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波;黄超;李月芹;张俊青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的治疗疗效.方法:以2009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脑胶质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疗效对比分析.观察组采用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术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产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为56.52%,而对照组有效率为25.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68,P=0.037<0.05).1年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年、3年生存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长远生存率,且无明显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较为安全.
作者:钟喆;何正文;杨杰;任年军;涂泽斌;邓智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10月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有74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4例患者病情加重,转入CCU病房救治,死亡2例,均由乡镇医院转来,转来时已经病危,导致救治无效死亡.对照组40例患者有52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18例患者病情加重,转入CCU病房救治,死亡10例,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玉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多媒体互动式术前宣教对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健康教育的方式,观察组应用互动式的健康教育形式.在进行教育以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宣教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媒体互动式术前宣教的方法,有助于增强宣教的效果,便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护患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肝癌诊断标准,然后分析了小肝癌影像学诊断的病理学基础,后阐述了小肝癌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芦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治疗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急性细菌性膀胱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氟哌酸200mg,3次/天,口服;呋喃坦叮100mg,3次/天,口服.对照组用呋喃坦叮100mg,3次/天,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6%,复发率6.25%;对照组治愈率78%,复发率25.4%.结论 氟哌酸、呋喃坦叮联合治疗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刘通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方法不同血清样本中乙醇浓度测定结果的差异,强调在乙醇司法鉴定中,检材要严格采用全血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GA/T105-1995要求建立乙醇顶空气相定量分析方法,对57例受检对象的全血和血清样本进行测定,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乙醇浓度.结果 同一受检对象同时用不同方法对全血和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乙醇司法鉴定时,对送检样本类型要严格统一采用顶空气相法对全血进行鉴定.在检材只有血清的情况下进行鉴定时,必须制备相应的标准曲线对其进行分析.
作者:谢加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使用窄谱UVB治疗皮肤病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方法方法将我院皮肤科从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皮肤病患者20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探讨201例患者当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以及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在201例患者当中发生皮肤发干的11例,皮肤过敏6例,局部出现红肿4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9%.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当中大于60岁的患者有15人,占总比例的68.2%.结论虽然临床上使用窄谱UVB治疗皮肤病相较于其他的治疗方案来说具有治愈效果好,副作用较低等多方面的优势,但也还是存在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对老年患者的观察,一但发现异常需要马上停止治疗,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
作者:吴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严峻.新耐药监测估计,在新病人中,10.2%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1.1%;在复治病人中,18.4%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7.0%.由此估计全球每年新出现30~60万MDR-TB病人.我国是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国家之一.目前估计我国有12万耐多药结核病例.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结核病15766例,检测出155耐多药结核病例, MDR-TB耐药率为0.98%.
作者:欧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院自2009年8月成立心胸外科以来,至2013年7月共收治右室双出口45例,手术年龄2岁-12岁岁;体重5.5公斤- 40公斤.其中伴右室流出道2梗阻5例, 肺动脉高压14例, 肺动脉瓣闭锁1 例,艾森门格型1 例, 法乐四联症型3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 个月-1年, 2 例有轻度流出道残余梗阻,无死亡病人, 仍在随访中.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主要的手术方法,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高压者, 必须早期手术, 防止肺血管病变发生.重建通畅良好的左或右室流出道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认清病理解剖关系.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尽量在幼儿期行根治手术, 加强术后监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唐月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水煎熏洗外阴和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给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强氧化离子水清洗外阴和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复发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复发率为14.3%,两组患者治疗前外阴灼痛、瘙痒、红肿、白带增多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有效率高于单独西药治疗,且复发率低,恢复快,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疼痛既严重干扰术后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降低术后恢复的信心.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疼痛的护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重视.静脉镇痛泵是一项新技术,因疗效确切、用药量合理,而且注重镇痛的个体化,从而使术后疼痛的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近年来由于静脉镇痛泵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使其成为患者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
作者: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GABA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鼠模型,通过膜片钳技术,分析视网膜双极细胞GABA受体活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鼠视网膜双极细胞GABA受体活动上调,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左移.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GABA受体的活动得到增强.
作者:姜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双黄连粉针剂的不良反应(ADR)特点及发病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6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使用双黄连粉针剂发生不良反应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变态反应为双黄连粉针剂的主要不良反应(占62.2%),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占8.1%).结论 应重视和防范双黄连粉针剂所致不良反应,规范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炳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临床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于检验出现的问题也在慢慢地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商讨临床免疫检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在问题出现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分析,根据影响的因素,通过解决相应的问题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胡惠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以腹腔镜指导进行慢性阑尾炎切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72名慢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各项数据,包括康复率、不良反应、手术时长等.结果:患者康复效率较高,时长一般控制在20min左右,不良反应较少且可以耐受.结论:通过腹腔镜进行慢性阑尾切除效果较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探讨斜视术后并发复视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0例斜视术后并发复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案等,并对患者的年龄斜视类型、术后眼位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参与调查研究的21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复视的患者共99例,占到患者总人数的47.1%,其中短暂性复视98例,持续性复视1例,经二次手术后复视消失.发生复视的患者复视的持续时间从4天到23天不等,平均持续时间为(12.1±3.4)天.患者术后斜视的发生率与其年龄、斜视类型、斜视度数、视网膜对应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斜视术后并发复视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通常都是暂时性的,合理的手术设计以及做好早期同视机训练,对复视消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申涛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前子痫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产前子痫患者剖宫产术实施连续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麻的麻醉的方法.结果:连续膜外麻醉具有用药量少、应激反应小,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脏负荷,循环稳定的作用,患者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适用于产前子痫剖宫产术的麻醉.
作者:宿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对手术患者给予术中保暖对其预后的影响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手术患者的术中保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以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中保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低体温、躁动、寒战发生率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体温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手术情况,对其给予适当的术中保暖处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还可以适当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其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因此,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所提高的保暖措施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牛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无痛胃肠镜在临床消化内科中的应用探讨胃肠镜检查中如何提高准确度,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方法通过对某院在2010年上半年六个月的时间内治疗的108位患者进行的治疗进行资料汇总并加以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胃肠镜治疗的在治疗前通过健忘阵痛麻醉进行处理,随后进行胃肠镜的检查治疗;另外一组人员不进行阵痛麻醉处理,采用普通胃肠镜加以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其中通过麻醉镇痛的患者在疼痛度上有明显降低,并且在治疗后无不良反应产生,治疗效果较普通胃肠镜质量也相对明显,而未采用麻醉镇痛的患者治疗后存在不良现象,存在相当大的痛苦.结论在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镜治疗过程中,无痛胃肠镜质量较传统治疗方法有着很大的优势,对于减少患者痛苦、提升质量效果有非常大的帮助.
作者:包文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案一:卢某女 58岁退休工人,居住莲花池就诊时间:2013年5月16日患者两年以来因家事不顺常常烦躁不安,夜间难以入眠,多梦伴头胀头痛,胸胁胀满不适,心烦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就诊时情绪焦虑,多言,喋喋不休.查:舌红苔黄,脉弦,证属肝郁气滞,兼夹郁热,治以疏肝解郁,清心除烦.
作者:钱靖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