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雅丽
目的:分析多媒体互动式术前宣教对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健康教育的方式,观察组应用互动式的健康教育形式.在进行教育以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宣教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媒体互动式术前宣教的方法,有助于增强宣教的效果,便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护患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即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 pertension,即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某些确定的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不到5%.
作者:韩立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粗糙集(Rough Set,RS)理论是处理模糊和不精确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数学工具.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算法在Ⅱ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利用粗糙集理论,从糖尿病病例中抽取知识,构成糖尿病的决策信息系统,继而利用差别矩阵法进行属性约简与病例约简,从而抽取糖尿病诊断的确定规则和可能规则,其导出的规则精练且便于存储和使用,从而更好的辅助医生进行医疗诊断.
作者:袁晶;陈群;李自强;郭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68例,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0%,疗效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中医方法的治疗,能够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以及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张显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CT或磁共振成像找出靶点,在C臂X光机引导下行射频热凝术治疗.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好转率88.1%,术后2周疼痛缓解率9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高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霞;谢生山;李欣如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而研究组治疗后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护理临床实践是继课堂教学后的重要教育环节,也是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护理学基础学科向临床工作的过度,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良好的临床带教模式可以让护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从单纯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转变.
作者:胡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甲状腺危象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病情尚未完全被控制,经常由于手术、感染或情绪激动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代谢极度亢进,病情急剧恶化的临床症候群.甲状腺危象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之一.本文简单探讨了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危象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吴维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0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对照组103例患者采用噻氯吡啶片治疗,实验组79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安全可靠.
作者:郭桂荧;徐姗姗;李红;张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子宫动脉栓塞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07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10例患者采取子宫切除术,对观察组10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利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疼痛既严重干扰术后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降低术后恢复的信心.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疼痛的护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重视.静脉镇痛泵是一项新技术,因疗效确切、用药量合理,而且注重镇痛的个体化,从而使术后疼痛的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近年来由于静脉镇痛泵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使其成为患者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
作者: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和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随访1年.结论 川崎病早期表现多样,不典型病例渐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减轻并发症,改善愈后.
作者:杨立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采用甲沟成形术治疗慢性甲沟炎的疗效.方法:207 年10 月~2012 年3 月对98 例慢性甲沟炎行甲沟成形术治疗,并分析手术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98 例慢性甲沟炎全部治愈,通过随访无1例感染及复发.结论:甲沟成形术创伤小,预后好,复发率低,远期疗效确切,为治疗慢性甲沟炎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薛景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以越胜300电刀为例,从各个方面总体阐述了高频电刀在手术室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了临床使用者的重视,指导其安全使用.
作者:史小娟;李君;李姗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常见局部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9月-2013年9月79例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局部常见各种并发症19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常见局部并发症有:急性液体积聚,胰腺组织坏死,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出血,胰瘘,肠瘘;结论:熟悉掌握导致各种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田兴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发生率.方法:外科手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术后行持续静脉镇痛,药物配方: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0mg+咪唑安定5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至100ml.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1ug/k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的镇痛评分、副反应.镇痛效果采用四级评分法:I级为完全无痛;II级为轻微疼痛;III级为疼痛,可以不用镇痛药;IV级疼痛明显,需另用镇痛药.同时记录48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结果: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高于芬太尼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组有3例发生皮肤瘙痒,均无呼吸抑制.结论:舒芬太尼作为新开展使用的强效镇痛药,在静脉自控镇痛领域确实优于芬太尼,且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东;俞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达到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与手术室随机抽查相结合,对各种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结果]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使手术感染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一类切口感染率小于1.5%.[结论]加强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保障手术安全.
作者:张瑞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羊膜穿刺术注入利凡诺,研究组则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使用,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妇中完全流产85例,不完全流产32例,失败3例,完全流产率达97.50%;对照组产妇中完全流产65例,不完全流产42例,失败13例,完全流产率为89.1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5).研究组产妇的引产至宫缩时间及宫缩至分娩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10.25,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能有效提高完全流产率,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缩短产程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引产方法.
作者:周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考察抗菌药物临床作用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的作用机制、特点、抗菌谱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便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结果:不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特点、抗菌谱等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合理选择,才能降低耐药菌株、不良反应等产生.结论: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应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合理选择,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翟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6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用药,利尿药,正性肌力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50mg溶于5%G.S500ml持续点滴.观察其左心衰竭症状改善程度.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硝普钠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作者:冯占武;梁爽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