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魏新程;何斌

关键词: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钢缆, 钢缆环扎
摘要: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钢缆与单纯钢缆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克氏针张力带钢缆组39 例,单纯钢缆环扎组45 例,平均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SPSS16.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克氏针张力带钢缆组在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单纯钢缆环扎(P<0.05).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钢缆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临床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霉素5mg? kg-1? d-1 ,分2 次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呕吐消失、腹胀减轻、胃潴留消失等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小剂量红霉素+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自理模式在脊柱结核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应用自理模式为患者实施护理,以培养自护意识,提高自理能力.方法: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性选择护理模式.结果:22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降低了致残程度.结论:应用自理模式能帮助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护理,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段智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临床疗效的影响及短期心脏事件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应用,阐明其临床疗效及短期心脏事件观察.方法:200 例ACS 患者根据其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前是否口服阿托伐他汀随机分为急诊PCI 治疗组及择期PCI 治疗组,各组均设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PCI 治疗前后心肌坏死标志物的水平,观察各组患者90min 内心电图ST 段回落率,并观察围术期30d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急诊PCI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12h cTnI 及CK - MB 水平较急诊PCI 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PCI 治疗组与择期PCI 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诊PCI 治疗组ST 段回落率明显高于急诊PCI 对照组(P<0.05);急诊和择期PCI 治疗组围术期30d 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急诊和择期PCI 对照组(P<0.05).结论:ACS 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PCI 术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肌水平的灌注,进一步减少ACS 患者心血管事件率,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侯凤霞;王亦舒;王超;杨德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改良缝合法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锤状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克氏针结合改良缝合术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锤状指的治愈率.方法 应用双针缝线对伤指的伸肌腱进行直接缝合,同时采用克氏针以及改良缝合术固定指腹.结果 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30例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较低,优良率为96.67%,其中21例为优,8例为良,1例为差.结论 要保证锤状指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并减少术后复发的概率,则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克氏针与改良缝合术结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李长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控制效果分析报告

    目的 调查分析1~59岁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简称为乙肝)感染现状以及患者血清免疫水平,评价免疫预防的效果,为改进免疫控制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次随机抽取我县所在区3000例,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每份血液样本的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结果 血清抗-HBs阳性率随年龄逐渐下降,1~4高为54.44%,1~14岁为48.67%,15~59岁为13.96%,比较差异显著(Χ2=387.0412,P=0.000);HBsAg阳性率岁年龄逐渐上升,1~4岁低为1.60%,1~14岁为3.47%,15~59岁为10.00%,比较差异显著(Χ2=31.3174,P=0.0000);HBV感染阳性岁年龄逐渐上升,1~4岁低5.60%,1~14岁为12.27%,25~59岁为48.80%,比较差异显著(Χ2=313.7026,P=0.000);农村和城区血清抗-HB、HBsAg、HB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男性和女性血清抗-HBs、HBV感染阳性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HBsAg阳性率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自我县开展乙肝疫苗接种,人群的免疫水平明显提高,HBV感染率也明显下降,15岁以下的人群免疫水平也显著提高,避免抗原携带率也达到了国建的控制标准.

    作者:谢清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丹东市高校大学生结核病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为了解丹东地区大学生对肺结核知晓情况,对丹东市各学校今后推进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为其他城市的大学生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根据丹东市结核病患病率计算抽样调查样本含量,并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丹东市大学生结核病知识、信念、态度.结果:肺结核认知方面不很乐观,有待关注[肺结核态度方面,总体较好[对肺结核行为方面,预防行为有待强化改变态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已有的健康行为进行强化和督查结论:现在的多数大学生都缺少结核病方面的知识,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已有的健康行为进行强化和督查,这样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唐瑀;齐莹莹;丁佳宁;宋阳;郑琳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对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28例患者不同症状进行对症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经对患者6-12月的随访后身体基本恢复为21例,中度残疾患者为2例,重度残疾患者为3例,植物人患者2例,死亡患者1例.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前、中、后期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疗效.

