麻醉镇痛的患者在疼痛度上有明显降低,并且在治疗后无不良反应产生,治疗效果较普通胃肠镜质量也相对明显,而未采用麻醉镇痛的患者治疗后存在不良现象,存在相当大的痛苦.结论在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镜治疗过程中,无痛胃肠镜质量较传统治疗方法有着很大的优势,对于减少患者痛苦、提升质量效果有非常大的帮助.
作者:包文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讨论心脏诊断中彩色超声检查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产后确诊的65例先天性心脏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产妇经产前超声检查,48例确诊畸形胎儿,阳性率为80%.孕妇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诊断率完全符合,12例漏诊,漏诊率为20%.产前未进行超声检查5例,均未做出诊断.结论:在胎儿心脏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检查,可提高胎儿异常发现率,在产前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渝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拟设计一种快速检测百草枯的试纸.方法:Na2S2O4 ,分子量 174.11,在碱性条件下与百草枯中的有效成分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反应变蓝色.结论:适用于快速定性定量尿中或胃液中的的百草枯含量.
作者:耿英豪;王建树;王雪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针对目前我国食物中毒的现状分析,探究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卫生部们2001-2007年中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统计报告进行整体分析.结果:2001-2007年中,我国每年平均有300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中毒人数每年有10000人,死亡人数每年有200人.餐饮业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率高,其次是其他行业的食物中毒现象发生.结论:食源性疾病仍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餐饮地点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地点,微生物性危害对食源性疾病控制的影响很大.
作者:陈绍辉;张凯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现状.方法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营养支持病例2774例,并对该院临床营养支持的临床科室分布、病人营养状况、营养支持类型等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临床营养支持以普外科、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外科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比例高,分别为25.9%、17.3%和10.1%,目前我院营养支持方式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其比例高达64.2%.结论规范化的营养支持,能保证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顾亚静;江艳;李莉;古丽艾提尔;热孜亚·阿不来提;王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在提高消毒灭菌质量的职责;方法对医院医疗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以便加强护士长的素质和职责教育;结果护士长在工作当中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对其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可提高医院医疗人员对其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而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良好开展.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控制感染的关键.护士长应具备较好的沟通和技术能力.明确其职责范围,同时加强工作监督和考核.这样才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作者:段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8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治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疗效甚佳、确切,对眼部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非糖尿病科使用胰岛素泵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风险管理实施前(2012年7月-12月)与实施后(2013年1月-6月)的胰岛素泵安全使用率进行效果评价.将其按上泵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胰岛素泵管理方法,观察组50例患者在胰岛素泵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不良事件、低血糖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 对照组34%,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0%,对照组为60%.结论:科外使用胰岛素泵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及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何先凤;刘翔;应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对前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具有详细产后临床、随访资料的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病例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产后随访确诊情况观察其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组肾脏发育异常胎儿中包括肾积水52例、肾囊肿7例、重复肾8例、肾发育不良25例、盆腔异位肾5例、单肾缺如3例.其中,重复肾诊断准确率为50.00%(4/8),盆腔异位肾诊断准确率为60.00%(3/5),其他肾脏发育异常情况诊断准确率均高于90.00%.结论: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包括有多种情况,应用产前超声检查大部分均可有效查出,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对临床诊断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对准确率较低的发育异常类型需要加强监测.
作者:牟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PBL教学法和CP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大中专学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 方法随机选我院骨伤科80名大中专护理学生,将其随机分成人数均为40名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小组实施以PBL教学法,第二组实施以CP教学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并分析结果. 结果两组学生经过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评估时,PBL组学生的病例书写分数较CP组学生的病例书写分数和实际操作分数高,P<0.05;两组学生理论分数相当,P>0.05.相比两种教学方法可见,PBL组学生的后总分数(93.12+1.65)分,优于CP组学生,P<0.05. 结论采用PBL教学法可以提升大中专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行思考能力,PBL实践性更强,更容易实施.
