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层楼居民高脂血症现状及控制水平调查分析

徐双荣;丁翠兰;刘绍芳;屈海宏

关键词:高层楼居民, 高脂血症, 现状, 控制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高层楼小区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分析患病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采取随机,整体抽样法在本高层楼小区居住3年以上(居住楼层≥11层),年龄在30岁以上居民506例进行血脂监测,比较分析3年的血脂变化水平.结果 血脂水平三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甘油三酰(TG)呈逐年下降趋势.血胆固醇(TC)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血脂水平3年人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层楼小区社区居民(居住楼层≥11层)的血脂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心理障碍患者的饮食调节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障碍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患有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患者为10%以上,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于心理障碍患者,除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调节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就我院专科特色,结合临床对心理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饮食营养及调节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作者:宁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双侧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单侧钢板和双侧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3月-2013年4月诊治的66例胫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分别行单侧、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人数以及随访术后6个月患者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人数显著低于双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结果比较,单侧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双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疗效优于双侧组.结论 单侧钢板较双侧钢板出血创伤小,疗效显著.患者下地锻炼时间短,疼痛发生率低,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经济适用,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辉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案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随访非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总优良率为85.6%.结论 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要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具体操作注意事项.

    作者:王长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白细胞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科患者细菌或病毒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对判断抗菌药物的应用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法白细胞检测采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法;C-反应参考蛋白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结果 308例儿科病毒性感染患者白细胞为(4.6±1.4)×109,C-反应蛋白值为(3.1±2.3)mg/l,与162例健康体检者白细胞为(5.3±1.1)×109,C-反应蛋白值为(2.6±1.7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例细菌性感染患者白细胞为(14.8±3.4)×109,C-反应蛋白值为(60.3+19.7)mg/l,与健康体检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值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112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都升高的患者,考虑为细菌感染组,经抗生素治疗5-8天,病情明显好转,95.7%儿科患者的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84.1%的儿科患者WBC明显降低.结论 白细胞、C-反应蛋白都是炎症反应标记物,均可作为儿科患儿鉴别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指标,用来早期判断、识别感染的存在.多数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时白细胞、C-反应蛋白均会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下降快更快.

    作者:李慧群;杨学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部队就餐饮食营养与卫生之探讨

    为保证部队官兵在平日训练有充足的体力和战斗力,部队内炊事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应当注重部队内就餐饮食营养与卫生,通过不断加强厨师和食堂这两方面的建设,同时从软件和硬件方面提高官兵集体就餐饮食的营养与卫生.不仅能够提供官兵膳食,还能够有效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从而保障部队内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戈东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改革探索

    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培育现代社会高技能医药卫生人才意义重大,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践教学方法、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严抓体系建设、机制健全、方法改进,工作中积极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遵守医学高专教育教学规律,积累实践育人经验,提升教学质量,并进行不断探索.

    作者:汪小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发挥护士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减少危机造成的伤害

    进入本世纪以来,震惊世界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连环爆炸事件、跨越国界的SARS流行、5.12汶川大地震、3.11日本地震、厦门公交车爆炸事件、宝源丰禽业爆炸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生命的丧失,更重要的人们对事件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和由此而引发的心理应激疾病.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则无旁贷地承担着灾难危机的救援义务,大量的实践证明,医务人员在灾难救援过程中不仅承担创伤和躯体疾病的救治任务,同时还要担负灾后心理危机的干预任务.因此,作为护理人员有必要学习危机干预理论,掌握危机干预技术,努力发挥护士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减少危机造成的伤害.

    作者:俞少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阴式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靠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5例(阴式组)及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5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情况,阴式组为(46±21)min、(336±73)ml、(37.8±0.5)℃、对照组为(42±24)min、(314±84)ml、(38.6±0.2)℃,两组比较,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患者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18+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0.5)d、平均住院费用(3200±315)yua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2±6)h、(7.8±0.6)d、(3450±460)yua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阴式组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手术效果更满意.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疗效好、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

    作者:李淑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腰部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腰椎牵引加推拿斜扳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中医手法复位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方法 用YHZ-Ⅱ型牵引床纵轴牵引加中医正骨手法之一:推拿斜扳复位法.结果 牵引后加手法复位,治疗48例,有效4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结论 YHZ-Ⅱ型牵引床加熟练腰椎斜板复位手法,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作者:卢兴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34例节育环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对策

    目的 分析节育环并发症的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34例,观察患者并发症类型症状,并进行针对性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34例患者,15例疼痛,3例节育环异位,5例出血,17例感染,4例节育环下移,部分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提高放置节育环技术,定期进行检查并更换节育环,加强卫生意识.结论 规范节育环操作流程,普及卫生知识,定期更换节育环,可降低节育环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作者:卲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周易>的平衡理论在中医学上的应用

    <周易>[1]对于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博大而精深,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平衡理论的建树,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尤为重大.

    作者:魏荣霞;钱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肝癌诊断标准,然后分析了小肝癌影像学诊断的病理学基础,后阐述了小肝癌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芦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应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 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老年患者均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其中37例同时服用比索洛尔(归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疗效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7.14 % [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9%(36/37),对照组为80%(28/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可改善患者心电图表现,稳定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艾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

    目的:观察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30例患者进行运用推拿手法中的滚法、按法、揉法、摇法、捏法等手法和运动疗法施术于患者的肩部和上肢,以一指禅按揉患侧的肩井、曲池、合谷等穴,所有患者每天治疗一次,治疗前与后进行评定和对比,然后比较疗效.结果:经过使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收到良好效果有28例.结论: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过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使功能恢复的更好.

    作者:李保良;毛小强;商宏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1组患者运用丙戊酸镁+利培酮进行治疗,2组患者运用丙戊酸镁+利培酮进行治疗,3组患者单纯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在开始治疗时就联合应用丙戊酸镁,分别在治疗前后的2周及治疗后4周评定患者的阳性率及阴性症状.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PANS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两周末,2组比其他两组的PANSS评分更具差异性,4周末未见明显差异.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MD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两周及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前两组的差异也较为显著(P<0.01).结论:对伴有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选择联合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进行治疗,这样不但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同时还能够明显的降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及麻醉躁动50例分析

    目的:分析50 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0 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观察催醒药、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50 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 疼痛占7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10%、尿管刺激占7%、心理应激占5%、制动不当占4%,术后躁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静吸复合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发生率高;五官科手术发生率高;术毕使用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疼痛刺激是主要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用充分的术后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崔建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白内障患者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干眼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92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4只6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置入术,对照组(46只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90d,对两组患者干眼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术后24h~90d,观察组干眼症状发生率为10.9%(5例),对照组干眼症状发生率为15.2%(7例),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发生率较低.

    作者:曹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孟鲁斯特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孟鲁斯特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孟鲁斯特药物治疗,疗效显著,患者可长期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鞠静;陈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2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结果:128例患者中5例出现吻合口瘘,其中颈部吻合口瘘2例,胸内吻合口瘘3例.结论:加强专科护理,针对性采取预防吻合口瘘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侯晓丽;肖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基层医院腹部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分析

    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高,一经确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但在基层医院,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腹部疾病大多以腹痛为主要表现, 以普外科及妇产科常见, 多以急腹症来诊.而在外科常见疾病中, 阑尾炎是普外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无疑是具代表性的一个疾病.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内、外、妇科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实施手术, 术中发现是其他疾病, 而这些误诊疾病可以手术或根本不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对阑尾炎的术前再诊断制订合理诊疗方案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总结.

    作者:李林海;董自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