    作者:原劲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分析

    分析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减少学生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我地区小学生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期间出现行为问题儿童300例,未出现行为问题儿童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学生均使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分析两组调查结果.行为问题组儿童中,母亲学历、经济收入、家庭类型、家庭环境变迁与无行为问题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需要全社会均重视对和谐家庭环境的构建.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分析128例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目的:为了了解发生于骨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即DVT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50例DVT和10例肺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效果.结果抽取的经历骨科大手术的128例患者,DVT的发生率为39.1%,其中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DVT发生率是75%,采取预防措施以后的DVT发生率为15%.结论:经历骨科大手术的患者容易发生DVT,手术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大的患者DVT发生率越高,基本预防与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相结合能够有效降低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作者:江俊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DC瘤苗联合胸腺肽治疗ⅢA-N2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DC瘤苗联合胸腺肽治疗ⅢA-N2期肺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ⅢA-N2期肺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单纯组患者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DC瘤苗治疗;联合组患者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DC瘤苗联合胸腺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NK比例、毒性反应均显著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和用药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和死亡病例.结论:针对ⅢA-N2期肺腺癌的临床治疗在常规基础上应用DC瘤苗联合胸腺肽,可有效的提高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NK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治疗ⅢA-N2期肺腺癌的理想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刘宝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初步探讨常规激素配合黄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PN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注射黄芪液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为88.41%,两组患儿各项主要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药物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激素配合黄芪注射液,可有有效减少患儿的药物副作用,促进患儿代谢循环,提高治疗有效率,是临床值得推广的小儿PNS治疗方法.

    作者:徐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士表情礼仪的表达方式分析

    在现代护理中,护理内涵的扩展,护理目标的提升,都需要高品质的护士.而护士的仪表、举止、言谈、服饰等都能引发患者的情感活动,对病人的治疗、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表情礼仪的表达,就是在执行医疗、护理工作中内心情感在面部上的表现,即表情.表情是护患交往中,相互沟通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护患之间除了语言交流外,通过目光、动作、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菲;孙立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超声诊断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与前置胎盘的关系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1010例孕妇早期妊娠妊囊的位置以及查看胎盘是否前置,以此进行分析妊囊位置低下和前置胎盘的关系,以便尽快做出各种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2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010名孕妇经超声观察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情况,以及孕妇是否发生前置胎盘.结果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的有220例,此外发生前置胎盘的有80例,其中妊囊位置低下且发生前置胎盘的孕妇共有47例,超声诊断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较大.结论发现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时,提示前置胎盘的可能性,因而应尽快做出保胎或者终止妊娠的决策,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王美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30例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通过对30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3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和治疗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其余18例均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分别为13例施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经过为期5个月的随访,我们发现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死亡13例,死亡率达到了43.3%.结论:掌握适合的手术时机,择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是可以提高治愈率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培标;余婕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2012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的118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因给药剂量大、选药不合理、无适应症用药等用药错误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器官和系统,临床表现也多样.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较常见,但是重视合理用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发生.

    作者:黄敬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癫痫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癫痫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老年性癫痫患者合并有脑卒中者占62.90%;另外,62例患者经过详细、全面的检查之后,明确病因的患者占85.49%;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癫痫病的对症治疗,其中,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者共有58例,占93.55%;死亡共有4例,占6.45%.结论:绝大多数老年性癫痫患者发病时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因此,及早分析患者的致病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病情控制率.

    作者:鞠振;杨国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层楼居民高脂血症现状及控制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高层楼小区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分析患病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采取随机,整体抽样法在本高层楼小区居住3年以上(居住楼层≥11层),年龄在30岁以上居民506例进行血脂监测,比较分析3年的血脂变化水平.结果 血脂水平三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甘油三酰(TG)呈逐年下降趋势.血胆固醇(TC)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血脂水平3年人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层楼小区社区居民(居住楼层≥11层)的血脂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作者:徐双荣;丁翠兰;刘绍芳;屈海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先天性高肩胛症5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肩胛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1年6月~2013年3月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54例,左侧22例,右侧3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1年的随访,外观明显改善,肩关节外展上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范围90°~180°,平均增加50°.结论:通过手术治疗获得功能和外形的改善,松解肩胛骨周围软组织,使肩胛骨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位置,切除阻碍肩胛骨下降的骨性、肌性连接,注意避免血管、神经损伤.

    作者:郝强;孙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0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对照组103例患者采用噻氯吡啶片治疗,实验组79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安全可靠.

    作者:郭桂荧;徐姗姗;李红;张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compound anisondine,CA)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05例123只眼,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A治疗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A治疗组加用CA,疗程42d.治疗后随访3~8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变化,并观察CA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常规治疗和CA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21%和95.16%,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 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涛;邝国平;武正清;谢丽莲;刘茹;彭婧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