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冲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科临床药物的应用状况,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不断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临床精神科用药更合理,更安全.方法对我院精神科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抗精神病药的用药存在常规习惯用药,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合理性.结论临床治疗应合理选择用药,遵循剂量合理、疗程规范、缓慢加减药量、慎重换药、定期复查的原则.
作者:胡长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重点分析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检测以及意义分析,通过对酒精性脂肪肝的介绍以及对临床的实践分析,清晰的阐述了血清脂联素在其中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大家能对此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作者:蔡传波;边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药药学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以便为临床中药药物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总的来说,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机体及药物三个方面,为了提高中药药物的应用质量,建议加强药物因素控制,尽可能将药物选材到炮制期间的相关影响因素都控制恰当,终大化保障中药的效果.
作者:杨茂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阐述性传播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如何加强防治性病及其防治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我们性病艾滋病门诊,将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性干预措施行为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予以推广.结果:经过近两年的干预总结发现,通过性病艾滋病门诊这个重要场所开展干预活动,为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1].在提供临床服务的同时,可为那些促使性传播的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倡导安全性行为及宣传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是性传播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性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的危害性非常大,且难以治愈,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行为干预,才能使性传播疾病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才能使性传播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张家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是针对为患者预后带来影响的不同因素采取对应的科学方法.方法 内服药法是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点,为患者提供维持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的药物,以内服方式进行治疗,从而取得疾病治疗的方法;外用药法是在常规效果较好的治疗药物以外用的方式敷于患者病症局部,以这种治疗方式通过选择某些经过消毒的常规处方,但当下对于乳腺癌处方用药尚且处在谨慎态度;其他方法是通过针灸、按摩、引导、气功等形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针对患者具体病患症状和患病程度,选择适合其使用的治疗方式,通过治疗,95%以上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3%患者由于患病程度比较严重,无法接受长期治疗后自动放弃,剩余2%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乳腺癌患者实行手术后若结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调节患者睡眠和饮食,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对于乳腺癌复发的防治具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刘佳琴;潘诗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以N-戊酰基-L-缬氨酸甲酯和原料N-(三苯基甲基)-四氮唑反应得到丁酸甲酯,再经过水解反应与三苯基保护制成缬沙坦,所得总收率为52%.这种制作工艺的优势有收率高、路线短而且成本低,在工业化生产中比较适用.
作者:杨和军;陶俊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医师使用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其终目的是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有研究显示,患者治疗疾病过程中,若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将无法达到预期疗效,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死亡情况,影响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应用药学知识进行有效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由不合理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终目的,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作者:蓝秀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讨论心脏诊断中彩色超声检查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产后确诊的65例先天性心脏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产妇经产前超声检查,48例确诊畸形胎儿,阳性率为80%.孕妇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诊断率完全符合,12例漏诊,漏诊率为20%.产前未进行超声检查5例,均未做出诊断.结论:在胎儿心脏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检查,可提高胎儿异常发现率,在产前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渝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定期预防输液与脑梗塞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者患者均应用相同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出院后每年定期进行2次输液,10天/次,对照组不给予输液,经2年随访,分析两组患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复发率21.1%低于对照组24.4%,但两组患者脑梗塞复发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期预防输液无法避免脑梗塞复发,临床中为降低脑梗塞复发而进行定期预防输液并无较高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通过分析临床检验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用和意义,了解到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内容和模式,在分析中得出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对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姜海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二氧化锆是一种很优秀的生物材料.其生物相容性优于各种牙科合金,包括金合金,且对牙龈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牙齿颜色的自然感觉和不明显的牙冠边缘也是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优点之一.[1]因此,近些年来氧化锆全瓷冠桥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我科近几年也在临床上将氧化锆全瓷冠桥应用于牙体或牙列缺损的修复,现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王义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CT问世之初就开展了双能量成像的探索,但由于早期CT设备空间分辨率低、CT值不稳定以及扫描时间长阻止了该技术的普遍应用.另外,低管电压时的球管技术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管电流以取得与高管电压相对应的足够的量子输出.利用单源CT,在双能量水平的螺旋数据必须进行二次独立采集, 而二次扫描之间器官的强化和层面间运动会随之改变.
作者:路竑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和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随访1年.结论 川崎病早期表现多样,不典型病例渐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减轻并发症,改善愈后.
作者:杨立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由于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并且相互重叠,传统X线检查受到一定限度.CT检查不但弥补了这些缺陷,而且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尤其适用于观察椎管形态大小改变,椎间盘病变,脊髓肿瘤,以及脊柱的其他病变等.随着MRI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使脊柱和脊髓的影像学诊断得到了更新的发展,特别是脊髓疾病的诊断MRI优于CT.
作者:王军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原因及分析.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2例,男62例,女40例,就其透析常见并发症加以分析.结果: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分析,从而预防或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存活率.结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因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其存活率,但只要积极地预防,去除病因,充分进行透析,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君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血常规是临床上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级医疗单位己基本普及全自动或半自动血球计数仪,每次检查只需用0.1mL的抗凝血,只要用30s或1min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各项结果,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也是检验科基本的检验项目,因此其结果的准确性既是对患者诊疗的基本依据,也是检验科检验质量的一个重要反映.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它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薄文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Tedsamil:是一种正在研究中的Ⅲ类新药,既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又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它是一种多通道阻滞剂,对Ikr、Iks和IkATP均有抑制作用,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动作电位,延长心室不应期,并且无负性肌力作用.已有Ⅲ期临床试验证明Tedsamil可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有效治疗心绞痛,增高心绞痛阈值,改善运动耐量[9].目前,正在针对其抗心律失常作用进行评估.对于心肌缺血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Tedsamil值得期待.
作者:孙丽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连续检测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初诊时、治疗6月及12月时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13/42)、25%(10/40)、30%(12/40),pSS患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与眼干症、腮腺肿大呈持续显著相关(P<0.05),初诊时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组pSS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治疗6月及12月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抗a-胞衬蛋白IgA抗体在pSS患者体内有持续的异常表达,其与pSS患者腺体破坏、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其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pSS患者病情评价.
作者:邵平;丁翔;任义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识别与临床处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119 例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86 例,其次为宫缩乏力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15 例,产道异常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13 例,严重胎头位置异常导致头位难产的产妇 5 例.终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为 88 例,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为31 例.结论 头位难产的发病率很高,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的致病原因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需要在分娩过程中进行密切的监测,选择为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陈莉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利用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慢性心衰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治疗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心先安治疗,对照组给予洋地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前后心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心畅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