作者:唐素华;许素华;刘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ADR)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后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治疗方法、累及系统、临床表现等,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结果 116例不良反应患者涉及到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等9种喹诺酮类药物,以使用左氧氟沙星的ADR患者多,达36.2%,累及皮肤、中枢神经、呼吸、消化第多个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头晕、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针对患者个体差异,严格按照用药使用说明书实施,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林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结果 研究中46例患者获得成功治愈,4例患者中途转为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所用时间为40至150分钟,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在10毫升至100毫升之间.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平均为(24.31±2.04)小时,平均于术后48小时拔管,未见术后并发症,无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 对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其症状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梅孝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运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咳嗽患儿160例分成观察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80例.比较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比较组的基础上配合布地奈德+淋巴韦林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后,在睡眠质量以及咳嗽改善上,观察组要优于比较组(P<0.05),两组在流鼻涕上差异不明显(P>0.05)[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35例显效,40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8%[比较组15例显效,38例有效,2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3%,观察组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咳嗽,尤其是急性咳嗽上,药物治疗配合布地奈德+淋巴韦林雾化吸入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以及较高的依从性,可以在很短时间当中把症状给有效控制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蹇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奥扎格雷钠探讨即兴脑梗塞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80例脑梗塞进行跟踪治疗,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加奥扎格雷钠进行双重治疗,而对照组则只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记录并且观察两个小组的神经功能NDS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52.5%与82.5%,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奥扎格雷钠组(P<0.05),并且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没有明显的异常状况.结论:在脑梗塞中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能帮助患者神经系统恢复,拥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疗效.
作者:宋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以 2005年5月至2013年 7月收治的9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根据患者的伴发疾病、临床症状、出血诱因及胃镜检查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依次为胃溃疡32例(占 33.0%)、胃癌16例(占16.3%)、出血糜烂性胃炎14例(占14.4%)、十二指肠溃疡10例(占10.3%)、食管静脉曲张8例(占8.2%)、不明原因8例(占8.2%)、食管癌6例(占6.2%),复合性溃疡、壶腹部周围癌、吻合口癌各1例(分别占1.1%).40.2%患者有明显出血诱因.83.5%临床症状以呕血和(或)黑粪为主.29.9%患者病程中发生失血性休克.仅38.1%患者出血前有明显嗳气反酸、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不典型 ,伴随疾病多,容易导致低血压和失血性休克.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是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胃镜检查,特别是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剑;陈杰;李小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行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通过ESWL治疗后,99例结石被击碎(97.06%),97例碎石被彻底排出(95.10%),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中药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定位准确、易于操作、患者疼痛程度轻、成本低,因此是一种安全、治疗效果理想的好方法,因此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2.02亿,占全国人口的14.8%,伴随着我国少子化,老年人群不断增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是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何指导老年人用药也是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刘羽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畸形子宫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临床疗效.方法 :对57例早期妊娠合并畸形的流产病例均采用药物流产方法,即:米非司酮75mg ×2(早50mg,晚25mg)口服,d3晨空腹米索前列醇600ug.结果 :完全流产率40/57(70.2%),不完全流产率15/57(26.3%),失败率2/57(3.5%).对15例不全流产、2例失败者行刮宫及吸宫术,手术操作容易,穿孔率及漏吸率0.B超用于诊断孕期畸形子宫准确率高.结论 :畸形子宫终止早期妊娠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较为理想,B超是诊断孕期畸形子宫较理想的手段.
作者:马海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颅内肿瘤又称脑瘤,约半数为恶性肿瘤,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以20~50岁年龄组为常见,男性略多于女性.颅内肿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少数系先天发育过程中胚胎性残余组织演变而成.颅内肿瘤依据组织来源可分为两类:①原发性肿瘤:来源于脑组织、脑膜、脑血管、脑垂体、脑神经及残余胚胎组织.②继发性肿瘤:颅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
作者:王维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及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2009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住的36例I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术后随访3年,记录临床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在第1年内复发;10例在第2年复发;2例第3年复发;16例随访结束时仍正常.结论 子宫内膜癌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疗效肯定,能够延长患者的存活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云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